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蒋介石看来,北蒙失败是在所难免的,即使他再向北蒙增加兵力也会是同样的结果。因为,现在的国力和国内环境都不具备战胜苏军的条件。
现在,国内不仅有和苏俄联系紧密的**以及众多对他蒋中正虎视眈眈的党内政敌,还有一个最让他担心的东北问题,那里的日本人也在蠢蠢欲动。所有这一切,都不可能让他抽调大量部队北上入蒙作战。何况,北蒙可要比东北远得多,苏俄的目的也仅仅局限于遥远的北蒙那个历史上的苦寒之地罢了。
可这场小胜还是很有用处的,它毕竟给了他喘息的时间。因为胡汉民事件,又有汪精卫在广州另立政府,蒋介石在国民党内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蒋介石现在需要时间,他认为,只要给了他足够的时间,在他解决了广州政府后,他在党内的地位就会得到空前的巩固,他就拥有了可以从容面对外部压力的资本了。因此,这个胜利他是不会轻易放过的。
果然,这场“大胜”一经《中央日报》刊载,立刻在国内各界引起巨大反响,民众对战胜苏军入侵产生了极为乐观的情绪,各地学生都举行了浩大的游行庆贺北蒙大胜,民族英雄的头衔也再次戴在宋哲武的头上。
一时间,不论是街谈巷议,还是报刊文章,无不充满对宋哲武的赞美之词,民众和舆论都从压政府抗战转到支持宋哲武抗战上来。
此外,还有一件事也帮了蒋介石纾困解忧的大忙。
在宋哲武上报战果的同一天,在苏军越过唐努乌梁山后,一直保持沉默的,以博G为首的ZG上海临时中央发表了题为《坚决支持中国各少数民族为争取民族自治,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压迫的斗争》的通电。
这封通电显然是吸取了在上次“中东路事件”中,ZG明确号召武装保卫苏联的教训,全篇通电并没有提到苏联一个字。不过,通电的含义还是很清楚的,各民族当然是包括蒙古族的,支持各民族自治也涵盖支持蒙古族自治,这也就是支持在苏联的伪蒙古共和国,当然也就是支持苏联。而且,自治和独立在很多时候都是很难准确区分其含义的。
感谢“G7”书友的月票!。
第四百九十八章抗战委员长很无奈
**中央的这封通电显然是吸取了在上次“中东路事件”中,zg明确号召武装保卫苏联的教训,全篇通电并没有提到苏联一个字。wWW。不过,通电的含义还是很清楚的,各民族当然是包括蒙古族的,支持各民族自治也涵盖支持蒙古族自治,这也就是支持在苏联的伪蒙古共和国,当然也就是支持苏联。而且,自治和独立在很多时候都是很难准确区分其含义的。
在“中东路事件”中,因为号召武装保卫苏联,对zg自身的威信影响极大。这让zg在白区的工作,尤其是城市工作和学运工作受到很大挫折。
这封通电的内容措词含糊,这让宋哲武感到很惊讶也很诧异,这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zg上海临时中央,可是在才从苏联回国不久的所谓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把持之下,是受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和王明的遥控指挥的,仅发表这样含糊的通电实在是不容易。
从时间上推断,这个时候应该是向忠发被铺后,王明刚刚被共产国际派驻中国代表米夫任命为zg中央最高负责人,在发生了**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叛变后,心存畏惧的王明又跑回莫斯科做驻共产国际的代表,指命博古为中央临时最高负责人。
现在,应该是刚刚回国的这些布尔什维克们,大概还没有完全控制住临时中央。否则,一定会发出激进的、当然也是愚蠢的支持苏军入侵北蒙的通电。
因为即使在“中东路事件”时,zg党内也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最著名的反对者就是曾任总书记的陈独秀。陈独秀当时给中央写信说,“这样做,会使群众认为我们只是卢布作用,而不顾及民族利益。”,陈独秀这个敢于公然跳出来的人,也因此被开除出党。
不过,即便这样,这封通电的发表也让蒋介石如获至宝,他第二天就把这封通电和北蒙大捷的战报放在《中央日报》的同一版面发表。
这封通电也同样如蒋介石所料,在国内引发悍然大*。
以《中央日报》为首的媒体,对这封通电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攻击谴责,甚至一些著名的民主人士也发表文章批驳这封通电。这也让部分城市的学生把矛头转向了zg,部分城市的游行学生更是喊出了支持中央攘内安外的政策,先剿灭赤匪的口号——
南京,憩庐蒋介石官邸。
在蒋介石宽大的办公室内,蒋介石脸上罕见地挂满温和谦逊,甚至还能看出些许感激的笑容,目送着几位客人依次走出他的办公室。
能作为客人来到蒋介石在憩庐办公室的人,自然都不是普通的人,而能让蒋介石亲自恭送,身份更是极为高贵,这几位客人的身份显而易见是很特殊的。
只不过当最后一位客人的身影,被那散发着天然棕色、纹理优美清晰的由美国进口的樱桃木制作的木门遮挡住的一霎那,蒋介石脸上那人见人爱的笑容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脸铁青。蒋介石的一双眼睛更是毫无顾忌地**着无穷的怒火,紧握的双手更因为用力过猛,以至于骨节间都显出青白色。
被愤怒的蒋介石刚刚送走的是南京政府监察委员张继、立法院副院长谭振、北平研究院院长李石曾三位国民党响当当的元老。
这三人是来劝他蒋中正取消和胡汉民反目的约法、放弃事实上的**,并在党内实行民主,以及和在广州另组政府的汪精卫冰释前嫌、提前召开国民党四大全会、选举国民党新的政治领袖等等。
这件事,如果是放在以前,蒋介石是绝不会给这些人好脸色的。
可是今日不同以往,蒋介石因一时激愤,在试图订立约法以总揽权利,以免胡汉民等一干元老掣肘的这件事上,和胡汉民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蒋介石一怒之下,软禁了胡汉民,这让国民党内的元老们十分不满,刚刚收拢起来的国民党各派别,又重新倒向了汪精卫。
在现在这种对蒋介石很不利的情形之下,面对这些和自己离心离德的党内元老们,蒋介石不但不能再采用对付胡汉民的办法,还得放下身段向这些元老们耐心解释自己的友好初衷,并不得不忍辱负重地向这些元老们频频“暗送秋波”、大肆释放善意。
这让心高气傲的蒋介石感觉蒙受了巨大的羞辱,而最让蒋介石感到无比愤怒的,还是他偏偏还不能把这些不仅背地里辱骂他蒋中正,甚至还敢在公开场合公然和他分庭抗礼的人怎么样。
蒋介石很清楚,他在党内的资历和这些大佬们相比还是太浅,老一辈的党内同志仍示他蒋中正为“军事”的而非“政治”领袖。在这些元老们看来,汪精卫才是国民党当然的、甚至也是唯一的政治领袖。
也正因为如此,几年来,党内对他不服或不满的大佬们,总是不断地联络地方实力派,挑战他蒋中正所获得的中央政权的合法性。他被迫四处征讨,以期实现一直以来他所希望、期盼的统一大业。
难道仅凭一个先总理的政治遗嘱起草人的名分,就是天经地义的国民党政治领袖?对有着这种看法的党内同志,蒋介石是嗤之以鼻的。
在蒋介石的眼中,汪精卫只不过是一个外表光鲜的金字招牌罢了。他既无能力,也无手段,更无智慧来领袖全党,更遑论领袖全国了。
他蒋中正也正是看透了汪精卫,才敢于当年在广州时,冒险发动“中山舰事件”,并赶走了他的一军中的全部**员。而当时作为国民党最高领袖的汪精卫,在权威被蒋介石无情地挑衅后,汪精卫完全有绝对优势的军事实力可以拿下羽翼未丰的蒋介石,可是悠游寡断的汪精卫却最终选择了负气离职出走香港。
一个遇到下属挑战其权威,不敢以强硬手段应对,只知负气出走的人,是不配也不可能肩负起领导一个政党和国家的重任的。
可恨的是,这些所谓的党国元老们,竟然对此视而不见,或者根本就是有选择地忽略。
说穿了,这些人不过是感觉到在他蒋某人手下,权利受到了限制。而在汪精卫的手下干事,则可以利用汪精卫的软弱可欺,攫取更大的权利和利益罢了。
“娘希匹”
怒火中烧的蒋介石,忍不住用他的家乡土话骂出声来。
说他蒋中正只懂军事,做个党国的军事领袖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