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一年,他十九,她二十二。
  小别却成久别,她最后送来的信中,这样写着,“生男,不为王公;生女,不抚蒙古”,还提到“愿世世代代,莫生于帝王家”。
  这却是在答复两人的离别时提及的话,他曾说过,虽不能立她为后,却能将这万里江山留给两人的儿子。
  要是她生下的是男孩,那就为大清的太子,未来的皇帝。
  她在信中专程提到皇后赫舍里氏,“皇后贤德,承祜嫡子可为嗣”……
  她去了,承祜次年也夭折了,他广纳妃嫔,同他的皇后亦是举案齐眉,有口皆碑,却是越来越觉得孤独……
  这一别就是四十五年……魂牵梦系,却是连面容都想不起了……
  好像是刻在骨子里,又像是早已忘得干净……
  王嫔住处,亲戚相聚,众人却轻松不起来。
  十六福晋已经打发人将宝音送回她同十六阿哥在园子中的住处。自己则跟着婆婆王嫔过来,招待李氏婆媳。
  虽说是亲戚,到底是尊卑有别,加上方才太后宫里的不对劲,李氏心里就带着几分忐忑与不安,神色也有些拘谨。
  初瑜见婆婆如此神色,稍加思量,问王嫔道:“娘娘,方才瞧着太后有些不对,是不是将太太错认成别人了?”
  虽说听不懂太后刚才问康熙的蒙语,但是之前太后说的那两句汉话,好像是错认李氏为故人之女。
  王嫔心神一镇,看着李氏同自己个儿有些相似的容貌,想起这些年来同康熙之间的相处,却是越想越心惊。
  康熙同她问的最多的,就是她未进宫前的趣事儿。
  例如,跟着表姐学做针线,绣的鸳鸯像鸭子,使得她苦闷不已。幸好表姐开解,又将她的“鸭子”后添了柳枝,使得这针线活也能见人,她才破涕为笑。
  诸如此类,不可胜举,康熙却是听得津津有味。
  王氏过去只当是帝王宠爱,心里只有欢喜的,如今看来,其中却是另有深意。
  自己,莫非,做了传声筒么?
  她同李氏虽说名分上是表姊妹,但是并没有血缘干系。
  她的姑姑王氏是李家过世的老太爷的原配夫人,两家结成姻亲时,李家老太爷还不姓李,而是姓姜,是山东昌邑望族的少爷。
  王家虽不比姜家,但也是书香门第,这门亲事也算是门当户对。
  当初的乡间俚语,“昌邑县,姜一半,天地不变姜不乱”,原是说姜家在当地的显赫,没想到却成了是偈语。
  待到八旗军入关,改天换的之际,姜家为了守卫昌邑,死了无数族人。李家老太爷当时才二十多岁,失去父兄,与发妻离散,在破城之际,被掠为养子。
  几年后,李家老太爷以才学卓越选官时,身边已经又有了正头妻文氏。
  待到夫妻团聚,李家老太爷对王氏甚为内疚,终其一生,对王氏族人都甚为照拂。
  王嫔父亲就是受了李家老太爷的提携,才得以选官的。后来病故在任上后,妻女又被李家老太爷接到身边照看。
  李氏这边,名分上是李家老太爷的嫡亲侄女,实际上是其养父的孙女,并不是血亲。
  王嫔比李氏小四岁,当年都在李家老太爷身边长大。
  两人不只感情好,而且容貌轮廓还有几分相似,手拉手出现的人前时,常被人认作是亲姊妹。
  王嫔只当是两人的姊妹缘分,心里待李氏也是亲姐姐一般。
  想着方才太后情急之下问出的那一句,王嫔却是胸口“扑通”、“扑通”的,心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一般。
  太后口中那位“五姑母”,莫非就是康熙三十九年病逝京城的固伦淑慧长公主?
  那位公主,先后嫁了两位驸马,却是命运多艰,做了半辈子寡妇。
  要是表妹的真是那位公主的女儿,那为何要隐匿身份养在李家……
  当年李氏出嫁时,王嫔还没有进宫,那令人眼花缭乱的陪嫁物什,如今想想,却是藏着什么蛛丝马迹一般……
  经过太后宫中的异变,心中震惊的不只是王嫔,还有同样听得懂蒙语的德妃与宜妃。
  两人心中都是纳罕,但是回到各自住处,却是行为有所不同。
  德妃是拿着佛珠,坐在炕上,思量了半晌。对于太后所说的“五姑妈”,她却是没有想到固伦淑慧长公主身上。
  固伦淑慧长公主虽说在京城住了多年,是太皇太后嫡出之女,但是同太后关系只是平平。
  在八旗入关时,那位长公主就嫁到蒙古去了。太后却是定都北京后,才从草原嫁到京城来的。两人虽说是大姑子与弟媳妇,但是早年也没什么机会往来。
  再说,长公主病故,墓地营葬都有定制,太后也不至于巴巴的问起葬在何处。
  虽说已经事隔多年,但是对于当年初入宫时听到的一些秘辛,德妃还影影绰绰的有些印象。
  根据传言,康熙九年追封为“慧妃”的那位科尔沁王公之女,是先前老皇爷病着时进宫的。
  当初不过十来岁,原是要给老皇爷做妃子的,不想老皇爷驾崩了。
  那位博尔济吉特氏便被太皇太后抚养在身边,是给万岁爷预备的嫔妃。
  却是不晓得是何缘故,名分始终未定,后来指婚了臣下,没出嫁又守了望门寡。
  太皇太后不愿意委屈了这位格格,说是要收这位格格为养女,甚是礼遇。
  不想,这位格格却是命薄,没两年就病故了……
  虽说有追封下来,但是却也有传言,这位格格没有死。
  因为当初太后宫里,还有位贵女,有人看到,两人一道出宫去了。
  要是当初的传言是真,那李氏的身份呼之欲出,德妃手中拨了着念珠,情绪渐渐的平复下来。
  这时,便听有脚步声起,德妃的脸上已经露出几分慈爱来。
  虽说还没见人,但是当额娘的,哪里听不出这是自己个儿子的动静。
  “额娘安!”十四阿哥大踏步进来,挑了挑前襟,已经单膝跪了下去。
  德妃忙起身,上前亲自扶起,心疼的说道:“也没有外人,折腾这个做什么?瞧你这满头汗,这是打校场过来?”
  嘴里问个不停,手中已经拿着帕子给儿子拭汗。
  十四阿哥虽说已经年近而立,都快娶儿媳妇抱孙子了,但因是幼子的缘故,他还像孩子似的,带着几分撒娇道:“额娘,真热啊,有西瓜没有?儿子正渴得厉害,这会儿能吃大半个。”
  德妃笑眯眯的拦着儿子到炕沿坐下,道:“瞧这馋样子,也不怕弘春、弘明他们看了笑话?”
  十四阿哥只是笑,德妃到底舍不得驳他的意,吩咐宫女下去准备西瓜。
  少一时,宫女送上切好的西瓜,十四阿哥拿起一片送到德妃嘴边,道:“额娘先吃一口,儿子再吃。”
  德妃摆摆手,道:“你自己个儿吃,我才从太后那边喝过茶。”
  十四阿哥闻言,这才将西瓜送到自己口边,一边吃着,一边状似漫不经心的问道:“额娘打太后那边回来?儿子刚才来时,听说李氏同大格格给太后请安去了。怎么听说,皇阿玛也过去了?”
  德妃似笑非笑,将屋子里的几个宫女内侍都打发去了,随后才伸出手来,戳戳十四阿哥的额头,道:“你是从我肚子里出来的,想什么额娘还不知道?别在这里装犊子,想问什么就说,别拐这七个弯八个弯的!”
  十四阿哥将西瓜皮撂下,腆着脸笑道:“还是额娘知道儿子,儿子是想问问,就额娘瞧着,皇阿玛待曹家人是真亲厚,还是就是个过场……不是说太后恼了么,那边有什么动静没有……”
  德妃见十四阿哥眼神乱转,一副看好戏的模样,不由皱了皱眉,道:“万岁爷对他们真亲厚又如何,假亲厚又如何?你已是大了,不是小孩子,这交际往来只分得用的、不得用的,岂能为了不想干的人轻易与人结怨?曹家那小子,是你的亲侄女婿,听说还是你大舅子的至交,这两下里正应多亲近才是……”
  第554章 血亲(下)
  同样是宫妃,宜妃这边却是没有德妃的安稳性子。
  回到住处,她却是坐也坐不安稳,只觉得百爪挠心一般。她生性好强,如今在后宫之中,不仅同德妃同掌宫务,而且还因太后的偏宠,隐隐有盖过德妃一头的意思。
  每逢后宫大典,宜妃的位置都在德妃位置之上,仅次于贵妃佟佳氏。
  虽说当年侄子贵山与曹颙的争执,在康熙训诫后,她这边也熄了动静,不过毕竟是女人心性,没有男人豁达,这点不痛快始终在心里记得,过了六七年,也没有忘了。
  好好的一个人,成了瘸子不说,前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