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雄师-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降呵”忍不住一口鲜血喷出,木锋看了一眼金发碧眼的胡人统帅后,抬起左手,低头看向左手上绑着的一条红绳,淡淡的笑了笑,凝聚的眼神,缓缓散去大风挂起,吹动木锋残破的血袍,说不出的萧瑟。
    “哎”姬亮闭上眼睛,忍不住别过头去,略带伤感的说道:“厚葬这位将军,派人回去向大首领报捷。”
    “诺!!”被吩咐的亲卫,明明看到木锋还未倒下,但姬亮却说要厚葬,不理解的皱着眉头上前应命,随后别头看向木锋,只见木锋嘴角挂着笑意,双目毫无光泽的望着南方,说不出的凄凉。
    ===============
    三日后,天赐军中军大帐
    帐内气氛很沉重,人数不多,只有典韦、文丑、戏志才和刘泰四人,但却没有一个人说话,低着头,仿佛在想着什么,而刘泰则闭着双目,不断的敲打着案台,发出“噔噔噔”的声音。
    “恶来,乌恒军有何动向?”睁开双目,刘泰面色平淡的看向被任命为副将的典韦,出声问道。
    典韦见得刘泰发问,抬头看向刘泰,对着刘泰拱手,说道:“启禀主公,木锋所率五千铁骑被全歼后,乌恒大军连番攻我营寨,不过因主公下过命令,不许众将出战,我军一直被动防守,如今已有三日。”
    “恩”刘泰点了点头,看向左下首的戏志才,问道:“志才,辽东的细作,有没有什么情报传来。”
    戏志才点了点头,拿出一个密报,送到刘泰案前,对着刘泰拱手说道:“主公,辽东公孙度自得到乌恒战报后,与东部首领蹋顿约定,近日内就会联合公孙瓒出兵关外,直指我军,预计在九月初能与我军对面的乌恒大军合兵一处。”
    “什么名义?”刘泰点了点头,嘴角挂起一丝冷冷的笑意问道。
    “护乌恒,讨不臣,行义兵,镇乱军”戏志才脸上挂起一道极为别扭的笑意,简短的出声说道。
    “不臣?乱军?”刘泰面色一阵愕然,苦笑的摸了摸鼻子说道:“好大的高帽子啊,若论名义,公孙度和公孙瓒算是本将军麾下的将领吧。”
    在场众人皆是一阵莞尔,这公孙度大旗打的,实在是有点没水平了,若是朝廷清明,怕是仅次一项,就可定公孙度一个犯上作乱的罪名,当然,前提是刘泰能打败公孙度的三方面联军。
    “主公,如今毒蛇已经出动,是否可以调关内驻扎的高将军所部出关了?”戏志才对着刘泰轻声问道。
    刘泰眉头皱了皱,看了一眼典韦和文丑,摇了摇头说道:“暂时还不急,等到公孙度、公孙瓒二人率军与乌恒合兵后再说。”
    “这主公,怕是有点不妥吧,以卑职之见,应当先让高将军所部秘密出关,才是上策。”戏志才摇了摇头,不赞同的说道,毕竟公孙度三部联军已将近四十万大军,俗话说的好,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戏志才可不想让刘泰亲身赴险。
    “不用,若是高顺出兵,万一打草惊蛇则木锋五千铁骑就白白损失了,我意在此地凭借险隘,待得公孙度三部汇合,与公孙度周旋半月后再调高顺部北上,一同夹击公孙度三部兵马。”刘泰摇了摇头,否决了戏志才的提议,直接下了决定说道。
    在刘泰率军出关前,其实早就在卢龙塞为首的边地埋下了高顺这一支伏军,人数大约在二十万左右,虽然不全是骑兵,但也是天赐军中极为精锐的部队,善打硬战,此番公孙度有兵三十万五,刘泰也是丝毫不弱,仅仅在东线战场,就动用了三十二万兵马,加上关羽和颜良二部,合共调动了五十万大军。
    这次调动的五十万大军,可不是青林军所部,而是北疆实实在在的正规军,算是抽空了幽并二州的各部兵马,为避免各方面探子生疑,所有驻守二州各地郡县的正规军,都以青林军所替代。
    毕竟在外人看来,青林军和北疆正规军并没有什么区别,只要甲胃一换,根本就认不出来,而且表面看上去,年轻力壮的青林军更像是正规军,刘泰以裁军的名义,将数十万正规军替换了下来,并把正规军和青林军的旗帜暂时互换,瞒天过海,避过有心人在二州安排下的细作,取得的成绩,极为显著,至少目前为止,瞒过了所有人。
第一百七十一章 超规模会战(第二更)
    公孙度三部兵马都是什么货色?除了辽东原本的十万边军外,其他多数为杂牌军,组建时间不到三月,虽然说辽东子民都壮士,但如何能与训练日久,身经百战的天赐军为敌?当然乌恒也算是一半精锐,毕竟乌恒是游牧民族,族中青壮从小于马匹相熟,只要上得战马,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骑兵。
    此番大战,卷入其中的兵马,不下八十万,比之上次南匈奴大战,强过了数倍,毕竟南匈奴大战,真正投入战场的不过是二十多万北疆正规军和十多万南匈奴骑兵部队,青林军不过是助阵罢了,但此次不同,投入战场的几乎全部都是正规军。
    此次大战,牵动了无数人的目光,朝廷更是格外看重,袁氏一脉在暗地自然连番动作,远程遥控公孙度的三部联军,若真的去探究,其实此次大战是袁氏和刘泰的一战,公孙度和公孙瓒不过是执行者罢了,至于乌恒则是被殃及的池鱼。
    公孙度一个个小小的太守,加上一个护乌恒校尉的名号,若不是有袁氏的支持,如何敢在辽东和刘泰叫板?甚至以一太守之权,握雄兵数十万?明眼人,包括灵帝都清楚,公孙度和公孙瓒不过是袁隗手下的一个走狗,绊倒刘泰的走狗,袁隗给他们权,给他们势,就是因为他们地处刘泰后方,随时都可以给刘泰致命一击,只要刘泰犯下丝毫错误,就可将刘泰置于死地!
    此番公孙度得到刘泰东征乌恒起,整整拖延了半个月才下决定,他等的是什么?自然是如今被任命为太常,袁隗的指令,若无袁氏在朝中为公孙度撑腰,负责出击刘泰所产生的舆论,公孙度绝对是坚守不出,任凭乌恒自生自灭。
    公孙度很能忍,没有足够的把握,绝对不会贸然出击,刘泰在彰武的败阵,传到公孙度手中时,公孙度没有丝毫犹豫,直接下令辽东四郡各部整军,调拨物资北上,并且下令公孙瓒集结所部五万精锐铁骑,随时听用。
    公孙瓒毕竟是客居公孙度地盘,若无公孙度的粮草支援,根本养不起五万铁骑,而没有兵马,公孙瓒在这北疆又以何立足?
    无奈之下,也有为报昔日耻辱之意,半推半就的应承了公孙度夹击刘泰的意思,毕竟公孙度名义还是有的,身为护乌恒校尉,眼看乌恒被灭,不出手相救,实在是说过不去。
    至于公孙瓒和乌恒的仇恨,在大势面前,只能压下,因为公孙瓒非常清楚,若没了公孙度给自己撑腰,转眼间自己的地盘就会被刘泰夺走。
    得到公孙度调兵令的公孙瓒即刻调动辽东属国各部兵马,包括边军在内,合共五万,公孙瓒亲自统兵前往长城防线,等待公孙度二十万大军的到来,会师后一同出关决战刘泰。
    此次征讨刘泰,公孙度亲自出征,以柳毅为军师,阳仪为副将,将辽东四郡托付给玄菟太守公綦稠驻守,全权节制辽东四郡军政,乐浪太守杨终负责为前线运输粮草。
    公綦稠乃是公孙度的好友,也是前护乌恒校尉,因虎山口会战,乌恒在内作乱,被朝廷判其监督不利,收押入狱剥夺了职权,后经好友公孙度多番搭线,才被免罪,并且任其为玄菟太守,为公孙度守辽东东北大门。
    公綦稠的忠心,公孙度没有丝毫担心,毕竟公綦稠和公孙度不但是从小长大的好友,更与公孙度有姻亲关系,公綦稠的小女儿,早就被定为公孙度之子公孙康的妻室,只要等到公孙康一行冠礼,双方就可成为亲家,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公孙度将大后方交给自己的亲家,有什么好担忧的。
    至于杨终早年便是公孙度的家将,对运输粮草方面很有一手,一直以来公孙度征讨东夷,都是杨终为其运输粮草,因有功被公孙度表为乐浪太守,负责防备东边的高句丽和三韩。
    此次公孙度出战刘泰,可谓是抽空了家底,辽东四郡除了几千郡兵没,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军队驻守,并不是公孙度没有想到刘泰很有可能会抄自己老巢,而是因为公孙度相信,绝对能在正面战场拖住刘泰。
    刘泰虽然誓师时声明六十万大军北征乌恒,但明眼人都知道,裁军五十万后,刘泰根本没有六十多万兵力北上,除非真的把边防全部抽空,但众人相信刘泰绝对不敢这么做,因为朝廷对刘泰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