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师势力,还有不少是大隋朝廷渡海远征高句丽时遗留下来的海战精华。所以在长江中厮杀自然更是轻车熟路了。何况今日他们本是有了万全的准备,看到张玄靖最终试图搏一把,沈法兴也是大喜过望,就等着张玄靖过来送死呢。
拉纤的纤夫们纷纷砍断纤绳撤走。只留下车轮舸依靠自生的爆发力冲刺完成进入战场后的机动。许绍军的战船如同一把吧尖刀猛烈地顺流冲来,直刺梁军水师大阵,似乎拼死也要收获一个扎进船堆放火的机会。
却见沈法兴一阵有条不紊的指挥。梁军船阵当中那些大型的车轮舸纷纷砍断缆绳,把此前拖曳着的一些小船弄到了阵前。与许绍军冲来的战船对峙。对面的张玄靖没想明白梁军为何在双方即将短兵相接的时候让大船减速,反而放出小船来阻挡。难道是想让这些小船当炮灰,挨己方火船的冲击么?
“暂缓点火!梁军小船不值一烧,弓上弦,刀出鞘,杀尽了这些小船,靠到近前再点火!”张玄靖不甘心,不希望自己的火船大杀器大材小用,下了如此一道命令。
然而,他没有看见的是,对面的那些小船乃是特制的,在迎上来的过程中,那些船上放下了一根根可以拼接的巨竹,连缀起来可以有二十丈长短,比船只本身都长了四五倍不止!如此长杆放入水中之后,船只再想转向便几乎不可能了,只能迎头直冲。或许有些人会觉得这种设计不太可能,因为如此长杆会让船只前方太重,重心不稳——这一点倒是不必担心,因为竹竿是中空的,没于水中,本身浮力就够用了。竹竿顶部,依然是一个原始触发式引信的火药桶,便是一套土法的撑杆雷了。
萧铣如今的技术力量,当然做不出鱼雷这种逆天的大杀器,但是玩玩撑杆雷却是可以的。后世撑杆雷问世之后,之所以没法大放异彩,甚至原始鱼雷都没法大放异彩,完全是因为当时的远程火力已经太强大,而可以施放原始版鱼雷、撑杆雷的鱼雷艇、撑杆雷艇又防御太过薄弱,很容易被大船打成筛子,所以才没普及开来。如今这个时代,再大的战船也就只有弓弩和床子弩这种火力,充其量极近距离上可以靠抛射大把碎石的石砲,或者拍杆击碎小船。所以小船只要躲在拍杆攻击距离之外,就一切无忧了。
张玄靖还没看出玄机所在,傻愣愣地冲上前去,结果他麾下的前锋战船上,士卒们纷纷觉得脚下战船似乎触到了什么阻滞,略微减速了一下,原本还没当回事情,但是和前几天夜里差不多的惨状就再次重演了。
我靠!还让不让人活了!那种需要事先精密设伏的犀利水战火器,怎么还能如此机动部署,想在哪儿出现就在哪儿出现?这种仗还怎么打?而且今日一战当中,许绍军的军官里头也是有前几天死里逃生回去的,所以对于梁军新式火器的畏惧可谓是深入骨髓,只要一看到前锋战船的惨状,马上就被激活了大脑中那不可抑止的悲惨回忆,士气狂崩乱作一团。可恨如今顺水行舟想往回倒退逃跑都不能,真是绝人之路。
……
区区一个多时辰之后,也就是天色擦黑的那一刻,许绍已经知道自个儿的女婿也已经丧命敌手的噩耗了,手下将领纷纷被萧铣杀鸡一样杀掉,也真是让他怒满胸膛。
他手下的水师,已经彻底覆灭,一点渣都不剩了。秭归城虽然还可以坚守,但是梁军在长江上占据了绝对的制海权之后,就可以彻底包围秭归,截断秭归城的外援与后路。要想继续坚守,也就有被围死在城里的可能性。
许绍不是怕死之人,但是他知道,如果他自己死了,那么剩下的人肯定是没有决心坚守下去的,到时候说不定就投降了萧铣了。
绝望中的许绍,终于想到了刘备的例子,准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刘备在夷陵惨败之后,连退七百里,退到永安,照样稳住了阵脚。三峡有七百里,就算守不住口子,至少也守住尾巴。而且如果真的要到三峡最西边的瞿塘峡与萧铣再战的话,也可以充分拉长萧铣军的后勤补给线,让萧铣军疲惫奔袭七百里大流速的逆水江面、筋疲力竭之后再战。
当然,秭归城是绝对不能放弃的,因为如果秭归放弃了的话,就意味着沿江的陆路运输线也被梁军打通了,疲敌的打算就会打很大一个折扣。许绍的战略重布局,并不是要放弃秭归,只是让他本人不至于被围困在秭归城内,不至于秭归完蛋的那一天,整个蜀…楚交界的抗梁兴唐大计就彻底夭折。
当夜,许绍找来了自己剩下的几个儿子,只留下了最小的一个,准备由他亲自带着突围回返到上游的夔州。其余的都嘱咐了一番,留在秭归死守——还有其他一些在萧铣此前公布的必杀令上的有亲戚关系的将领,他也都留下了一些,帮助他的儿子们守住夷陵郡。这些人只有与城池共存亡一条路,是不可能投降的,因为投降了也是个死。
然后,许绍本人就连夜突围,从江北岸的陆路,寻山间小路,带着精锐亲兵逃亡了,踏上了连退七百里的怂包之路。
梁军却是好像算准了许绍肯定会顶不住一样,在许绍军主帅后撤人心不稳的当口连续发动了猛烈的攻势。除了秭归县城在许家一门奋力死守之下暂且没有陷落,其余夷陵郡诸县纷纷易手。就在许绍等人以为萧铣要慢慢啃掉秭归这块硬骨头之后再西进时,萧铣却很是豪放地下令分出一军围困秭归,然后水师主力等三月中旬汛期结束之后,直接西进,多备纤夫以通过陡峭河段,不必管许绍军留下的那些小鱼小虾。(未完待续。。)
第六章 平蜀在望
四百年前,刘备夷陵兵败之后,连退七百里到永安白帝城驻扎,成功完成了止损,防止了东吴军的反击进一步扩大化。刘备的成功,对后人多多少少也是一种启示,让梁军当中那些略微粗通历史,知道以史为鉴的将领谋士们,下意识地觉得许绍此番连退那么远,也能起到坚壁清野、消耗梁军锐气,以待时变的效果。
当然了,特别远见卓识的人是不会这么觉得的,因为许绍在蜀地的根基,完全不是刘备可比的——刘备在蜀地有一个稳固的大后方,而许绍只不过是夷陵通守,虽然地兼数郡,却也最多地盘管得到开州、夔州、达州等地,连渝州都只能说勉强。说白了,也就是后世从长江三峡到重庆之间的地盘,而蜀郡腹心的成都平原,许绍根本管不到。
因此,许绍拥有的只是一道薄薄的山川屏障,没有厚实的战略纵深,就算坚壁清野,敌人只要可以绕过或者渗透过屏障地带,并且在许绍后方寻找到支持,许绍的战略就彻底失败了。
基于这种种考虑,萧铣没有等着主力把秭归城这块硬骨头慢慢啃下来,而是直接包围之后,派出部队迂回敌后,深入许绍军腹地不息,哪怕在敌占区猛追七百里也不放弃。
……
蜀道的艰难,乏味的行军,让时间飞速地流逝,三月很快过完了,四月也如同流沙一样从指缝间流走,丝毫留不住。西陵峡、巫峡一处处都变成了梁军身后的丰碑,大军每度过一道险隘。便在江面陡然开阔的所在扎营囤粮,然后从后方把一批批粮船慢慢转运过来。在前方建立战略储备。一切的一切,做法就类似于当年刘备连营七百里时候差不多。只不过方向正好是反过来的,而梁军是逆流而上,故而消耗也远远多于当年刘备出川。
如前所述,三峡七百里,并不是整个七百里都是绝壁削立、江边毫无泊位锚地可用的,在西陵峡、巫峡、瞿塘峡之间,还是有相对平缓的江滩平原的。历史上出入川所需的中继站,往往就是在这种地方建立,同时也有些蛮荒的村落聚落。只是官府很难建立起管理,所以无论是许绍还是别的前任地方官,对于这些地方都是放任不管的,谁大军经过了谁说了算,临时建立起一些统治,军队撤走之后就会重新归于放羊的状态。
最后,只剩下瞿塘峡还横亘在梁军面前,因为峡谷出口被许绍严丝合缝设防的重兵截断了,所以水路很难进兵。
而且许绍似乎吸取了此前的教训。在江中浅滩暗礁的所在设置了大大量沉船和铁锥、暗桩构成的暗礁,阻止一切战船的通过。梁军战船虽多,但是要在逆水行舟的情况下稳住船队并且排除障碍,显然不是短期内做得到的。
铁锁横江。从来都不是一种可以取得战略胜利的法子,但是至少都可以起到拖延敌军时间的作用。许绍拖时间,当然是为了等关中方向来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