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全景纪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44年春,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总队改称广东省琼崖人民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抗日政权改称琼崖民主临时政府。
  在他们的领导下,开辟了六连岭、六芹山、儒万山等抗日根据地,抗日烽火燃遍全岛。
  全岛除白沙、保亭、乐东三县外,其余各县都相继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其中8个县建立了县级民主政权,16个县建立了区乡民主政权。
  在东江、珠江三角洲和琼崖抗日游击战争展开的同时,广东的潮汕、粤中和南路(雷州半岛)等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也逐步开展起来。
  潮汕地区的揭阳、普宁等县,在1944年8、9月间组织了抗日武工队,1945年1月,成立了潮汕人民抗日游击队。
  在粤中地区的新会、鹤山、高明等地,当地的抗日武装与来自珠江三角洲的部队会合,依托皂幕山开展游击战争。
  11月中旬,成立了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亦称中区纵队)。
  1944年6月,雷州半岛成立雷州人民抗日游击队,并在各地普遍发动了武装起义。
  至1944年底,华南各抗日根据地人口已达300余万,群众武装有数万人,主力部队约l万余人,成为坚持华南抗战的一支重要力量。
  1944年间,八路军、新四军还开辟了河南敌后根据地。
  1944年4月18日,侵华日军发动打通大陆交通线作战,向平汉铁路郑州以南的国民党军大举进攻。
  21日,日军突破国民党军防线,进至密县、新郑、尉氏一线,并继续向南进犯,仅留下日军1个师和1万余名伪军,控制陇海铁路的郑州至陕县段及其南北各县。
  22。中国战区(4)
  八路军、新四军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开辟河南,控制中原战略要地的指示,先后派出部队向河南敌后进军,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
  我太行军区两个主力团和豫西地方工作队,组成八路军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即第一支队)于1944年9月初从林县出发,下旬由济源附近渡过黄河,从新安以西越过陇海铁路,进军嵩山地区、箕山地区、东西白栗坪地区及宜阳西南的赵堡一带。
  独立支队先后袭击回郭镇、黑石关等据点,同时建立了偃师、巩县、伊川、登封4个抗日民主县政府及伊洛办事处。
  11月、12月,粉碎敌伪两次大规模“扫荡”,我军又新建立了荥阳、洛阳、临汝等8个县抗日民主政权。
  1945年1月,我军歼灭配合敌伪“扫荡”的反动土顽武装两个团。
  2月伏击歼灭了由登封出犯之日伪军100余人,并乘胜连克缑氏、皇姑寨、鲁庄等9个据点,使箕山与嵩山区连成一片。
  1944年10月14日,我太岳军区以两个主力团组成的第二支队,南渡黄河,进至洛阳以西陇海路南北地区。
  到11月底,在新安、渑池、陕县地区开辟了大片抗日根据地。
  1945年2月,王树声率两个主力团,组成豫西抗日游击队第三、第四支队,由陕甘宁边区出发,进抵豫西,成立河南军区,王树声任司令员。
  到4月,已建立了3个专署、22个县、300多万人口的根据地,部队也发展到l万多人。
  新四军第5师从1944年7月下旬起,先后派出5批部队挺进豫中,在汝南、竹沟、信阳、舞阳等地开展抗日斗争。
  到1945年4月,开辟了东西70余公里、南北近100公里的抗日根据地,建立了西平、遂平等7个县的抗日政权,并成立了豫南行政公署。
  为加强黄河以东地区(简称水东)的斗争力量,冀鲁豫军区组成南下大队进入该区。
  1944年7月初,南下大队与当地独立团会合整编后,转战于睢县、杞县、太康及淮阳、西华地区。
  8月,成立了专署和6个县政权。
  1945年1月,冀鲁豫军区又派1个团南下水东。
  为开辟水西地区,打通华北与华中的联系,该部又于5月推进到商水、上蔡一带开展抗日斗争,歼灭敌伪一部,建立了5个抗日县政权,打开了水西地区的抗战局面。
  6月,冀鲁豫军区又增派1个团到水西,同时成立了豫东指挥部,以统一水东、水西的作战指挥。
  1944年8月15日,新四军第4师主力(5个团)从泗洪县东南的半城集等地出发西进,越过津浦铁路向河南敌后进军。
  我军在萧县、永城、宿县地区,粉碎敌伪军的“扫荡”,连克据点多处,迅速在15个区建立起抗日政权,并组织了1000多人的地方武装。
  到11月下旬,开辟了商丘、亳县、永城之间地区,建立了永城、夏邑、萧县等8个县的抗日民主政权。
  至此,已基本上恢复了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
  彭雪枫师长于9月11日在夏邑八里庄战斗中牺牲。
  张爱萍继任师长。
  河南新区的开辟和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进一步打通了华中、华北、陕北的战略联系,对控制中原战略要地,坚持和发展中原的抗日战争具有重要意义。
  1944年底和1945年初,八路军第359旅主力挺进湘粤边区,试图建立根据地。
  1944年下半年,日军向粤汉铁路和湘桂沿线的国民党军进攻。
  国民党军连连败退,大片国土沦入敌手。
  中共中央决定以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组成南下支队,分批南下,开辟五岭(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岭)抗日根据地,尔后打通与广东东江纵队的联系。
  11月9日,王震、王首道率领由4000余人组成的八路军第1游击支队(通称南下支队)从延安出发,东渡黄河,进入太岳根据地。
  12月27日,南下支队渡过黄河,进入河南。
  1945年1月20日,该部进入鄂豫皖根据地,21日在湖北省大悟山与新四军第5师会合。
  2月中旬,该部继续南下。
  新四军第5师的两个团也随同行动。
  当月下旬,渡过长江,进入鄂南的鄂城、大冶、阳新地区。
  我军渡江后,于2月26日在大田坂歼灭追击我军的日军300多人、伪军200多人,尔后挺进大幕山区。
  南下的部队在鄂南稍事休整后,把随同行动的新四军部队留在当地坚持斗争,南下支队继续南进,于3月26日占领平江,建立了平江县抗日民主政府。
  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南下支队正式改名为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旋即转战鄂南、湘北,在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交界地区,开辟了东西150公里、南北100公里,拥有200多万人口和13个县政权的湘鄂赣抗日根据地。
  后来由于形势发生根本变化,向湘粤边进军的南下支队虽然未能实现创建五岭根据地的战略企图,但却增强了我军在中原的力量,领导和推动了粤汉铁路沿线人民的抗日斗争。
  1944年下半年和1945年初,新四军第1师主力南下苏浙皖边区,以扩大根据地。
  东南沿海在战略反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44年9月9日,日军第13集团军攻占温州,并相继占领福州,控制了闽、浙沿海地区,以防止美军在这个方向登陆,并确保京沪杭三角地带。
  22。中国战区(5)
  国民党军纷纷西撤。
  中共领导的苏南敌后抗日军民经过艰苦斗争,不仅坚守住了原有地区,而且开辟了郎(溪)广(德)和长兴外围地区。
  为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向东南敌后发展,控制苏浙皖边,发展浙江沿海地区,为尔后收复南京、上海、杭州等各大城市创造条件的战略任务,新四军第1师3个团及地方干部300多人,在师长兼政委粟裕率领下,于12月27日,由苏中渡江南下,向浙江进军。
  到1945年1月初,在浙江省长兴县与新四军第16旅会师。
  随即成立了苏浙军区,粟裕为司令员,谭震林为政治委员,统一指挥江南和浙东部队。
  同时,将部队整编为3个纵队,并确定了进军部署:第1纵队进至安吉、递铺以东,余杭以北,开辟莫干山及杭(州)嘉(兴)湖(州)地区;第3纵队进至广德、泗安地区,配合第1纵队行动;第2纵队巩固四明、会稽山区,并逐步向西发展,策应主力南进。
  2、3月间,苏浙军区部队多次粉碎日伪军的进攻,并连续取得第一、第二次天目山反顽作战的胜利,控制了苏浙皖边的长兴、广德、临安、余杭之间10个县的广大地区,解放了100多万人口。
  为了加强苏浙地区的力量,新四军第1师副师长叶飞奉命率领教导旅3个团及地方干部数百人,于3月中旬,继续由苏中渡江南下,4月到达苏浙军区。
  部队改编为第4纵队,叶飞任苏浙军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