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葬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秀夫和张镇孙却看向姜明,文天祥才知道自己想错了,才重新把目光投了过去。
    姜明灿烂的一笑,摇了摇头,道:“还不着急,现在还有时间。”把头转向到文天祥。继续说:“文大人,恕在下卖个关子。因为一切还是未知,还要再进一步的等待消息,等确定后一定会第一时间告诉诸位大人。”
    陆秀夫和张镇孙听文天祥问及,也好奇的竖起了耳朵准备听听姜明葫芦里卖卖的什么药,但是看还是不肯说,只好失望的又收回了身子。
    姜明见大家面带失望的表情,也不好太扫大家的兴致,便建议道:“文大人,在我们下一步行动之前,我想还是要先检验一下新军的战斗力,不如让两位将军带着他们收复梅州如何?也顺便为大家鼓鼓劲。”
    闻及打仗,文天祥有些精神,歪头想了想,“也好,我明日就安排下去。但是梅州距此四百余里,恐非短时之功。”
    姜明回到:“无妨,我们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此去梅州,一则练兵,二则振奋军心,梅州守将应该是降元的钱荣之,而附近并无蒙古骑兵出现,咱们只要快攻快走,便不妨事,趁机反而可以再扩大一下我们的军队。大家说是吗?”
    于是大家又闲聊了一阵元军形式,各自回去休息不提。
    次日,就文天祥就命人传杜浒、赵孟荣各带步军二万去收复梅州。
    杜浒、赵孟荣率大军,趁着南方暖和的三月好天气,骤然扑向梅州城。
    果然不出姜明所料,据守梅州的元军不多,主要是才投降不久的钱荣之的人马。这都是些降军,本来战斗力就不强。加上投敌也非所有官兵的心愿。其中不少对大宋心存向往。一听朝廷的军队打来了,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厌战心理,斗志不振。而杜浒和赵孟荣这两人,有在江西打过胜仗的多次经历,杀得十分英勇。钱荣之一看这种阵势,知道久战必然吃亏,很快就督促部队退走了。杜浒、赵孟荣就一举收复了一度失去的梅州城。
    胜利之师开进梅州城的这一天,正好是入春以来最好的一个晴天。
    全城的老百姓,无不喜气洋洋,都拥上街头夹道相迎。把叛徒打走了,又归属到朝廷的治下。短时间内,梅州一带,抗元声浪,一波高过一波,景从者络绎不绝,杜、赵两军,都有很大的扩展。这是大家都没有想到的。
第一第二十二章 广州大战之反击
    胜利的感觉真好,姜明心里想到,最近一段时间,终于有了自己来到宋朝以后最惬意的时光,每天也没有什么事情,除了有时的呆呆发愣意外,就是逗着“赛虎”在那里玩。
    分别了近一个月,没有想到“赛虎”现在竟然褪去了那土黄的颜色,长出了一身黝黑的毛来。个头也长了不少,每每扑出,能环抱住姜明的腰身。
    而鸿儿和姜明的关系似乎也融洽了不少,虽然是很少说话,但是两个人之间又默契了很多。不过不是姜明不想和鸿儿谈谈。而是鸿儿就是不和他说话。特别是问他什么家里的问题的时候鸿儿总是避开过去,让姜明显得极为郁闷,无论怎么讨好都不得其法。
    于是又想起了在张镇孙府上看到的铜镜来,心想如果能做出一面玻璃镜,肯定能让鸿儿开心很多。但是想想现在的形式,也只好作罢。以后有条件了再说吧。
    时间过的很快,很快的就到了二月的下旬最后几天。姜明一直很耐心的算计着,二十多天的时间,平静的出乎人的意料,李恒没有追过来,判断可能是陈吊眼那里做的很成功。
    这段时间内,新军的训练得到了充足的提高。以战练军的方法是大家都能肯定的一个结果,于是在海丰士族首领范良臣、庄应祥,疍族首领郑复翁等人的帮助下,平定了甲子、碣石、捷胜、船澳等沿海港门、岛屿,统一、巩固了海丰腹地。在这个时候任命下来了,文天祥之弟文壁知惠州。
    其中姚良臣并献计道:“海瞭倚山临海,中间多水泊应有水师”。众人深以为然,遂采木造船,办练水师。又召集当地土著、民壮,开凿直渠,交通东溪、西溪水二水;红海湾、碣石湾始有内陆捷径可通。又修筑山路,使水陆衔接,以为进退之计。这一切都在热火朝天的进行中。
    杜浒、赵孟荣所率新军,已扩充至5万,名为“破胡军”,张镇孙也在东莞一带招募流民进行扩军,名为“破虏军”,短短时间内也达到了两万左右,一时间声势大振。各方势力纷纷来投靠。海盗陈懿兄弟(俗称“陈五虎”)归顺后被文天祥奏请封陈懿为右骁卫将军,知潮州兼管內安抚使。“陈五虎”是陈懿及其弟陈忠、陈义、陈勇、陈昱的合称。主管水军。
    别的人倒是没有什么,当姜明知道陈懿五兄弟来投靠时,半天没有说话,因为后世对于文天祥的兵败被俘,很大的一个程度上归于这兄弟五人。
    陈懿兄弟号五虎,与刘兴俱为潮剧盗,丞相张世杰招之攻闽,遂据潮州,兴杀掠尤甚。助文天祥复梅州,乞将陈懿做右骁卫将军知潮州兼管内安抚使,从之。陈懿等不受督府节制,天祥声其罪,讨之。陈懿走山寨,天祥驻和平,攻之急,陈懿导元兵,具舟海岸济轻骑,以致天祥有五坡之败。
    虽然现在历史已经被自己改变了轨迹,文天祥收复梅州并没有让其相助,但是也不能不防着点,但是文天祥一直沉醉于最近的胜利之中,马不停蹄的在四周奔波着。姜明就是想提醒也没有办法。现在只能放在心里。
    姜明正在等什么呢?等元朝地内讧。应该发生了吧。默默地想着。“昔里吉亲王。你现在也该动动了吧?”
    昔里吉(蒙哥第四个儿子)。因忽必烈夺取汗位心怀不满。于1276年就联合阿里不哥之子药木忽儿、明理帖木儿等对忽必烈不满地人进行了兵变。并把皇子那木罕和庶子阔阔出送给了窝阔台之孙海都和察合台后王、术赤后王于答剌速等。谋求共同对抗忽必烈。让忽必烈疲于奔命。先调伯颜进京围剿昔里吉。在塔出攻下广州之后。因兵力不继。又将其调回背上参与平叛。
    姜明就是在等这个机会。等到斥候回来说广州蒙古骑兵有调动地迹象后。他感觉到好象机会来了。
    忙过去找张镇孙、陆秀夫和文天祥等人商量。文天祥居然还在外边东征西战地。此时正屯兵驻扎在南岭(今紫金县)。剑指河源县。姜明知道他意在赣州和韶关。不禁苦笑不已。怪不得人人都称文天祥为“文赣州”。原来还真地是那么地执着。
    想命人去即时赶去告知计划开始。却被张镇孙和陆秀夫拦住。让先说明事情轻重缓急以后。再去通知也不迟。姜明一想毕竟有三百余里。以当时地交通条件来回一趟最快估计也要一天半地功夫。也只好作罢。遂把自己地猜测说给陆秀夫和张镇孙听。
    二人听说后露出匪夷所思地表情。盖因当时一直处于挨打地状态。那知道元朝内部怎么会发生这么复杂地事情。但以两人地博学多才。想到在皇室之中出现这种事情并不稀奇。更何况蒙古人为塞外蛮夷。平素就不知礼仪。发生这种叔侄相争而大打出手更是不足为奇了。同时又狠狠地鄙视了忽必烈一次。
    姜明知道二人的想法后郁闷了半天,忽必烈这个人也是很注重儒家文化的,早在做藩王时期就思“大有为于天下”,并热心于学习汉文化。曾先后召宋印简、刘秉忠、王鹗、元好问、张德辉、张文谦、窦默等,问以儒学治道。先后任用汉人儒士整饬邢州吏治。立经略司于汴梁,整顿河南军政。
    不过心里也懒得为忽必烈说明,反正是敌非友了。于是不理会二人的想法继续说道:“今蒙古内耗多年,塔出之所以北上就是为了更快的平叛,而我们这次就要利用塔出北回的时机,不但要收回广州,而且要把塔出歼灭在韶关之前,不让他们回去。”
    缓了一下,脸色凝重的说:“只有加重蒙古人的内耗,我们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准备,所以我们这次要不惜代价的拖住塔出的脚步。”
    “他们可都是骑兵啊,我们本来骑兵就少,一般只是用于大军之间互相通信,别说一战之力,他们说跑,我们也追不上啊?”张镇孙和陆秀夫明知道姜明必有所持,还是配合的问道。
    姜明快速的走到地图上,指着地图上的一块地方说:“塔出北上必经韶关,而在韶关和广州之间。”姜明用手在地图上划了一个圈,接着说:“清远、英德二县,历代是兵家必争之地。更有观音山、独凰山和奇险的黄花石寨,以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