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此北海舰队的巡航任务又大幅度增加了。朱显波心想为今后的中日大战先做点准备未尝不可,尤其是美津岛,除非日本人听人宰割,不然早晚会来抢,那时候进攻日本就有借口了。而这次海战中的参展者肯定回港之后陆续有人要成为海军教官,为大明培训更加庞大的水师,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北方大陆上,李自成也是一路挺*进,朝鲜京城的李世宗似乎没做任何抵抗就投降了。在投降书中再三表示忏悔,希望李自成和大明帝国能放他一条生路,愿意年年纳贡,甚至做傀儡也行,去江华岛也行。他想错了,怪他自己没看清楚形势,没看清楚人,这朱显波和李自成是什么人?他居然丝毫不知道,情报落后惹得祸。
但是他遇到的不是孔孟,是李自成。
李自成当场揪把投降书烧了,恶狠狠的臭骂了李世宗之后推出去砍了。不光李世宗,整个朝鲜王室数百号人都被砍了个精光。甚至连一些忠于朝鲜王室的人也被一一揪出处刑。消息传回京师,大明朝廷一片哗然。群臣纷纷参奏李自成过于残暴,不适合担任当地政府最高长官。当地的老百姓也一片哗然,虽然李家反复无常,这大明李将军未免也太残暴了,一点机会都不给啊。
可朱显波不这么看,一来自己已经许诺给李自成了,就算哥俩关系再好,皇上说出去的话,不能那么轻易的改变。二来现在这种局面不正是自己和李自成达成的某种默契吗?如果再给朝鲜王室留下血脉,那么将来的几十年未免还要继续唧唧歪歪。
很快李自成派人送来朝鲜地域名册和库存等,请求圣裁。
朱显波于是顺手推舟,加封李自成为兵部右侍郎,就任朝鲜总督,并嘱咐他提防日本来犯。
消息传到南越,南越王室,立即派人来朝廷进贡。并自降一级,愿世世代代效忠大明帝国,南越锦衣卫来报,看起来王室的态度还算诚恳,哎,朱显波现在也没有时间管他,多送点银两和美女来就是了。
随后日本德川幕府来使请罪,认为日本不应该听信李世宗谗言,冒然冒犯大明,今后将秉着和平共处的原则继续和大明交好,并送上美女两名,黄金万两。
看来李自成这个混蛋残暴有残暴的好处啊。该奖励奖励他个美女啥的,或者陈圆圆找到给他。
李自成就任朝鲜总督后,推荐其下属吴三桂任山海关总兵,虽然朱显波心中有说不出得滋味,还是应允了他,毕竟山海关虽然不那么重要,总得有人管。
朱显波认为朝鲜收入囊中,整个东北也需要重新规划化了,朝鲜设总督也是暂时的,将来等海军再强大些,可以全面压制小日本了就恢复行省布政使制度。
不管朝廷议论如何,朱显波出兵朝鲜到达了数个目的是不争的事实,首先北海舰队得以实战锻炼,当然也震慑了小日本,以后那些官办的海盗应该会烧很多。其次是给了李自成立功的机会,将来再有战事,李自成带兵出征压力会更小,当然最实惠的就是把京城的外围向东扩了几百里北海也逐渐成了大明的内海,京津的安全进一步有了屏障。
对于立志建设一个强大海权帝国的朱显波来说,占领朝鲜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自此从朝鲜出兵,无论是到日本还是琉球或者遥远的澳大利亚都要方便许多,这些一般人是看不明白的,朱显波也不想解释,让事实慢慢证明。
北海舰队已经暴露,今后小日本也不会再安宁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敌人,荷兰人也会得到消息,朱显波也不管了,反正我就是要海权。早晚要接触要打仗的。
而内陆方面,搞定了朝鲜,朱显波原本是想弄安南,但安南当政者比李世宗反应快,再加上跨度太大,朱显波一时无法触及,最最主要的还是北方有个强大的敌人,甚至比皇太极还强大,还难缠。他就是众多的蒙古部族形成的瓦剌。
还好朱显波早就开始修建京同高速路,相信竣工之后京师一带的防御将更加轻松。是机会搞定北方了,海战现在还没办法开战,等三个舰队真正成型。
于是就在众人以为朱显波一直要东征时,朱显波把大明朝的重心重新转为到陆地上,转移到京师周围,其实这也不一定时朱显波多么英明,而是京师离蒙古各部实在是太近了,快马一天就到,朱显波的政治中心实际上一直处于威胁当中,除非迁都,但迁都代价太大,何况他要做千古一帝,决不能屈服于蒙古。
PS:本月响应纵横新政策,每日更新一万,请大家果断收藏,给予支持啊
第一二七章 瓦解瓦剌
( )随着皇太极的逃离,朝鲜并入大明帝国的版图,大明子民经户部初略统计近一万万,头疼啊,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这么多人口,朱显波自接手以来,可谓人口多底子薄啊。要想尽办法减少农业人口,增加手工业者和商人的比例才行,只有这样老百姓才能真正富裕起来。
还好我大明君臣同心,尤其是建贞朱显波英武神明,如此再坚持十几年必将成为一代圣君,甚至前无古人,这是礼部尚书黄鸣的原话,最近随着三场战事的大胜,想要超朝臣们不拍马屁真的很难。
但朱显波深深的知道,远未到休息的时候,台湾还在荷兰人手里。数百万同胞遭受外族的殖民,每每想到这里,真是心如刀割啊。
而朱显波当然也想尽快解救同胞于水火,但大明的国防形势不允许。尤其是西边和北边,北面的瓦剌部落这几年已经把鞑靼部落给吞并了,与大明有几千公里的相邻边界线,虽然瓦剌一直宣称臣服于大明,臣服这东西最虚了,简单就是不想打架就送点礼,那天没钱花了就抢回来的关系。
北方的瓦剌强盛已久,情报显示如今瓦剌分为四大部: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17世纪初,准噶尔部强势控制天山南北,土尔扈特部西迁到伏尔加河沿岸,和硕特部又在固始汗率领下迁到青海。
更何况河套、甘肃一带经常有蒙古骑兵侵扰,他们长期本奔袭,掠走钱粮和女人。弄得陕甘总督洪承畴是焦头烂额。前几年是有起义军盘踞,最近几年洪承畴数次上书,要求朝廷出击瓦剌,痛击蒙古各部,以保护三边子民。朝中诸多大臣也开始附议,但是我明白,蒙古人以游牧为主,居无定所,很难围而歼之,如果蒙古骑兵趁我大军出征,长途奔袭长安或者京城,可能损失会更大。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该王拓和他的锦衣卫出马了,自从王拓晋升一品后,朝中大臣诸多非议。认为我任人唯亲。但王拓坚持了下来,我也坚持了下来。王拓更是暗中拼命使劲培养锦衣卫,而我对他的钱粮开支从来就是有求必应。
任务只有一个,两千锦衣卫化妆成普通百姓,商人,迅速混入蒙古大漠,挑拨各部落之间关系。以达到个个击破。
两千锦衣卫,秘密从长安,太原,大同,兴京(盛京改名)或京师出发,每人本钱一千银元,靠两百万啊,张瑞图心痛死了。
锦衣卫的事情也只有几个绝对核心人士知道。反正,一个强大的蒙古,不管它是我大明的附属国还是友好番邦,都是一个无形的压力。尤其是大明的京师几乎与蒙古接壤。
于是瓦剌表面上的臣服还在继续,朝贡也在,当然抢劫也在继续。
银子花下去,不是盖得,锦衣卫大量的情报送回京城,朱显波和他的朝廷重臣们开始陆续了解了瓦剌的内部结果,以及抢掠的习惯,并将这些情报,通知沿边各卫所。
另一方面朝廷继续安排征调新兵,通过贸易从蒙古各部获得马匹。
很快瓦剌就传来各部不合,相互厮杀的消息,朱显波知道这样做有点卑鄙,但是这些应该是大明的“商人”鼓动,不到一年时间整个瓦剌就四分五裂。紧接着有几个靠近京城的部落与大明建立军事同盟关系,大明答应将尽一切力量保护各部落的领地和利益,而联盟诸部要做的只是不骚扰大明边民。
随着联盟日子的增加,大明开始在蒙古边境囤积大军,尤其是徐光启的铸造所,几乎一刻也没有停下,除了辽河兴京留有一营火枪和30几门大炮外,全国各地的火枪,大炮陆续聚集到京城。
建贞七年五月,终于得到准确消息,瓦剌大军再出发东征蒙古各部。天赐良机,就跑他不来,来了就好到,很快许多蒙古部落开始向朝廷求援。
我大明军队名正言顺的救援被打各部。
贞七年五月初十,大明中央将军张蕾率大明骑兵五万万,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