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换了再来!
可是哪有一天去俩次的道理,况且纳采也要看日子,再来谁知要到什么时候,再者
这大雁都就这样子,去哪找精神点的,最后李夫人出声了,哪有纳采纳俩次的,就这样
!
接下来的问名、纳吉都是媒人干的事,问名时,武元熙请人用红纸将缔亲之意写成
小帖(主要写清男方的生辰八字),封面写上吉祥如意的祝词和“敬求金诺”“恭候金诺
”等谦词,结果媒人碰墙了,直接被退了回来,而后李绩又直接叫来武元熙一顿打骂,
中心意思是这纳佂是大事,是你一个小辈做主的,叫家长来。
可是杨氏远在京城,一时半会来不了,被李绩态度闹蒙的武元熙一刻也不敢耽搁,
左思右想,终于想到了文水的武家族人,请父亲在时的老管家张叔帮忙,花了很大的功
夫把族长找来了,在下够给面子了吧,既有杨氏求亲的书信,又有族长亲自纳佂,李绩
总没得挑刺了吧?!想着这一关算是过了,这关是过了,聘书算是成了,到了纳佂时,
李绩又发话了,他身为大都督,紫曦又是唯一的女儿,聘礼有点少!
这点李夫人也赞同,倒不是占武元熙的便宜,这些聘礼回头都算在紫曦的嫁妆里了
,当时女子出嫁带的嫁妆越多将来在婆家受得刁难就越少,也越有地位,这也是武元熙
给武华武英多备嫁妆的原因。
多下聘礼武元熙当然也乐意了,可是娶嫁的东西都讲究精致喜庆,杨氏虽然也帮武
元熙备了些,但只是一般而已,这样一来就缺下东西了,又不能随便充数,还的在纳佂
之日前备好,纳佂还要看日子,这次错过了,下次就在三个月之后了…
武元熙忙着置办聘礼时,杨氏却接到了武华被封为才人,入宫伴驾的圣旨!武元熙
收到这个消息只是感慨了一下,武华会做这样的选择他一点都不意外,上次兄妹俩谈话
中他就明白,武华不会甘心嫁一户平常人家过一生,只是奇怪她是怎么和太宗搭上边的
,武元熙可没少和杨氏在杨氏那吹风,杨氏也不同意武华进宫,怎么还是进了宫?难道
历史的作用如此强大?!
算算日子,现在怕是已经进宫了,上次走前特意给武华留了不少私房钱,又有郭通
帮着,凭武华的才智就算不得宠也应该没有性命之危,被订婚的事忙的头重脚轻的武元
熙也只是感慨了几句,又忙着纳佂之事了,有了武华这茬现在杨氏恐怕也没功夫给他打
理这些了,眼看着过几天就要纳佂了,还缺几台聘礼,武元熙没办法找来老管家和族长
商量想办法,最后,老管家把给提前儿子置办的聘礼拿出来抵了进去,武元熙当然不能
白占便宜了,按市场价的二倍买了下来。
总算搞定了纳佂,拿到礼书,算成了一半,接下来就是「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
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也就是现在的「择日」。 李绩夫妇都心疼女儿,
不想这么早嫁,把婚期定在了来年阳历三月,按李绩的意思那也算早,可是过了三月再
等一个宜娶嫁的大好日子就得等到下半年了,到时紫曦也过了16生日了,按当时的律法
,16不嫁就要收5倍税,不是出不起那点税,但对紫曦名誉不好。
定下婚事已经是七月底的事了,武元熙终于松了一口气,紫曦接下来要备嫁,武元
熙也忙着训练军队,李绩最终同意他的提议,在武元熙原来那个旅的基础上,又编了一
个旅,作为一个团进行武元熙安排的训练,自己作团长,武元熙也被提为校尉,负责日
子训练之事。
武元熙一方面忙着军队里的事,另一方面忙着置办宅子,家具,以前一个人怎么也
好说,现在要娶媳妇总不能委屈媳妇不是,武华4月份进宫后,杨氏为她张罗了一番也
无可奈何,索性就来到太原给武元熙张罗婚事,有了杨氏的帮忙武元熙倒也轻松了不少
。
贞观十一年就在武元熙的忙碌中过去了,正月过后,就又开始忙碌了。
因为在城内一时买不到合适的房子,武元熙从求亲开始就直接在新建的东城新盖了
一所府邸,工匠们日夜赶工,加上郭通这几年的经营,以及父亲武士彟留下的人脉产业
,前前后后花了三十万俩银子,正月里终于建成了,整个府邸大体上是武元熙参照在现
代旅游以及电视上看到的建筑,又有李绩帮忙,找设计东城的园丁把手,整个府邸精致
大气,虽然花园里名贵的花草没有多少,但各种花草搭配,园林设计精巧,也别有一番
风味。
新娘家择定良辰吉日,在婚礼前数天由好命佬将新床搬至适当位置。然后,在婚礼
之前,再由好命婆负责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等铺在床上,并撒上各式喜果,如
红枣、桂圆、荔枝干、红绿豆及红包。安床后任何人皆不得进入新房及触碰新床,直至
结婚当晚新人进房为止。
明天三月十六是武元熙大喜的日子,晚饭过后前院里,武元庆兄弟,杨氏,武氏族
人合计着明天的安排,武元熙独自一人在花园里没出息的紧张惶恐不安了!一想到明天
就要成亲了,就一阵迷茫,虽然娶的人是紫曦,自己也喜欢,但不是为何心里空落落的
,连上现代的20年,他满打满算已经40了,这四十年里没谈过恋爱,唯一一次动心就是
要娶的紫曦了,能娶到心爱的人应该是高兴吧,毕竟在古代一切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能娶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已经实属不易了,但还是有点失落——现代的父母亲人不能
看到他成家,想到这又是自嘲一笑,要是他们知道自己要娶一个女孩过一辈子,不知是
什么表情,尤其是父亲那么古板的人,怕是连她这个女儿也不要了吧?呵呵,想着这些
心中的惶恐倒是少了,或许一觉醒来发现在唐朝的一切都只是一场梦,因为有家人在现
代,他或许可以放下唐朝的一切吧,只是一想到紫曦只是自己的一个梦,心就一抽一抽
疼的难受,而现代除却对父母的愧疚,心底还有一丝侥幸,或许有弟弟妹妹在,父母不
会因为他的离开而过度伤心吧!
武元熙黯然纠结时,武元庆走了过来,定定的看了会武元熙,良久才开口道:“你
长大了,都要成亲了,如果母亲还在一定很高兴!”
看着武元熙沉默不语,武元庆又开口道:“你还在怨我和元爽当年的所作所为?”
“没有,你们的心情我能理解。”
“这样啊,父亲去世后,我和元爽才开始明白人情世故,现在想来这些年我们的所
为,真的对不起母亲所托啊。”
“你无需这样,我一直都挺好。”
“杨氏她,你,算了,你好自为之吧,新婚快乐!”
“谢谢。”
一夜无话,第二天武元熙一大早就被叫起来,沐浴更衣,梳洗打扮,更要命的是他
居然也要化妆!武元熙觉得自己是女子的时候还没花过妆,现在还化什么,一口就拒绝
了,却被告之这妆是必须要化的,最后只涂了些白粉,武元熙无奈地看着自己那白花花
的嫩脸,正装骑着红云出发迎亲。
一路吹吹打打来到都督府,喜娘开始催妆新娘上轿,喜娘三次催妆,新娘佯作不愿
出嫁,懒于梳妆(当然也有封建婚姻确实不愿者),而后坐娘腿上,娘为女儿喂上轿饭
,寓意不要忘记哺育之恩。
之后就是“哭上轿”。女儿上轿,母亲哭送,哭词多为祝颂、叮嘱话,有:“囡啊
囡,侬抬得去呵,烘烘响啊!侬独自去呵,领一潮来啊! ”“侬敬重公婆敬重福,敬重
丈夫有饭吃”等,新娘动了感情含泪惜别。
哭完之后是“抱上轿”。新娘由兄长抱上轿,进轿坐定后,臀部不可随便移动,寓
平安稳当意。
上了轿,放着鞭炮,吹着唢呐,起轿了,武元熙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跟着花轿,乐
手,最后是李紫曦的嫁妆,总共一百二十台,整整占了一桥街,晃晃荡荡出发了。
花轿进门,武府奏起乐放开炮仗迎轿。停轿后卸轿门,由一名武元庆的六岁的女儿
着盛装迎新娘出轿,用手微拉新娘衣袖三下,开始出轿。
新娘出轿门要先跨过一只朱红漆的木制“马鞍子”,步红毡,武元熙站在门口,从
喜娘手里接过彩球,引着紫曦跨过门槛,紫曦大概是紧张了,跨门时步子抬得有点小了
,眼看就要倒了,武元熙不动声色扶了一把,捏着紫曦柔弱的小手,入手的是一片湿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