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董氏女官,是奉了圣命也好,还是奉了太后懿旨也好,哪里需要他来费心安置?
只要自己插手了,那才真是里外说不清楚。
想明白这点,曹颙心头愁绪尽散。
因梧桐苑的东暖阁三个孩子住着挤得慌,天佑与恒生两个如今都安置在葵院上房。
刚才,两个小家伙不在,由丫鬟婆子抱着去田氏的院子寻左成兄弟玩去了。现在天色要黑了,兄弟两个才回来。
见曹颙在。兄弟两个有模有样的给父亲请安问礼。
曹颙跟儿子们聊了几句,心里寻思转年要不要请西席。这几个毛小子,明年就都四、五岁了。
天佑的小脸上多了些许严肃。支吾了一会儿,才小声问道:“父亲,您以后也会成为木牌牌么?”
曹颙听了,一时没明白什么意思。
天佑咬着嘴唇,伸出胳膊,用小手比划了一下。
这方不方、圆不圆的,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曹颙心里还琢磨着,恒生已经上前,抱住曹颙的大腿,使劲的搂住不撒手,小脸贴在曹颙的腿上,嘴角下咧,要哭不哭的模样。
这孩子,曹颙很少见恒生主动撒娇,心里纳罕不已。
天佑见状,也跟弟弟似的,凑到曹颙身边,倒是没有抱他的大腿,而且伸手攥了曹颙的袖子。
“也会成为木牌牌”曹颙心里还琢磨那个“也”字,就听天佑道:“父亲大人,左成、左住的父亲就变成了木牌牌了。”
原来说的是这个,田氏院子上房供奉的宁春灵位。
曹颙伸手摸了摸天佑他们两个的脑袋瓜,道:“放心,每个人的父亲都是不同,我变成不了木牌儿。”
天佑与恒生半信半疑,带着几分困惑,仰着小脸看着曹颙。
曹颙看着儿子们,想起自己小时候,三四岁的好像没操心“生死”之事,实是不知道该如何跟孩子们解释生死的话题。
“就算是变成了木牌儿,也是左成左住的父亲。你们过去,不可太淘气,使得惹人生气。”曹颙想起田氏,低头吩咐道。
两个孩子见父亲训话,起身应答。
这提起生死之事,曹颙没有担心自己,却是不放心曹寅与庄先生两个。
看着婆子带着两个孩子去安置,曹颙才打葵院里出来。
却是北风渐起,天上悠悠扬扬的撒气雪花来。
安定门内,雍亲王府,书房。
四阿哥坐在书案后,手里拿着一支笔,算着户部今年的收益。
他却是越算越叹气,去年水灾与旱灾的地方不少,今年除了减免税款外,还需要拨下钱粮赈济百姓。
就听门外小太监道:“启禀王爷,福晋说变天了,怕这边冷,打发人给王爷送炭盆。”
四阿哥放下笔,揉了揉额头,走到门口道:“不用点了。”
如何生财,到底如何生财?
想着如今在内务府当差的曹颙,四阿哥的面色有些阴沉。
初瑜身为王府贵女,嫁到曹家多年,上孝公婆,下抚儿女。
曹寅与李氏两个对这个媳妇也没话说,自然也支持多办几天生日宴,同长生的满月挨着。
没几日,就到了冬月二十三。
曹颙起身,带着几分慵懒,看了看已经下地的妻子。
初瑜瞧见,犹豫了以下,道:“额驸,太太还没出月子,这生日不做也罢,省得忙的忙忙碌碌的,怪劳乏的。”
曹颙没有言语,起身从炕梢的包里,取出一只锦盒,送到初瑜面前。
初瑜有些不解,接了锦盒打开。
却是耀眼的狠。里面是一对镶嵌宝石的黄金手镯。
“生辰快乐!”曹颙走进妻子,笑着说道。
初瑜却是有些不好意思,曹颙已是从锦盒里取了手镯出来,亲手给初瑜戴上。
这手镯,上面的宝石按照平安扣的花样镶嵌。
依曹颙的本意,本是想要做个七宝镯子的,不过想着与曹颐的重了,曹颙就亲自设计了平安扣这个。
夫妻两个,对视一眼,脸上添了温柔……
初瑜是郡主,曹颙又正显贵,这往曹家送礼的人就有不少。
有些内务府的人家,为了讨好小曹,这礼单也格外丰厚。
在京城,混的就是人情罢了。
曹颙不是清高之人,自然也摆不出清高之态,这些礼物就都笑纳了。
有的宾客,是曹颙带着曹项兄弟陪着;有的宾客,是庄先生带着蒋坚与李卫陪着。
没错,却是李卫。
未来的闵浙总督、直隶总督李卫,在晓得曹家请蒋坚为师爷时,以“学幕”的名义,跟进了曹府。
曹颙自然是举手欢迎,对于这位雍正朝的名人,他是乐不得多些渊源,使得曹家多个护身符。
庄先生不明白曹颙为何这般礼遇李卫,性子直爽,模样健硕,看着更像是护院武夫。庄先生这边,将心思都放在蒋坚身上。
京城毕竟是京城,不是地方,有些差池是不能错的。
蒋坚初被说的,满脸通红,听了几句,便晓得庄先生的苦心。
一条条的,他都抄到本子里,神情渐渐严肃起来。
李卫留在曹家,是以跟在蒋坚“学幕”的名誉来的,兴致勃勃的听庄先生如何教导蒋坚。
他却是都当世情来听了,不关心手段,只关心天气如何。
相对来说,曹颙这边反而清闲些。
他心里寻思去找庄先生,让庄先生歇歇,省得累着。
还没过去,就见曹方上前道:“大爷,十六爷与十七爷来了。”
曹颙闻言,曹颙闻言,自是少不得出迎。
十六阿哥与十七阿哥,还是笑嘻嘻的模样,骑在马背上,看着门外停着的各个马车,不时的说上点什么。
“孚若,圣驾回宫,要传召你。”十六阿哥开门见山说道。
“今天?”曹颙心里算了算日子,从自己给康熙上了那个敛财的折子算起,也将近小半月了,看来康熙手里已经有了。
“嗯,今儿。要是你现下得空,就赶紧进宫一趟,等出来了,就消停了。”十六阿哥说道。
曹颙将十六阿哥与十七阿哥引进客厅,自己先进宫去了。
曹颙猜的不错,康熙这边是有了决断。
西北军前,又上折子了。
钱粮储备,再耽搁下去,明年春用什么给他们做饷银。
况且,他自己个儿心里也有数,曹颙有些理财的本事,但是毕竟不是财神,不是说银子银子就到,总要给留出些富裕的时间。
乾清宫里,东暖阁。
曹颙躬身而立,听着康熙说起,允他上次的折子,心里却是颇为复杂。
终于不再避在人群后,而是要担起一个摊子了。
政府采购,嗯,不,内务府采购,这其中牵扯的利益太多,要是操作不好,说不定自己就要与所有内务府相关的既得利益获得者为敌了。
那毕竟是个新事物,曹颙不过是晓得些皮毛,这具体操作,却是繁琐得紧。
许是这些年,闲的日子过得太久了,想着即将面对的新差事,曹颙的心里竟然隐隐的带着几分兴奋……
第587章 三宝(上)
一石激起千重浪。
虽然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但没有人会想到曹颙初到内务府,会闹出这么大动静。
自打曹颙署内务府总管,内务府上下诸人也都关注着他这边,属下司官也都忙着研究他出仕后的履历。
这是现下的官场风气,这主官未到,通常下属就对官员的履历与家庭状况知道个七七八八了。
别的不说,为了“三节两寿”,这主官与官员太太的生日是定要知晓的,要不然这孝敬耽搁了,岂不是失礼?
更不要说曹颙之妻,是淳王府大格格,身份高贵难攀。
曹颙康熙四十八年进京,除了在山东沂州的一年半外,其他时间都是京官,户部、太仆寺、兵部,三个衙门。
不管是六部司官,还是太仆寺堂官,曹颙的为人行事,就是一个字,那就是“平”。
没错,就是“平”。
平稳,平和,平常,平淡。
就算曹家子早年的“茶童子”名气传的广些,这些年下来,曹颙的平庸,也使得京城权贵渐渐遗忘还有这些一件事。
即便这次曹颙升任内务府主管,也没有人会想到他能有什么发挥与变革。
用年长的人话来说,这内务府的水深着呢。
要说这里面有多深,有多黑,那真是只能意会,无法言传。
虽说内务府下属司官,多是上三旗包衣,身份低贱。不过,他们是奴才不假,却是皇帝的奴才。
除了是皇帝的奴才外,他们身后,多多少少还有其他宗亲权贵的影子。
就算是十六阿哥与十七阿哥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