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着两个儿子的争论,他终究还是忍不住问道:“衍哥儿也快十一了吧?”
李衍点头:“还有三个月就满十一。”
萧老爷子低吟,似是在自言自语:“和宜秀、燕秀年龄也相当……”
李衍是个聪明人,自是明白了萧老爷子的心思。李衍是个看的开的人,他身为李家独子,必然是要娶妻生子传宗接代的。这时代的姑娘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根本谈不上自由恋爱,所以他一直打算听从母亲的安排。
母亲向来疼他,选的人自然不会差。所以,李衍对于未来要娶谁,根本没有多大想法。
萧老爷子这般暗示,可是李衍绝不会接口。现在他占据了主动的一方,若是接口了,说不得就被动了。虽然和萧家联姻对自己好处多多,但是李衍还是喜欢顺其自然,更重视父亲母亲的看法。而且……李衍心中有些伤怀,师父还才走了不久,他需要守孝。
萧老爷子见李衍无动于衷,颇有些气闷。
“你怎么看?”萧老爷子干脆挑明了说。
“晚辈还在孝期。”
萧老爷子心中不悦顿时放下,露出笑眯眯的神色。
“孝期?”
李衍回答道:“师父对晚辈教导,晚辈不敢忘怀,现下师父逝去,作为他唯一的弟子自该为其守孝。”
萧老爷子想起莫化舟,他这一辈人对莫化舟更为熟悉一些,莫化舟到了晚年还能有这么一个半子,也算是他的福气。
这也让萧老爷子看出,李衍是个重情分的人。这样的人,既是优点也是弱点。于是,萧老爷子审视的看着李衍。
李衍不清楚萧老爷子的心思,只保持平静让他打量。
“你放心,李祭酒应当没事。”
李衍明显感觉气氛和煦下来,萧老爷子继续说道:“兰台寺的几个大夫都上了奏折,这一次圣上不会只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平王在主审此事,定然更有把握保全李祭酒。”
李衍点点头,萧老爷子突然问道:“兰台寺几个大夫上的奏折似乎是巡盐御史林如海发起的,你可知道?”
李衍抬起头望向萧老爷子,根本不说出一点消息,直叫萧老爷子心痒痒。
他的人可是查到李衍去了姑苏林府,但是他不确定李衍知不知道此事。如果李衍知道,那么……萧老爷子心中一喜,就算林如海不愿意站到平王这一边,也是不会因为贾府站在太子一边。
31章
“听说你自离了钱塘;在林府呆了一晚上?”萧老爷子见李衍不透露风声;只得询问。
李衍心中放下心,探子确实无孔不入;但是林如海又怎么会是吃素的。
这些探子估摸也就探到他求贾敏的事情;于是,李衍答道:“我是去求贾姑姑了。”
萧老爷子面色一僵,他定定的瞧着李衍;李衍毫不遮掩的面对着他。
良久,萧老爷子心中暗道一句;小狐狸。他不知道;李衍也在心中暗自叫了一句老狐狸。
林如海帮他便是对他有恩;不管林如海是为了什么,他都有必要维护他。
现在他也算平王一党,可是他绝不会为了立功逼迫林如海站队,哪怕是为了他好。
林如海在官场侵淫数十年,心中自有定论。
“时间不早了,晚辈想尽快赶去甘省。”言外之意是,他要走了。
萧老爷子拉开抽屉,拿出一张帖子道:“你拿着这帖子去见甘省狱丞,定能让你顺利进入狱中探望。”
李衍连忙接过,他的父亲算来是重犯,根本不是轻易能够进去探望的。
有了这帖子,为李衍省了很多麻烦。
李衍告辞出去,才至门口,就看到小宝,不,以后该称呼刘璘了。刘璘是他的大名,虽然很少人得知,但是刘璘说出了自己的名字,除非他的直系长辈,当尊重他的称呼。
“李衍。”
李衍身后跟着萧老爷子派送的亲信萧庸,所以,他很恭敬的对刘璘行礼。
“小王爷。”
刘璘扫了一眼李衍身后的萧庸,他拉着李衍走到一角,然后从一旁搬过一个小箱子,道:“你曾问我有没有银子,现在我有了,你拿去用吧。”
李衍顿时哭笑不得,他还记着他没银子的事。
刘璘见李衍没有立即手下,连忙道:“除了宜秀表姐,谁都不知道。”
李衍无奈,他当然猜出这银子的来历。
刘璘和他一样,除了从薛蟠那儿骗来的银子,根本无其他银两了。薛蟠的银子大头还在小九身上,两人身上加上也只有几十两。
刘璘随着李衍一路走来,对于银子和一些人情世故有了一些了解,他也知道李衍去了甘省,上下打点必然需要一笔大数目,所以刘璘才拉下脸去向表姐借。表姐的口风最紧,而且最是富有,刘璘便下了手。
未曾想表姐知道银子的用途,竟然就轻易答应了,刘璘接过银子的时候,心里还感觉到一丝怪异,可是此时的刘璘是怎么也想不透的。
李衍端着这份银子,心中颇为感怀。
现在刘璘安全了,他可以毫不顾忌去自家产业支出银子,父亲在甘省出了事,母亲和族人在甘省定然安排了人手和打点的银子。而他身上还有几十两,又有萧家护送,所以银子暂时不会缺。
李衍考虑了很久,终于还是收了下来,就冲着刘璘的一份心。
“算我借小王爷的。”
刘璘道:“不必,这些日子多……”
李衍知道刘璘的下文,他阻止了他接下来的话,不管这一路如何惊险,但是在太子未倒前,刘璘不能说出被刺杀的事情。
“陪伴小王爷微服是李衍的福气。”
刘璘嘴微张,李衍微微转身,见萧庸在一旁探看,他道:“小王爷保重。”
刘璘也注视到萧庸的目光,心中将他记住了。
“你过来……”刘璘大喊道。
萧庸急忙奔过来,连忙对刘璘行礼道:“参见小王爷。”
刘璘端着架子,还真像那么回事。
“这一路上给我好好伺候,李公子有什么事,你也没必要再回来了。”
萧庸连连称是,心中诧异小王爷对这位李公子的看重。
***
午时前,李衍带着萧庸和十几个护卫离开了。
刘璘一直待在萧老爷子的院子,虽然信得过外公,可是刘璘也学会了小心。
父王不在,李衍也不在,他就必须成长起来。
正如李衍所说,他是平王的继承人,遇到事情就要勇敢面对,直到一天他完全握住了权利,他才有为人做主的一天。
李衍坐在马车上,心中并没有众人所认为的那样轻松。
这时候,太子想来也得到刘璘的平安的消息,李衍不知道太子的迁怒是否派人追杀他。
所以,李衍这一路上走得异常小心。
其实李衍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李衍保住了刘璘,就算太子不迁怒,但是为了泯灭证据,他也会想要李衍的命。
可是太子想要动手的时候来不及了,皇帝的密探查到了太子对付亲侄子的消息,还查到太子在江南的势力,更查到太子的人接近控制兵权的人。
皇帝可以容忍太子对付人,也可以容忍太子培植一些门下势力,但是容忍不了他伸手兵权。
皇帝终究对太子还存有一丝希望,所以,他只是悄悄让人紧盯着。
一切布置好,皇帝便下旨出巡京畿狩猎,这是皇帝最后的试探。
得知皇帝出巡的消息,赵自畴在平王府内多喝了几杯酒。
是他向平王谏言,帮助太子将成王拉下台的,也是他建议容忍一切,助长太子气焰的,也是他算计太子的人去和那几位接洽……赵自畴谋划了很多,现在很快就要收网了。
只要太子倒了,什么事情都解决了。
就在李衍平安抵达甘省省城之时,京城变得死寂。
无数勋贵被逼着出来叩拜新帝,原因是皇帝在狩猎时被一箭射中,生死不明。
成王早已经偷偷出了府,带着自己最后的底牌军队开始对太子反攻,并打着太子篡位的旗号。
京城彻底大乱,成王和太子拼得你死我活,皇帝悄无声息的回到了京城。
皇军协助成王反扑,太子得知自己的父皇没有出事,气焰完全消散,他还可以再拼一次,可是突然拔剑自刎。
满室寂静,皇帝看着慢慢倒下的儿子,心中的愤怒竟然慢慢消散。
成王兴奋之极,太子死了,他又有救驾之功,他已经想象到自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