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扬帆大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显波让锦衣卫重点调查在朝官员情况,当然刑部也没闲着。一些台面的证据还得刑部去查,锦衣卫主要以情报收集为主。
    期间,朱显波分别密会薛贞,王诚恩,这两个老丈人,是朱显波可靠的外援,先征求他们的意见,然后找来朱丹、周涛,三人进行数场头脑风暴,各部人员名单大致拟定。
    但事情得一步一步来,操之过急难免引起政局动荡。朱显波王拓汇报来的情报一一交给钱嘉征去落实。所为欲加之罪,何何患无辞。为了大明大帝国的将来。朱显波首先必须加强自己的皇权集中,也为了开疆扩土,守备领地必须选拔一批能干的人来执行自己的政策。
    原本朱显波想第一个动李明德,薛贞认为那样太过急躁,容易引起反弹,再加上当初立皇上时,李明德态度暧昧,容易让人联想皇上是借机报复。朱显波想想也对,毕竟是首相大人,朝堂下好多是他的学生或门客呢,还是先从其他地方着手。
    建贞六年,正月刚过,太和殿。
    “臣钱嘉征有本要奏,经查,北直隶左布政使建贞二年、三年截留朝廷救灾银两五万两。”
    “混蛋,救灾款也敢截留。”朱显波火冒三丈,本来想着动动这些朝官即可,没想到这一查还真有敢贪污救灾款的,叫刘策、杨一鹏等情何以堪。
    “皇上,当如何处置?”
    “薛大人,你掌管刑部,你来说。”
    “启禀皇上,按律当没收赃款,降三级。”
    “这么轻松,他贪污的可是救灾款项,一两银子可以救活一个人呢,他这是草菅人命。”朱显波心有不甘。
    “微臣疏忽,按皇上的说法,当没收家产,流三千里。”薛贞说的轻巧,堂下跪着的北直隶左布政使可吓傻了。心想这薛贞也太黑了,皇上就说了句草菅人命,也不是说自己就直接杀死那些灾民啊。
    我了个去,这差距这么大,也是,一个是贪污,一个是故意杀人罪了,区别大发了。五万两不至于流放三千里,这可是堂堂的北京市委书记啊。朱显波想了想,抬头朝堂下看看,“让其交出赃款,并罚银五万两。降为涿州县令。”
    “微臣谢皇上隆恩。”县令就县令,总比流放强。
    “吏部记上这笔账,如今后再发现贪赃枉法行为,则严惩不怠。另升保定知府刘策为北直隶左布政使,克日上任。”这刘策因朱显波上任伊始涿州救灾得力已经升任保定知府,并举荐杨一鹏做了涿州知县。朱显波要的就是这种关键时刻能解决问题的,刘策和杨一鹏两人单就救灾来说比那些京官或者布政使功劳还大呢。这一点李明德和吏部官员都很清楚,对于皇上的这一任命也无可厚非。反正平时各布政使和知府的任命吏部选拔出名单后要呈皇上御览,今日钦点了未尝不可。
    “今后吏部考核官员时,对于救灾行动能力也要加以考核,对于那些救灾不力的知府,布政使,一旦导致灾情泛滥,灾民大批逃离或者死亡的应该当场撤换。”
    众人也无话可说,朱显波是靠救灾立威的,当臣子的当然知道皇上对于灾民的感情。
    “皇上,臣等还查明杭州知府常年收受各地富商贿赂,给予商人各种便利。”钱嘉征的第二个目标竟然是立了大功的杭州知府,当初王拓和朱显波两人设计敲诈宋会杰,这杭州知府没少立功,可能这家伙以后就假皇上名头行敲诈之利了。
    “具体情况呢?”
    “有据可查的有十三次,共计银元二十万。”
    草,这家伙够厉害的啊,当初朱显波穷的叮当响的时候,宋会杰那里才榨出这么多。他一个知府敢这么嚣张?这杭州知府是当不成了,这富庶之地还得派各省心的人去。
    “你们刑部抓来量刑,着杨一鹏任杭州知府。”
    还是救灾功臣,朱显波的意思很明显,谁在关键时刻帮周朝廷做好事情,谁就有机会。
    对于这些处罚和任命,李明德和各部尚书们也无话可说。一来皇上执意要用自己的人,谁不同意摆明了是反对皇上。二来,这两人确实救灾有功,执政能力也不错。两个贪污**的也确实被刑部抓了个实实在在降职、流放是难免的了。
    “臣刑部侍郎钱嘉征有本要奏。经查兵部尚书李承宗在建贞三年,崇祯五年利用朝廷征兵之际,共贪污银两二十万有余。恳请皇上定夺。”
    兵部尚书,这点钱不算过,只是保守的李承宗跟不上我这皇上的思路了,所以他被首先推了出来。李承宗冷汗直冒,也想不明白,一直低着头。原本想着自己是皇上的亲信,怎么皇上第一个拿自己开刀啊。
    “李爱卿,可有此事?”
    “这。。。。”
    “回皇上,刑部已经掌握了确凿证据,请皇上过目。”钱嘉征真是个演双簧的天才。
    “李相,你看此事如何处理?”
    李明德朝朱显波看看,也是满脸大汗,心想自己只怕也被查证,可不比李承宗少。
    “还请皇上圣断。”确实得请皇上裁断,一来免得将来皇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二来也不清楚皇上心思。
    “降李承宗为兵部侍郎,总督辽河,正三品。罚白银十万。即刻前往盛京上任,希望你能好生悔过,继续为朝廷为大明子民出力。着刘立洋回京接任兵部尚书。”
    “谢皇上恩典。”二十万两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只降了一级还是个封疆大吏,李承宗感激不尽。这确实是皇上的亲信了,要是别人只怕要连降三级甚至流边了,李承宗除了感激还是感激。另外几个人只有羡慕的份了。
    PS:本月响应纵横新政策,每日更新一万,请大家果断收藏,给予支持啊
第一一九章 集权(2)
    ( )散朝后朱显波把李承宗叫进宫来,深谈了一次,阐述了我大明开疆扩土的想法,希望他到任后一方面努力治理好东北的大好河山,另一方面要不断的往东往北往无人区试探性移民,能种植水稻小麦的土地都不要放弃。另一方面要加强军务,搜寻皇太极等人。
    对于李承宗来说,这个降级实际上和升迁差不多。官阶小了,地盘大了,辽东数省尽归帐下。朱显波看上了他的稳重和保守,守备东北太需要他这样的亲信兼老臣了。李承宗也承认了自己的保守死路跟不上朱显波这皇上的思路,愿意在有生之年为朝廷镇守大东北。
    安排妥当兵部,朱显波逐渐掌握了军政大权,于是更加大力度进行人员的跟换了。不久,某日朝堂上。
    “臣查明,礼部尚书郑志良私自收受他国礼品,黄金无数。建贞二年参与科考作弊。请皇上严查!”要不怎么说钱嘉征是个人才呢?王拓能捕捉到点影子提供给他,他就能办成铁案。
    皇上怎么严查,不至于抄家。朝中二品大员,收点礼金其实也不算什么嘛。只是这朱显波想表明自己的立场,当然更主要的是找机会换人。
    当然朝政商议的结果就是暂停郑志良礼部尚书之职,交刑部尽快查明案情。在此期间,由王诚恩暂代礼部尚书。、这个是不是太明显了点,不过也能理解,给国丈大人腾地方,他郑志良也是应该得。
    接下来的人事安排,朱显波有点为难,因为他的目标是朝中第一重臣李明德。一来顾忌老家伙的势力,二来怕朝中大臣说闲话。
    “国丈大人,你看这如何是好?”朱显波只好求助于薛贞,说出了自己想换掉李明德想法。
    “皇上,这李相当初立皇上时就摇摆不定,甚至和李太后沆瀣一气。平时为人老奸巨猾,守旧且顽固。皇上理当早早换人。”看起来薛贞比自己更着急。
    “可朕担心朝中大臣会说闲话,还有李相在朝多年,朝中势力庞大,难免会引起点动乱。”
    “一朝天子一朝臣,皇上已经登基五年了,他李明德还是稳坐相位,说明皇上仁至义尽,如今是他自己跟不上皇上的思路,理当让贤。至于皇上担心朝中大臣会袒护李相,这点大可放心,从明日起,老臣就为皇上去说服这些人,让他们逐渐站到皇上这边来。”
    朱显波一想也对,论势力薛贞不比李明德差,也许薛贞知道自己废了李明德肯定要重用自己,卖力点也是正常,只是将来会不会薛贞权倾朝野,欺侮自己这个皇上啊。
    “国丈大人,这样,你下去整理下,看看朝中那些大员是跟着李明德,拟个名单上来,到时候你再替真去做他们的工作不迟不迟。”这朱显波不傻,李明德的势力要是全部被薛贞收了,这朝中还有谁是他的对手,倒是自己也就是个政令不出午门的皇上了。先让她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