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善!”
殿下点点头道:“二郎年纪虽幼,心思却缜密,就用这个法子。”
说话之间,他再次望向王家兄弟与陆炳几个。
道痴不言不语的时候,还能蒙蒙人;陆炳一看就是奶娃娃,带人去城门处还罢,毕竟只是在门楼里监看;要是带人巡街,这尚且稚嫩的面孔就有些儿戏。
想着陈赤忠的好身手,世子心里就有了定夺,便吩咐人去府学传陈赤忠等三人。
没等陈赤忠等人过来,就有两个内侍进来回话。其中一个是奉世子之命去北城门传召蒋麟,另外一个则是昨日随蒋麟过去的。
@文@带回来的消息,让世子愤怒。
@人@关了城门后,蒋麟离了北城门,被几个公子哥儿接走。
@书@几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凑到一起,除了吃喝玩乐还能有什么?
@屋@可是这个时候,王府在治丧,蒋麟又是奉世子之命在监看北门。
世子涨红了脸,咬牙道:“好,好的蒋二郎,真是孤的好表哥!”
事关蒋家,后头有个王妃在,众人都不好说什么,一时间屋里鸦雀无声。
还是外头传来脚步声,打破室内沉寂。
世子长吁了口气,压下心头愤怒,面色渐渐平复。
陈赤忠等三人随着内侍进来,看到王琪等人在消失了一昼夜后露面,除了刘从云面色如常外,剩下两人面上多少有些不自在,忙俯身给世子见礼,也是掩饰各自异状。
世子伸手叫起,先对刘从云、吕文召道:“明日起你们先暂去长吏司,跟着那边的大人,学习庶务。”
“尊殿下吩咐。”
刘从云与吕文召精神大振,忙躬身应下。
世子又看向剩下的四个伴读道:“为了防止有宵小趁着王府治丧之机祸乱地方,你四人可效五月南城旧例,各带一队,巡街查看……”
说到这里,顿了顿道:“每队除了仪卫、府卫外,孤明日再与各衙门大人说知,请地方官差衙役出人手协助。”
其他三个先前这晓得这安排的,自然没什么;陈赤忠确实难掩激动之色。
因陆炳与道痴年纪小,世子便对这两人多嘱咐一句:“你们带人出去,未必要站在头里。有什么需要吩咐的,拿着孤的手令,只管命跟着的人去做。”
这是怕遇到事端,有人欺负他们年幼,可暂时又没有其他人手可用。
按照昨日去城门楼的例,巡城的四人每人身边又派了个内侍跟着。道痴身边还是高康,王琪身边还是黄锦,陆炳身边的人也没有变,只陈赤忠身边新委人手,不是之前随蒋麟去北城那个。
吩咐妥当,世子对众伴读道:“你们累了两日,先回去安置。等明日孤同众大人说过,你们再准备出府。”
众人应诺,除了陆炳没动外,都退出启运殿。
陈赤忠面上的激动褪去,恢复了平素的淡然。刘从云从袖子里摸出把素白扇子,轻轻摇着。吕文召最是沉不住气,走到王琪身边,道:“王七,你们兄弟两个昨晚去哪里了,怎么没回来?”
大家都在王府内,有些事情,过后也能打听的到,王琪便说一半留一半道:“在东城门楼猫了一宿。旁的衙门没有长官在许是还没什么;城门那里品官都去了王府,剩下的人实在不成样子。”
吕文召点点头道:“武夫鲁莽,最易生事。还是文官衙门这边好,品官不在,剩下不过是幕僚师爷,各个只会点头哈腰的巴结,倒也老实安分……”
不管留在府学的这三人心中到底怎么想,昨夜兄弟夜不归宿的话题暂时揭过。
次日一早,用罢早饭,众人到卿云门外举哀一回。刘从云与吕文召两个便去了长吏司,剩下四人又等了半个时辰,才领了世子手令,去仪卫司与府卫点人出府。
南城人口最稠密,事物最繁重,世子就派了年纪最长、功夫最好的陈赤忠;地方衙门官邸多在东城,纨绔子弟众多,世子就派了地头蛇王琪;西城多是酒楼商铺,商贾云集,便由脑袋活络的道痴负责西城;北城住的都是士绅大族,治安向来最好,就由陆炳巡视北城。
每人身后出了内侍一人外,仪卫司十人,府卫六十人,外加地方衙门集合上的官差衙役三十人。
高康虽恪守身份,一切以道痴为首,轻易不开口,可道痴却是没略过他去。要知道,现下可是大明朝,是太监权利最重的时代。
不说京城的东西厂,就说这安陆城兴王府,世子最信任的绝对不是他们这些伴读,而是黄锦、高康这些伴着世子一块长大的小太监。高康虽不如黄锦那样得世子看重,可因老实稳重,在世子身边的内侍中也是排在前头的。
否则的话,也不会只要他们出来,就安排小太监跟随,连世子至亲蒋麟身边也不例外。
在同高康商议一番后,道痴就将带出来的这百人分成十组,一组十人,由十名仪卫领着。然后五组一班,巡视西城的几条主路,两个时辰一轮换。
至于道痴与高康,则是在西城中间的商业街上,包了个茶楼做据点,带着轮休的五十人进了茶楼……
第七十五章 行使令王高巡西城一
道痴指了这处茶楼时,本是看着它位置在街边且店面不小。位子在街边,众人轮班时,不会引人侧目;店面不小,大家在这里休憩省的挤。
国主大丧,城里所有军民都着素,有资格穿孝服的,除了地方文武品官,就是王府中人。
即便道痴与高康两个年纪都不大,可一身缟素就宣示了身份。掌柜分外殷勤,亲自将二人引到雅间,又吩咐伙计取上等茶叶。
等茶水送上来,掌柜才知趣地退出去,凑到外头的惊蛰身边,话里话外打听雅间二人的身份。
惊蛰没有回答,反而仔细地看了他两眼道:“我瞅着掌柜倒是面善,请问掌柜的尊姓可是姓周?”
“正是姓周,这位小哥儿认识小老儿?”
掌柜回道。
惊蛰笑道:“果然是周大叔,我是早先在老太爷身边当差的惊蛰,去年被老太爷给了外九房,现下在二公子身边当差,与立秋兄弟朝夕常伴的,楼上就是我家公子。”
原来眼前这掌柜的不是旁人,正是王琪身边小厮立秋的老子。惊蛰小时候见过两遭,才觉得面熟。
周掌柜是宗房的外管事之一,没想到负责是这座茶楼。
“外九房的二公子?”
周掌柜的瞪大眼睛,想起自己方才收了二十两银子的定金,不由忐忑。
他虽之前没见过道痴,可也晓得宗房这两年对外九房另眼相待,宗房这位二公子不仅生父显赫,还入了老太爷的眼,与自家七公子一起进了王府。
这回二公子带人包茶楼,跟着的又是气腾腾的兵士衙役。周掌柜怕担干系,到底不敢做主,别了惊蛰后,就唤了个小伙计,低声吩咐他去宗房禀告大公子。
这会儿功夫,惊蛰也进了雅间,对道痴说了那掌柜的身份。
掌柜是王家宗房外管事,那这茶楼不用说,正是宗房的产业。
道痴道:“真没想到,会是宗房的铺子,倒让掌柜的为难。”
高康笑道:“我虽只出府过几回,可也晓得王家是安陆大姓,城里城外三、四成的买卖都是王家的,碰到王家的茶楼也不稀奇。”
道痴叹气道:“别的尚好,我那大族兄是个周全人,得了消息,怕是少不得会劳动一趟。”
高康点头道:“说起王家宗房那位大公子,王爷生前也赞过的。”
果不其然,过了小半个时辰,王珍就匆忙赶过来。
王府大丧,小族弟也是王府中人,却溜达到街里上,身边有带了恁多人,如何不叫王珍惦记。
道痴请他进了雅间,对高康道:“这是我大族兄,单名一个珍字。”
而后才对王珍道:“大哥,这是殿下身边的高内官。”
见他在介绍之中,将高康放在尊位,高康与王珍两个都微讶。这两个都是有城府的,面上都不显,只是言语之间越发客气。
高康道:“原来是王家大公子,咱家这里有礼了。”
王珍忙还礼道:“实不敢当。原还以为是我这小兄弟淘气,从王府私自出来,既有高内官在,那定是尊了殿下的吩咐出来的,倒是我多事。”
等到见过,三人从新入座。
王珍便说起楼下的定金,对道痴嗔怪道:“即便是奉殿下之命出来,到了家里的铺子,也不至于这般‘公私分明’。”
说到这里,从袖子里拿出刚才掌柜收下的那二十两的银锭子,道:“快收了去,别臊了哥哥我。”
道痴不接,道:“若是一日两日还罢,厚着面皮不跟大哥客气。可谁晓得要用到什么时候,说不定整个治丧期间都要包下。哥哥要是这般,弟弟我只能带大家换地方。若是大哥真心疼我,只叫掌柜的打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