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闯王李自成新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都恍然大悟,李鸿基拍了一下自己的头:“不错,差点把此事忘了,我军伐明也没有隐瞒的必要,正需要一遍檄文传遍天下,历数一下明廷的腐败无能,让百姓能认清形势,只是明天就要出师,谁能一晚写出一遍好的檄文来。”
在场的除了周凤梧,宋献策,顾君恩三人,其他人都是和大老粗差不多,卢象升连伐明都不愿意参与,自然也不会写什么檄文,李岩虽然有才,刚才已经表现过,也不愿自己太过抢眼。
看众人都默不作声,周凤梧向宋献策笑道:“即如此,一客不烦二主,那是请侍中大人代劳了吧。”
宋献策苦笑,怎么没想到这里绝大多数都是大老粗,早知如此,前几天提出来也不会如此匆忙了,他以前做文章还可以,只是几次考试连个秀才也没有捞到,就彻底丢下那些诗词文章。要他在一日之间写出一篇能煽动感人,言情并茂地檄文来,也真够为难的了。
宋献策暗暗后悔。
提得不是时候,只得一咬牙道:“好吧,我尽量写好。”
看到宋献策为难的样子。李鸿基已考虑到他可能不善长。若是勉强做出来。那还不如不做,心中一动道:“宋爱卿日理万机,不用费神在这类小事上,我心中已有写檄文地人选,各位退了吧。”
宋献策松了一口气,众人见檄文之事没有落到自己头上。也不去追问,明天就要出征,今天要做的事太多,跪下谢恩后。一个个都退出了大殿。
李鸿基心目中檄文的人选自然是陈贞慧,他平时就是负责记录整理唐王地各项命令,又广有才名,是最适合写檄文之人。
陈贞慧是男子,为了避嫌,李鸿基登极后他就搬出了改成皇宫地唐王府,李鸿基另外给他赐了一座宅子,他作为随军长史,地位并不高,这样地会议不是他能参加的,李鸿基退朝后,就命侍卫将陈贞慧找来。
在唐军中耳闻目睹二年多,陈贞慧早已不是当初一心想要替明庭效力的书生了,朝庭和唐军越来越拉大的差距,让他意识到唐代明已是大势所趋,非他个人的力量所能挡,在痛苦过一段时间后,就彻底效力唐军。
听了李鸿基的要求,陈贞慧并没有考虑多久,马上回道:“皇上放心,臣明天一定交出让皇上满意地檄文。”
第二天,陈贞慧的檄文果然交上来,李鸿基展开一看,拍手叫好,檄文开遍写道:“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当今大明太祖,本起于桑泽之间,驱除胡虏,恢复中华,是以享国诈有二百余年。
然后世子孙,不遵祖训,废坏纲常,失君臣之道,有帝嘉靖者,百姓皆曰:“家家皆尽是也,有帝万历者,三十年不临朝,至天启,宦官当道,四海亿兆之民,皆治于一宦官之手,有此三帝,大明当亡,不亡者,仍太祖驱夷狄之功也。
当今天子,本有所为,初诛魏阉,四海归心,然刻薄寡恩,实非明主,国之干臣,袁宗焕者,凌迟而死,致使东虏叩边,陷我百姓于水火。嗟尔明朝,大数已终,严刑重敛,民不堪命。
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诞我圣主,体仁好生,义旗一举,海宇归心。渡草原削平蒙夷,入东北尽灭满狄,安官抚民,设将防边,大业已定,此功可比明之太祖也,当以天下担之。
今我大唐皇帝,自长安领大兵五十万,当救百姓之水火,亲伐中原,为先牌谕文武官等,刻时度势,献城纳印,早图爵禄;如执迷相拒,许尔绅民缚献,不惟倍赏,且保各处生灵,如官兵共抗,兵至城破,玉石不分,悔之何及?”
李鸿基看完,又将檄文传给宋献策等人,众人都点头称善,这遍檄文中多用到大明太祖的北伐檄,正因如此,才能显示大明失德,天道循环,当亡于唐军之手。
李鸿基看过后,命令加紧传抄,让贺珍的情部部门在各地发布,务要使军队未到,檄文先到。
檄文传看远毕,李鸿基就要在三军面前朗读,李鸿基坐上特制地天子车驾,那车驾雕龙附凤,上面放前一张龙塌,龙塌背后是黄色的伞盖,斧销,木瓜等灿灿生辉,车驾的上面还刻着“光照日月”四个大字。
李鸿基让人驾着马车,从金碧辉煌的皇宫来到了端履门外,那里有三万名近卫军等着他,两旁数十名侍卫衣甲明亮,将皇帝的车驾团团围在当中,文武百官齐跟在后面,看到皇帝的车驾出来,三万名近卫军全都哗啦啦的跪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洪亮有力,仿佛将天都要震下一个大窟窿来,两旁看热闹的百姓也慌忙跪倒,不过他们欢呼的声音就不免参差不齐了。
李鸿基站在车上,展开了檄文,开始宣读,每当皇帝读完一段停下时,官兵和百姓都三呼万岁,到檄文读完,万岁的呼声更是响彻云霄。
陈贞慧见自己的檄文得到了皇帝的认同,又是欢喜又是担扰,欢喜的当然是会得到皇帝的赏识,只是如果自己的父亲知道自已先是假装投靠到如今真心为唐军效力,还写出伐明檄文时,会不会气得吐血。
当然他更是担扰此次皇帝亲征伐明,自己的家人会不会受到伤害,虽然皇帝答应他可以派出情报人员先将他家人接出来,只是陈贞慧自己知道,父亲是绝不会跟着走的,反而有可能将唐军接他的人员抓进官府,只好拒绝了皇帝的好意。
读完檄文,皇帝在三万名近卫军的簇涌下,向西安城外行去,离西安城十里,那里还驻扎着从各地抽调的八万名精锐野战军,一路上看到皇帝的车驾,西安的居民都跪地相送,留守文武官员送到十里开外的军营才返回。
李鸿基当着八万野战军的面,又重读了一遍檄文,皇帝的声音再大,也传遍不了八万人的军营,李鸿基每读一句,都要等人一遍遍传下去,直到每个人都听到,才读下一句,这短短四百多字的一篇文章,李鸿基整整读了小半个时辰。
读完檄文,李鸿基就命令全体拨营起程,唐军汇聚了八万野战军,三万近卫军,后面还跟了十万民夫运送粮草弹药,总共二十一万大军向山西前线出发。
陈贞慧檄文上讲五十万大军,那是文人的通病,喜欢夸耀,唐军除非放弃地盘,尽起境内的大军,否则那来五十万人,不过,李鸿基也没有让他改,明朝虽然有百万大军,恐怕也挡不得自己十一万大军一击,又何必再改。
唐军一路浩浩荡荡,大军排成十里长的队伍,出潼关,过黄河,花了十日时间,到达了山西前线,此时已到了三月初春,虽然寒意还未完全散去,各处却可以看到青青的小草发出的绿意,枝头上也冒出了绿牙。
这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各地的农民都正在耕种,山西去年大灾虽然没有,小灾却不断,有了可以在旱地耕种的作物,加上山西免税,百姓尚可以温饱,见到自己的队伍,大路两边的百姓丝毫没有惧意,唐军的关系和百姓处理的极好,碰到灾害天气,地方的守备军最重要的任务都是帮百姓救灾。
许多百姓都从家里拿出东西,往唐军行军的战士手里塞,唐军没有接战,先在自己的领地里受到箪食壶浆的待遇,见到皇帝的车驾,所有人都跪了下来,真心实意的磕头。
百姓是感恩的,山西被明军和唐军各占一半,对比明军治下的百姓,同样的年份,那边也有许多人种上了旱地作物,收成虽然也有,但辛苦种出来的粮食,大部分却交给了地主壕绅,自己只能挣扎在死亡边沿,每天都有一些百姓冒着生命危险从明军那里逃过来,相比他们,自己无疑是生活在天堂,这边即使是无地之人,种出来的粮食拿大头的还是自己。
李万成已经遵照李鸿基的命令,收复了晋中,对太原作出了攻击的姿势,李鸿基的部队一到来,山西明军的前线骤然紧张,唐军在山西的正规军一下子变成了十五万大军,孙传庭大为叫苦,只得将兵力全部集中在太原,作出誓保太原的决心,并派人紧急向杨嗣昌求救。
    第八卷 一统中原 第十二章 声东击西
     更新时间:2009…8…19 23:01:38 本章字数:4347
   在孙传庭对太原紧张万分时,唐军却只是对太原虚晃了一枪,大军分成三路,一路三万大军直取寿阳,阳泉,一路三万大军直取辽州(今左权县),而李鸿基中军的七万大军直接绕过寿阳,沿桃河,温河,直攻真定卫(今石家庄附近)。而留下二万大军对太原保持压力。
孙传庭大吃一惊,若是寿阳,阳泉一失,河北的大门就为唐军趟开,唐军没有后顾之忧,真定和保定府也不可能挡住唐军太久,京师就会遭到唐军的直接进攻,孙传庭不敢怠慢,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