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之觞作者:苏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拉住他的手,他挣了一下,我抬起头望他,他便不再反抗。只是神情间挣扎痛苦,让人看了心疼。
    我却没有放手,轻轻道:”苏允,叫一声我的名字,好么?抱一抱我,就像过去一样,好么?”
    他震动的望着我,我将另一只手也握紧了他的,微笑。
    “最后一次。然后,我就放手,好么?”
    苏允眼望着我没有再避开,眸色温柔有痛,他没有犹豫太久,便张臂拥住我的身。
    “亓珃。”
    他唤了我,声音很低,低到几乎听不见。
    但我听得很清楚,微笑着流下眼泪。
    我把额头抵在他的下巴。不敢要求他吻我,我微微直身,额头触到他的唇角。
    停留了片刻,让双唇的暖意浸入冰冷的肌肤。
    我不确定他是否真的吻了我,至少额上留有他的温暖。
    能不能保温,会不会冰冷,我并不知道,也不奢求。
    至少,此刻,他拥着我,唤我的名。
    他离开时,夜色正凉。
    第二日我召来冯乙,撤去苏允的官职。而后下诏,让礼部甄选后宫佳丽,择佳者报与太后与我,不日举行选后大典。
    我停服了苏允的药丸,汤药苦口却更利病情,我突然觉得也没那么难以下咽。
    母后看见我日渐红润的脸色,十分欣慰。她为我挑选了几个品貌上乘,家世煊赫的女子,我从中挑了我的王后。
    大婚之后,我每夜留宿中宫,我的王后温柔贤淑,将起居照顾得犹胜从前。
    休克与呕血之症再无发作,珃钦七年的春季大典,我与王后双双出现在乐山之巅,礼天祭地,祈福为民。
    帝后琴瑟和鸣的事迹传遍都城内外,这年秋天,玉臣告诉我,苏允举家返回泸城故里,听说他的父亲身体大好,而他也将冯乙的针灸之术掌握得炉火纯青。他的妹妹随夫君远嫁到了南边州郡,虽然离国都甚远,但却与泸城很近,一家人等同仍在一起生活,合家安乐,十分快慰。
    我放下心来。
    果然,只要我放下,一切都会变得美好。
    如果这是你的心愿,那么我愿意让你如愿。
    也许,是让所有人如愿。
    我舍弃,我甘愿。
    只要,你安好。
    
    299苏允 – 放心

    离开京都的那天,枫叶正红。
    我回望长乐山的秋日淡云,想象着祭祀那天万民朝拜的景象。
    那日别后,便没有再入宫。不太敢相信会这么轻易放下,但他确实做到了。
    回想他最后一次让我拥抱,只觉得心仍会疼痛。
    亓珃很瘦,比想象中还要瘦,拥住了还觉得不够,真想紧些,再紧些,好止住那孱弱的轻颤。
    我想我会记住这个人,再也不会忘记。
    虽然,不是他想要的那种,但我是真心想要他快乐幸福。我想他能明白。
    是在回乡的路上遇到月娘。她站在临江的高崖,跨前一步便是万劫不复。
    父亲留意她上山,唤我去救人。我飞身将人抱上崖头,她倔强的不肯流泪,说:“为什么不让我死?”
    我们把她带回泸城苏府。
    最初的时候她不跟任何人说话,几次寻死,都被母亲救了回来。母亲最是心慈,也向来很有耐心,敏敏归家也会找她聊天,慢慢的便也说起了缘由。
    与我们猜测的相仿,这是个遇人不淑,负心人痴情女的故事。月娘本是勾栏中人,赎了身出来才知道那男人早已有家室。月娘有了身孕却被赶出家门,走投无路,唯有自戕了结残生。
    苏家书香门第,遵从儒道,守礼方正。但父母都不是那胶柱鼓瑟的人,对月娘关怀备至,不曾因她的出生有一丝嫌弃。
    父亲对月娘说,人生在世且对得起天地良心,莫用旁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别人如何看,并不重要,生命无价,且莫做那傻事。
    月娘渐渐回转心意,只是身子越发重了,有时陪母亲出门进香购置家什,也会引来侧目的眼光。
    苏家在城中乃士族之户,收留一个来历不明的女子,渐渐便起了多少风言风语。
    我问月娘今后有何打算。
    她敛衽为礼,说了盘算多日的打算。
    她说不想再连累苏家,打算搬出去离开泸城,回家乡把孩子生下,安稳度日。
    我问她,家乡可还有亲人。
    她点头,却并未回答。
    我知她其实并无着落之地,便将与父母商量的决定告诉了她。
    她听完便跪下了,流泪摇头:“不,苏大哥,我不能再连累你。我这身子肮脏难堪,怎么能玷污苏家青白的名声。”
    我扶起她道:“你既叫我一声大哥,便是苏家的人了。你应该也知道我与青儿的事情,终此余生,我不会再娶其他女子,你嫁进来,爹娘只当又收了一个女儿。你的孩子便是苏家之后。”
    月娘泣不成声,跪着不肯答应。
    我不擅言辞,最后还是母亲把她劝服。
    喜事办得简单,城中流言便也止了。月娘从此唤我大哥,与敏敏姐妹相称。她的孩子出世不久,敏敏也有了身孕。两个都是男孩,父母虽对无长孙留后仍有芥蒂,但对我的决定从无怨言。
    敏敏归家时,祖孙三代同堂吃饭,天伦之乐其乐融融。
    小语和绻心也特别喜欢逗俩个宝宝,月娘知道他们的事后便让孩子认了干爹。敏敏笑话小语自己都还是孩子,怎么也不肯把自己的孩子认个娃娃干爹。偏小语与那个孩子特别投缘,每次敏敏来都央着求告,闹得不亦乐乎。
    我成亲后的第五天,有来自京城的特使打马上门。他递给我一个锦盒,跪下的姿态十分恭谨,说道:“此乃君上特赐与苏大人的新婚贺礼。”
    我打开锦盒。
    里面躺着两只玉觞。并非我还给他的那一对,而是龙凤喜尊,刻着百年好合的吉语。
    盒中还有一封信,用的是普通娟纸,并非上用谕旨。
    他说,并无他意,只是一份心意,恭喜放下心结,希望幸福和美。
    我知他与所有人一样,误会了这场婚事的用心,不过这样也很好。
    我想了一想,让京使稍后,回书房去了纸张笔墨,思忖一刻下笔回信。
    信中先是问安,但未用尊号,只当是普通的友人相询。写完这些我踌躇良久,不知还能再说什么。或许根本便不应提笔?
    但这礼物来得突然,且如此迅速,我在泸城的近况怕也总有人报到京中。
    说什么也嫌多余,我只重复了先前的话,希望他一切安好。
    回信在三天后送到,还是那个京使。
    打开只有一句话。
    如卿所愿,放心。
    翌年(珃钦八年)春天,京中传来喜讯。国后诞下龙子。又隔了数月,听闻宫中又添了公主。
    竟又收到京中来信,他笔锋清秀,文字洒脱,问我:怎还不再为苏家添丁?
    我看着信微笑,这次回信十分快捷。告诉他,我已有一子,敏敏也生了一子一女,苏家人丁兴旺。
    他的回信在半月后送达,说起秋天转眼将至,长乐山的枫林仍旧美得炫目。他将山后的行宫重新修葺,让后妃带着子女小住赏枫。
    我回信中谈起泸城的秋景,说这里虽然没有漫山红叶,却有镜湖无波,秋高气爽时登高俯视,天光云影,倒影水中,也是人间美景。
    此后,往来书信断断续续,大致一个月总有一封。不过说些闲话,并无深文大意。
    那特使往来都单人匹马,自宫中到泸城,不经过任何官驿。没有人知道,这来鸿去燕中有国主的亲笔,我知这般行事并不妥当,但不知不觉中便也习惯成了自然。
    只当是远方惦念的一个旧友。
    忽略身份与过往,心坦然无波,我想这样也很好。
   
    300 亓珃 – 枯萎

    又一次收到苏允的回信,我看着,折好,放入盒中。这盒子收纳了所有他的亲笔,放在我的床头。
    头顶艳阳如火,枫树如焚。又是一年秋景至,北雁南飞时。
    回想收到他成亲消失时的震惊,如今心如止水的坦然真正让人安心。
    那晚我来到丹宫的苏园,在风中站了一夜。
    玉臣陪我淋雨,未曾上前来说一句劝慰之词。
    第二日照常临朝,下午处理国事,夜晚批阅奏折。
    人总会生病,但一国之君总有自己的职责。有人告诉我这个道理,我说过要如他所愿。
    我服了药,高烧渐退,玉臣熬了几夜,终于不支病倒。
    我让洛焰在宫外置了宅院,让玉臣搬去养病,由洛焰自己照顾。
    玉臣从不违逆我的话,这一次也不例外。我将送给苏允的信给他看了,道:“没想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