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大秦帝国第五部铁血文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率涉及国事,涉及赵王?”郭开哈哈大笑道:“此时此地,老夫实在不当此话。当后话也,后话也。”以李牧在军中资望,若与郭开执意折辩一句话虚实有无,反倒显得底气不足有失风范。李牧自然不屑此等作为,大袖一挥散了军宴,将郭开撂在大帐径自走了。
  军宴结束,留下一班吏员犒军,郭开自己回邯郸去了。
  郭开刚走,春平君元老党的秘密特使便赶到了边军幕府,一力催促李牧发兵靖难,杀郭开废赵王救赵国!赵国元老与边军大将们的通联历来是千丝万缕,密谋举事也不仅仅是与李牧一人有约。是以每次密会密商,至少都有司马尚等几员大将与会。两次胜秦,李牧声望大增,元老们发动宫变的欲望又变得浓烈而迫切。春平君与元老们的评判是:两次胜秦,秦必不会立即再攻,如此必有一段间隙时日,若能在此时一举宫变,迅雷不及掩耳般理清赵国庙堂根基,则赵国必将再振雄风!然则,大大出乎元老们意料,李牧却明确地表示反对此时起事宫变,而主张稳定朝野,先行抗击秦军。
  李牧的理由很充分:秦军对赵军的试探性作战已经完成,各方消息都显示出秦国正在全力准备灭赵大战;今春秦军必定灭韩,之后很可能立即是灭赵大战;此时若在邯郸仓促起事,赵王人选没定准,主政大臣也没定准,何以稳定大局?大局不稳,赵国必亡!以目下赵国格局,郭开要保存赵王与自己权位不失,便得全力支持边军抗秦,至少不会给抗秦大战设置陷阱。末了,李牧拍着帅案慷慨激昂道:“目下之局,不举事尚能全赵,举事则必然亡赵!整肃赵国,只能在战胜秦军主力之后!”
  元老党的特使对李牧的论断做了激烈指斥,说秦国大军正陷于对韩泥沼,秦军决不可能一战灭韩;当此之时,正是赵国廓清朝局的最好时机;若不趁此时机尽早动手,待秦军真正灭韩之后攻赵,有郭开一班狐群鼠辈搅扰,赵军不能全力抗击秦军,赵国才是真正的亡国之危!在李牧与特使的激烈争辩中,边军大将们第一次出现了沉默,没有一个人说话。
  “不想武安君竟能寄望于郭开,夫复何言!”
  特使愤愤然作鄙夷之色,撂下一句使李牧极为难堪的话走了。
  第一次,脸色铁青的李牧无言以对。
  此间牵涉的一个轴心,是双方对郭开的评判。李牧很明白,郭开绝不是忠直良臣。李牧之所以主张此时不能起事,只是预料郭开不会以牺牲李牧与边军为代价而自灭赵国。毕竟,只有李牧与边军保住了赵国,郭开赵迁才能继续在位当道。李牧相信,郭开不会看不到这一点。李牧认定的方略是:只有再次大败秦军主力,真正换来一段平定岁月,才能整肃赵国内事。然则,不管李牧内心如何清楚,此时都难以辩白了。李牧嗅到了一种气息:只要牵涉到郭开,无论如何辩解,都不可能说服赵国元老与边军大将。
  李牧沉默了,元老党的宫变谋划自然也暂时搁置了。然则,种种关于李牧的离奇流言却风靡了邯郸,吹到了各大战国。“李牧拥兵自重。”“李牧与郭开荣辱与共,结成了一党。”“李牧报郭开两次举荐之恩,要助郭开自立为赵王!”“李牧素来不尊王命,这次要独霸赵国了!”等等等等不一而足。面对种种流言,李牧大笑间满眶热泪:“赵人之愚,恒不记当年长平大战之流言哉!”
  此时,郭开又一次亲自带着大队犒赏车马来了。
  事先,郭开预报赵王书令:李牧抗秦辛劳有功,加封地一百里。李牧闻报大怒,非但没有举行军宴,连郭开见也不见,便将特使车马轰出了边军营地。饶是如此,流言依旧,李牧也日益为朝野公议所疑。郭开却一如既往,隔三岔五总是亲自来犒赏李牧,且每次都是大张旗鼓。李牧不见,郭开便将绣有赵王褒奖词与郭开一党颂词的大旗遍插鹿砦之外,将大量财货牛羊王酒小山般堆积营门。一面面“功盖吴白”、“大赵干城”、“新朝砥柱”之类的红锦大旗竟日飞扬,一座座肉山酒山整日飘香,引得路人侧目议论蜂起,整肃如山的边军营地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混乱景象。一个是淫虐丑行已经昭著朝野的君王,一个是掌控荒淫君王的大阴奸佞,两人垂青李牧,剽悍的赵人如何不愤愤然作色?
  恰在纷乱之时,赵国北部代郡代郡,赵国郡之一,大体在今日内蒙古南部、山西北部、河北西北部的于延水、治水流域。又突发异常大地动!
  代郡二十余县房屋大半坍塌,最宽地裂达一百三十余步。紧接着旱灾大起,瘟疫流行,耕地荒草摇摇,代郡陷入空前大饥馑。天灾骤发,郭开一班执政人物不闻不问,依旧每日算政弄人。赵迁王室更是日日沉溺荒诞恶癖,一令不发,一事不举,听任饥民流窜燕国辽东与茫茫草原。不期然,一首民谣迅速在赵国流传开来:“赵为号,秦为笑。以为不信,视地之生毛!”民谣飞传之外,赵国又生出一则流言:乾坤大裂,上天示警,主赵国文武两奸勾连乱国!这文武两奸,任谁解说都昂昂然指为郭开与李牧。
  流言飞到大军幕府,李牧连连冷笑,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数十年来,李牧率边军常驻云中边地,背后的代郡便是其坚实后援。李牧边军与云中、代郡边民素来融洽无间,护持牧民更是口碑巍然。今边民大灾,李牧安能坐视?此时,虽然李牧主力大军因南下对秦作战,已经移驻上党郡东北部的东垣东垣,赵国城邑,今河北石家庄东北地带。要塞。然李牧一得消息,顾不得种种流言,立即派出飞骑羽书,下令云中大营全力救治代郡灾民。与此同时,李牧紧急上书赵王,请开邦国府库赈济灾民!可是,李牧的特使根本没有见到赵王,只在王城偏殿好容易找到了郭开。至此,郭开终于真相毕露,对李牧特使冷冷撂下寥寥几句:“武安君要救灾民立声望么?好。然则,得他自己来说。李牧一日不与老夫同道,休求老夫成他功业!”事态至此,赵国元老们倍感窝火,一口声将灾劫乱象归结为“姑息养奸,国成大患!”谁在姑息养奸?元老们却不明说。如此更引得流言纷纭。一时间,李牧竟成了朝野侧目的乱国者。
  李牧愤怒了!
  这位赵国的武安君忍无可忍,先公开以军书形式通告朝野,严词斥责郭开一班执政大臣视民如草芥荒政误救,申明若再迟延救灾,边军决不坐视!之后,李牧又立即将自己封地的赋税粮草全数交给代郡府库赈济灾民。李牧如此两举,其一在断然将自己与郭开分割开来,其二则欲带动元老开私家府库赈济灾民,对赵王郭开施加强大压力,以图稳定赵国边民不使外流。
  然则,李牧没有料到,赵国局面却因此而更加神秘莫测。
  边民倒是不再疑惑李牧,一片赞誉如浪潮般涌起,无不将李牧视为大赵长城。春平君为首的元老们却对李牧真正地冷淡了,疏远了。虽然,每位元老都迫不得已拿出了一些粮草以全颜面,但对李牧这种作为,却大大的不以为然。春平君密使通过司马尚告知李牧说:“君之行,徒解其表也,唯沽尔名也!老夫等欲扶国本,安能与君同道哉!”
  赵国的元老势力与李牧,终于分道扬镳了。
  其时,李牧正忙于筹划对秦决战,听罢司马尚转述,苦笑一番,疲惫得连折辩的心力也没有了。此时,郭开人马却是另一番作为:在李牧明发军书之后,郭开非但没有一言做公然辩解,反倒派出几拨大吏连番赶赴代郡救灾。虽然,救灾大吏们最终也没有给边地灾民带去急需的财货粮草,反而是蝗虫般将灾区再度吃喝洗劫了一番。然则,郭开毕竟是以王命名义轰隆隆出动救灾。李牧既没有时日出动精悍人马查究真相,又不能在此时举事除奸,原本可以借重的元老势力也形同路人,无论郭开们如何玩弄伎俩,李牧都无力回天了。
  李牧不知道的是,恰恰在这个关节点上,郭开与他结下了生死冤仇。
  郭开屡经试探,多方查勘,终于认定李牧是一个无法以眼前利害动其心的人物。也就是说,郭开认定李牧再也不可能成为自己手中的棋子。既然如此,李牧便只能是郭开的对手。在赵国,郭开不畏惧元老势力,却深深畏惧手握重兵而又无法笼络的李牧。自李牧军书通告朝野,公然指斥郭开,郭开一党便开始谋划对付李牧的种种手段了。郭开们最大的顾忌,是元老势力与李牧的结盟。若赵氏元老死力支撑李牧,李牧在元老势力支撑下突然起事宫变,郭开与赵迁准定一齐陷入灭顶之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