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通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宰相的一个聪明的女儿,想出一条妙计来,要阻止国王的暴行。她自愿来到王宫,用讲故事消磨那可怕的晚上。国王听得很高兴,可是美妙的故事还没讲完,天就亮了,国王破例没有在第二天早晨杀她,让她第二夜继续讲。美妙的故事仍然没有讲完。于是第三夜,第四夜。一直到1001夜,国王听得入了迷。他再也不想杀她,并且封她为王后。全国又安宁了。
  这位宰相女儿讲的故事,编成了一本书,就是《一千零一夜》。它确实能吸引每一个读者。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无论是故事同时代的人还是千百年以后的人,大家都为它所展示的奇丽的世界和动人的情节所吸引。书里有阿拉伯的国王、波斯的公主、勇敢的水手、聪明的强盗、神奇的魔术师、甚至还提到了中国的皇帝但是,这些故事并不是某一个人创作的,它是阿拉伯和波斯人民几百年来民间传说的结晶,是阿拉伯人民贡献给世界文化宝库的一颗珍珠。
  前面说过,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使阿拉伯统一起来,向外进行扩张,不到100年,就成为一个世界上空前的大帝国。阿拉伯地域既然如此广阔,各族人民的往来和商业贸易联系也就大大加强。阿拉伯的中心地区是叙利亚、埃及和波斯(现在的伊拉克和伊朗),往东可以和印度、中国交往,往西往北可以联系拜占庭和欧洲,往南可以进入印度洋和非洲大陆。这样一来,阿拉伯商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世界各地的商旅也云集阿拉伯的大都市。例如,阿拔斯王朝时期的帝国首都巴格达,就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可以和我国唐朝的长安相比。《一千零一夜》的许多故事都发生在巴格达。这个城市的中心名叫园城,是王宫、政府所在处。故事中那个每天要杀一个少女的国王就住在里面。园城里的宫殿美丽无比,还有水泉和花园,周围一道高高的圆形城墙把王宫和外界隔绝。园城之外,是商市和手工业区。店铺作坊满布街头,人来人往,非常热闹。百货齐全的商场里,既有各种本地的产品,也有专做海外贸易的大商贩运来的稀世珍宝。中国的丝绸和珠宝,印度的钻石和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欧洲的琥珀和玛瑙,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在这琳琅满目的巴格达市场中,做买卖的不仅有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也有印度人、欧洲人和非洲人,甚至还可以碰见一些中国商人(那里有一座专卖中国货物的商店)。人们不仅交换商品和特产,也在互相介绍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趣事奇闻。可以想见,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海外奇谈,为《一千零一夜》那些丰富多彩的故事提供了多少素材。
  阿拉伯手工艺人有着了不起的技巧。他们善于制作玻璃、珐琅(金属制品表面的玻璃质材料)和金银工艺品,也精于纺织锦缎、刺绣和编织地毯。他们调配的香水世界闻名;他们打出的刀剑也非常锐利。除了巴格达这个手工艺生产的中心,在叙利亚、埃及和北非各地也还有许多有名的手工业城镇。他们的精美产品随着阿拉伯商人的足迹流传到世界各地,即使在万里之外的中国,也可以发现它们的踪影。当然,这些巧夺天工的阿拉伯手工艺品,都给国王和贵族享用了,一般群众根本买不起。然而它们却反映了阿拉伯劳动人民的才华。正是这种才华,使阿拉伯的社会生活环境,就像《一千零一夜》所描写的那样,充满了传奇般的瑰丽色彩。
  阿拉伯各族人民还创造了很有特色的建筑艺术。他们吸收了东西方建筑传统的优秀遗产,修造起许多雄伟富丽的建筑物。他们的寺庙──清真寺,面积广阔,有高耸的尖塔和圆顶的经堂,牢固的砖石结构,外面装饰着五颜六色的玻璃瓦。他们的宫殿玲珑秀美,有彩色大理石的圆柱和小巧的拱门,墙上和天花板上刻满五彩的图案,地板铺着花纹瓷砖。每一个殿堂和庭院都有喷泉和流水,过道旁种着奇花异草,还有鸟语花香、四季常青的园苑。阿拉伯建筑的卓越成就,不仅使阿拉伯文化在世界历史上放出异彩,也对周围地区的建筑产生了重大影响。印度最美丽的古建筑──玛哈尔陵,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
  阿拉伯的科学技术也相当发达。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度的数字和十进位法,都是先传到这里,再传到西方的。他们的天文、化学、医学比当时的欧洲先进得多。世界上第一部代数著作,就是阿拉伯人穆萨写成的。
  至于《一千零一夜》,据说,它是由一位名叫哲海什雅里的文学家在10世纪中期编集的,其中的许多故事,早在6世纪就已开始流传了。可见哲海什雅里主要是以长期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为蓝本的。在他以后,又不断有人修订补充,一直到14世纪才最后编定。这部书代表了阿拉伯民间文学的精华。它有极丰富的想象和令人赞叹的虚构,但同时又充分反映了现实生活,集中了人民的智慧和创造。
  41。遣唐使
  从阿拉伯再往东,经过印度和东南亚,就到了亚洲东部(西方人叫远东)。这里除了中国,还有日本、朝鲜等国家。
  从地图上看,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中间只隔着一个东海。然而,在中世纪,要横渡这段波涛汹涌的海洋却不是容易的事。风暴经常使航船翻沉,或者把它吹到台湾甚至越南。可是,大海和风暴都阻挡不住中日人民的友好往来。1200多年前,在那白浪滔天的海面上,就曾经出现过一艘艘遣唐使的帆船破浪而行的情景。
  遣唐使是日本派到中国来的使节。随行的还有留学生、商人和各类工匠。那时候,我国正处在唐代,经济、文化都很繁荣,足以作为邻国学习的榜样;而日本由于发生了宫廷政变,也在646年对国家进行了大的改革。他们按照我国隋唐的政权形式,建立了新的制度,使日本开始进入了封建社会。因为这一年新制定的年号叫大化,历史上就把这次改革叫大化改新。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
  实际上,晁衡的船在大风暴中并没有沉没,只是随风漂泊,一直到了安南(现在的越南)沿岸。当时安南是中国政府管理的地区,晁衡和其他日本使节在那里得救,又回到了长安。以后晁衡就一直住在中国了。李白的悼念诗,虽然是听信了谣传而写的,却永远使人感动。它是多么真挚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对日本人民的友谊啊!
  随着遣唐使和日本人来到中国,我国人民也频繁地访问日本,而且许多人就在日本定居下来。扬州大明寺的鉴真和尚是个很有学问的僧人,既熟悉佛经,又精于医学和药理。因为扬州是遣唐使往来的口岸,鉴真就和日本友人有了密切的交往。在日本友人的邀请下,他不顾年老体弱,决心渡海到日本讲学。从54岁那年开始,他五次率领弟子东渡,都被风浪所阻,没有成功。然而他坚韧不拔,继续奋斗,终于在753年随第十一次遣唐使到了日本。这就是上面说的阿倍仲麻吕回国的同一船队。鉴真当时没和阿倍在一条船上。大风浪中,阿倍的那条船被吹走了,鉴真的船却渡过了难关,在日本登陆。那时鉴真已经65岁,眼睛都失明了。他在日本生活了10年,最后死在日本。他把丰富的中国文化,比如宗教、建筑、雕刻、医药等等传到日本,受到日本人民的欢迎和尊敬。直到现在,日本的奈良(当时鉴真居住的地方)唐招提寺里,还供奉着鉴真大师的塑像。这座塑像还是鉴真在世的时候做成的,后来日本政府用法令把它尊奉为国宝。
  1000多年以后的1980年,鉴真像还在中日两国的共同资助下返回祖国,回故乡扬州探亲呢!
  42。十字军
  中世纪的东方是那样富庶,不仅遥远的中国和印度,就是离欧洲比较近的阿拉伯,对于欧洲的骑士们也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这些地区,有繁荣的城市、兴旺的商业和大量的财富。而处在黑暗时代的欧洲,城市稀少,商旅断绝,文化落后。所以,骑士们一提到东方就眼红起来,总想有朝一日能把那里的财富抢到自己手里。这些骑士的胃口越来越大,庄园里的出产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欲望。那些不是长子的青年骑士,由于不能继承祖产而游荡四方,更想从远征的劫掠中发财致富。总之,无论是有地的领主还是无地的骑士,都对富庶的东方垂涎三尺。只要有人带个头,千百万亡命徒就会奔向东方,去寻找他们的出路。
  这样的事情终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