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全景纪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寇还把圣·拉扎鲁医院、圣·卡罗尔医院和圣·马萨医院的伤病员统统野蛮地杀害了。
  尽管德寇野蛮屠杀,但起义战士斗志昂扬,每个人都要求打下去,并且决心打下去。
  和平居民或被枪杀,或被劫持去德国。
  但波兰人宁死不屈,他们说:“一旦武器在手,我们就要他们以血还血!”到9月份,起义者的处境更为艰难,伤亡日多,弹药匮乏,粮食不济,饮水也成了问题。
  他们频频问苏军呼吁,请求紧急支援。
  8月底,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部队在华沙北面进抵那累夫河,在塞罗茨卡地区占领一个登陆场。
  9月14日,苏军与波兰第1军一起解放了华沙近郊重镇普拉加,前出维斯瓦河。
  9月16至20日,苏军几次试图在波兰首都附近强渡维斯瓦河。
  波军6个加强营渡河成功,到达西岸。
  但未能粉碎德军坦克和步兵的抵抗,遭受重大牺牲后,被迫返回原地。
  尽管如此,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波兰第1军指挥部仍以炮击和空袭来支援起义者。
  从9月13至10月1日,苏联空军第16集团军和它指挥的波兰空军第1师先后出动飞机4821架次。
  其中1361架次是应起义者的请求直接袭击华沙的敌军,2435架次是向起义者空投物资。
  苏、波空军人员共投下156门迫击炮,505支反坦克枪,2667支自动步枪、步枪和卡宾枪,330万发子弹,还有其他军用物资、药品以及130吨粮食。
  英国也做出努力,支援起义者。
  9月18日,104架重型轰炸机飞临华沙上空,投下补给品,但数量不多,时间也太迟了。
  到9月底华沙的起义者弹尽粮绝,在他们发出的最后几次广播中说:“……您的英雄们是一些士兵,他们用左轮手枪、汽油瓶作为武器,跟坦克、飞机、大炮搏斗。
  您的英雄们是那些妇女,她们在弹雨纷飞的炮火下护理伤员,传送信件,她们在炸得倾塌的地下室炊制食品,喂养小孩,供应成人。
  她们安慰垂死者,减轻他们的痛苦。
  您的英雄们是这些孩童,他们在还在冒烟的废墟间安静地嬉戏。
  这些就是华沙的人民。
  “能够鼓舞起这样广泛的英雄行为的民族是不朽的,因为死者可以说已经战胜了;而生者将继续战斗,取得胜利,并一再证明:只要波兰人活着,波兰就存在下去。”
  国家军司令部在同人民抵抗领袖们商量之后,认为继续战斗已不会达到起义的目的,只能延长人民的痛苦和牺牲。
  这时德军城防司令巴赫—齐列夫斯基通过波兰红十字会建议进行谈判,国家军同意了。
  10月2日签订了停火协定。
  同日,波兰代表团在德军司令部签署了投降书。
  在长达两个月的战斗之后,波兰国家军放下了武器。
  德寇把华沙剩下的所有居民都撤走了,然后就是进行系统的破坏。
  所有能搬走的有价值的东西都被运往第三帝国。
  建筑物不是被炸毁,就是被烧掉。
  在38万名国家军中,大约有15万男女牺牲了。
  和平居民的损失很难确切计算,但据波兰作者的统计,15万人是比较接近现实的(丘吉尔的回忆录中记载,平民死者为20万人)。
  据巴赫—齐列夫斯基说,德军的损失是26万人。
  3个多月以后(1945年1月17日),当波兰第1军和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部队进入沙华后,方面军军事委员会巡视了这座英雄的城市。
  他们向斯大林报告说:“波兰首都华沙已被法西斯强盗破坏了。
  希特勒分子是些残酷的野兽,他们把一个个街道都破坏了。
  大型工业企业已从地面消失。
  住房不是被炸毁就是被烧掉。
  城市公用设备已不能使用。
  成千上万的市民惨遭杀害,其余的则被赶走,市内一片死寂。“
  在华沙巷战正酣时,罗马尼亚人民也于1944年8月23日举行了武装起义。
  与波兰不同,罗马尼亚的安东内斯库政府同希特勒结盟,参加了1941年6月的侵苏战争,因而遭到罗马尼亚共产党和人民的唾弃。
  早在1941年9月,罗共就发表了罗马尼亚人民民族统一阵线反对德国法西斯占领者和卖国贼安东内斯库为首的军事法西斯集团的行动纲领。
  16。进军东欧(5)
  1943年2月,德国和罗马尼亚军队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遭到惨败。
  6月,根据罗共的倡议,反希特勒爱国阵线秘密成立,参加者除罗共以外,还有“爱国者联盟”、“农民阵线”、“匈牙利族劳动人民民主联盟”、社会民主党的个别地方组织以及其他反法西斯团体。
  随着整个战局的转变,希特勒失败的前景日趋明朗,于是罗马尼亚的地主资产阶级越来越把希望寄托在英、美身上。
  1944年3月,经安东内斯库同意并在他的帮助之下,罗马尼亚密使被派到开罗,与英、美代表商谈停战条件。
  4月12日,苏联代表把事先与盟国商妥的停战条件交给罗方密使。
  这些条件规定了罗马尼亚转入反法西斯联盟一边对德国作战,按照1940年条约恢复苏罗边界,废除关于特兰西瓦尼亚的“维也纳裁决”1940年8月30日,德国法西斯把“维也纳裁决”强加于罗马尼亚,即规定把属于罗国的特兰西瓦尼亚北部的领土划给匈牙利。
  等等。
  国际形势越来越有利于罗马尼亚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1944年5月1日,罗共同社会民主党达成协议,建立了工人统一战线。
  6月20日,即在推翻法西斯专政前两个月,国家农民党和国家自由党也正式同意与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进行合作。
  早在1943年8月,罗共就决定采取武装起义的方针。
  1944年春天,罗共着手建立爱国卫队,从罗军军火库和爱国军官那里购买武器弹药。
  罗共领导人知道,没有军队参加,起义是很难获得成功的,因此他们加强了在军队中的工作。
  而国内外的形势也促使许多爱国的官兵愿意参加起义。
  6月13日深夜,在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秘密住所,召开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
  参加者有罗共、爱国军官和宫廷的代表,他们研究了武装起义的具体计划。
  会议最后通过了罗共的建议:举行武装起义,推翻安东内斯库专政,使罗马尼亚转到反法西斯联盟一边。
  会上还成立了由罗共指导的军事委员会,负责起义的军事技术准备工作。
  起义的主力是驻在国内的罗马尼亚军队,有74万人,占当时现役军人的63%。
  起义应在全国各地同时进行。
  为了使罗马尼亚境内的力量对比有利于起义者,罗军总参谋部利用各种借口,拒绝执行德军指挥部关于把新的罗马尼亚部队派往前线的命令。
  起义应在苏军于罗马尼亚前线转入进攻以后开始。
  那时德军指挥部不得不把兵力投入前线,因而就无力镇压起义。
  8月初,罗共完成了起义的准备工作,并把党的领袖格·乔治乌—德治和其他同志从监狱里营救出来。
  罗马尼亚军队和宫廷人士参加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意味着安东内斯库集团的彻底孤立。
  它这时依靠的只是德国侵略军。
  盘踞在罗马尼亚的德军是“南乌克兰”集团军群,由弗里斯纳上将指挥,共有25个师,64万多人;另外在罗国境内还有党卫军和其他部队,约57万人。
  布置在前线的罗马尼亚两个集团军(22个师、5个旅)名义上也归弗里斯纳指挥。
  这个德军集团军群的人数和武器装备都比进攻的苏军差得多;尽管他们拚死挣扎,但挡不住红军的强大攻势。
  8月20日,苏联乌克兰第2方面军(司令员马利诺夫斯基上将)和第3方面军(司令员托尔布欣上将)以及黑海舰队和多瑙河分舰队,总共125万大军,发动了雅西—基什尼奥夫战役。
  百万大军以16万门大炮和1870辆坦克为开路先锋,在2200架飞机的掩护下,以排山倒海之势,迅速突破德军防线,于8月22日截断了德军西退的主要道路,23日包围了德军基什尼奥夫集团。
  前线告急,安东内斯库还在做梦。
  8月23日清晨,他召开政府紧急会议,建议宣布总动员,组织防御,把整个罗马尼亚变成一个大战场。
  为了使政府的决定更具有权威性,安东内斯库希望国王发表一个告人民书,号召人民全力参战。
  为此,他于8月23日下午到王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