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业三国-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门尉脸色一沉,老实的回答:“文书我看不懂,不过……”
    城门尉拖着长腔,向周围的士兵打着手势。城门守兵见到手势后,立即刀剑出鞘,包围了焦和一行。此时,城门尉方放缓了嗓门,补充说:“这文书上没有盖我家刘大人的印绶,在青州,这公文无效。”
    焦和暴怒,大声斥责说:“混蛋,朝廷的诰命上也要加盖你家大人的印绶,造反了你。”
    城门尉一晃脑袋,执拗的说:“公文我看不懂,上面又没有我家大人印绶。说,你们是怎么混进青州的,若不讲明,你们就是奸细,我等格杀勿论。”
    城门守卒里马上传出了一阵嗡嗡声:“奸细——军功呀。”立刻,所有守卒露出垂涎欲滴的表情,用恶狼般的眼神打量着焦和的队伍,跃跃欲试。
    “且慢”,颜斐手中晃着一封文件,推开众人走到了队前:“这是玄德公大人开的通行令函。各位,我等不是奸细。”
    城门尉仔细打量着通行令函,点头说:“这我看得懂,果然是我家大人的令函,收起刀枪。”
    一阵哗啦啦的响声,城门尉嘟囔着:“有通行令不早拿出来,拿那个看不懂的文书,捉弄谁。”随即,大声命令:“立正,致礼。”
    焦和脸色阴沉,挥手对轿夫说:“进城。”
    轿夫未动,焦和大怒,呵斥说:“快点进城。”
    城门尉保持立正姿势,大声说:“大人,城门守兵尚未放行,轿夫不会走的”。
    王修气愤已极,跺着脚。责问:“既有你家大人通行令,为何还不放行?”
    城门尉大声回答:“请诸位下轿。我家大人有令:青州百姓只能向当今圣上,尊敬的逝者,以及神灵屈膝。青州大地没有奴隶,任何人不得骑在别人上头,逍遥自在。青州官吏当以百姓为重,禁止奴使百姓。诸位,青州没有下跪者,青州禁止人骑人,请诸位下轿。”
    焦和嘴唇哆嗦,恶狠狠的说:“大逆不道……为官上任,不坐官轿坐什么,刘玄德,意图和天下官吏为敌吗”。
    城门尉严肃的回答:“青州律法严酷,随我家大人触犯刑律,也许依律法惩处。诸位大人,我乃城门小吏,不敢不尊律法。诸位大人可以退下去,考虑考虑,官轿决不能进城。”
    严格的说,刘备并没有明确下令“青州禁止乘轿”。做事阴沉,老谋深算的刘备不会这样冒天下之大不韪。只是,在聚会时偶尔一说而已(他故意的)。作为去奴化教育的一种方式,刘备不赞成人骑在人上——坐轿。然而,当时在场的青州退役军人组织首领张世平,敏锐的感觉到其中的商机(他暗示的),所以借机大力推广“青州禁止乘轿”的策略。
    青州禁止乘轿,所有来往的客商官吏就必须到驿所更换车马。驿所都由青州功民会所控制,其制式马车都是从青州退役军人组织属下的商社采购。青州用车马的人多了,马车的销售就上涨,青州兵士退役后,所获得退役金就丰厚。退役后的士兵,进入公民功所谋生也容易。
    在汉代,驾车之术是君子六艺中的一个,尤其是驾驶四轮马车。而古代,为人驾车作为御者,也是一种特殊的荣耀。青州士兵退役后,多数进入驿馆谋生——作为佣兵(保镖)、作为御者。所以,身为此项政策的受益者,青州各地士兵在尝到甜头后,自然不遗余力的执行这项政策。
    政治的奥妙就是:找出每项政策的受益者,让他们来执行这项政策,他们自然会想出种种具体的洗脑方式。
    漯阴馆驿,焦和脸色不悦地看着王修和颜斐,说:“刘备控制下层官吏的手法,真是令人惊奇,小小的一个城门尉,竟然蔑视朝廷诰命。非刘备命令不尊,如此,青州大事难为呀。”
    王修皱眉,应和道:“明公,我们等盖瑞回来再说,我倒要看看,刘备如何控制乡县。”
    此刻,京师洛阳,董卓入京后兼并了何进兄弟所领部曲,由此,谋图废立皇帝之心愈加热烈。朝堂上,董卓提出了废立皇帝的主张。中军校尉袁绍昂然驳斥说:“汉家君临天下,已有四百余年,恩泽深厚,兆民仰戴;当今圣上正值幼年,不曾有大的过失宣闻天下,公欲废嫡立庶,恐众心未服,还请三思!”
    董卓勃然大怒,道:“天下诸事操之我手,我欲废立,谁敢不从?”
    袁绍答道:“朝廷岂无公卿?公亦不宜专断。”
    董卓闻言愈怒,拔剑吼道:“竖子敢尔!岂谓我刀不利乎?”
    袁绍奋然回答:“天下岂独董公有刀吗?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两个在筵上对敌。袁绍一面说,一面横引佩刀,作揖而出。
    出了宫门,袁绍冒出一头冷汗,匆匆催马跑至洛阳东门,解去印绶,悬挂门首,当即跨马加鞭,奔向长子袁谭执掌的冀州渤海郡。
    董卓再次询问诸卿废立之事,前武猛都尉、现执金吾(京师治安最高长官)丁原大声斥责:“你是何人,敢说如此大话?现今天子乃先帝嫡子,并无过失,何得妄议废立!汝欲为篡逆耶?”
    董卓见到反对者接二连三,怒叱说:“顺我者生,逆我者死!”遂掣佩剑欲斩丁原。恰在此时,董卓女婿李儒看见丁原背后一人,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跃跃欲试。李儒急忙劝道:“此事先放放,我等来日在商讨未迟。”
    朝堂之上,众人劝解丁原上马而去,随即,众人乘机而散。
第四章群雄割据 第八节 变天
    第四章群雄割据第八节变天
    众官散去,董卓愤愤不平,按剑立在皇宫门口,心中暗自琢磨着向谁下手,好消解自己这口恶气。
    李儒弓身陪伴在他身旁,也陷入沉思。
    杀气,一阵充塞天地的杀气传来,守门士兵瑟瑟发抖。董卓一惊,转头一望,一双通红的凶眼映入眼帘。只见刚才立于丁原背后的那名雄壮汉子,骑着马、提着一支有着月牙锐齿的长戟,悄无声息的掩至宫门附近。
    啊,是那月牙般锐齿,一闪一闪地透着寒光,仿佛恶狼咆哮露出的獠牙,带来了浓重的杀气。同时,闪动的寒光也暴露了自己的行踪。
    董卓急问身边的李儒:“这是何人?”
    李儒来不及回答,揪着董卓的衣袖,慌慌张张的向皇宫内跑去。事急,鞋子脱落了也顾不上捡。
    二人躲入宫内,喘息未定,董卓再问:“此人是谁,贤婿为何如此慌张?”
    李儒尚扶着墙,兀自喘息着,半晌才缓过气来,回答:“此乃丁原义子吕布,字奉先。据说此人自小习武,精善骑射,百步之内每发必中。此子定是见到丁原堂上受辱,故此特来谋刺,主公须暂且避之。”
    董卓悚然而惊。
    冷兵器时代,弓箭的准头是不高的,百步穿杨只存在于中国的文学作品中,那是通过一种叫做“夸张”的文学手法记述的。现代的奥运会证明,即使手持着现代的弓弩,百发百中、百步穿杨也是不存在的。能做到每发必中,即使是瞄着头颅射到脚趾,这已经是顶级刺客的手段。洛阳城中,街道弯曲复杂,依吕布的技术,随时可以射杀任何人。
    “怎么办?”董卓连连发问,李儒素手无策。
    正在此时,把守宫门的虎贲中郎将李肃一溜小跑的跑来复命:“主公勿忧。我与吕布同乡,刚才在宫门口已把他劝回,主公可放心回家。”
    李儒眼睛一亮,询问道:“你与吕布同乡,此人怎样?”
    李肃弓身回答:“此人自幼家贫,幼年时常替县吏效力,捕杀盗匪。县吏深爱之,故此教会其识字读书。15岁时,其父亲去世,经县吏介绍投奔丁原门下。丁原待之恩同父子,又教会了其不少弓马之技。吕布练武日夜不休,弓马娴熟,力大无穷。并州境内,无三合之敌。故有“飞将”之称。后来,丁原命吕布为骑都尉,驻防在河内(黄河以北)。不久,又任吕布为主簿,典领文书,办理衙门事务。”
    不等李儒插话,李肃急忙补充说:“主公执掌天下大权,正缺这样一只鹰犬,我为主公解此忧患,如何?”
    董卓大喜,连忙说:“我看吕布也非常人也。若得此人,何虑天下哉!不过,丁原既然待之恩同父子,你打算怎么劝说他呢?”
    李肃胸有成竹地回答:“无妨,我自幼结识吕布,深知此人脾性,见利而忘义。因其出身贫寒,此人渴望上进之心,比谁都炙烈。故此,他可以慷慨激昂的言而无信,坚定不移的背信弃义,大义凛然的卖主求荣,义无反顾的厚颜无耻。若主公结以恩义,对他来说,杀父卖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