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看来,整个关宁军中好象只有他吃了亏,这让吴三桂更是郁闷,他的心事还不能向人诉说,胡守亮,方献廷都被皇帝以才堪大任为由调到了皇帝地近卫军,另外给他派下了五六个参谋补缺。就是这二万人,再也不是能任由吴三桂指挥。
唐军中只有一个人比吴三桂郁闷,那就是身兼两职的大唐户部侍郎,户部银行第一任行长陈宇,这次出兵,唐军军费就准备了二千万枚银元,陈宇作为户部第二号人物随行,攻下京师后,陈宇本来以为会有大批银两接收,结果让他大失所望,皇帝的内库存银才五十余万两银,大明的国库中存银更是不足三十万两。
这笔钱看起来不少,但连唐军军费的一个零头都不能补足,好在皇宫中的藏宝丰富,名贵字画,精美瓷器,古董玉玩到处都是,只是唐军现在差不多已打下了三分之二的天下,总不能把这些宫内的东西又拿出去变卖。
京师富得流油的大有人在,唐军又不能无缘无故的收剿别人的家财,唐军打了无数次仗,看来只有这次是亏定了,听到皇帝要拿三百万枚银元来栽减关宁铁骑,陈宇心痛的要死,只是皇帝下了令,心痛也得花
李鸿基在蓟县待了三天,将事情处理了个大概,就将后续工作全部丢给了陈宇,李鸿基自带大军返回,除了留下五千官兵维持秩序外,二万多关宁铁骑也夹杂在其中。
陈宇虽然心痛银子,但做起事来一丝不芶,花了将近一个月,才将数万栽减下来的官兵全部遣散完毕,做得丝毫不差。
大军重新登上盘山时,李鸿基让前锋部队先行,自己带着田见秀,马世耀等大将还有吴三桂等人一起游览盘山。
盘山多名胜古迹,步步有景,盘山名胜计有十峰、八岭、三盘、五台、八峪、九岩、十一洞、二十六名石等等,数不胜数。
其中奇峰怪石、崖洞、古树、瀑布、泉池更是历历在目,按自然景物分布的特色,有人把盘山分为上、中、下、三盘。自来峰一带为上盘,劲松苍翠,蟠曲遮天,是为松胜。古中盘一带为中盘,怪石嵯峨,是为石胜。晾甲石一带为下盘,万泉响涧,是为水胜。统称三盘胜境。
黄崖关城更是明蓟州总兵戚继光所建,全长四十二公里,有楼台六十六座,即敌楼五十二座,烽火台十四座。关城东侧山崖的岩石多为黄褐色,每当夕阳映照,金碧辉煌,素有“晚照黄崖”之称。
李鸿基带着众人在盘山游览了半天,众人都被盘山的景色所迷,兴致颇高,这时来到了盘山西台,李鸿基笑着问道:“吴爱卿,你可知这里谁来过。”
吴三桂想了想,道:“皇上可是说这里曾是唐太宗驻军之地。”
“不错,这就是当年唐太宗东征高丽而还,登盘山西台,随从大将军李靖拔剑起舞之地,这里也叫舞剑台。”
李鸿基没想到吴三桂如此颇闻强记,他脸上不同一红,若不是这次亲率大军来逼降吴三桂,李鸿基连盘山的名字都不知道。
李鸿基来游盘山倒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听到陈贞慧对盘山的介绍,知道李世民曾带大将来到盘山才动了游兴。
“翠野驻戎轩,卢龙转征筛。遥山丽如绮,长流萦似带。海气百重楼,崖松千丈盖。兹焉可游赏,何必襄城外。”李鸿基将当年唐太宗登盘山而作的诗句吟了出来。
“涉重冈兮望四围,挈霓闪兮断虹飞,嗟嗟三军唱凯归。”吴三桂会意,吟的正是当年李靖拔剑起舞作的《舞剑歌》。
“朕有意为唐太宗,卿可愿作李靖?”李靖一生战功赫赫,历任兵部尚书等职,功绩直上凌烟阁,更难得征战一生,得享高寿,与唐太宗君臣相得,留下千古美谈。
吴三桂热血未泯,听到皇帝把他比做李靖,马上跪下:“臣何得何能,安敢和前贤相比,万岁雄才伟略,当可比唐太宗,臣愿为万岁开疆扩土,甘脑涂地,死而后已。”
李鸿基道:“当然比得,你比李靖还有优势,李靖在你这个岁数可没有你的功劳大。
李靖在四十多岁时才碰上了李世民,以前只是瓦岗寨的一名反贼,吴三桂确实比李靖有优势:“臣惶恐,此些微功都是在前明所得,臣愿随万岁重立新功。”
“你的功劳都是抗拒满人所得,朕亦会把它记在心中,日后朕还会让你征服四夷,将我中华文明传播四方,不知你可愿意?”
吴三桂重重的磕头:“臣甘脑涂地,愿为万岁驱使!”
李鸿基看到吴三桂头上都磕出血来,忙道:“起来吧,他日朕亦要建一个凌烟阁,供后人敬仰,上面的位置朕为你留着,能不能进去,就看你以后的本事了。”
吴三桂垂头站立:“是,臣定不负陛下所望。”他终于吹散了这几天被削兵权的郁闷,只要皇帝信任他,他相信可以做得比皇帝期望的更好。
第八卷 一统中原 第三十八章 麻烦
更新时间:2009…8…19 23:09:46 本章字数:4227
皇帝御驾亲征,得胜而还,将赫赫有名的关宁铁骑逼降,京城中最顽固的人也知明朝已彻底没有希望,人心纷纷倒向了新朝,宋献策率着唐军京师中所有的文武官员在得胜门迎接皇帝的凯旋。
这次入城,唐军举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京师数十万人一齐观看,许多年后还有人津津乐道,数十万人欢呼万岁的声音响彻云霄。
这次关宁铁骑的投降对江南各省的震憾性颇大,唐军派出的投降使者终于有了收获,山东,河南,山西,直隶等地纷纷易帜,接受唐军的统治。
杨嗣昌失败后,山东,河南,直隶派出去的军队不是被杀就是投诚,这些地方其实早已空虚,若没有关宁铁骑投降在前,他们早晚也得降,无兵无卒拿什么抵挡唐军进攻,关宁铁骑的投降更是让他们彻底看清了形势,才形成了连锁反应。
至于山西,虽然一直是明朝重兵云集的地方,太原城中也还有数万精兵,无奈统兵的艾万年,李卑两人数次败于唐军手中,早已惊破了胆,加上河南一投降,山西已处于唐军的包围圈中,形势极为不利,艾万年和李卑商量了一下,只得投降。
李鸿基回到京城的第一件事,就连连发布命令,让唐军的各个将领带兵去接收投降的各地,其中山西由前线的拓养坤,黑虎星等人接收,山东由刘体纯。李岩带人接收,直隶由湖南地李双喜派人接收,河南由湖北的刘芳亮派人接收。基本采用了就近原则。
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也派了出去,他地任务是协助刘芳亮接收河南,河南情况特殊。
这些年。河南一直灾害频频。导致全省起义此伏彼起,官兵剿不胜剿,各地纷纷结寨自保,这让河南的壕强势力大为增强,加上又有左良玉割据一方,河南巡抚李仙凤的威信大为受损。
此次李仙凤虽然宣布接受唐军地统治。实际上李仙凤能控制地地方有限,河南最大地两城开封和洛阳分别有明庭的番王周王和福王,这两地就公开反对李仙凤的投降,福王是崇祯的亲叔叔。有人还提议要拥戴福王登极,和大唐势不两立。
最重要的是河南还有外援,福建和广东两省的兵马已来到河南,他们本来是要上京勤王,只是没等他们进入河北,就传来了京师被破地消息,他们进退两难,两家的军队本来就互不统属,而且结下了恩怨,根本不能协调一致,而且郑家还和唐军有接触,彼此更是疑神疑神,只得暂驻在河南,河北两省交界处。
李仙凤在河南宣布投降唐军的消息,让两省的军队都找到了借口,他们一起联合向李仙凤进攻,李仙凤只有不到一万地兵力,还以老弱居多,他匆忙丢下郑州,逃到了许昌一带。
这样一来,事实上河南还有一大半在明军余部手里,李鸿基派吴三桂协助接收河南,对他即有考验之意。也是为了让他和刘芳亮能够一东一西,相互呼应。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唐军准备接收各地投诚时,张献忠看到了便宜,他不甘寂莫,尽起全部大军,号称五十万人,攻向已宣布向唐军投降的直隶的各地,直隶的官员,军队都翘首等着唐军来接收,措不及防下,整个直隶被张献忠的大昌军占去了一小半。
唐军上下对张献忠的行为恼火万分,尤其是李双喜更是火冒三丈,直隶是由他来接收,张献忠此举摆明和他作对,李双喜尽起湖南的二万野战军,加上三万守备军,三万民夫,号称十万大军,迅速进入直隶,才将张献忠的兵锋挡住,双方分了直隶的一大半。
只是李双喜的军队毕竟太少,张献忠虽然只占了一个省,但他将江西的青壮抽调一空,虽然没有他宣称的五十万,但至少也有三十多万人,李双喜却不能象张献忠那样做,唐军兵精不在多,充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