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隋唐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关重要的。而位于山西省平定县东北赫赫有名的娘子关,就是因为李秀宁率军驻守于此才得名。
    “没什么?那还不赶快下来!”李秀宁道,“待会儿让父亲看见了你又得挨板子!……他可正为请先生的事烦呢!”
    “知道了!”李元霸懒洋洋地从高高的假山上滑下来,李秀宁紧紧地盯着他,目光随着他下滑的身形移动着,生怕他摔着。看到姐姐紧张的模样,李元霸心里热乎乎的。前生自己是独生子女,从没有体会过兄弟姐妹之情,这感觉……可真好!
    李秀宁伸手拉过李元霸,拍拍他身上的尘土,爱怜地说道:“元霸,有什么心事就告诉姐姐,别整日里搁在心里,时间长了会坏身子的……趁姐姐现在还在家中……”
    “姐姐就要出嫁了吗?”李元霸插口问道。
    李秀宁的眉头微微蹙起,语声略带伤感:“嗯,听母亲说柴家会在半年后迎娶我……到时候我就要离开家,日后大家想见面只怕不容易了!”
    听到疼爱自己的姐姐就要出嫁,李元霸面色一黯,默默不作声。
    就在两姐弟各怀心事,默然无语间,有丫鬟来叫李元霸去前厅,说是父亲李渊找他。
    暂时告别姐姐秀宁,李元霸到了前厅。一进门就见父亲李渊正和一位鹤发童颜的老道高声笑谈。李渊见到李元霸进来,连忙抬手招呼他过去:“元霸,还不赶快过来见礼,这是为父的好友紫阳真人”
    “紫阳真人!”李元霸大吃一惊,“这,这究竟是什么‘历史’,连小说中自己的师父紫阳真人也存在!”一念至此,李元霸连忙上前施礼相见。
    见到平日里顽劣不逊的儿子居然对紫阳恭恭敬敬,李渊暗暗点头。
    只听李渊说道:“真人,这是我四子李元霸。这孩子天生神力,四、五岁时随手就能把铜铁器皿抓破、捏瘪。最难得的就是他作起功课来过目不忘,才思敏捷,这孩子今年虽然只有九岁,可是太原府已没有哪个先生能教授他了!”
    李渊一心想让紫阳收徒,因此只提李元霸好学聪慧,却不提他的顽劣。
    紫阳真人微微一笑:“哦!”
    李渊见真人没有接话,犹豫一下厚着老脸接着说道:“难得真人来到我这里,我有一事相求真人……”
    紫阳真人倒是没有废话:“唐公可是要老道收李元霸为徒?”
    李渊大喜,连忙说道:“正是正是!元霸这孩子天资聪敏,如能拜在真人门下,日后必有一番作为!”
    紫阳真人对李元霸仔细端详:“这孩子五官虽然清秀,但眉宇之间杀伐暴戾之气颇重,将来只怕不易善终……”真人沉吟,李渊不敢相扰。
    “可是会遭雷劈?”李元霸突兀问道。
    紫阳微微一怔,不禁笑道:“小子怎的如此说来?”
    听到李元霸无礼直言的李渊见紫阳并无恼意,止住了喝斥李元霸的念头。
    李元霸回答紫阳道:“感觉而已!”
    “哦?”紫阳笑道:“那你可害怕?”
    李元霸平静说道:“害怕?……生而何欢,死而何惧,如是而已!”
    见到这小孩说出如此话语,饶是紫阳修行多年也觉惊奇,“哈哈!也罢,也罢!唐公,要老道收了你这儿子为徒未尝不可,只是贫道有一个条件。”
    听到儿子拜师有望,李渊急忙说道:“真人尽管讲。”
    紫阳真人:“李元霸拜贫道为师,就要随去直至师成,唐公可舍得?”
    李渊毫不犹豫地答道:“能得真人教诲当是元霸的福气元霸,还不磕头拜师!”
    ……
    如此,李元霸拜了紫阳真人为师,告别父母家人追随师尊而去。
    就在李元霸随紫阳而去的半年之后,李渊奉旨入京作了吏部侍郎,举家从太原迁入了京师长安。同年,李渊之女李秀宁与钜鹿郡公柴慎之子柴绍完婚,嫁入柴府。
第二章 险中还生
    “亲家,如今民间盛传‘杨氏当灭,李氏当兴’这句话,皇上心中已生猜忌……而且,国师鱼俱罗亦将其占卜之后的结果奏与了皇上,听闻这结果对亲家相当不利啊!”柴慎略带担忧地对身旁的李渊说道。
    李渊伸手端起面前石桌上的酒杯,说道:“亲家,担忧太多也是无用,我好歹还是皇上的嫡亲表兄,皇上应该不会对我如何吧?……来来,干了它!”说完李渊仰首一饮而尽。
    柴慎虽然端起酒杯,却不饮下,他皱着眉头说道:“亲家,近年来皇上的心思已无人能明白!想当初那御史大夫张衡平日里不也是极得皇上恩宠,可就因为修筑离宫之事劝谏了皇上几句,最终却落了个处斩抄家!”
    李渊放下酒杯,眼中迷蒙一片,“亲家,何必去烦忧那不着边际之事?……来,快把酒干了!”
    柴慎看到李渊醉态,轻叹一声,抬手举起酒杯一口喝干。
    ……
    送走了柴慎,李渊立刻醉态全无,他连忙派人传唤李建成、李世民两兄弟。
    李建成和李世民正在练武场中习武,二人得到父亲紧急召见后来不及换衣,身着劲装就来到了书房。李渊看到两个儿子的英武模样甚为满意,他说道:“儿啊!你们可曾听说民间流传的‘杨氏当灭,李氏当兴’这句谶言?”
    老大李建成点头道:“父亲,孩儿听说了,父亲可是担忧皇上会对咱们李家起疑心?”
    李渊缓缓点头。
    李建成眉毛一扬,自信地说道:“父亲不用担忧,天下姓李的人家多了!再说,咱们家同皇上是至亲,皇上怎会疑心到我李家?”
    李渊并不说话,只将询问的目光投向二子李世民。
    李世民见父亲眼中透露出询问之意,连忙说道:“父亲,依孩儿看来,此事需早作防范才好!皇上……皇上的心意暂且不说,就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只怕是不会放过这个整治我李家的机会吧?”
    李渊听罢大表赞同:“不错!宇文述因多年以前与为父在先皇御前比武落败,继而被为父任了太子千牛一职,这么些年来他可是一直怀恨在心。现今他得了皇上宠信,他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害我李家的机会!”
    李建成听了李世民与父亲所言,不以为然地撇撇嘴,但是见到李渊语气肯定,他也不敢出言相驳,以免徒惹父亲反感。
    只听李渊说道:“……如今之计只好去靠山王千岁那里走动走动,提前给他老人家点点这事。真要是哪一天皇上对我李家起了疑心,说不得还只能靠他老人家出面保咱们了!”
    李世民眉头一动,似是有话要说,却又止住。
    李渊看在眼里,他向李世民问道:“世民,可有什么话说?”
    李世民犹豫一下,决然说道:“父亲,孩儿觉得咱们是否还应该另作准备?……要是靠山王千岁爷保不了咱们,那咱们李氏一族不是只有等死?”
    李渊明白儿子的心意,他的目光一下变得凌厉,“住口!犯上作乱的事休要提起!……从今日起,府内上下人等如无必须要事,一概不准随意出府张扬,违令者依家法处置!”
    ……
    大隋皇帝杨广早就听说民间盛传“杨氏当灭,李氏当兴”的流言,可他始终拿不准这谶言会应在谁人身上。几经思量之后,素来奉信五行、仙学的杨广召来了大隋国师鱼俱罗为其占卜验证。国师的一番占卜让杨广大为惊惶,鱼俱罗断言:“天下当有李氏以水克大隋火德,继而应运而出成为天子!”
    一时间杨广不思茶饭,夜不成眠,时刻都在心中思量谁会是那应运而出的“李氏”!杨广明白,不要说普通百姓中的李姓之人不大可能翻起大浪,即使是王公贵族中的李姓之人也不见得有作乱的实力。于是,在穷思苦想之后,杨广把目光瞄向了自己的嫡亲表兄————三征高丽时立下赫赫战功的吏部侍郎李渊!
    ***************
    公元615年,朝阳初升,一列车辇缓缓出了长安城。队列最前的骑士执着一杆大旗,风中舒展开的旗面上绣着大大一个【唐】字,金线绣作的字晖映朝阳,闪着点点金光。
    车辇行列中已年近五十的唐国公李渊眉头紧锁,心中思索道:“一个‘或许’名应谶言就前途尽毁,此间还多亏得靠山王直言劝谏方得保全满门的身家性命,唉!此次回到太原任留守也不知会是如何光景”他不由得勒马回望长安城,巍峨的城楼此时在朝阳下竟显得璀璨耀眼,异常辉煌。李渊自顾长叹:“长安!长安!有生之日我还能回来吗?”
    秦琼身背金铜锏、跨骑黄骠马,手中倒提混铁枪和捕快樊虎押解一干刺配充军的人犯向着山西进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