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篡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座前,眼神略微有点茫然的看着底下微微晃动的一片红顶子。
  皇帝脸色近乎纸一般的苍白,腰也驼了下来,站在那里失神片刻之后,才缓缓归座。
  空荡荡的太和殿里,慢慢响起了光绪的声音:“诸臣工……”
  变法的大诏,随着光绪的金口玉言慢慢的吐出,一切都是如谭嗣同之前和皇帝的密商。
  设制度局,正式筹备变法。
  筹练新军,先练六十营,指拨津海关收入为练新军经费,不足之处,准新军募练大臣用任何手段便宜行事,尽量筹集。
  谭嗣同,文廷式,徐桐,额勒和布为制度局总办大臣,载澜、康有为、孙毓汶为制度局帮办大臣。
  谭嗣同、庆亲王奕叻为新军募练钦差总办大臣,康有为,载澜为帮办大臣。
  谭嗣同赏礼部尚书衔。
  康有为赏礼部侍郎衔。
  这些人选,都是几番折冲,还要顾及慈禧那方面的权势平衡才拿出来的。制度局帝后两党各半,新军募练这重中之重,慈禧更是从夹袋里头翻出了庆亲王奕叻。这位亲王资格很好,主持过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也会同办理过海军衙门,不知道怎么被慈禧冷了几年,这个时候挑出来,正好可以在新军这重要事宜上面平衡一下谭嗣同的权力。
  不管这人事怎么安排,有一点是无可争议,谭嗣同已经成为名正言顺的皇权之下大清第一人!对他的寄托之深,使用之重,光绪是将最后的赌本,都压在了他的身上!
  人事安排里头还有一桩让人苦笑不得的,世铎擅自割地,两江总督徐一凡全藩国朝鲜有功,由一等伯赏加一等海东侯。这摆明了是不想和徐一凡扯破脸,为他的变法大计,练兵事业,争取一些能喘口气的时间!
  “国势浸弱,风雨飘摇,国朝圣圣相承二百余年,不能毁在朕的手上!咸同年间,洪杨乱起十四省,更有文宗皇帝北狩热河,那时更是山河破碎,但还不是靠着曾胡左李诸名臣良将奋起,打造了中兴之局?朕对尔等有此同样期许!中兴名臣,就在尔等之间!变法强国之举奏效,尔等必与大清天下同始终!朕又何吝高官厚禄以待功臣?”
  上面的光绪言辞恳切,弯着腰说得眼泪都快下来了,谭嗣同站在班中,却觉得自己似乎一个字也听不进去。
  光绪说到最后,站起身来:“谭嗣同!”
  谭嗣同浑身一震,低头出班:“臣在!”
  “大诏已颁,大清江山之重,朕就托付给谭大人了!谭大人,老成故去,新贤命世,万望谭大人,不要辜负朕之期许!”
  说到这里,光绪竟然在龙座之前,深深一揖下去!
  眼泪一下涌上了谭嗣同的眼眶,所有人的目光更是带着加倍的情绪投在他的身上!
  谭嗣同腿一软,重重的跪在地上,说话的声音已经带着了呜咽:“臣敢不尽心竭力,继之以死!”
  刘公去前重托,圣君以国士待我谭某,也只有以国士报之,成败利钝,还有什么重要的?传清兄啊传清兄,此刻开始,我们就已经是真正的敌人了!
  江宁城,后湖。
  为前任江督刘坤一招魂的祠堂,已经设立于湖心小岛当中。后湖这些小岛,在明代的时候是藏着天下土地鱼鳞黄册的,几百年后,早就变成了文人诗酒往还的地方,刘坤一的祠堂正设在其中一个小岛上面。后湖烟波浩淼,岛上衰草掩映,钟山在望,石头不远,却也不知道这位孤心苦诣想支撑住大清江山的湘军老将,一灵不昧,在归乡之际,会不会到江宁这个他曾经建功立业,又曾宦游十余年的地方来看看?
  数十名戈什哈,簇拥着徐一凡和张佩纶两人,正来到这小岛之上,为刘坤一上香。岛上零零落落,已经有些人来祭奠过刘坤一了。这等老臣重将,在这年月是死一个少一个,一生功业,就这样归于尘土,也足供人一嘘。
  徐一凡也知道,他此来上香设祭,也不过是做给天下人看的。这样做了,别人背后还是怀疑是他干的,心里面免不了骂两句假惺惺,可自己还非得来不可。湘淮余脉遍布大清天下,他来这一趟,也就是表达了尊重之意。政治上面的事情就是这么奇怪,哪怕真是他下手干掉的刘坤一,来这么一趟,别人也会谅解许多,动刘坤一的手,那是为了篡夺大清天下不得不行的手段,干了这种事情还不会装样子,你凭什么玩政治?
  刘坤一祠堂陈设很简单,不过就是半壁屋子,设了灵位,前面香炉香灰已经厚厚一层,旁边还挂着一副挽联“为社稷而生,旋乾转坤,帝方倚公独重。”,“骑箕尾以去,左提右絮,熟更与我同心?”墨迹淋漓,分明是新献上的。
  张佩纶在徐一凡身边陪祀,看着这副挽联,眼角就是一跳,偷眼一看徐一凡。徐一凡却视若未见,只是上了香,诚心正意的鞠了三个躬,他直起身来,慨然叹道:“刘公刘公,你虽然不是一个聪明的对手,却是一个值得尊重的对手,我这礼,您当得起。”
  旁边张佩纶也叹道:“刘公,你这一去,朝廷总算是变法了,这个朝廷,每做一点事情,似乎就需要许多人的血来推动似的……可是他们就算做了,也准定做不好!这代价,咱们已经付不起了,就是不知道您在九泉之下,是笑还是叹?”
  北京朝廷变法大诏的消息,上午大朝会颁发,下午就传到了两江,除了北京城的局中人,旁观的人倒也没那么震动。
  首先,这摆明了要不是徐一凡的存在,这变法朝廷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推动呢。天下已经有了徐一凡这个选择,再临来抱佛脚,谁还在意那么多?无非就是瞧着看他们会变出什么花样来罢了。
  再则一点,北京城里头,种种势力盘根错节,还有旗族这么一个大包袱,想变法,谈何容易!还真不如徐一凡这样白手起家,进了北京推倒重建简单,大家没有选择的时候儿,寄希望朝廷变法来应对这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现在有了选择当初为什么早不变法去了?
  这天下的事情,归根到底还是一句话,朝廷和徐一凡之间,决出一个胜负,就能决定这天下的走向!
  朝廷拿出了变法的这最后一招,徐一凡又岂能干在那里瞧着?
  两人上香已毕,就朝外面走,张佩纶犹自摇着脑袋:“真不知道是谁干的……这些天翻来覆去的想,就是明白不了,突然冒出这么一个变数,真是有点棘手……”
  徐一凡看了他一眼,笑道:“没资料,我还不是判断不出来!刘公一去,现在各个方面都动作了起来,大幕算是拉开啦!毅军不就乖乖的来电表示北上了?都死了心了。袁世凯来电报,说要潜入直隶左近搜集情报,因应此变局。练兵带兵,他说不如云纵和万里,就不凑这个热闹了,这事情他还能出气力报效,我很赞许他。幼樵,我们在江宁的安闲日子,可没有多久了!明天我就要乘船而下,去上海。”
  张佩纶先是赞叹了一声:“袁慰亭真是大帅手下一亡命干员!大帅不计前嫌,收容于他,看来真是对了……大帅明日动身去上海,是不是洋鬼子那里有消息了?”
  徐一凡微微点头,张佩纶吸口气:“为大帅贺!”
  徐一凡脸上倒是没有什么喜色:“贺个什么呀,无非就是去讨价还价的,国家弱,有的事情还得看他们脸色,想想就是憋屈!现在他们不和我谈价钱,难道还和那只剩半口气的朝廷谈价钱?能稳住亚洲局势的也只有我了,小鬼子都被我揍了个半残废!这些我都不是太上心,意中事尔。我总是觉得,北京城上头,酝酿着一场说不出是什么的狂风暴雨!再看看,再看看吧……时代变化,总会有一场残酷而华丽的落幕大戏,就怕血色太重了啊……我已经告诉袁世凯了,怎么也要把五哥接出来!”
  没有王五,他徐一凡早就变成草原上的一堆狼粪了,如何能有今天?北京城现在局势莫测,他王五顶着徐一凡义兄的名头,还能有什么好果子吃!现在谭嗣同还能照拂于他,到了谭嗣同自身难保的时候呢?风潮一下将他捧到了浪尖上面,徐一凡对他的前景,不看好得很。
  听徐一凡提起王五,张佩纶却没有接口。这牵涉着他们三兄弟的事情,外人如何好说?徐一凡和谭嗣同以金兰之份,现在却站在不同立场上角力,天下对于这个大好八卦话题,早就传得纷纷扬扬了,说什么的都有。公义上头,他们这些幕僚什么话尽说无妨,可是这兄弟情分如何顾全,外人还是少插嘴吧,两人谈谈说说,走出了刘坤一的祠堂,外面几十个戈什哈正在警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