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问鼎天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用回援临湖?”阳范惊讶的问道。在他想来,既然猜测出对方要去临湖,岂有不出兵救援之理?
    “不用!有高顺将军和陷阵营在临湖,定然可保临湖不失!”吕易斩钉截铁的说道:“现在我军已在江东军东面,正可利用这个优势,提前赶往襄安,以做好拦截其东进的准备。要知道敌军一旦自临湖冲向襄安,我们可就是挡住他们的最后一道防线!”
    见吕易说的如此郑重,阳范也不由严肃起来,点头道:“那咱们这就出发!”
    不知不觉,阳范已经将吕易视为自己人了,否则也不会脱口而出,说出这样的话来。
    而太史慈在摆脱了尾随而来的山越兵后,便立即折向北方,在熟知地形的向导指引下,经过一日一夜跋山涉水,终于顺利抵近临湖城外。此时天色微明,临湖城内炊烟阵阵,城外的道路上,早起的农人背着竹筐正在向城门处聚集。谁也不曾想到,不远处的山上,正有数千人马虎视眈眈。
    很多江东将士看到眼前的景象,都激动的有些难以自持。在山里面转悠了大半个月,除了偶尔遇到山中小小的村落之外,何曾见过这幅景象?不少人因此而想起家乡来,实际上这数千人中,就有不少人是临湖人。
    “将军,孙校尉派人来了!”近卫脸上洋溢着喜悦,引着一个衣衫褴褛的江东汉子过来。其实大伙现在都差不多摸样,在山里待久了,谁不是衣衫破烂,甲胄损毁的不成样子?
    太史慈站在一块山石之上,如同标枪般笔直,闻言转头看去,那汉子忙上前躬身行了个军礼,对太史慈说道:“禀将军!我部已按期到达,现在距离此地不足五里!”
    “很好,回去告诉孙校尉,一切照计划行事!”太史慈威严的点了点头,心中却如同一块巨石悄然落下,即便朱校尉及其所率领的两千人不能及时赶到,凭借现有的人马,也能将临湖攻克了。
    不过时间还很充裕,太史慈便让将士们抓紧时间休息,所剩不多的粮食也敞开了让将士们吃个饱。虽然这一仗太史慈很有信心,但打仗哪儿有不死人的?至少不要让将士们饿着肚子战死吧?
    过了晌午之后,朱校尉的斥候也找到了这里,太史慈虽然很想让朱校尉的人马也得到充分的休息,但此处毕竟距离临湖太近,多待一刻,便多了一分暴露的危险。
    “传令!全军下山,进攻临湖!”太史慈手按剑柄,望着山下的临湖小城说道,声音虽然不大,却令人为之一振!
    临湖城此时城门洞开,城上只有寥寥守军,正依在垛口晒太阳。
    城门下当值的都伯,被山上蜂拥而来的江东兵惊得目瞪口呆,他怎么也没想到,据说被困在群山之中的江东兵,竟然会突然在这里出现。
    “敌军攻城啦!”凄厉的喊叫声,顿时使得城门口乱成一团,士卒们慌忙抬起拒马,都伯则厉声下令紧闭城门。而那些挑担背筐的农人和赶着牛车的路人,则进的进出的出,将本就不大的城门甬道,挤得水泄不通……
    
   

第226章 一锤定音判真伪
    临湖城内并没有高顺和陷阵营。就在数日之前,刘琮已将其调往襄安,以加强对九江郡的压力。此时驻守临湖的,不过是数百新近招募的县兵而已,怎能是如狼似虎,杀气腾腾的太史慈所部的对手?
    看着荆州兵落荒而逃,江东军士气高昂,憋屈了大半个月的怒火,终于有了发泄之地!他们嘶声怒吼着,撒开双腿冲向临湖城下,那暴凸的眼珠,狰狞的表情,似乎要择人而噬一般!
    相比之下,太史慈等将校便显得沉稳许多。
    “将军,看来咱们这一步算是走对了!”孙校尉与太史慈合兵一处之后,压抑着心头的狂喜,对他说道。
    太史慈脸上并无得色,沉稳的点了点头,对孙校尉说道:“攻入城中之后,务必要保护好粮仓!不许纵兵劫掠百姓!”
    “这……”孙校尉愣怔一下,见太史慈回过头冷眼望向自己,连忙追上去低声说道:“将士们在山里苦了这么久,稍稍放纵一下,也未尝不可吧?”
    太史慈停下脚步,正色盯着孙校尉说道:“你若是不想带着他们回去,就只管去劫掠!”
    “末将不敢!”孙校尉心中一突,忙低头说道:“属下这就去传令……”
    待江东军入城之后,仍然有些士兵趁乱劫掠,被太史慈下令当场斩杀。这才将许多江东兵的念头给打消,若非如此,只怕这临湖城就要遭受灭顶之灾了。而太史慈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不想因这样的行为而使得军纪涣散,因为临湖并非终点,前面的路仍然坎坷难行,若是军纪荡然无存,又怎能带领他们安然返回?
    城中官署粮仓并没有被逃走的荆州兵焚烧,太史慈亲自看过之后,这才放下心。他在县令官署内召集麾下将校,下令今日在城中休息。
    “在城里休息?万一被荆州兵合围该怎么办?”朱校尉略有些担忧的问道。如今虽然攻占了临湖,可毕竟周围还有不少荆州军,更何况身处敌后,怎能让人不担心?
    太史慈抚着冰凉的几案,对朱校尉说道:“敌军虽众,却彼此相隔甚远,一时还不会齐至临湖,尽可放心!”
    众人听了都大感轻松,有人笑道:“既如此,何不多休息几日?将士们在山里吃够了苦头,总要多缓上一缓,才能恢复啊。”
    他这话倒是大部分人的心声,然而未等诸人出言附和,太史慈便神色一肃,环视众人说道:“只是一日,再多待一天,就有莫大危险!”
    “将军是担心舒县的荆州轻骑?”孙校尉想到此处,不由皱眉向太史慈问道。他当初可是跟着程普,自舒县一路被黄忠的轻骑兵追击,堪堪逃回襄安的,对于荆州轻骑的可怕之处,他比在座的所有人,都有更为深刻的体会。
    太史慈暗叹一声,对众人说道:“不错!咱们是步军,若是守卫城池,自然不惧敌军骑兵,可若是在野战之中,没有骑兵保护,如何与敌军轻骑抗衡?论速度的话,更是远远不及。这临湖城孤悬于外,守是不用去想的,我军唯有趁敌军未曾完成合围之前,跳出这个圈子,才有可能安然返回九江。”
    “若是讨虏将军能派一支人马来接应,那就好了。”有人低声说道。
    不过终究是个愿望罢了,堂上诸人都知道,现在谁都指望不上,一切都只能靠自己了。
    经过短暂的休整,第二天一早太史慈便下令全军弃城而走,沿着通往襄安的道路疾行东进。因在城中缴获了数十匹战马,太史慈等将校便有了坐骑,剩余的几匹分给斥候,令其在全军之前游走哨探。
    行出不到三十里地,遭遇小股荆州军,将其击溃之后,抓到数名俘虏,一问才知,这数百荆州兵并不知道临湖昨天被江东军攻克之事,他们只是奉命自襄安转驻临湖。因为此时襄安城内,已经驻扎了近万荆州人马,他们这些新近招募疏于训练的普通县兵,便只能给荆州精锐腾地方了。
    太史慈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面沉如水,看来自己还是晚了一步。敌军已在襄安集结重兵,虽然未必就是为了对付自己,但终归是堵在了东归的必经之路,对于能否冲破这道防线,太史慈现在并没有十足把握。
    幸好提前知道了敌军重兵驻于襄安,否则一头撞上去的话,岂不是自投罗网?虽然双方兵力相差无几,但荆州军以逸待劳,己方却连续转战,早已疲惫不堪。
    眼下最大的危机,已不是粮草问题,而是怎样在敌军严密的围困之下,突出重围,转入九江。
    太史慈眯着双眼望向阴沉沉的天际,陷入了思考之中。
    他却不知,此时关于自己和这支军队的流言,已经在牛渚营中,传的沸沸扬扬了。
    “什么?这怎么可能?”听了同伴小声说出的话语,一个身材高大的汉子愕然瞪着同伴,见周围有人望了过来,他连忙压低了声音,悄声问道:“太史将军与前讨虏将军相交莫逆,怎会去投降荆州军,反过来攻打咱们呢?”
    那同伴嗤笑一声:“今时不同往日了!你也不看看,如今这江东是何人做主?至于这怎么得来的,哼哼,大伙儿可是众说纷纭呐。你想,那太史将军得知之后,岂能不心怀忿恨?投降荆州算什么,帮着荆州军打过来,才合他的心意呢!要不然他怎么会带人去诓历阳,还差点骗得历阳守军开了城门呢?”
    “毕竟是谣传吧?谁人亲眼看到当时是怎样的情形了?”高壮汉子一脸的不可置信:“难道有人认出是太史将军了?”
    同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