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首席御医-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得此状,赵匡胤冷冷道:“难道你还想找地方告朕,留着那个当证据不成?”
    那王侍郎面无所惧,只一本正经的答道:“臣当然没有地方去告陛下,臣只是想把这两颗牙拿去给史官看,史官自会将这个事情记下来,臣也算青史留名,这两颗牙掉得也算值了。”
    听到这话,石韦差点就笑出声来,心想这位王侍郎也太可爱了吧,竟然拿这种事来“威胁”皇帝。
    不料赵匡胤一听,却是大吃一惊,原本怒气重重的脸庞,转眼间就换上了笑容。
    “王爱卿这话就重了,朕方才只是跟你开玩笑的,谁想到你竟然不躲,这都是朕一时失手,你可别忘心里去呀。”
    赵匡胤客客气气,好说歹说的安慰了那王侍郎一番,委婉的道过一声歉,末了还以王侍郎忠于职守为名,下旨赏了他一大笔金银。
    那王侍郎坦然的受了赵匡胤的“贿赂”,这才决定不去向史官“告状”,却又将先前的奏章呈上,请赵匡胤定度。
    赵匡胤很认真的看了一遍,然后欣然准奏。
    那王侍郎这才满意,赞了几句“陛下英明”,方才告退。
    赵匡胤笑呵呵的将那王侍郎送走,接下来又听取了其余几名官员的奏报,逐一认真的作了批示。
    整整一个时辰之后,赵匡胤才将那一班文官打发走。
    打发走那些难缠的文官,赵匡胤长松了一口气,却才向站了许久的赵德昭道:“二郎,怎么你也来跟这班文官瞎凑热闹?”
    对待文官客气,对付自家小子时,赵匡胤便没那么好的脸色了。
    赵德昭忙道:“启禀父皇,儿臣此番求见,是因儿臣府上一位宾客,想要向父皇进献一件绝世奇珍。”
    “绝世奇珍?”赵匡胤似乎有了点兴趣,问道:“是哪个人?”
    赵匡胤扫了一眼站在赵德身后的那二人。
    赵德昭忙回头向他们使眼色。
    樊若水不敢吱声,只轻轻的推了推石韦。
    石韦只得定了定心神,上前一步,拱手道:“微臣尚药局医正石韦,特向陛下进献奇珍。”
    赵匡胤瞟了他一眼,随口问道:“你有什么奇珍想要献给朕?”
    石韦将怀揣已久的浮桥之图双手捧上,淡淡道:“臣想向陛下献上的奇珍,乃是整个南唐国。”
    !@#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第三十一章 天子的欣赏
    全文字无广告    第三十一章 天子的欣赏
    当赵匡胤听到“南唐国”时,本是随意的表情,陡然间为之一震。
    他赵匡胤几次三番的劝说李煜入朝,还在汴京专门修下华丽的府院虚位以待,日思夜想的,不就是为了得到南唐那数千里河山的么。
    而今听闻自己的一名微不足道的臣子,竟然要将整个南唐国献给他,赵匡胤岂能不为所动。
    “你……你说什么?”赵匡胤眼中闪烁着惊色,一时间还未能想明石韦的意图。
    石韦将那浮桥图策高高举起,微微笑道:“陛下看过这幅图卷之后,自然就会明白微臣所说。”
    赵匡胤兴致已被勾起,石韦的这般故弄玄虚也不见怪,忙令王继恩将那图卷呈上。
    大手一挥,赵匡胤展开了那幅图卷,立时便认出那是长江沿岸的地形图。
    他凝着浓眉,怀着极大的兴趣,细细的将这图卷看了半晌。
    突然之间,赵匡胤挥手拍案,哈哈大笑起来。
    赵匡胤的笑声之中,竟是充满了欣喜若狂的味道,仿佛是梦寐以求之事,今日终于得偿所愿一般。
    石韦的嘴角也悄然闪过一丝得意,他知道,自己半年前的精心布局,今日终于收以奇效了。
    赵匡胤精通兵法,昼夜谋划的就是夺取南唐,连赵德昭都能看出此图的重要性,赵匡胤又焉能不明。
    “石……你叫石什么来着?”赵匡胤向他招手,一时却记不起他的名字。
    石韦趋步上前,忙道:“微臣名叫石韦。”
    赵匡胤点着头道:“石韦,你这幅浮桥渡江之图,是从何而得?”
    石韦没有必要隐瞒,遂将自己如何从金陵避难北归,樊若水如何在科考不公中受挫,自己又如何突发奇想想出此策,再到樊若水如何剔发为僧,投身广济教寺,暗测江面长度,窥察沿江南唐驻军,诸般之事,详详细细的道与了出来。
    赵匡胤耐心的听罢石韦这洋洋洒洒大通的解释,是越听越高兴。
    “南唐国主李煜庸昏无道,朝臣终日只为一己私利争斗不休,贪官遍地,**横行,百姓苦不堪言,皆如嗷嗷待哺之婴,盼着陛下兴仁义之师吊民伐罪。 (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故是臣与若水,才代表江南万民,将这浮桥之策献与陛下,望陛下能早日挥师南下,救民于水火。”
    石韦这般拳拳之词,虽然有拍赵匡胤马屁的用意,倒也是七分出于真心。
    潘佑一案,南唐朝中的党争石韦看在眼里,对于南唐上层的诟病自是深有体会。
    而石韦起于乡野,对于百姓的困苦自然也多有了解。
    南唐国自当年割江北十四州,向后周称臣时,一次就献银、绢等共计百万,其后每年还要向中原贡数十万,而自李煜继位之后,为赢大宋欢心,更是加倍的进贡。
    如此沉重的负担,李煜自然就统统转嫁给了百姓,南唐国的赋税,用横征暴敛四个字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倘若自李煜以下大小官吏,能够勒住裤腰带,和百姓们一起共度难关也就罢了。
    关键是草民们被赋税压得苦不堪言,当官的似辛夷那小县令小官,大到陆玄明那种大员,却该贪的还贪,而且还贪得更凶,如此这般,岂能叫百姓信服。
    故是石韦所说的,南唐之民,日夜盼着宋廷吊民伐罪,倒也不是空穴来风。
    看着手中的浮桥之图,听着石韦这个南唐归臣的赤诚之词,赵匡胤自然是雄心大作,满脸的欣喜得意之色。
    当下这位大宋天子感慨道:“朕能得到你们两人的归顺,实在是天赐朕之厚礼,有了你们所献的这浮桥之策,朕平定江南易如反掌也。”
    赵匡胤喜极之下,当即下旨,各赐石韦与樊若水黄金百两,作为重赏。
    这个时代金银产量较少,尚未及明清时作为主要流通货币,因此金银的价值极高,黄金百两对于他二人而言,已是几近于天文数字。
    光是这些不够,赵匡胤听闻樊若水是白身,在南唐又科考屡番不中,便又下旨令太学破格录取樊若水,并准他加参明年的大宋科举。
    尽管赵匡胤没有直接对樊若水封官,但由他亲自下旨让樊若水入太学,主持礼部的考官焉能不明圣意,这也就意味着,樊若水来年参加科举,那定是必中无疑。
    而赵匡胤问明石韦官职,得知他只是一名医正时,便一同下旨,将石韦连拔数级,升为尚药局军司副奉御之职,官职仅次于奉御程德玄。
    赵匡胤的封赏加官,本就在石韦的意料之中,他虽然稍有些激动,但也能平静的谢恩。
    倒是樊若水,苦心孤诣这么久,从一个在南唐屡试不中的失败者,一跃成了大宋天子钦点的太学学生,如此天差地别的改变,直将樊若水激动得感激涕零。
    “二郎呀,难得你如此用心,竟为朕搜罗了这两位难得的俊杰人才,看来朕也得好好赏赐你才是。”
    此时的赵匡胤,对儿子德昭亦是大为欣慰。
    赵德昭却忙道:“儿臣只是尽了些本份之职,只要是于国有利便好,儿臣万不敢居功。”
    见得赵德昭如此自谦,石韦便道:“启禀陛下,臣等当初投归大宋,无处依身,若非蒙二殿下器重,臣只怕就会报国无门,更无法将这浮桥之策献于陛下,归根结底,当属二殿下之功才是,所以臣愿将臣之赏赐让于二殿下。”
    石韦此番献策的根本目的,就是想助德昭,趁此机会,他当然要替德昭说几句公道话。
    赵匡胤捋须笑道:“朕赏罚分明,岂能偏废,石爱卿你那黄金百两就自己留着吧,至于二郎,朕明日就下旨,升你为山南西道节度使,算作是对你的嘉奖吧。”
    当今天子为防地方武将拥兵自重,大大的削减了节度使的职权,此时的节度使与唐时节度使的风光无限相比,自是无法相提并论,故是这节度使之职,渐已转化为一种荣誉头衔。
    不过这节度使的荣誉,亦非一般人能够得到,赵德昭从先前的贵州防御使,一跃升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光从职位上而言,已经是突飞猛进。
    换而言之,这节度使再往上一步,那便与王侯太子之位不远了。
    赵德昭推辞了几回,也只得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