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战全景纪实-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发展纳粹运动中,对希特勒帮助和影响最大的有六大金刚。
  第一大金刚是恩斯特·罗姆。
  此人原是慕尼黑陆军第7军区参谋部的上尉军官,在希特勒之前就参加了德国工人党。
  他体格健壮魁梧,像头公牛,脖子粗,眼睛小,脸上疤痕累累,鼻子的上半部在1914年被法国人的子弹打掉。
  他生性好斗,为人狠毒,但“有天赋的组织能力”。
  3。初露锋芒的希特勒(4)
  由于他的军方背景,不仅使纳粹党经常得到军警的庇护,还给纳粹党带来了大批的退伍军人。
  纳粹党的御林军——冲锋队就是在他的主持下建立起来的。
  第二大金刚是狄特里希·埃卡特。
  此人是个比希特勒大21岁的新闻记者,曾写过一些平庸的诗作和剧本;虽然有点神经质,但却能经常出入于贵族圈子。
  埃卡特在1920年初同希特勒结识之后,不仅经常给希特勒出主意、想点子,提供精神武器,还帮他同上流社会建立了联系。
  希特勒对埃卡特也非常信任,一直把他视为自己的导师和顾问,公开赞美他是“最优秀的人”。
  第三大金刚是鲁道夫·赫斯。
  此人是一位居住在埃及的德国批发商的儿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与希特勒同在一个团服役,战后到慕尼黑大学学习经济。
  1920年被希特勒的演说口才所折服,参加了纳粹党。
  希特勒很欣赏赫斯的忠诚和文笔,不仅选他担任自己的私人秘书,而且以亲密朋友相待,经常让他作为自己的代表参加各种活动。
  第四大金刚是阿尔弗雷德·罗森堡。
  此人是个出生在爱沙尼亚的德国人,曾在莫斯科大学学习建筑,十月革命后逃往慕尼黑,通过埃卡特认识了希特勒。
  希特勒对罗森堡的学识非常佩服,称其为纳粹运动的思想导师和对外政策权威,让他担任了纳粹党机关报《人民观察家报》的首任主编。
  第五大金刚是赫尔曼·戈林。
  此人当过德军飞行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著名的德国战斗英雄。
  战后,他同一个富有而美丽的年轻寡妇结了婚。
  1921年,戈林认识了希特勒,参加了纳粹党。
  他有名声,有财产,又有广泛的社会联系,为纳粹党的发展颇多贡献。
  1932年纳粹党成为德国第一大党时,戈林出任国会议长。
  正是在国会议长官邸中,策划了许多阴谋,从而导致了纳粹的上台。
  第六大金刚是保罗·约瑟夫·戈培尔。
  此人面容瘦黑,身材矮小,而且瘸了一条腿,但是思维敏捷,文笔锋利,善于演说。
  他上过八个大学,有哲学博士头衔,曾想当个作家。
  1922年在慕尼黑听过希特勒一次讲演之后,他便信仰了纳粹主义,并参加了纳粹党。
  最初几年,他主要是追随施特拉塞从事纳粹运动,曾同希特勒发生过矛盾。
  但希特勒看中了他的才华,于1926年将其网罗到自己手下。
  从此之后,他便死心踏地跟了希特勒。
  他主持过柏林地区纳粹党的组织工作和整个纳粹运动的宣传工作,希特勒对他这两方面的成绩都很赞赏。
  希特勒刚参加德国工人党时,该党穷得只有7马克50芬尼的经费。
  希特勒深知搞政治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
  为了解决党的经费问题,希特勒是挖空心思,厚着脸皮到处伸手。
  希特勒入党之后,经常召开演讲会,并向到会群众募捐。
  靠这种方法募集的款项虽然一般不超过数百马克,但对于一个只有7马克经费的小党来说也不算一个很小的数字。
  二是向军方伸手。
  希特勒在1919年9月把他参加德国工人党的决定告诉他的上级迈尔上尉之后,军方不但支持他的决定,还答应每周给他20马克的活动经费。
  后来随着纳粹党的发展,军方的资助也不断增加。
  三是向中小资本家伸手。
  纳粹运动刚刚打开局面,一些资本家便敏锐地发现它是一支迅速发展的力量,认为希特勒前途无量,纷纷提供援助。
  慕尼黑钢琴制造商的妻子海伦·贝希施坦因太太,在一段时间里曾是纳粹党的主要经济来源。
  慕尼黑艺术出版公司老板恩斯·汉夫特丹格尔,一次就送给希特勒1千美元;这在当时是一笔惊人的巨款。
  四是向大资产阶级伸手。
  到20年代后期纳粹党的开支渐渐庞大,单靠原来的经济来源已远远入不敷出。
  于是希特勒又把手伸向德国垄断资产阶级。
  据战后纽伦堡国际法庭的材料证明,德国煤钢垄断巨头每年给纳粹党捐助100万马克,企业主联盟每年捐助200万马克。
  鲁尔煤矿辛迪加1930年决定每卖一吨煤抽5芬尼给纳粹党,全年约合100万马克。
  前德皇威廉一世也是纳粹党的一个大施主,到1930年已捐助了200万马克。
  五是向外国资本家伸手。
  美国垄断巨头摩根、洛克菲勒、杜邦、福特,英国壳牌石油公司董事长德特丁,英国报业大亨罗特米尔,瑞典火柴大王克雷格尔,法国大军火商克雷佐等,为了鼓励希特勒反共反苏,都向纳粹党提供过大量援助。
  希特勒认为,纳粹运动要发展,必须加强宣传,面向群众,改变德国工人党原来那种半秘密的活动方式。
  为此,他对召开群众集会特别重视,非常热衷。
  1919年10月,他用德国工人党的全部经费在《慕尼黑观察家报》登载了一则召开群众集会的启事。
  10月16日,德国工人党在皇家啤酒馆举行了第一次大型集会。
  3。初露锋芒的希特勒(5)
  希特勒运用自己能言善辩、巧于辞令的特长,在会上发表了一次很富感染力的演说。
  到会群众深受感动,自愿献出了300马克的捐款。
  希特勒尝到了甜头,便用这笔钱印发了更多的广告,继续举行群众集会。
  仅1920年,纳粹党就召开了46次大型集会,与会人数超过62万人;希特勒在其中的31次集会上发表了演说。
  希特勒同旧政党的演说家不同,他喜欢单刀直入,大量使用民谚俗语,不仅明白易懂,还能使听众产生他乡遇故知之感;再加上他手舞足蹈,很能吸引入,希特勒对自己的演说魅力虽然充满自信,但他认为,光靠演说还不能争取更多的群众,纳粹党还应当有一份自己的报纸。
  1920年12月他用6万马克买下了《人民观察家报》。
  该报就是原来的《慕尼黑观察家报》,当时已负债累累,濒临破产。
  购买此报的款项大部分来自一位将军的捐助,其余则是希特勒的朋友埃卡特所筹集。
  从此,纳粹党有了自己的机关报。
  这份《人民观察家报》易主之后,极尽煽惑之能事,为纳粹党的兴起和希特勒上台鸣锣开道,立下了汗马功劳。
  希特勒早在维也纳流浪期间,就对资产阶级政党所惯用的“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恐怖手段”产生了浓厚兴趣。
  意大利法西斯党的疯狂肆虐又给了他新的启发。
  希特勒认为,要使纳粹运动迅速发展,必须组建自己的武装力量,发挥暴力手段的巨大作用。
  1921年8月,希特勒接受罗姆的建议,招募了一批膀大腰粗的退伍军人,专门负责在纳粹党集会时维持秩序。
  为了不招风惹眼,引起非议,这支纠察队起初叫做体育运动队。
  同年10月,又改名为冲锋队。
  11月4日,希特勒在皇家啤酒馆演讲,社会民主党派人来骚扰起哄,冲锋队首次亮相,大打出手,直到大批警察赶到才结束这场武斗。
  希特勒后来就此吹嘘说,50名冲锋队员打退了社会民主党派来的七八百人。
  从此街道就属于纳粹党了。
  为了打击政敌,冲锋队还主动出击。
  1922年1月12日,希特勒亲自带领冲锋队去破坏社会民主党的集会。
  冲锋队员接受军训,拥有武器,身着统一的褐色制服,因而又称褐衫军。
  冲锋队员除了充任纠察之外,还在建筑物的墙壁上粉刷标语和张贴广告,与持不同政见者厮打殴斗。
  这些颇具神秘色彩的活动,对青年人很有吸引力。
  开始参加冲锋队的主要是不能进入常备军的旧军人,后来则有大批社会青年加入冲锋队。
  到希特勒上台前夕,冲锋队已发展到200多万人。
  随着人数的不断增加,冲锋队的成分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难控制。
  因此,希特勒又在1925年11月挑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