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那些事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奇瑜同志只会参谋,不会决断。
    面对手下的劝说和胜利的诱惑,他妥协了。
    陈奇瑜接受了投降,在他的安排下,近五万民军走出了车厢峡。
    其实陈奇瑜也很为难,既要他们投降,又不能让他们诈降,要找人看着,但如果人太多,会引起对方疑虑。为了两全其美,他动脑筋,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法:每一百降军,找一个人看着,监督行动。
    注意,是一个人,看守一百个人。
    想出这个法子,只能说他的脑袋坏掉了。
    '1694'
    跟上次不同,这次张献忠毫不拖拖拉拉,很有工作效率,走出车厢峡,到了开阔地,连安抚金都没拿,反了。
    我很同情那些看守一百个人的人。
    事情到这里,就算是彻底扯淡了,崇祯极为愤怒,朝廷极为震惊,陈奇瑜极为内疚,最终罢官了事。
    了事?那是没可能的。
    各路头领纷纷焕发生机,四处出战,河南、陕西、宁夏、甘肃、山西,烽烟四起。
    估计是历经考验,外加焕发第二次生命的激动,民军的战斗力越来越强,原本是被追着跑,现在个把能打的,都敢追着官兵跑。比如陕西著名悍将贺人龙,原本是去打李自成,结果被李自成打得落花流水,还围了起来,足足四十多天,断其粮食劝他投降,搞得贺总兵差点去啃树皮,差点没撑过来。
    到崇祯八年(1635),中原和西北,基本是全乱了,这么下去,不用等清兵入关,大明可以直接关门。
    好在崇祯同志脑子转得快,随即派出了王牌——洪承畴。
    在当时,能干这活的,也就洪承畴了,这个人是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手狠且心黑,对于当前时局,他的指导思想只有一字——杀。
    杀光了,就没事了。
    就任五省总督之后,他开始组织围剿,卓有成效,短短几个月,民军主力又被他赶到了河南,各地民变纷纷平息。
    接下来的程序,应该是类似的,民军被逼到某个地方,被包围,然后被逼无奈,被迫诈降。
    所谓事不过三,玩了朝廷两把,就够意思了,再玩第三把,是不可能的。
    洪承畴已经磨好刀,等待投降的诸位头领,这一次,他不会让历史重演。
    是的,历史是不会重演的。
    这次被逼进河南的民军,算是空前规模,光是大大小小的首领,就有上百人,张献忠、李自成、高迎祥、罗汝才、刘国能等大腕级人物,都在其中。民军的总人数,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三十万。
    为了把这群人一网打尽,崇祯也下了血本,他调集了近十万大军,包括左良玉的昌平兵,曹文诏的关宁铁骑、洪承畴的洪兵,总而言之,全国的特种部队,基本全部到齐。
    但凡某个朝代,到了最后时刻,战斗力都相当之差,但明朝似乎是个例外。几十年前,几万人就能把十几万日军打得落花流水,几十年后,虽说差点,但还算凑合。
    和以往一样,面对官军的追击,民军节节败退,到崇祯八年(1635),他们被压缩到洛阳附近,即将陷入重围,历史即将重演。
    但终究没有重演。
    因为在最关键的时刻,他们开了个会。
    '1695'
    开会的地点,在河南荥阳,故史称“荥阳大会”。
    这是一次极为关键的会议,一次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会议。
    参与会议者,包括所有你曾经听说过,或者你从未听说过,或者从未存在过的著名头领。用史书上的说法,是“十三家”和“七十二营”。
    家和营都是数量单位,但具体有多少人,实在不好讲。某些家,如高迎祥,有六七万人,某些营,兴许是皮包公司,只有几个人,都很难讲,但加起来,不会少于二十五万人。
    当然,开会的人也多,十三加上七十二,就算每户只出个把代表,也有近百人。
    简而言之,这是一次空前的大会,人多的大会。
    根据史料留下的会议记录,会议是这样开始的,曹汝才先说话,讲述当前形势。
    形势就别讲了,虽说诸位头领文化都低,还是比较明白事情的,敌人都快打上来了,还讲个屁?
    有人随即插话,提出意见,一个字——逃。
    此人认为,敌人来势很猛,最好是快跑,早跑,跑到山区,保命。
    在场的人,大都赞成这个意见。
    然后,一人大喝而起:“怯懦诸辈!”
    说话的人,是张献忠。
    张献忠,陕西延安府人,万历三十四年出生。
    历史上,张献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夸他的人实在不多,骂他的人实在不少。
    反映在他的个人简历上,非常明显。
    但凡这种大人物,建功立业之后,总会有人来整理其少年时期的材料,而张献忠先生比较特殊,他少年时期的材料,似乎太多了点。
    就成分而言,有人说,他家世代务农;有人说,他家是从商的;也有人说,他是世家后代;还有人说,他是读书出身;最后有人说,他给政府打工,当过捕快。
    鉴于说法很多,传说很多,我就不多说了,简单讲下,这几种说法的最后结果:
    务农说:务农不成,歉收,去从军了。
    从商说:从商不成,亏本,去从军了。
    世家说:世家破落,没钱,去从军了。
    读书说:读书没谱,落第,去当兵了。
    打工说:没有前途,气愤,去当兵了。
    史料太多,说法太多,但所有的史料都说,他是一个不成功的人。
    '1696'
    无论是务农、读书、从商、世家、打工,就算假设全都干过,可以确定的是,都没干好。
    为什么没干好,没人知道,估计是运气差了点,最后只能去从军。
    从军在当时,并非什么优秀职业,武将都没地位,何况苦大兵。
    当兵,无非是拿饷。可是当年当兵,基本没有饷拿,经常拖欠工资,拖上好几个月,日子过得比较艰苦。
    但奇怪的是,张献忠不太艰苦。据史料记载,他的小日子过得比较红火,有吃有喝,相当滋润。家里还很有点积蓄。
    这是个奇怪的现象,而唯一的解释,就是他有计划外收入。
    而更奇怪的是,他还经常被人讹,特别是邻居,经常到他家借钱,借了还不还,他很气愤,去找人要,人家不给,他没辙。
    这是更为奇怪的一幕,作为手上有武器的人,还被人讹,只能说明,这些计划外收入,都是合法外收入。
    据说,张献忠先生除了当兵之外,还顺便干点零活,打点散工,具体包括强盗、打劫等等。
    这种兼职行为,应该是比较危险的,常在河边走,毕竟要湿鞋。张献忠同志终于被揭发了,他被关进监狱,经过审判,可能是平时兼职干得太多,判了个死刑。
    关键时刻,一位总兵偶尔遇见了他,觉得他是个人才,就求了个情,把他给放了。
    应该说这位总兵的感觉,还是比较准的,张献忠确实是个人才,造反的人才。
    据说平时在军队里,张献忠先生打仗、兼职之余,经常还发些议论,说几句名人名言,比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等。
    而他最终走上造反道路,是在崇祯三年(1630),那时,王嘉胤造反,路过他家乡,张献忠就带了一帮人,加入了队伍。
    张献忠起义的过程,是比较平和的,没人逼他去修长城,他似乎也没掉队,至于爹妈死光,毫无生路等情况,跟他都没关系,而且在此之前,他还是吃皇粮的,实在没法诉苦。
    所以这个人造反的动机,是比较值得怀疑的。
    参加起义军后,张献忠的表现还凑合,跟着王嘉胤到处跑,打仗比较勇猛,打了一年,投降了。
    因为杨鹤来了,大把大把给钱,投降是个潮流,张献忠紧跟时代潮流,也投了降。
    当然,后来他花完钱后,顺应潮流,又反了。
    '1697'
    此后的事情,只要是大事,他基本有份。三十六营开会、打进山西、打进河南、被人包围、向王朴诈降、又被人包围、向陈奇瑜诈降,反正能数得出来的事,他都干过。
    但在这帮头领里,他依然是个小人物,总跟着别人混,直至这次会议。
    他驳斥了许多人想逃走的想法,是很有种的,但除了有种外,就啥都没有了。因为敌人就在眼前,你要说不逃,也得想个辙。然而张献忠没辙。
    于是,另一个人说话了,一个有辙的人:
    “一夫犹奋,况十万众乎!官兵无能为也!”
    李自成如是说。
    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