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说完又有一个人站出朝列,没想到在我声色俱厉中还有臣子不怕死的跑出来劝谏,我看了一眼,居然是程国祥这家伙,我一看到他我就头大,因为他总是提到一个我最不想提到的问题——钱!因为去年的宗改,战后抚恤已经使我又亏损了三百万,内库里只还剩有两千五百万了!
“皇上,臣等反对皇上的改制,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如果卫所不自己屯田,而是由朝廷发放军饷,将极大的增加朝廷的负担,而驻军负责镇守一方,反而让其屯田,兵士得不到训练,岂非和皇上的初衷相悖!”
在孙承宗的计划中,借鉴辽东军的做法,我是打算把各地的驻军都开展屯田,而原地方上自给自足的卫所改为由朝廷供给,主要负责各行政区的治安,抓捕山贼,押运职责。大明在武昌,桂林,成都,南京,凤阳,青海,福州,外加九边重镇都驻有五万左右的兵力,这些驻军是在各地镇守,用以防备大规模的暴乱。他们平时只操练并不屯田,一切由朝廷供给。而驻军实际很多时候是没有战事可打,几万人在那吃喝,我想想都心疼。既然袁崇焕在辽东都可以,那其他地方也就可以!明末的卫所实际已经名存实亡,战斗力极其低下,不如取消军户,军官也不世袭。采用义务兵制,十二年便可退役。还可负责地方事务,减少州县的地方厢军。
“朕只是让驻军在闲时屯田,卫所担负了其他地方上的事务,由朝廷负担有何不妥?!”
程国祥似乎等的就是我这一句话,接着他又说:
“皇上,如今满人刚退,但北面仍有蒙古,西面吐蕃,南面的暹罗政局不稳,连着东面还有红毛番人。各地驻军岂能掉以轻心,一旦作战,所有支出将由朝廷负担,微臣忝为户部尚书,不得不考虑朝廷岁入可否承担!”
虽然我知道短期几年内,南方不会有什么战事,但听他这么一说,我倒想了解下,如果军队都不屯田那会是什么模样?!
“是吗!那程爱卿,你就以去年为例,讲下要是一旦开战,驻军都不屯田,那一岁所需几何?”
“回禀皇上,太祖初大明内外设有内外卫三百二十九,共一百八十四万余人,经历朝增减,如今有二百六十七卫,共计兵士一百四十九万五千两百人,其中武昌,桂林,成都,南京,凤阳,青海,福州各有十卫,西北八边共四十卫的驻军。实记兵丁五十一万余,朝廷每年支付二百九十万物资军饷。辽东十八万,每年尚在四百万间,三营需五十万,其余兵士靠屯田所得,藩库略有补助。如皇上改制全归朝廷,以旧制计,朝廷仅此军费一项需一千一百五十万白银。此非朝廷所能负担!”
我按照原先的想法道:“那每布政司分到的卫所兵额也不过四万左右,藩库每年提留百万石粮食,每省就算发给卫所也不过二十万左右,应该可以承受的吧?!”
程国祥答道:“皇上,每省藩库确实有百万石的粮食,但分发给各县也不过两三万石,府衙设施,地方的差役,驿道,河防,县学等支出全赖于此,实不够承担卫所!”
程国祥的回答让我心里不爽,想到的方法都给否决了!我不甘心继续问到:
“那以今年朝廷的税收可以支持多少?!”
程国祥看了下手中的象牙笏才答:
“皇上,自去年山西,山东,福建,广东赋税提出改制,因时日尚短,收效甚微。今年田赋预计在一千三百零五万,南京海关有三百万白银进项。但每年官俸近三百万,宫内用度一百万,在京宗人俸禄一百九十六万七千,驿站及各部支出在百万间,陕西及各地救济仍需六十八万,京师三营五十万是定例,通州院校,天工书院,郑芝龙水师,蒙古诸部赏赐加起来需九十万。如此便剩余七百万白银。不改制,便可保持相衡,否则仍缺四百万白银。”
绝对是陷阱,走了一圈回来,要改制我还得垫出四百万,等于辽饷还是我的。可问题是,如今能想到开源的都已经实施了,我那点内库银子就只能支持五年。这还不考虑出现几边打战的情况。但程国祥说的是正理,我也反驳不了,就算我拿内币出来,也是支持一时。他们是在用这些来阻拦我的改制,我决定先避开这一问题。
“此事朕再想办法,其他各项应该没什么缺漏吧?!”
刘宗周出列道:
“启禀皇上,卫所归于都指挥使司,参与地方政务恐难以调用,三司若有矛盾,岂非失了皇上本意。”
我满意的看了刘宗周一眼,道:
“这话你不说朕也要改了,前几天朕和内阁商量了下,原十三行省增设到十七,甘肃,青海,河北,宁夏亦设三司。同时巡抚为定制,为一行省最高长官,协调三司,任期五年,非特许不得连任。”
这项改制都没有引起多大的震动,因为正值多事之秋,大多数地区都派有朝廷的巡抚,只是还没有成为一个定制,而是临时性的,规定下来更能使他们安心做事,大臣们对此都表示赞同!我想到兵制还吊在半空中,给孙承宗使了个眼色。他果然明白我的心思,他站出来道:
“启禀皇上,微臣听了程尚书的意见,是针对朝廷负担而言。臣以为,如今卫所屯田尚不足自保,在行军作战亦差强人意。所谓兵在精而不在多。惟有快刀斩去乱麻,削减兵额,重建卫所。臣建议:每行省设立六卫,将士三万三千六百人,守于各要道州府。负剿贼,押运,守城职责。顺天设十二卫,拱卫京师外围。如此全国除去驻军,卫所有兵七十万五千六百人。按皇上的的十二等军饷,再加上粮食其它支出每士兵均下来,一年费四两八钱,卫所只需二百九十四万两。包括驻军大明军费全额为九百八十四万。程大人算及仍有剩余七百万两,如此便只短缺二百八十四万。若卫所亦与驻军一样屯田,一律三分屯田七分操练。三月轮换。如此是可以支撑的。数年后,赋税改制完成,赋税自然会增多,到时即使与外族作战,亦不会短缺粮食。”
“不可!”
孙承宗刚讲完,我还没说话就又有一人接着讲,竟是左副都御史禹好善。
“皇上,臣旧年在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一带巡视,期间所看屯田卫所无不败坏,不少屯田给豪族霸去,更有甚者,兵士为将官所差,为奴为婢,军户有怨恨者都私逃,各卫所多不足额。将官亦有一种‘买闲钱’,其意是只需兵士交纳一定钱币,便可不操练,军中马匹也如此,被将士用去做私活。今孙大人要减额屯田,岂非与旧相同。若派人整顿卫所,恢复祖制便可。”
“禹大人此言差已,此番整治卫所不同于以往,各军户不再世袭,其兵饷由朝廷负担,各将官出于通州一心学院。如何出现军纪败坏?!”
“孙大人,此事关系万代,太祖立军所之时,招跺集军开创万世基业,也不见卫所败坏至此。如今二百余年后,卫所如这般又是为何?盖因卫所屯田所得公私难分,给予小人间隙,致使卫所败坏!”
好家伙,果然是一矢中的。这禹好善倒也胆大包天,居然敢抨击太祖制度。既然他提出来,应该对着屯田有些心得才是。我出声打住了他们两个的辩驳。
“禹爱卿,既然知其纰漏所在,不知可有法子补救呢?这屯田之策势必要行,卫所不得不整顿,国库又委实担负不起!”
“回皇上,臣以为,卫所之弊有二,一为世袭,孙大人已提出方略解决;其二为公私难分,原卫所屯田所得除去朝廷定额,方为军户粮饷。屯田每岁多少难定,且朝廷政额为定制,遇减产之年,军户难以为生。而将官俸银不由此出,只需交足朝廷粮食,便可得到赏识,是以将官皆不顾军户能否过活。臣以为,如要改观,惟有屯田所得归于朝廷,卫所兵饷由朝廷发放。”
听起来是个不错的主意,但是要是那些家伙各个都偷懒,不认真屯田,随便交一点,岂不是我吃亏?!
“如此屯田不力又将如何?”
禹好善想了片刻回到道:“臣以为,如今在册屯田有六十万顷,划分给各卫所有近三千顷,与太祖屯田时相近。可以太祖朝岁入为定制,不足者将官降一级以示惩戒!”
这样是可以打击将官渎职,但似乎对将官打击过大了,要是年头不好减产,岂不是让将官顶罪。我想了下历来的机制,突然有了点念头。
“朕看,如此不妥。这样吧,屯田所得十取其一,均分与将士作为奖赏。原每行省六卫,朕以为每两相近卫所,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