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魂断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乌衣巷和王谢堂在这些千古名作间被升华了,乌衣巷已经不再是一条小巷了,它业已成为金陵兴亡的象征,业已成为古今变迁的代言。乌衣巷在不知不觉之间,有了一种沧桑的,带着历史深沉的气味。乌衣巷,已经深深地刻入了中华文化的肌肤之中,融入到它的血『液』里面,再也分不开了。
    于是,乌衣巷是否依旧繁华或者还是一堆废墟,已经变得不再重要,甚至是否还有这么一条巷,都已经没人关心。只要有它的名字在,就会有人千里来吊,就会有人感慨着赋出一首又一首的新诗或新词,甚至会有人无端端地因它而落下两行清泪来,作为对文化深深的祭奠。
    如果说王导和谢安令乌衣巷不凡;王羲之,王献之,谢灵运令乌衣巷不俗,那么刘禹锡,周邦彦和萨都剌则令它不朽。
    一堆废墟的传奇般的不朽。
    然而至此乌衣巷的故事仍没有结束,因为南京实在是个多灾多难的城市。
    朱元璋来了,作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从南方起家的皇帝,他把都城定在了南京。被今人视为珍宝的南京城墙修建起来了。然而朱元璋死后没过多久,明成祖朱棣起事,把建文帝赶下了台,然后拖着大批的珍宝美女到北京筑他的紫禁城去了。
    于是南京似乎无事了,秦淮河两岸一天比一天热闹起来。达官显臣,豪商巨富,纷至沓来;琼楼玉阁,舞榭歌台,鳞次枳比。白天烟花流水,晚上月照婵娟,虽然已没有了乌衣巷,秦淮也似乎又回到六朝时的鼎盛了。野草和夕阳已经从人们的眼里淡去,取而代之的是椒蓝红粉,画舫『妓』楼,纸醉金『迷』。虽然秦淮河边还有一个叫吴敬梓的人在奋笔疾书,想用一部《儒林外史》来表达些什么,可是根本没人听他的,也没有人理睬他。“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在明眸流盼里,在觥筹交错中,刘禹锡用笔深刻在文化骨子里的乌衣巷,好像要一点点地被这桃花美酒腐蚀掉了。直到有一天,大明江山突然开始土崩瓦解。
    这一段历史是一段传奇的历史。这中间经过了多少斗争,抵抗,挣扎,呐喊,多少人为了民族的气节舍生取义,已经是不可能数清的了。今天的历史学家都不约而同地指出,在明亡前的这一段时间里,已经腐败到了极点,精神上堕落到极点的明王朝,却反而在临终前呈现出一种反常的悲壮和慷慨。今天我们读史,对当时发生在十里秦淮边的传奇故事几乎有眼花缭『乱』的感觉。突然之间,所有的道德理念全都翻了个个;突然之间,烟花女子成了历史的主角。明亡的历史如果仅仅是刑场上的袁崇焕,仅仅是煤山上的崇祯,仅仅是史可法的扬州城,那么,我们可以说它悲壮。可是如果还有奋身想往水池里跳的**柳如是和嫌水太冷不能下的大学士钱谦益,如果还有为忠义奔走的说书人柳敬亭和终于投降的公子候方域,如果还有李香君传奇般的溅血桃花和最后无奈的“桃花扇底送南朝”的喟叹,我们可以说出的就不止是悲壮 ,更有悲哀了。明亡的历史是前所未有的沉痛的历史。
    于是金陵古都除了沧桑兴替的慨叹,更开始多了悲凉苦痛的『色』彩。
    如今的乌衣巷,建筑古朴典雅,堂内悬挂王导、谢安画像。士子游人不断,成为瞻仰东晋名相、抒发思古幽情的胜地。
第18卷 771章:换帅
    “啊……啊……?“齐泰楞了下,心思自往事之中被拉了回来,齐泰并非因为这个而不喜李景隆,以李景隆的身份地位,纳一个小卑算不得什么大的事情,况且柳香茹只不过是李增枝为了投其所好,李景隆并不知情,怪不得李景隆,齐泰之所以不喜欢李景隆另有原因。
    洪武年间,朱元璋对李景隆甚是重用,在位期间,不但让李景隆继承了王位,还望派遣李景隆出兵塞上,每次他出战都扬言会早日破敌军,以便在朱元璋跟前邀功,正是如此,有意不顾将士们的死活,大肆出兵,导致不少将士枉死,只不过的当时的兵部尚书并不是齐泰,而是茹嫦。这位兵部尚书,乃是李景隆的知己好友,平日里两人私交关系较为不错,默默的将他的一些恶『性』都隐瞒了下来,反而跟朱元璋大说特说李景隆的军师才能。一来二去,朱元璋便对李景隆另眼相看,还以为有乃父之风,故而命其掌管左军都督府事,累官至太子太傅。这让不少人有怨言,齐泰当时在朱元璋齐德陪祀郊庙时,朱元璋因他为官九年而无过失赐名泰。第二年擢升为兵部左侍郎。对于李景隆这个浮夸子弟所作的这些事情,多少也听到不少,只是当时的他人微言轻,手上也没抓到证据,自然不好对李景隆说什么,但他对李景隆这个浮夸子弟映像自然也好不到那里去。
    建文帝登基后,齐泰才被重用,做了一个二品大臣,掌管天下兵马,对于用兵之事自是关心,前些时日削藩将时,命其缉拿周王,那只不过周王将李景隆作为好友罢了,更何况,那周王比不得燕王,平日里也无带兵打仗的能力,李景隆数万精兵自是能将其缉拿,如今朝廷竟然以此命此人为将,兵法有云:“兵者,国之辅也“。将几十万大军交到这样一个人手中,齐泰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心。
    可齐泰说不行也没用,他虽然不喜爱李景隆,但这些理由只有自己认可,主动权还在皇帝的手中,如今耿炳文刚刚兵败,开国元勋仅剩下武定侯郭英。这郭英他与兄郭兴从朱元璋起兵,甚见亲信,令值宿帐中,呼为郭四。跟随朱元璋克滁、和、采石、太平,战鄱阳湖,征武昌,克淮安、安丰,皆有功,遂进指挥佥事。从大将军徐达定中原,又从常遇春定山西,取关中,克定西,晋河南都指挥使。洪武十三年,升前军都督府佥事,又以从傅友德征云南有功,洪武十七年封武定侯。身历大小百余战,伤痕遍体,未尝以疾辞。又因宁妃是他的同胞姐妹,因而备受太祖恩宠,诸功臣莫敢望,只不过此人素来不喜主站,最多也只不过是一员勇将而已,为帅之人须当运筹帷幄,郭英并无此才能。用他为帅肯定不行。如此一来,朝廷之中和李景隆比肩的就是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的儿子徐辉祖和徐增寿了,徐家乃是大明第一家,无奈徐家的大女儿嫁给了朱棣,乃是朱棣的妃子,徐辉祖虽有帅才,可是燕王的内弟,齐泰就算想用此人,但此刻也不会举荐此人,如此一来,李景隆确是最佳人选。
    就在齐泰思念之中,朱允炆又道:“以齐爱卿看,李景隆能否担当将帅!“
    听皇帝问话齐泰不敢再拖延,当下目光斜倚朝一旁的黄子澄和方孝孺一望,且见二人不停的朝自己打眼『色』,见如此,齐泰一叹,道:“回皇上,臣无意见!“
    “好,既然齐爱卿也无异议!朕就着李景隆为帅,代替耿炳文,率兵五十万,出兵燕贼!”
    “吾皇英明!”三人齐呼。
第18卷 771章:皇帝的家事
    商量完毕,建文帝吐了口气,道:“爱卿等为国事劳累了一天了,早些回去休息吧?”
    齐泰、方孝孺、黄子澄会意,急忙大呼“吾皇万岁万岁万岁万岁!”便起身告退,出了武英殿,待三人走远,朱允炆稚嫩的脸上才『露』出了一丝笑意,望着三人渐渐消失的背影喃喃道:“景隆乃是皇亲,对朕极为忠心,料来定会帮朕除掉燕贼!”说了一阵,方才吐了口气,从做了一天的金銮殿走了出来。刚走出来,一驾屏风便迎了上来,几个身材魁梧的锦衣卫走了上来。乾清宫的小太监李宝早已在殿前候着,见朱允炆出来,他弓着身子一阵小跑走了上来,小心翼翼的说道:“陛下今日天气不错,陛下今日出来的早,可是要回皇后的寝宫!”这李宝跟随建文帝多年,他平日负责朱允炆的起居饮食,朱允炆虽对太监极为严厉,但他毕竟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李宝对他忠心耿耿,平日小心服侍,颇得朱允炆欢心,现已成了宫里仅次于王钺的天子红人。故而李宝对朱允炆极为忠心,此刻见李宝询问,朱允炆低着头想了一想,笑道:“先不回皇后寝宫了,这几日天天在皇后寝宫,朕好长时间没有去慈宁宫了,也不知道母后怎样 了,朕整日忙着国事,倒忘了家事,还是去看看母后吧!“
    “是!“李宝干干脆脆的应了声,随即转身冲着身后的几个锦衣卫喝道:”还不快,去慈宁宫!“
    “是!“几个锦衣卫干净利落的回了一声,忙着奔上来伺候这朱允炆上辇,辇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