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环境,积极向上的经济建设情况时,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动了留下创业的心思。
这些殖民者的后裔表面上是白人,但实际上却是象莱丝说的那样——他们都是白肤色的黑人。别看在土著面前他们还有些人种的骄傲资本,但实际上在欧洲,他们都是实实在在的下等人。他们没有受过好的教育,没有在知名的大学里上过学,更没有在跨国大公司里工作的经验,甚至连思维方式都带着东非的烙印。这些人很清楚自己的综合竞争力实际上是比较差的,这些年在欧洲他们已经尝够了苦头。
如今,这样一个机会就摆在他们的面前,他们又怎么能放弃?在蒙塔亚,他们是受过教育的知识阶层,手里还算充裕的资金积累,足够让他们在这个消费极低的国家过上富裕,甚至奢侈的生活。
战争之王 … 第六卷 和平之殇 第二十五章 总理夫人
对于那些有意留在蒙塔亚创业的殖民者后裔,新政府制定了足够优厚的支持政策,以图希望这些人能为蒙塔亚的经济展出力。不过,返回蒙塔亚的前殖民者后裔们也并不是都抱着单纯的想法的。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都怀着特殊的目的——他们是来试图取回他们的父辈遗留在蒙塔亚的遗产的。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蒙塔亚民族独立革命时期,社会治安极为混乱,过于激进的民族主义者以极左的方式对待殖民后裔。在那样的情况下,好和坏、善和恶根本没有界限。大量的殖民后裔被杀伤,被驱逐,私人财产或被抢夺,或被毁坏。
在那个混乱的年代,想把个人财产转移出去往往是不可能的。一些殖民后裔为了保住自己的财产,纷纷把自己的财产就地埋藏起来,然后携家人逃离蒙塔亚。这些殖民后裔原本想等到蒙塔亚局势稳定一些的时候,再回来取出这些财产。
可是,紧随而来的却是蒙塔亚持续不断的战乱和饥荒。今天是这个将军上台,明天是那个领袖执政,社会持续动荡不安,治安根本无从提起。更要命的是,在蒙塔亚国家独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蒙塔亚人都处于一种极度仇视殖民者的情绪里。在他们看来,他们如今所受的战乱和困苦,就是这些可恶的殖民者们造成的。
也曾经有一些殖民后裔在蒙塔亚局势稍稍稳定的时候返回了蒙塔亚,试图取回先辈遗留下的那些财产。但结果却是,这些怀着侥幸心理的人被湮灭在了对殖民后裔仇视的情绪里,再也没有消息传来。至于他们是否取得了那些财产,还是那些财产又便宜了他人,那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在其后的很多年里,再没有殖民后裔敢于冒险尝试取回财产。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本世纪初马苏阿里上台以后,极度贫弱的蒙塔亚经济这才让执政者们认识到了极端民族意识的严重后果。矫枉需过正!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马苏阿里政府才提出了一系列严厉的,旨在保证外国人权益的法律条款,这就包括了伤害白人者死的严苛法律。
只不过,法律是法律,执法的却还是人。虽然马苏阿里政府执政后,确实有一些殖民后裔拿到了先辈的财产,但这些殖民后裔却不能拿着财产离开蒙塔亚。在半强迫的情况下,一些人不得已在蒙塔亚干起了实业,投了资。这其中就包括在蒙塔亚筹建电视台的法加斯和他的合伙人。虽然这些殖民后裔投资的企业在种种盘剥下未必能赚到多少钱,但和那些来到蒙塔亚寻找遗产未果,就莫名失踪的人相比。他们已经算是不错的结果了。
直到蒙巴顿政府上台,新政府与大多数国家缔结了友好条约之后,几乎已经放弃寻找先辈遗产的殖民后裔们,这才又动了取回财产的心思。当然,这一切却不能少了一个关键人物的努力,她就是蒙塔亚总理夫人——莱特勒斯
周女士。
蒙塔亚现在急需的的不是人力和资金,而是拥有知识和技术的人才。人力,有的是,蒙塔亚三百多万人口,除却老弱病残,都是可供使用的劳动力。资金,凭着蒙塔亚现在与国际上的良好关系,想弄到些无息的贷款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情。更何况现在的蒙塔亚并不需要大笔的资金,因为包括公路、港口等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都是由与蒙塔亚有着友好合作关系的国家以半援助,半投资的方式建设着的。
在蒙塔亚经济建设的大背景下,蒙塔亚对行政管理、经济、工商业、农业、教育、医疗、卫生……几乎是所有的行业都急需有技术的人才。自己培养,远水解不了近渴。这时,从海外招聘就是最简洁和快的办法了。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莱丝受蒙塔亚政府委托,远赴欧洲及拉美地区进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蒙塔亚国家形象推介和招聘活动。目的就是希望能在雨季到来之前,为蒙塔亚招来一批急需的技术人才,然后在这个雨季中为城市建设、农业、工业和商业的大展打好基础。
当然,此时的莱丝已经不仅仅是总理夫人的角色,她已经有了一个蒙塔亚政府言人的头衔。其实,如果不是莱丝不愿意从政,蒙塔亚外交部长的头衔很有可能就是她的。因为在这个国家,一个熟悉外部世界,能够顺利和外国沟通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现在的莱丝可算是修得了正果,她已经从一个不受待见的三流记者,一跃而成了蒙塔亚总理夫人。然后,闲不住的莱丝又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写成了一本感人至深的自传体长篇小说——《爱在非洲》。这本书从莱丝幼年时蒙塔亚政局动荡导致她的家庭生巨变,到成年后无法融入欧洲社会,再到重回蒙塔亚懈逅周吉平,再到经历战争的过程一一记叙。由于书中所写的内容都是源自莱丝的真情实感,强烈的代入感让小说读起来很是让人唏嘘。
一位欧洲的非洲问题专家读了莱丝的小说后曾说:这本小说是研究非洲现代史的必读著作,它深刻的揭示了上个世纪非洲民族独立运动以来,对非洲国家影响至深的民族主义与殖民主义思想的深层次矛盾冲突……
自从小说在欧洲出版,并且被《费加罗报》独家连载后,莱丝已经成了欧洲驻外记者中炙手可热的人物。传奇而独特的经历,让她吸引了众多国外媒体的注意。她现在已经是《费加罗报》及若干外国媒体的特聘记者,她所撰写的新闻稿件都是直接送给总编审阅,而不需要再经过什么杂七杂八的主编过稿。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蒙塔亚政府这才对莱丝委以重任。毕竟一个能与世界多个实力媒体有关系,还能够说得上话的人,蒙塔亚只此一个。
————————
今晚两更
战争之王 … 第六卷 和平之殇 第二十六章 低效民主
你那么漂亮,肯定会招到人的。周吉平送别莱丝时的这句玩笑话非常的准。
仅仅两周的巡回推介和招聘下来,就有近千名来自不同国家的应征者来到了蒙塔亚。这其中既有在本国失业,想到蒙塔亚找出路的人;也有读了莱丝的书,对蒙塔亚产生好奇心和好感,想为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出一把力的志愿者;也有前文提到过的带着多种想法,想到蒙塔亚探探风色的原蒙塔亚殖民后裔。
想来工作的人,自然好安排。按照他们的特长和志愿,交给有关部门去安排就可以了。而那些来看风色和提出要求试图取出先辈遗产的前殖民后裔们,却是要谨慎对待了。因为这关系到蒙塔亚与欧洲几个重点国家的关系,也关系到了蒙塔亚新政府的国际形象。一个处理不慎,大批外来人士将离开蒙塔亚,这对蒙塔亚未来的经济展极为不利。
围绕是否允许这些殖民后裔取走他们先辈的遗产问题,蒙塔亚政府国会内部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这也是蒙塔亚新政府成立以来各方意见次生重大的分歧。在这之前,虽然蒙塔亚政府分成了若干个党,但大家彼此之间都能做到团结一致,基本上意见都能达成统一。不过这次,大家终于第一次不能统一意见了。
以议会党为代表的自由派思想认为:既然现在的蒙塔亚是民主国家,那就应该来去自由,应该支持这些殖民后裔取走财产的行为,不应设置人为的障碍。
而人民党则分成了两派:一派人则认为这些财产都是取之于蒙塔亚人民的,是殖民者剥削蒙塔亚土著居民的铁证,让这些殖民后裔轻松的拿走这些原属于蒙塔亚人民的财富,显然政府对人民没法交待。而另一派则认为,如果不给这些殖民后裔些好处,这些分散藏在蒙塔亚各处的财产依旧只能深埋地下,一点积极的作用都没法挥。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