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世明皇-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奖励,生女者也可得到一桶马奶。
    当皇太极意识到现在的大明已非同以往的时候,他便决定改变大金惯来的策略。先汗努尔哈赤时代实施以战养战的办法,现在已不足维持大金的需求。往辽西进攻受阻后,大金更需要一个稳定的局面来维持长期对峙。是以保证粮食供给为首要,扩大军力为重要之本。
    皇太极原先对明扩张的想法也得到了收敛,熟读汉史的他常自诩为忽必烈,蒙古人没落后,他甚至想过入侵中原,重现当年元朝的盛况。现在,他不得不收起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他打算在他的治内巩固好大金的根基,用几代人的努力去动摇明人。昔年蒙古攻宋亦用了数十年,皇太极相信,只要他的女真八旗在仍可以骑射得天下。
    “大汗,微臣有事禀报!”范文臣一路走来面带喜色。
    坐在宝座上批阅奏折的皇太极精神不由一振,笑道:“何事让范先生如此高兴?”
    范文臣也笑了笑:“大汗目光如炬,倒是微臣失仪了,微臣见过大汗!”
    皇太极松动了下胳膊,摆摆手道:“范先生不必多礼,你所要奏何事?”
    范文臣将皇太极的动作看在眼里,知道大汗又在昼夜批奏折。现在大金事情多如线头,都需要大汗一一决策。但这样长久以往,如何受得了!念及至此,他笑着道:
    “大汗,此乃天大喜事,也是拖大汗洪福,不过此事奏禀还需汗王移步到城外一观便可明了!”
    皇太极站起身伸了伸懒腰道:“这有何不可,我们女真人可没汉人皇帝那么多礼数,本汗亦批阅奏折倦了,正想出去走走。来人,备马!”
    “地点在城北庄园,微臣在前头带路,大汗请跟我来!”
    皇太极也很是好奇,带着几个侍卫随范文臣来到城北庄园。这里是用汉民开辟出来屯粮的民屯,专门供给八旗军粮。皇太极骑着马从地旁边走过,只见地里密密麻麻的长着作物,既非麦子也非黍稷,竟是他从所未见过的。
    “这是什么?!”
    “大汗,这就是微臣让大汗来看的,明人称之为玉米!”    
    第七卷 辽东攻略  第八十六章 女真内政(下)
     更新时间:2008…10…18 13:07:11 本章字数:6828
         第七卷    辽东攻略 第八十六章 女真内政(下)    
    “玉米?”皇太极疑惑的重复了一句便不做声了,他等待着范文程的解释。
    “大汗,正是玉米!”范文程也不顾笨拙,亲自到地里捭下颗玉米呈上给皇太极道:“此物味道甘甜,可蒸煮炒烧远胜于高梁,既可充饥又易于储藏。微臣命人在庄园种了数十亩玉米,今年夏天始有收获,微臣让人计了下每亩可产六石有余。比之米麦要多产,比之高梁则味美,且无需杂拌其它粮食。辽东地广而民稀,辽河之畔土地肥沃,若悉数开辟种植,则我大金无粮食之忧了!”
    “好!”皇太极越听越兴奋不由大喝一声!大金现在缺的就是粮食,特别是汉人众多,一旦出现粮慌,汉人就会逃亡,而军粮则囤积不够无法出征。如果能够解决粮食问题,则大金就无后顾之忧。以后无论出兵还是坚守也无需考虑粮食的问题,这为大金立足辽东奠定了首要基础。
    “大汗,除玉米之外还有一个名曰番薯的,微臣亦种了十余亩,其功效与玉米相仿,但亩产却更高。”
    “哦,此物长于何处?”皇太极打量了下,周围却并没看到有什么其它作物!
    “大汗,此番薯长于地下,农人翻挖便可得。”范文程使了个眼色,很快有下人挖出番薯呈了上来。
    皇太极仔细打量,甚至还品尝了些许,果然甘甜异常。他欣喜不已,不住道:
    “好啊,范先生为我大金立下大功了,朕即刻命民屯广为施种,这样我大金来年将无饿死之民!对了,范先生,此二物来之于何处?”
    范文程低头望了皇太极一眼,轻声道:“回大汗,此二物来自明人之手!”
    皇太极闻言笑容顿止,久久没有出声。
    范文程接着小声解释道:“这几年微臣打探得知明人灾害连年,特别是陕西一带无年不灾。但除了早先年听闻有百姓暴动,但后来却渐渐都没了,打听到的都是朝廷如何赈灾的消息。微臣想着,即便明廷的小皇帝内库再有钱,也有见底的时候,何况救灾更在于筹粮。万历年间,户部赈灾粮食已然告急,此时竟能源源不断,是以微臣着人打探。发现明人不仅在江南到海外藩国换取粮食,更重要的是在北方大种玉米、番薯,使得百姓能够自力更生,民不得死,自然也就不会四处作乱。微臣想着既然此二物如此有着大利,何不引入我大金,解决我大金缺粮之困!是以微臣命暗探入明,学得耕作之技携种子辗转回国。滋事体大,臣不敢贸然上奏,是以收获之后才禀明,望大汗恕罪!”
    听到范文程娓娓道来,皇太极神色更是凝重。想不到明人早已经有了此神物,方才他还以为是上天眷佑他大金,让他大金从此脱离困苦鼎盛起来。不过现在有总比没有得好,解决了粮食的威胁,女真人便可得到长足的发展。皇太极缓过神来笑道:
    “范先生有功无罪!呵呵,此时耕种亦不算晚,盛京北面有的是土地,少了粮食的制约,我大金的八旗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
    范文程点了点头迎合,皇太极突然想起一事便问道:“现在大明已经没有叛军了嘛?”
    “回大汗,现在明廷境内已经无大规模的暴动,残余的估计也是流窜到穷乡僻壤,于我大金扰敌之计已无多大作用。”
    当崇祯初年明廷出现天灾人祸的时候,范文程就已经注意到了,而且他给皇太极上了一个奏折,专门分析了明境内乱贼的作用。是以,在乱贼初期的时候,大金要在边境给明人极大的压力,迫使大明将精力集中到边疆,让乱贼有发展的空间。其后,乱贼成了规模,则可使明廷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这样更有能拔动明廷的根基。
    虽然计划是如此,可惜那些暴动的乱贼还没成规模就给小皇帝干净利落的解决了,而且还从根源上彻底解决--让老百姓填饱肚子!皇太极现在想的是:不管明廷是否解决了内忧,但是大金却是要没有后患才行。现在有了粮食耕种,汉人还好管理,老百姓而已,只要有粮食吃,他们不会管谁做他们的皇帝!但是新收进来的蒙古人、还有野人女真则需要一段日子来消化。
    皇太极边骑着马前行边思考,他望了眼范文程道:“明人那边的事情也就不强求了,何况天事难料,若大明再有异灾也未尝不能。现如今我大金八旗多了诸多蒙古部落,范先生认为如何才能使之成为我大金之民啊!”
    范文程早就料到皇太极可能会问他这个问题,因为随着辽东蒙古的加入,这个矛盾会渐渐凸现出来。特别是那些以武力俘来的部众,要想着让他们真心为大金死战可就不是简单的事情。现在融入了诸多部族的八旗可不是努尔哈赤晚年时期的精锐,是以大汗频频下令提倡骑射便缘于此。范文程理顺了下思路才回答道:
    “大汗,微臣有些愚见供大汗参考!对于加入女真八旗的部众,微臣以为应该分而待之。那些部族残破的百姓应该分散打入各旗之中,和睦共处必然可以让他们无心去想着脱离大金。而那些举族迁入大金的部落,微臣以为更多需要在意的是在出征兵力上。他们自成一甲喇,只需按军功分配粮草等物事。再者,大汗可将境内依附我大金的蒙古部落一一书明,共同盟誓对抗明人。如此一来,他们后路已断,自然要死心塌地的为我大金效力。不过何种方法,大汗,微臣冒死再进言一句:唯有将各族之民平等待之方能成为各族之主!”
    范文程的话自然把大金的汉人也包括了进去,不过他最后一句‘各族之主’很得皇太极的心思。皇太极点点头道:
    “此言甚善!既是我大金之民自然一视同仁,昔年大元何等辽阔,蒙古骑兵又何等凌厉,可惜占据中原不足百年,其因便是歧视汉人。我大金既然立国,自然要保有立国之根基。范先生的话,本汗记着了,回去之后便命秘书院起草文书,不日即发布下去!”
    “大汗从谏如流,真乃英主也!”
    皇太极微微摇头道:“本汗登基已有九年,但是相比父汗之时只有寸功,而我女真勇士却战死了一批又一批。本汗真是有些愧对女真的先人啊!”
    范文程不知皇太极为何说起这个,还是一时的感叹,只好小心翼翼的安慰道:“大汗不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