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抑制的扑倒在他的怀里。
所以……
只能这样了。
让他走,离开这里,在视线中消失。
他便安全了。
半个月之后,让这个人彻底的从他的世界中消失。
然后,抹掉一切曾经有过的痕迹。
如同,什么都未曾发生过一样。
他知道,他能做到。
一定,能够。
165 战报
苏允的早归令绻心欢喜不已,然而公子因补充了睡眠而不那么灰白的脸色却似乎蒙上了另一种阴霾。
公子不开心,绻心想,大概……还是跟宫里的那个人有关吧。依旧不敢问,只是默默的铺好床褥,然后便静静退出房去。
苏允的这一觉睡得不太安稳,翌晨却仍是寅时刚过便醒了。
勤劳而贴心的绻心已候在了门外,照惯例送进温度适宜的洗脸水,清秀的面庞笑容明媚:“公子早,早饭已经做好了。”
苏允坐到桌边对着碗筷时却犯起了踌躇。
昨天,在早朝之后亓珃便让他离开,而到了晚上又告知他不必再入宫疗治。
那么,今早呢?
是否,也不再需要他陪驾上朝?
“公子,怎么了?”绻心看到苏允怔怔的神色,有些不安的问,“今天的粥不合胃口么?”
“不是。”苏允回过神来,忙摇了摇头,接过绻心递来的粥碗。
混合紫芋甜香的糯米粥软滑可口,汤匙慢慢的被送入口中,苏允仍在犹豫。
是去,还是不去呢?
既然,昨日没有说清楚,那么,还是去,比较稳妥些吧?
倘若他真的不需要,再离开也就是了。
这样想定,手里的动作才快起来。
出门时,天仍未大亮。
轿夫等人坐稳,便一气快步向着宫城而去。苏大人上朝的路线与一般的朝官自是不同的,那顶青绸小轿一路自角门而入将人送到寝宫门外。每一天此刻,苏允侯在宫门之外,等亓珃穿戴妥当出来了,才跟在他的身后一齐到前朝登殿。
一个月来,日日如此,唯独今天不同。
今天,这段不算长的时间不知为何让苏允觉得难耐而漫长,忐忑的心情令等待变成一种折磨,直到那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
亓珃走出殿门时,一轮旭日冉冉升起。
阶下,男子修长笔挺的身影沐浴在绚烂的朝霞中,他的身周升腾一团暖融融的红晕,让人看着都会觉得心头一热。
那是,很安心温暖的感觉。
亓珃在心里松了一口气。
不会承认的,一夜的难眠不安都是在担心他就要从此不来。直到他仍旧如故的出现在眼前,他才蓦然想起,自己没有下过无需上朝的旨意,他当然不会就此消失。
看亓珃缓缓下阶,苏允深躬行礼。
那些跪地参拜的繁文缛节因每一日的重复而显得多余冗杂,在国主身边伺候的人都有简单见驾的恩遇。
亓珃向苏允颔首算是招呼,而后领头便出了宫门。
是一种默契,也是一种惯例,不再需要说什么,依照常规进行一切便可。
先到暖阁稍事休息,而后上朝。
“看看这个。”
亓珃坐定递给苏允一封奏折。
苏允伸手接过,一眼瞥见封皮上的两个大字:“捷报。”
先是一愣,而后大喜。
折子自是李非凡从前线传过来的,内容很简单,但传来的消息却足以振奋朝野。
——我军大捷,逻忻退兵!
折中并未详述战事过程,只说逻忻已将所领十万大军退到东岭之东二十余里,而我军在帝国五虎上将之一的风子离将军的千里奔助下,不失一城一寨,大获全胜。
苏允很快便将奏折看完。虽然这结果仍是靠了外力,但毕竟保得边疆不失,百姓安稳,真正是天大的喜讯!
兴奋狂喜的心情溢于言表,抬眼看时却是一愣。
座上的少年君王神色淡淡的,并没有因这捷报流露出丝毫欢喜轻松的神色。他灵动如星子的眸中甚至在晨曦中反射出一种微凉的冷意。
苏允熟悉这种令人心底生寒的凉意。经过这么多时日的朝夕相对,他对他哪怕眸色中的些微变幻都已了如指掌。
“怎么了?”
脱口而问,他并未注意到自己的语气早已亲近得超越了臣子的界限。
亓珃冷冷哼了一声,蹙眉显出满满不悦之色。
在无人处,在这男人面前,他从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正如他无论如何执礼恭谨,也总会情不自禁的流露心情一样。
“余风密报,风子离要求入都。”
听到这句解释,苏允有些茫然。
风子离要入都?倘若以凯旋功臣的身份要求来朝接受恩赏,似乎也并无不妥。
为何亓珃竟会如此不悦?
亓珃没有再说什么,起身道:“走吧,上朝。无论如何,这都是个好消息。且让他们开心一下。”
他们?开心一下?
苏允跟着走出暖阁,心里有种异样感觉。
虽然听惯了这少年君王在无人处提起底下这些臣工的不屑口吻,但今日的感受却别有不同。觉得那口气像个七老八十的一家之长,城府深沉而地位尊贵。暗涌波涛自会权衡料理,而运筹帷幄的结果便是这样让人莫名其妙的惊喜。
可这说话之人,不还是不满双十的孩子么?
略显孱弱的身躯和那面容上的表情,反差如此之大,令苏允心中涌起奇异的感觉。
辨不清,道不明。
他在想,大概连首辅韩丹林在内,没有人会知道那不可一世的帝国大将军是为何如神兵天降般率军来助,如此及时,又如此全力以赴。
这大捷之喜来得如此突如其来,莫名其妙,但,没有人会深究吧?就如同五年前被平定的朝局一样,只要国家安稳,百姓康乐,其他的,什么都不重要了。
166 凯旋
凯旋的捷报带给群臣的何止是“开心一下”?几乎在一刹那间,整个国都沸腾了,被战事阴云笼罩了月余的朝野上下陷入了一片狂喜。
大殿之上,百官匍匐于地,高呼国主圣明。朝堂之外,万民奔走相告,喜上眉梢。
此后数日,国都的老百姓们像在庆祝什么重大的节日一般,张灯结彩,欢歌笑舞,酒楼食肆,街头巷尾,处处呈现一派热闹喜庆。
而苏允,却高兴不起来。并非他不高兴,而是他觉得,亓珃不开心。
风子离以凯旋者的身份要求入都见驾的消息在三天后由李非凡的正式奏章传来,举朝仍在狂欢庆祝之中,除了少数的几个人之外,没有人会真正在意这个看似十分合理的请求。
韩丹林将那封奏折反反复复看了无数遍,在面君商议之时,仍是欲言又止,踌躇良久才小心翼翼开口。
“风将军的意思,是要我国以对待帝都特使的礼仪迎接他的三万大军?”
亓珃面无表情,“帝都特使三年谒都一次,都是陛下的亲贵近臣。他,不过是个领军的莽夫。”
言下之意很明显,韩丹林咽了口唾沫,想开口却碍于上头人那不太好看的脸色不敢出声。其余阁老重臣见他都不开腔,自然谁都不敢去掳虎须,于是一室安静。
礼部尚书易容山年不过四十,到底年轻气盛一些,且又是个直人。他等了一会儿,见诸位大佬居然个个怕事,不肯将事情说个明白,忍不住排众而出,一跪到地,叩头道:“君上,此次风子离将军千里奔助我国大军抵御逻军侵犯,论功,对我大亓有恩。而风将军是陛下亲封的五虎上将,在帝国群臣中的地位亦屈指可数。我国即便以特使的规格迎接将军入都,也并无不妥僭越之处。”
话音落,耳边传来细微可闻的倒吸气的声音。大殿之上仍是一片静默,易容山跪地垂首,分明看不到座上之人的脸色,却觉头顶骤然一凉,周遭的空气也在一瞬间冻结。
那是一双冰若寒潭的眸子遥遥的撇了下来,在瞬息间让他整个身子跌入了冰渊之底,忍不住的牙齿都快打颤。
“你说得不错。”
语声淡淡,亓珃终于开口,易容山已是汗湿重衣,掌心冰冷。
“不过,”座上的君上似在挑眉,那清凉淡漠的口吻中还夹着一层冷笑,“他不配。”
他不配?
风子离不配?
易容山愕然。
如果连抵挡了逻忻数万大军的帝国大将军都不配国主亲自迎接,那么,普天之下,除了云帝陛下本人之外,便没人再能配得上了吧?
按李非凡的回奏,风子离会领他的一千精兵与亓国大军一起返都,时间是在五天之后。在这一日的商议之后,迎接风将军的礼仪规格便算是确定下来。
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