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绯色倾城(gl)-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慕绯心高气傲,又是少庄主唯一的爱徒,实在拿她没办法。一心就想逮着个什么纰漏,到少庄主那里好好告她一状!
  
  她半眯着眸子想睡,邻桌的几个富家少年也是不安分的主儿,使劲儿朝慕绯挤眉弄眼引她注意,逗得慕绯露出了灿烂的笑靥,他们便会迷得失魂落魄,满脸透红。
  
  仿佛是一夕之间就出落得袅袅娉婷,姿容清美得令人过目难忘。无论容貌、文采还是剑艺皆是出类拔萃。从山庄到书院,或者偶尔随师父去县城里游逛,她时刻都能感觉到异性追随的炽热目光。
  
  慕绯由惶恐到习惯,甚至渐渐乐在其中,蓦然发现了成长的乐趣。彼时的她完全不谙情事,不知何为“心动”何为“爱慕”,越是不知道就越是想要寻到那么一种感觉,在她生命中似乎只有师父是最依赖重要的,那些俊秀少年郎一个个在她眼里,似乎都还找不到异样的感觉。。。
“绯儿!”她正神思遨游,忽的感到背后有人狠狠掐她,慕绯一回头便看到了师姐宫凌板着一张冰脸,第七次替斜后桌的一个少年传递信物。。。宫凌刚满十六,到了开春就能离开书院。却因为坐在慕绯身后而日日不得安宁,成了那些爱慕者们的无辜信使。慕绯忙接过那样物事回过头去,逃似的避开师姐忍无可忍的可怕眼神。。。
  
  低头摊开掌心才发现,这次收到的竟是一只精致小巧的纸鹤。她立刻回头望了一眼那少年,那少年陡然一惊,慌忙用书本遮住了俊颜,极为羞涩腼腆。。。慕绯慢慢小心翼翼拆开了纸鹤,一首隽雅风流的情诗跃然纸上:
  
  “一睹倾城貌,尘心只自猜。
  相望不相亲,鸿蒙为卿开。。。” 

作者有话要说:绯儿上课不听还和男生传纸条,咳咳,等着师父吃飞醋收拾你吧~~~

男配高逸幽一闪而过,他的戏份集中要到很久以后了,这里先埋一下悬念,嘿嘿
迄今为止比较重要的伏笔依次是:高逸幽概念里甚至民间的舆论里公主太子都是”下落不明“,而东方若情问的时候女皇就很坚定说”她们死了“。第二章里神秘的”主公“给慕绯放生,女皇则特意安排由若情送高逸幽一样”锦盒“。。。
另外一条线就是第四章”舟女“的身份,和”沧浪阁“向铸剑山庄订制了一支凤凰簪的用意,这个是后几章就会揭开了~~


☆、第十五章 怒争 。。。 
 
 
  指尖轻轻覆上油墨未干透的字迹,慕绯心底一阵惊喜,她与那少年传信早已不是第一次,唯有这次是分外真实地触到了那人字里行间的默默情意。。。像是隔了一层薄纱迷离,彼此羞涩却又彼此试探,最后终于点明,只愿相望而相亲,共开鸿蒙,成双成对。
  
  慕绯觉得心跳都有些乱,尤其是那句“一睹倾城貌”更让她欢喜得意到不行,这厢就面漾晕红,将头垂得更低。回首对那少年一笑,那笑容如月夜莲花,诉不尽的纯澈嫣然,夺人心魂。
  
  传信的少年霎那间呼吸不畅,痴愣愣地看着慕绯,心头一阵澎湃一阵迷乱,沉浸在示爱成功的狂喜里不知所措,夫子的讲课声和周围的聒噪声全都不能入耳。。。
  
  那俊俏美少年名叫沈怀冰,自入书院以来便与慕绯交好,也是这情窦初开年龄里慕绯唯一觉得“特殊”的异性挚友。其父本是渝州通判,却因为皇族宫变惨遭牵累贬谪。女皇即位后不仅残杀沈氏皇族,连民间姓沈的官员也或杀或贬。沈氏者终生不能入仕为官,只能务农或从商,还处处遭排挤迫害,惶惶不可终日。更有甚者毁烧族谱,改名换姓以求生路。。。
  
  这一切的一切慕绯都恨在心里,她也姓沈,如今却只能说自己姓慕。因此才觉得与沈怀冰同命相怜,越发亲近。书院里倾慕她的人不在少数,慕绯却唯独接受沈怀冰的邀约,常常在放课之后溜到碧云山下,青山绿水之间,斜阳余晖之畔,畅谈诗词歌赋,指点江山,无话不聊。而这位沈公子为人矜持儒雅,交往间从不逾礼。慕绯便从心底里对他更加钦佩,甚至忍不住向师父常常提起。南雪衣面色不悦,严厉提醒慕绯专心课业,若做出什么越轨之事,她决不轻饶!听得慕绯心惊胆颤,第一次觉得师父不近人情。。。
  
  眼下她早已把师父的告诫抛至九霄云外,整个人都飘飘欲仙,神思惘然。夫子的讲授听在耳边更加难熬,时不时回过头去看看沈怀冰,两人心照不宣,秋波暗送中恍恍惚惚生出了一种奇怪的错觉,慕绯忽然间觉得在那双深黑的俊瞳里看到了弟弟的影子,她心下一凛,难道。。。这就是她只对沈公子另眼相看的原因么?
  
  心头万分的疑惑还未得到排解,慕绯忽然又听到了夫子正用低哑的嗓音,缓缓道出了一段惊人的言论:
  
  “。。。接下来讲《国史》本论篇,两百年前北狄人侵犯我中原疆土,建朝‘大魏’,魏哀帝末年出现诸王混战,世有大难起,更有王者兴。。。当时有一支民间义军名曰‘大兴天朝’,这支队伍灭六王,直取帝都而去。不料哀帝末年的四月份,天朝军的首领赵大兴兵败嵩山,被一个扫地的和尚救下。而这个和尚,就是我大靖朝的开国皇帝。。。”
  
  ※※※※※※※※※※※※※※※※※※※※※
  夫子这一句话落,不仅是慕绯惊如雕塑,整个学堂都霎时鸦雀无声。大家又是惊骇又是勾起了好奇心,谁也未想到未听说过,当今大靖王朝的开国皇帝,出身竟是个和尚!
  
  慕绯不可思议地盯着夫子的脸,只觉一阵阵的不安浪潮般堵窒在胸口,毫不留情地扎向她心底的秘密。。。作为大靖的长公主,本朝的正史野史她自幼就了如指掌。皇祖父的确出身卑微在少林寺出家,但他救下赵大兴的年月分明是灭六王之前,怎么生生被歪曲成了灭六王之后!究竟是夫子刻意扭曲?还是《国史》一书已经随着女皇的登基完全篡改?说的那般刺耳露骨,字字都在贬低她的皇祖父!
  
  “。。。扫地僧本名沈阿四,法号靖贤。因救赵大兴立功,得以入天朝军,还俗后改名为沈靖贤。《国史》中详载,天朝军的三员大将分别是赵大兴的义子东方源、高承焕和沈靖贤。而赵大兴在哀帝末年冬天战死,死前交代东方源将军接位,东方源大谦大让,最终将大统领之位让与沈靖贤。。。”
  
  夫子讲到此处,堂下已经一片哄然。他仍是捻须不顾,手持《国史》照本宣科,众人纷纷翻书求证,慕绯气得脸色煞白,双手颤栗,疯了似的翻开那本书一一对照,越看就越是血气上涌,直把自己的嘴唇都咬出了血。。。
  
  “。。。沈靖贤继位改年号为‘开明’,史称开明帝。开明元年为战功卓著的众将封侯封王,平分兵权。封东方源为少亲王,执‘君天印’可调遣三十万大军。封高承焕为临江王,执‘昊天印’调遣三十万大军。帝君执‘皇天印’,亦只能调遣三十万大军。。。故今人叹曰,帝三分兵权,社稷崩裂,天意轮回,又归东方。”
  
  “夫子!”慕绯再也忍不住,忽然座位上腾身而起打断了夫子的兴致勃勃,原本温润黑亮的瞳眸里透着旁人难以理解的恨意,目光如火如炬:“敢问夫子此书是何年何月何人编篡?如此错漏百出胡乱褒贬的书籍,也配做讲学之用吗?!”
  
  夫子的脸色霎时铁青:“此书是昭华十四年吾皇下旨由太史院十八学士统编成书,进士科加试的《国史》,天下学子皆习之,你倒是说说看,这书哪里错漏百出了?”
  
  这下原本昏沉的课堂像是炸开了锅,大家的目光全都钉在了慕绯脸上,慕绯也觉得身后的师姐宫凌不停地拉扯她的衣裳,劝她坐下不要生事。。。慕绯眉睫微颤,唇边一丝与年龄不符的冷笑却是越来越深,越来越讥嘲放肆:
  
  “好一个昭华十四年女皇下旨统编!我现在就告诉你们,我皇。。。我朝开明帝当年接任天朝军统领,那赵大兴亲笔留下的授命金册就挂放在皇宫太极殿的大案上!金册言辞凿凿,何时变成了东方源让贤于开明帝?还有什么三分兵权更是子虚乌有!东方家的确有君天印,可那印只能调军十五万。高家的昊天印也是如此,这两家虽有调兵之权,却无统兵之权。没有皇上亲派大将统帅,那两块兵印就是一纸空文!而皇天印就不同了,大印一出,四十万天子之师可以诛灭任何一方的叛乱。所以我朝开国时根本是兵权高度集中,何来三分兵权,与那姓东方的平分天下!”
  
  言罢,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