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什么好结果的。
同样是两个月的假期,状元公武植却没有衣锦还乡的心情,他本来想留在京城打听一下弟弟武松的消息的,他本以为自己成了状元之后,消息的门路会广一些的,可惜理想和现实毕竟有距离,宫里的事情还真不是说打听就打听得到的。好在还是曹端托赵佶找了宫中的熟人问了一下,说是还好,武植才稍微放心了一点。
就在此时,武植就接到家中的来信了,信是他的未婚妻寄来的,显然他的未婚妻对他很是了解,平日武植云游四海,还没有办法通信,这时候却直接把信寄到了李清照家中,托李清照代为转交。其实,当信使来到京城的时候,武状元公正是街头巷尾人们口中最热的人物了,哪里用得着转交。这信使乃是武植未婚妻的家仆,听说姑爷中了状元,哪里有不欣喜若狂的,当下也不找什么李清照家了,直接问了路,奔着状元府就去了。
信是武植的未婚妻潘氏所写,这潘氏闺字叫做金莲,乃是清河县黄金庄庄主的爱女。武植和她结识是在四年前,当时武植和弟弟武松都还在老家。武植当时随着本县一名文武双全的老师傅学习学问习武,弟弟武松对于四书五经之类没有什么兴趣,专要学武,武植便只好一边跟着师父学,一边回家之后把师父教的再授给弟弟。没有想到武松竟然真是个练武的奇才,练到后来竟反而超越了哥哥,这是后话。
武植家中虽然清贫,但凭着过人的天赋和师父的无私提携,很快就在本县广为人知,因此也受邀参加了一些文人的诗会,而他就是在这个时候走入潘金莲的视野的。这潘金莲因为家中兄弟很多,姐妹却一个也无,不免就受了这些顽皮淘气的兄弟的影响,喜欢耍文弄武,走街串巷。为此,她日常时刻都是作男儿打扮的。有一次,她偶尔参加一个诗会,就认识了武植,武植外表英挺,在诗会上口若悬河,文思汹涌,令这位情窦初开的潘家小娘子心动不已。后来,又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潘金莲又看见武植教训几名欺压平民的市井无赖。武植那时候武功还未大成,但他往那几个地痞面前一站,就像一尊天神一般,令人不敢直视,那几个地痞摄于他的气势,很快就被他打得满地打滚,落荒而逃。
应该说,这样一名文武双全,正气凛然的英挺男子正是大多数女子的梦中情人,潘金莲又岂能例外!于是,她便主动和武植结交,很爽快地表达了自己的好感。武植也正在血气方刚之龄,忽地有一位美丽豪爽的女子对自己表达倾慕之意,又岂能不动心。于是,二人就很自然地海誓山盟,私定了终身。
不过,潘金莲的父亲潘老太公却不是那么好说话了,老人家虽然并不是嫌贫爱富之人,但武植虽然不错,毕竟家徒四壁,又是白丁之身,把爱若珍宝的女儿嫁给他,以后还不得跟着受苦吗?他提出了一个条件,就是武植必须中举才能迎娶女儿。他的打算是,大宋重文,人一旦中举,生路就不愁了。何况以后还有考进士入朝为官的机会!
以武植的才学,觉得中举对自己实在不是一个很难的条件,当下他便一口答应。而潘金莲也很是刚烈,当下就断了游戏红尘的念头,回到闺中,规规矩矩地学习女红,看的书也不过是《女经》之类。自此,红尘中便少了一个行侠仗义的女侠,多了一名德容双馨的淑女。
由于武植去年已经中举,按照当初的约定,就可以回家和潘金莲成亲的,但武植却想着一举考取进士,风风光光地回去,只是他没有想到,这回不但中进士,而且一中就是状元。而潘家得了武植中举的消息,自然就开始筹备婚礼,问题是新郎还不知道在哪里,其他一切筹备得再完备又有什么用?还是金莲知心,她知道以武植高傲的性子,一定会一举进京参考进士的。她从历来武植给她的信中知道武植和大才女李易安相交颇厚,便亲自写了一封信,让李清照转交武植。对于李清照这位名扬天下的大才女,她倒是没有生出醋意,因为她对武植的为人很是了解,她相信武植不是那种朝三暮四的人。况且,即使武植真是那种人,做贼心虚之下,也不会把和李易安相交的事情付诸鱼雁的。
潘金莲的信很简单,首先就是问候了一下武植,说了一些你侬我侬的缠绵话,然后就说听说了武植中举的消息,很是高兴,渴望和他相见。
武植看了,不由吃吃地笑了起来,潘金莲的话说得很露骨了,其实就是在提醒他,中举了就算是完成了你和父亲的约定了,你就该乖一点,乖乖的来娶我,不要让我再“此时此夜难为情”了,反正进士不中进士,我家里人和我本人都不会嫌弃你。
武植笑着,心中又想起了那个快意恩仇,风风火火的小女子形象。当初听说她入了闺阁之后,变得温柔如水,还担心她会迷失了本性,没有想到她在骨子里还是那个敢爱敢恨,什么话都敢说的“女侠”,只不过,她如今说话的方式委婉了一些,更柔和了。
美人恩重,武植也只好招来那个送信的潘家家人,说和他一起回去。至于武松的事情,他只好委托曹端代为留意了,如果有什么紧急情况,希望他尽量代为照顾。不过,对于这一点,他还是不抱希望的,因为曹端这人虽然很有办法,但牵涉到宫里,很多事情就不是个人的能力能解决的。
第172章 妓馆问题
送走了朱松和武植,曹端便将目光集中在了马上就要出版的第一期报纸之上。经过几天的培训,东京报社那些个临时拼凑起来的外行们算是已经知道了报纸出版的程序以及自己在这个程序里面应该发挥的作用。而今天将要进行的是这一系列培训里的最后一场,是关于报纸的语言风格的。
来到东京报社的时候,全部的人员都已经集中在一起。应该说,这些年轻人都是很有干劲的,而且他们也知道自己正在从事的乃是一项前人所没有做过的事业,若是一举成功,是很有机会扬名四海的。对于这些文人来说,成名比起黄白之物来诱惑强了不知道多少,而且,报社给予的工钱也很是可观。事实上,不仅这些年轻人有干劲,就是王诜王老太尉在这般阳光的氛围之下生活了几天之后,居然也变得热心起来,调度人事主动多了。
曹端的培训说的就是一些很基础的内容,对于报业,他自己也就是半桶水的水平,哪里能说出一些很深刻的内容来?好在他的“学生”们都是入门级的,在这些人面前,他勉勉强强也敢“猴子称大王”了。加上曹端个性本就诙谐,说话的风格是面前这些平素“之乎者也”不离口的文化人很难想象的。一会说天,一会说地,愣是把这些饱读诗书的学子们忽悠得晕头转向,大呼高深。
曹端走上讲台,第一眼就很自然地落在最前列的两位千娇百媚的美女身上,眼中的神色坦然得就像望向的是两尊佛像一般,单是这一点就足够下面的那群学子们敬佩好一阵的了。这时代陌生男女之间交流太少了,这些平日里道貌岸然的学子们虽从外形上来说还是男人,但从内心的羞涩程度上来说,已经不啻女子了。面对李、孟这样的大美女,平日正视一眼都有所不能,只好偷偷躲在后面偷看。
曹端一边看着养眼的美女,一边享受“学生”们崇拜的目光,心中的惬意自然是难以言喻的,只是他的脸上却全是肃然之色,令人见之难免生出膜拜之心――正气嘛,难免“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令人生出膜拜之心还不是小菜一碟!
“学生”们还没有膜拜下去,曹端就已经进口微张:“我今天要说的报纸的语言风格问题,是主要是针对在座的编辑和记者的。”
下面的编辑和记者们立即竖起耳朵,生怕漏过一个字,曹端点点头,表示自己很满意,嘴上却没有停顿:“首先,报纸的语言要尽量使用白话,让平头百姓们都看得懂,这一点相信大家都能理解。我们办报的宗旨就是关心民生的问题,若是我们关注的对象自己都看不懂报纸,怎么可能会有好的反响呢!当然,大宋重文,学子们也是我大宋子民,自然也是我们的关注重点之一,若是大家有学术问题需要探讨商榷,也可以专门成立一个文言专栏,具体怎么操作,由各位编辑商量,报送王总编批准就可以,我本人是不会插手这些具体事务的。”
说到这里,大家都不由点了点头。人毕竟都是有私心的,关注民生是好事,但若是漏过了自己所在这个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