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小李探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恪徽端起茶,端坐首位养气,然后叫书吏将那些有争议的考卷拿过几份看看。

    正看着,突然间他听到底下正在审卷的副考官们发出一阵喧哗。

    孟恪徽立刻抬起头,脸一沉,拍了一下桌子,喝道:“严肃清静之地,大声喧哗成何体统?”

    一个副主考慌忙请罪:“禀孟大人。是属下们看到一篇奇文,众人忍不住叫出了声,还请大人恕罪!”

    孟恪徽心中好奇,这几位副主考也是才学出名之人,能让他们共同叫声的文章绝对不简单。

    “哪一篇文章,拿过来给本官看看。”

    那副主考转过身,从围着的书案中拿出一份卷子,然后恭敬的呈了上去。

    卷子有些皱,看来被这些副考都看过了。

    展开卷子,孟恪徽先是皱了皱眉,随后竟然入了迷去,当他看完后又忍不住通读一遍,最后拍了一下桌子,赞道:“雅学绩文,湛深经术,所撰制义,清真雅正,开风气之先,为艺林楷则。”

    众多副考相互对视一眼,他们这些人也有不爱此文的,听到主考这样大赞,心中不由大惊。很快,大伙都想起孟恪徽这位主考的风格,心中摇摇头。

    “汲于行者蹶,需于行者滞,有如不必于行,而用之则行者乎?此其人非复功名中人也。一于藏者缓,果于藏者殆,有如不必于藏,而舍之则藏者乎,此其人非复泉石中人也。此句精妙,我是做不出来的,没想到这样的锦绣文章竟然出自一个秀才之手,该判第一!各位觉得如何?”

    众位副主考心中腹诽,他们有反对的余地的吗?

    呈上考卷的副主考率先说道:“我等认为此文足可会试扬名,我瞧了好几天,没有瞧到一篇超于此文的。”

    其余的副主考纷纷附和。

    孟恪徽拿起朱笔,突然好像想到什么,他放下朱笔,道:“科举选拔人才不得随喜好而定,诸位加快速度挑审,希再遇好文。”

    众人点点头,然后坐下来。

    经过刚才一役,大伙的兴致再次被提起来,效率更快了许多。

    孟恪徽将此文又读了几篇,已经背下后,他还是忍不住叫好,最后安奈不住,从副主考桌上选了一堆试卷查看。

    一天天过去,终于副主考们将试卷都审了出来。

    孟恪徽一一翻阅,从中也找到几篇他喜欢的文章,不过珠玉在前,他没表现什么出来赞许出来。他再次拿起那份试卷,过了这么多天,他还是未能挑出毛病,现在他提起朱笔,安心的画上案首。

    又和几位副主考定好其他名次,几位副考都围了上来,他们都想看看他们选中的人是哪些人。尤其……尤其是那篇奇文。

    孟恪徽心中也极其好奇,于是他连忙招呼书吏上来。

    三人分开而坐记录名字,又有两人先后唱名。

    孟恪徽坐在首座,众多副考坐在两边客座。

    前头中举的百人名字,这些人也不过是稍微注意一下,看有没有他们熟悉的人。

    三位书吏将中举的名单呈上来,孟恪徽对看一下,三份相同,然后将其交给七位副考,传看完毕无差错的后,重新收回在孟恪徽的桌子上。

    这三份名单,一份张贴,一份留于贡院档案,还有一份送与六部统计。

    书吏待众位大人点头,才继续唱名记载。

    “第二十名玉山县关学思。”

    “第十九名盼城张绣……第十八名……第二名南安王府韩奕!”

    众人纷纷点头,当真遇上不少熟人。

    “第一名……”

    孟恪徽抬起头,七位副考有三位暗自皱紧眉头,只剩下最后一位了,怎么就没瞧见圣上交代的人。

    “京城东南李府李衍!”

    三位副考舒了一口气,没想到啊……果真有真才实学!

    孟恪徽沉吟道:“李衍?”

    “就是今年童子试中了小三元的那个,还和国丈的嫡孙女定亲的少年贤才。”

    孟恪徽立刻想了起来,问道:“他貌似才十四岁。”

    几人点了点头,心中忍不住叹气,才十四岁就能写出这么老辣严谨的文章,这以后还不定是什么样?

    孟恪徽道:“此文已有一甲之才,想来明年春闱他也会参加?”

    一位副考笑道:“我朝有会多一位杨首辅。”

    杨首辅杨志斋是文帝时期的进士。据闻,他三岁作诗,九岁秀才,十三岁成了乡试解元,十四岁便中了进士。后来官运亨通,连辅文帝、宣帝两朝,更是宣帝年间的六年首辅,可谓位高权重。

    “听说他去年腊月才出孝……”

    众人已经明了他的意思,去年腊月才出孝,今年便是小三元和解元,可见他的才华可能还胜于当初的杨首辅。

    孟恪徽低声道:“本官先前还不相信那是他所做的散文词赋,只以为是莫化舟所做,现在看来,却是本官小看了。”

    众人看向他,孟恪徽不仅回忆从皇上和太上皇那儿看到的赋传,据说是李衍所做。李衍的第一任座师彭县令得了文章甚喜便挂在了书房,恰好太子见着,竟然强抢进了宫里。

    孟恪徽也不矫情,他最喜才华之人,眼下他对李衍印象极好,便没有什么隐瞒的心思。

    “水陆草木之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一篇爱莲说娓娓道来,众人越听越睁大眼睛。

    这等喻志文章,足可以名垂千古。

    “能做出这等散文词赋,其人定然清正不凡。诸位,以后也许他便是我们的同僚了,万万不可小视此子之小。”

    众人缓缓点头。

    若是李衍在场,定然会尴尬不已,

    ***

    等榜出来的日子是极其难熬的,李衍这些天去国子监也少了,每日跟着李廉参加宴会,这些人与李家的关系,有好有坏,也有普通,李衍一一记了下来。

    到了放榜之日,李衍安心在家里写着大字,浑然不管母亲和大姐在大厅里焦急的等待。

    时间慢慢过去,李衍写字的速度越来越慢,终于,外面鞭炮声想起。

    李衍握着的笔微微一顿,继续将剩下的比划写完。

    “大爷……大爷……”安柱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

    李衍慢慢抬起头,平静地道:“第几名?”

    安柱大声笑道:“大爷,乡试解元……头名啊!”

    李衍闭了闭眼睛,深呼一口气道:“知道了。”

    安柱收住笑容,看着李衍又报喜道:“大爷,您……中了解元?”

    李衍轻笑一声:“我听到了,不必再说第二次。”

    安柱挠挠后脑勺,问道:“那大爷怎么不见欢喜?”

    李衍望向桌上的字,赫然是一个“静”字。

    “咳咳……”

    李衍和安柱望了过去,就见不知什么时候,李廉已经到了门口。

    “父亲。”李衍走过来请安。

    李廉走进屋里,就看到了李衍所写的大字,他对安柱挥了挥手,安柱有些郁闷的离开了。

    这么大的喜事,怎么老爷和大爷一点反应也没有。

    “这般年纪能做到如此,比起为父当年要强得多了。”

    李衍低声道:“官路上,状元为官都只是底层一员,解元……儿子觉得远远不够。”

    李廉点点头:“古来科举中着皆是志得意满,未想到你小小年纪能够看透这些,已经不凡了。”

    李衍笑道:“儿子若不谦逊一些,父亲定然是训斥而来。”

    李廉顿时笑骂:“你这混小子。”

    李衍也是一笑。

    李廉将李衍推开,思忖了一会儿,他提起李衍的放下的笔,李衍将他写的“静”字拿开。
=======================================
    作者有话要说:因为发错了章节,所以53章别买啊(正文放到40章了),不过不小心买了也没关系,写到了53章会有替换的,内容会增多现在买的字数。

    以后更新的章节在52、53章的前面一章

    ………………………………………………………

    已经替换了防盗章节,同时又会设置一个63章防盗章节,大家不要去买,日后的更新便是63章的前一章……

    此外:还请大家在订阅的时候选择“订阅此文章更新提醒”选项,以免大家收不到更新提醒而误认为没有更新。


 暂住贾家(上)

    书房静谧到了极点。

    李衍看着李廉挥洒笔墨;笔锋所指;都透着一股锐气。

    终于,他收了最后一笔。

    “修贤。”李廉念道。

    李衍疑惑的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