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一天的血战,入夜敌继续进攻,竟夜炮声不绝。
21日,植田总司令亲自指挥进攻,我阵地工事被毁很多。
我军官兵总结了经验教训,敌炮轰时,隐蔽在战壕内,沉着不动,待敌步兵接近,就用手榴弹、步枪迎头痛击,冲锋肉搏,迫敌后退。
22日,敌又倾巢来犯。
我庙行镇以南88师527团第3营大、小麦家宅阵地工事全部被炸毁,营长陈振新阵亡,阵地被敌突破一段,形势十分危急。
这时,张治中军长亲率教导总队到88师指挥、策应。
他令87师259旅孙元良旅长率部向庙行增援;令守蕴藻浜北岸的宋希濂旅长率其主力由纪家桥渡河抄袭敌侧背;令俞济时师长率部对被敌突破地区实施反攻。
我61师张炎副师长率2个团由竹园墩出击。
在我三面夹击下,敌仓皇溃逃。
庙行战斗是开战以来最激烈的一次战斗。
敌第9师团及留米混成旅团的精锐横尸遍野,达三四千具之多。
我军亦伤亡一千多官兵。
3天后,蒋介石在给张治中将军的电报中称:“自经22日庙行镇一役,我军声誉在国际上顿增十倍。
连日各国舆论莫不称颂我军精勇无敌,而倭寇军誉则一落千丈也。“
我军在前线痛击敌军时,我敢死队员潜水将敌旗舰“出云号”炸伤,致使日本国内朝野震动,且因劳师无功,战事无法速决,引起了反战浪潮。
但日军不甘心其失败,又撤换了植田,改派陆军大臣白川义则大将率3个师10万大军来沪作战,同时增调飞机200多架。
这时,我军已战斗月余,兵员、武器弹药消耗很多,防守战线又绵延百余里。
蒋介石嘴上讲得好听,但不派援兵,使守沪官兵处境十分困难。
如:我军左侧背绵延数十里的沿江警戒线,只由张治中的总教导队一个营和东北大学校长冯义勇先生组织的学生义勇军担任守备任务。
而此防线对我至关重要,南京总部也要求早做准备。
张治中将军只能把原守蕴藻浜北岸阵地的87师2个团调往田湾为预备队,准备一旦战役吃紧,前可策应江湾、庙行,后可兼顾浏河、杨林口等长江防线。
但这仍是战役布局中的一大漏洞。
日军吸取了与我军正面作战不利的教训,又看出了我军布局上的缺点,遂改变战术,沿长江沿岸向我军侧背进攻。
白川义则大将的10万增援人马来到上海后,即令第14师团全部住在运输舰中,泊在崇明海面待命。
日军为了麻痹上海守军,实现其作战意图,又把“满洲公主”东珠这个女间谍放了出来。
上海战事爆发后,东珠就像一只绿头苍蝇在战区内飞来飞去,极尽破坏之能事。
她为了掌握中国军队的阵地及指挥官位置,与日军霞浦航空队的海军飞行员打得火热,这些飞行员经常带她上天,向她详细介绍我区内她需要了解的一切。
9。黄浦江中流的是血(6)
东珠在上海的最大“功绩”之一是利用她的特殊身份,把南京政府原国务院总理孙科弄到她家里保护起来。
她施展女人所能施展的一切伎俩,让孙科向19路军所有最重要的将领都写了介绍信。
然后,把孙科送上一艘国籍不明的“野鸡”船,让他回华南家乡去了。
东珠从孙科那里猎取了大量情报,又根据日本特务机关的安排,带上孙科写的介绍信,女扮男装,步行访问19路军军长蔡廷锴。
她未经查问就从日本防线跑了出来,日本哨兵跟着朝天放了一阵枪。
19路军哨兵听到她用广东话高喊“救命!
“
就让她进了防线。
她拿出介绍信,经过各级指挥官的审查,最后来到蔡军长的防空洞里。
她欺骗蔡军长说,孙科还住在她的寓所。
她先向蔡军长提供了日军部署的一些可信情报,然后诡称她看到日军新增援的第11师团和第14师团在上海码头下船,妄图使蔡军长相信日军仍准备在正面发动进攻。
蔡军长虽未完全相信她的话,但却相信日军兵力集中在正面一线。
3月1日拂晓,日军将我吴淞要塞及狮子林炮位全部炸毁后,在江湾、庙行一线正面发起总攻。
与此同时,20余艘战舰携带无数民船和马达船,利用烟幕掩护,在我侧背沿江一线兵力单薄的六浜口、杨林口、七丫口登陆,并连占浮桥等地,向茜泾要地猛扑。
我教导总队一个连拼死搏斗,伤亡殆尽。
张治中将军立即命87师两个团飞驰截击。
但两个团只得到11辆汽车,援助途中又与敌遭遇,展开白刃格斗;运输汽车在浏河车站和途中几乎全被敌机炸毁,部队只好徒步前进,致使与敌在茜泾苦斗的一个营处在三面围攻之中。
这个营虽然伤亡巨大,但在朱耀章营长的率领下,全营视死如归,毫不畏惧,自晨至夜,使敌未能前进一步。
但我侧背整个战线,由于猝不及防,且敌众我寡,后续无援,节节败退。
由于战局的突然变化,中国守军立即陷入前后受敌、被围歼的危险境地。
为了保存实力,3月1日晚9点,蒋总指挥下达了转移阵地的命令,我军被迫后撤。
撤退前,517团第1营营长朱耀章在月光下巡视阵地,面对着一片又一片炮火累累的弹坑和一滩又一滩战友的皿迹,他一字一泪地写下一首《月夜巡视阵线有感》的诗:风萧萧,夜沉沉,一轮明月照征人。
尽我军人责,信步阵地巡。
曾日月之有几何?世事浮云,弱肉强争!
火融融,炮隆隆,黄浦江岸一片红!
大厦成瓦砾,市镇作战场,昔日繁华今何在?公理沉沦,人面狼心!
月愈浓,星愈稀,四周妇哭儿嚎啼。
男儿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人生上寿只百年,无须留连,听其自然!
为自由,争生存,沪上麾兵抗强权。
踏尽河边草,洒遍英雄泪,又何必气短情长?宁碎头颅,还我河山!3月2日晚,87师517团由庙行左翼趋抵娄塘附近。
朱耀章营长和他的战士们积疲未释,血衣犹红。
凌晨1时,一千多日军忽自浏河猛扑过来。
朱营长等奋起抵抗。
激战2小时后,敌越来越多,我警戒线已丧失二分之一,前哨一线逐个被敌包围,我军战士拼死抵抗,把敌人抑留在娄塘附近。
到上午8时,敌又增加主力4000余人,开始向我阵地突击,并向我右翼包围,一直冲到我517团团部门前,情况万分危险。
10时,敌已增到七八千人,环绕于娄塘一带我阵地前面。
敌军此举的企图是突破我嘉、太中间地区,直下铁路,截断第5军和19路军退路,予以包围歼灭。
所以敌人不惜一切代价要夺取这一地带。
而我517团孤军奋战,弹药已将用尽。
到午后,各点均被突破,517团被围核心,死伤逾半。
下午,虽然援兵到达葛隆镇,但517团战况越陷不利。
到最后关头,团长张世希率所属官兵向敌冲去。
朱营长以必死决心激励士兵,跳出掩体,带头猛冲。
敌人的机枪如雨点般打来,朱营长等前仆后继,冒死冲击,杀声震野,势不可挡。
敌受了这一猛冲才向后退去,重围遂解。
朱营长身中7弹,这位为抗日“宁碎头颅”的英雄和诗人,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他的时候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这一仗,我军虽然牺牲近千人,但却粉碎了敌人断我后路、围歼我军的企图,使我大部分部队撤出重围。
1932年3月3日,国际联盟做出决定,要求中日双方停止战争。
国民党政府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于5月5日与日本侵略者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
规定日军永久停驻在吴淞、闸北、江湾及南翔等洒满抗日将士鲜血的广大区域;南市、浦东不准驻中国任何军队;把长江沿岸福山到太仓、安亭及白鹤江起直到苏州河为止的广大地区,交给日本及英、美、法、意等帝国主义共管;取缔全国的抗日运动;把第19路军调离上海,派到福建去“剿共”。
9。黄浦江中流的是血(7)
至此,淞沪抗战被蒋介石政府彻底出卖了,上海虹口公园旁边那座灰色大厦上挂出了“大日本海军陆战队”的牌子。
在淞沪抗战中,19路军和第5军共伤亡117万余人,上海市民被日寇炸死11万多人,炸伤4300余人,毁坏民宅16万户。
中国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商务印书馆被日机炸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