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再加上南朝,哦,就是再加上宋国又如何?”萧里得显苦笑不已,看了看林靖文,沮丧地道:“大人这不是出兵安东了么?依末将之见,宋国肯定是会与女直人结盟灭辽的。女直人是不足为患,但宋国虽弱却是牵制了我大辽数十万兵力,一旦宋国大举北伐,再有女直人在大辽腹地祸患地方,内外交困之下,大辽亡国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可是宋国懦弱,即使北伐也不会对辽国造成实质性伤害。”林靖文一是有心看看这个萧里得显到底能分析到什么地步,二则也有心辩论一番。“至时辽国只要在祈律府陈兵二三十万便可挡宋国于幽燕之外,辽国再集中精力剿灭女直叛乱,如此,辽国还是大有可为的。”
“可是祈律府已经叛了。燕王淳谋反,裹幽燕之众以自立。燕王本就是南院大王,掌大辽南方兵权,他这一谋反,祈律府不仅不能为大辽阻挡宋国北伐,大辽甚至要集重兵防备于祈律府。”萧里得显大概是对这个情况早就心灰意冷了,说起来的时候也不再沮丧,甚至很是平静。“大辽之根基不在于四王府,而是一在祈律二在辽东,这两个地方户口众多兼且繁华富庶,而且我大辽之工匠大半在这两地,失去了这两个地方,大辽没有任何希望。”
林靖文仔细想想这个萧里得显地话,越想越觉得惊讶,这个人的眼光真是不错,是个人才,可堪一用,尤其是他有战略眼光,这一点目前林家诸将还无人可及。
那边的莫丹吉眨巴眨巴着眼睛看了看萧得里显,又看了看林靖文,终是学了萧里得显跪了下去瓮声瓮气地道:“末将也愿降。”
“好,既然你二人愿降,日后我定不薄待。”
莫、萧二人大喜,连忙大表忠心:“大人仁德。且待末将二人为大人劝降安东城中残兵,为大人分得一忧。”
“好……”林靖文正待答应,不过马上想起一事,问道:“安东城中兵马多为汉兵还是契丹兵?”
萧里得显古怪地看了看林靖文一眼,若有所思,却拱手答道:“安东之地本为汉人居多,在道宗以前多为汉兵。不过,道宗朝之后奚王府迁大批奚人入安东,现在却是奚兵居多,不过百姓多为汉人。”
林靖文看了莫丹吉一眼,突然问道:“莫将军家中可有汉奴?”
还没等莫丹吉回答,萧里得显抢着说道:“莫将军和属下家中皆有汉奴,不过,属下回头就散去家中汉奴。”
林靖文点了点头,对他二人道:“以前的事我不追究,但以后若有以汉人为奴者尽诛。孙泽……”
“末将在。”
“传令安东全府,一月之内家有汉奴者必须还汉奴自由之身,一月之后若有以汉人为奴者,斩。另外,从现在起穷搜安东全府,但有残害汉人至死者,坑,罪及亲族。”
第四卷 谁说草莽无豪杰 第三八章 暴民?那是我们的军功
更新时间:2009…4…24 0:43:31 本章字数:4502
营水到安东、义州之间的江面的冰层早已完全破开,面已经回复了战争之前的热闹,甚至比那还要热闹得多。
马营水不能通行大型海船,象马船、车船就可以,不过,两千石以下的沙船也行。
从庆州往北,过了大东湾广梁湾直到无州的大东县,这里算是马营水的出海口了东南不过几里就是薪岛。大东县相传是战国时燕国所建,传到今日也有一千多年,但因为辽东凋敝,尤其是马营水流域一直就不是什么繁华的地方,倒是可惜了这么好的港口。
但现在不一样了。
重和元年十一月,林靖文下令原集结在庆州的四万兵马连带高丽李家出的三万仆从军往安东城开拔,顿时白帆充塞海面旌旗遮天蔽日,几百艘运兵船和辎重船从庆州直入大东县,再由大东县走陆路去安东城。一时间,小小的大东县大军云集,更因为随军服务的奴隶、商人等,旬月之内总计有不下十万人入大东。
仆从军不去管它,庆州的那些兵马经过一个多月的突击抗寒训练,再加上辎重司根据那朵北伐爆发出来的种种问题而补充了不少适应性措施,虽然还是很不适应,但兵士们至少没有象先期出发的那两万人那么倒霉,冻伤的都不多,伤寒更是没再发生;而那些商人,有钱赚再冷他们也会来;奴隶则不再考虑之列,只要不死绝就行。
这天,一辆特别大的四匹马拉的武刚车驶出大东县,沿着并不平坦也不宽广的官道往安东方向驰去。
现在的官道上车马不绝,几乎是车连着车马挨着马。一辆马车,即使是四匹马拉地马车也实在不算什么。不过,这辆马车不同,所过之处,那些车辆除了运送兵员辎重的军车外,其它车辆一见到这辆马车都乖乖地退避两旁,即使再路面拥挤也给这辆车让出了宽阔的道路。
只因为这辆车上插了两面旗,一面是黑龙旗,一面是写着斗大“林”字的旗帜。黑龙旗没什么,现在林家治下的船只、商队出了林家势力范围都会竖起这么个旗帜。官道上现在一路经过的军车上也有黑龙旗,这很常见。关键是那个林字旗,黑龙旗和林字旗搭配起来表示什么?这代表主公亲至。主公来了,你说那些车辆能不让路吗?
但这辆马车里坐的可不是林靖文,而是韩玉容姐妹。
韩玉容本来是呆在庆州的,平日里就跟韩月容、郑六娘她们聊聊天赏赏雪什么的,就等战事结束后和林靖文一起回美岸完婚。不过一听说军队攻下安东城之后韩月容就坐不住了,拼命鼓动姐姐去看看,郑六娘也担心自家哥哥……结果二比一,韩玉容就到安东来了。正是某女生拉硬拽的结果。
直到现在,韩玉容还一直在抱怨:“月容。你要来你自己来好了,六娘担心郑公子你也可以把她拉来,但你硬把我拉来干什么?官人知道了会责备地。”
韩月容抱着个小暖炉正咯嘣咯嘣地吃着~;道:“哥哥才不舍得责备你呢!当我不知道吗,哥哥最疼你了,都不疼我。”
“你还好意思说你哥哥不疼你?”韩玉容听得哭笑不得,敲了敲她的小脑袋,笑骂道:“你这丫头脑袋了装的都是什么东西,你哥哥对你这么好还落了个‘不疼你’的评价,我要是你哥哥真会给你给气死。”
“哥哥才不象你呢!”小姑娘嘀咕道:“切。就你最凶了,大姐都没这么说人家,真是唠叨,象个老太婆一样。”说完。见韩玉容有些变了颜色,连忙抓起一把~快吃,这~
韩玉容一把派掉她的手,有些嗔怒地道:“吃,你就知道吃,从庆州到这里,一路上光见你吃个不停。”
“嘻嘻,好吃嘛,当然要多吃点。”韩小姑娘缩了缩脖子,眼珠子转了转,有想起了一个话题,颇有些兴奋地说道:“哈哈,我想起来了。我们这么一路走来车都没停过,哥哥的旗真是威风,都没人敢挡路的。哼,以前我向哥哥讨要哥哥就是不给,这次我还不是用上来。嘿嘿,哥哥要是知道了肯定会气死。”
“你当你哥哥象你一样老想着怎么好玩怎么威风啊,你哥哥的大事都忙不过来,哪里还有你这样的小心思。”韩玉容没好气地回了句,觉得一旁的郑六娘老不作声,觉得有些奇怪,转眼望去,却见郑六娘双眼盯着一个角落里看,眼神明显没有聚焦,显得心事重重地样子,不由问道:“六娘,你想什么呢,这么出神,说来我帮你想想。六娘,六娘……”
叫了好几声郑六娘才回过神来,瞪着的双眼,疑惑地问道:“叫我做什么?”
“姐姐问你在想什么?”韩小姑娘忙不迭地接过话来,却鬼笑着道:“我知道了,六娘姐姐肯定是思春了,肯定是在想哥哥……”话还没说完却被韩玉容敲了一下。
“怎么说话呢?小小年纪跟谁学地这么说话?”韩玉容责备完小姑娘,扭头问郑六娘:“妹妹可是在担心郑公子?妹妹放心,义州军中的伤寒并没有爆发出来,而且已经平息了,上次不是有人告诉你郑公子没事的吗?妹妹放心好了。”
“我不是担心这个,”郑六娘皱着双眉担忧地说道:“我是担心我家兄长吃不了这个苦。兄长自幼锦衣玉食,做什么都有人伺候着,此次被大官人送去军中,而且天气如此严寒,我怕兄长受不了。”
“切,”答话的还是韩小姑娘,只见她耸耸小鼻子,很是不屑地道:“又不是叫他去做体力活,只是算算帐记记文书而已,悠闲的很。这算什么吃苦。我哥哥自幼父母双亡,很小的年纪就做重活养活自己,到郑公
年纪什么苦都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