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确,所有的证据都直指郑贵妃和她的哥哥郑国泰,张差在供词中说道,庞宝,刘成两人告诉他,杀了穿黄衣的那个小爷,以后吃肉喝酒,顿顿都有。这样看来,太子朱常洛被迫在大殿上对群臣表示不追查这件事,乃是受了委屈。
实际上呢?事情却并非如此。
张差的供词颇有疏漏之处,供词的得来也并不怎么光明正大,严刑,欺诈,各种各样的手段都使上了,得到了许多前后不一的口供,然而,真正呈上堂的却只有大臣们想要的那部分,万历皇帝瞧见的也只是这一部分。
这件事情闹得郑贵妃焦头烂额,万历皇帝亲自带着朱常洛会见群臣,乃是变相地肯定了太子的位置,这件事情过后没多久,原本准备从封地洛阳回京的福王朱常洵也就没能成行。
在夏新权看来,这件事情真正的得益者便是太子朱常洛。
这件事情是不是由太子自导自演而成,夏新权不敢妄自猜度,他只知道,那些大臣们是想借这件事情来铲除郑贵妃和她的势力,阻止福王回京,保住太子的地位,保住“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古训。
大臣们成功了,为了保住郑贵妃,万历皇帝不得不做出了妥协,而太子也非常识时务地没有要求追究到底,在这件事上获得了万历的愧疚,使得万历派人前往洛阳通知福王,让他不用回京了。
也就是在那次朝会上,夏新权见到了皇帝,然后,又是几年时间不见他的踪影了!
哎!
夏新权站在窗前,任由寒风扑面打来,自然界的凄风冷雨与朝堂上的比起来,却又算不得什么!
明明知道这件案子错漏颇多,事情的真相或许并非如此,然而,夏新权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沉默以对。
虽然,他是一个严于律己的人,极其讨厌道德上的不洁,然而,他终究没有海瑞抬棺上疏的勇气,海瑞敢于站在与皇帝对立的那一面,不惧杖责,流放,甚至杀头;他夏新权却不敢站在文官们的对立面,丢官并不算什么,士林的口诛笔伐才是他恐惧的缘由。
当时,不管是浙党,还是东林党,或是齐党,楚党,他们都拧成了一条绳,誓要借着这件事情将郑贵妃推下台,保住太子朱常洛,夏新权知道自己根本无法对抗这样强大的力量,何况,他们有着大义的名分,至于,因为这件事情被无辜处死的那些陌生人,和江山社稷相比,他们蝼蚁一般的人生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那件事上,夏新权选择了沉默,因为沉默,他的官升得很快,在六部官员不齐的情况下,他很快就上了位,从一个区区的主事变为了从二品的侍郎大人,于是,他变得更沉默了。
去年,辽东发生了一件大事。
建奴的奴酋努尔哈赤以七大恨为口号,起兵反明了!
万历十一年,当时的辽东总兵李成梁率军进剿建州右卫阿台部时,误杀了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因为这事,李成梁对努尔哈赤感到有些愧疚,让他袭了祖父的头衔,成为了建州左卫的头目之一。
失去祖父和父亲之后,努尔哈赤自然悲痛欲绝,对大明朝和李成梁恨之入骨,然而,他表面上却对大明朝和李成梁十分的恭顺,让人根本就看不出心中的怨恨和仇视。
在李成梁和明朝的支持下,努尔哈赤开始起兵攻打女真的其他部族,在万历十七年,他一举统一了建州女真,成为东北最强大的女真部落首领之一,甚至,获得了建州左卫都督佥事一职。
之后,努尔哈赤仍然表现的很恭顺,八年时间,三次到北京朝贡,更是得到了那些文臣们的信任,满足了他们天朝上国的虚荣心,于是,接下来,在李成梁离开辽东后,他没有了顾忌,很快展开了针对女真各个部族的吞并战争,而这个时候,十年内,辽东主帅这个位置前后竟换了八个人,每个人的施政策略都不同,再加上朝鲜战争爆发,朝廷根本无暇顾及东北,到万历三十年,当朝堂的那些大臣们意识到了努尔哈赤的威胁后,这个时候的他已经尾大不掉了!
万历三十六年,熊廷弼任辽东经略,意识到了努尔哈赤的威胁,这个时候,明朝在辽东的势力比较空虚,熊廷弼认为努尔哈赤的威胁在短期内无法解除,于是,他上疏朝堂,主张朝廷和努尔哈赤展开谈判,在必要时做出一些让步,为他整军备武,加强辽东防务争取时间。
然而,朝堂上的那些大佬们对熊廷弼的建议嗤之以鼻,他们这些人,也许没有一个去过辽东,没有一个见女真人,然而,这仍然不会妨碍他们做出高瞻远瞩的决定,堂堂天朝上国,岂能和蛮夷交涉谈判。
于是,熊廷弼被召回,继任者对努尔哈赤采用了强硬的政策。
只是,这个时候努尔哈赤的翅膀已经长硬了,他认为自己用不着再对大明朝卑躬屈膝,万历四十四年,他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老城)即汗位,国号大金,建元天命,万历四十六年,他以“七大恨”誓师讨明,攻占抚顺,并且击败了援军,明军损伤惨重。
事情传回京师之后,万历和大臣们决意应战,进剿努尔哈赤。
最后,老将杨鎬任兵部左侍郎皆右佥都御使,经略辽东,由其调兵遣将,组织了一只远征军。
对于这个任命,夏新权甚是担忧,他根本不赞成由杨鎬领军,在他看来,在这个时候,不如重新起用熊廷弼,熊某人虽然是一个标准的南蛮子,为人粗鲁,脾气傲慢,一点也不像是个饱读诗书的谦谦君子,然而,他毕竟对辽东熟悉,对努尔哈赤也有一定的了解,兵书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啊!
然而,熊廷弼得罪人多,与他交好的人少,夏新权和熊廷弼没有什么交情,熊某人是湖北人,乃是楚党成员,他夏新权乃江苏人,算是东林一党,不管怎样,他为熊廷弼出头都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于是,他选择了沉默。
杨鎬虽在官场上厮混了三十余年,其人却没有什么本事,大部分时间都是忙于应酬周旋。
早年,在朝鲜战场上,他就以无能著称。身为辽东经略,在外他不清楚努尔哈赤的实力,在内不明白手下将领们的详情,调兵遣将,布置任务,看的全是那将领与他的关系亲近与否,在朝中依靠的又是哪一党的文臣,这样的一个人领兵作战,要想获得胜利,除非敌人比他更蠢!
然而,夏新权仍然选择了沉默。
虽然,在这个新春却依旧寒冷的日子,他紧凑着眉头,担忧着辽东的战事,然而,在某些关键的时刻,他恐怕还是会选择沉默。
在窗前站立片刻后,他回到书案前,拿起桌上的两封信,这两封信都来自他的好友周进,一封是杨澜托夏府的下人转交的,另一封则是周进在前些日子派人送来的,两封信的内容相差仿佛,都是关于一个年轻举子杨澜的内容。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不管身处在何种环境下,拉帮结伙都必不可少,而一个团伙要想壮大和存在,就必须接纳大量的优秀人才,像杨澜这样十八岁的解元,又是周进欣赏的那种少年老成的年轻人,自然需要大力向同党推荐。
“老蔡!”
夏新权向窗外喊了一声,很快,前几天杨澜等人见过的那个老家人出现在院子里。
“老蔡,你找个人去把那天拿着周大人的信前来拜访的那个年轻人请来!”
“是!”
老蔡应了声,退了下去。
夏新权站在窗前,凝望着院墙上的一株小草,小草的草尖上积着白霜,随着风,一上一下地点着头,那风景煞是凄凉!
(第一更送上,接近是四千字!)
正文 第十二章 考验
更新时间:2009…5…26 13:31:33 本章字数:2762
“这是学生的文章?”
杨澜站在夏新权面前,毕恭毕敬地用双手将一叠文稿呈在书案上,夏新权在书案后正襟危坐,虽然,身上穿的是常服,并非官服,他脸上的表情依旧像在朝堂上一般,一本正经,不苟言笑。
“哦!”
夏新权轻轻点了点头,说是点头,其实只是下巴稍微动了动,他轻咳了一声,伸手将书案上的文稿拿起。
杨澜忙往旁边让了让,白昼之光随着清冷的空气涌入,夏新权眯着眼睛,斜斜地扫了杨澜一眼,再次点了点头,对于杨澜如此知情识趣表示了满意,随后,他低着头,缓缓翻开文稿,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
一般情况下,杨澜将文稿呈上,作为师伯的他应该陪杨澜寒暄两句,等杨澜走后,再细细翻阅文稿。他老人家倒好,拿起文稿就开始看起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