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使人问过厨房,九如院现下每顿都有半数菜品是全素。
  想到儿子手腕上常把玩的佛珠,李氏的心里不由一颤。
  她实在有些坐不住,起身出了屋子。
  丫鬟们忙跟上来,李氏也不说话,径直往前。
  大丫鬟绣鹙得了消息,追上来,见李氏神色,也不敢多问,只是拿了伞,遮住午后烈阳。
  众人都诧异不已,明明是大姑奶奶回来的好日子,方才福源堂上房还说说笑笑,这会儿老太太怎么就像似恼了?
  走到九如院跟前,李氏却停下脚步。
  她方才惊怒之下,有些难以自已,才急匆匆过来。
  到了九如院门口,她晓得自己鲁莽。
  不管事实如何,自己诸事不明,闹了出来,只会阖家动荡,让孩子们跟着不安。
  她叹了一口气,又转身回了福源堂。
  初瑜并不在九如院,而是跟着天慧去了天慧的旧院子。
  这里的家具陈设,都是昔日模样。
  虽才离开一月,天慧却是想得不行,一点点的摩挲着,不知不觉已是红了眼圈。
  初瑜哪里忍得住,将天慧搂在怀里,哽咽道:“都给你留着,往后什么时候想家,就让你大哥接你回来住……”
  天慧使劲的点头,心里也晓得,没有娘家给出嫁女留空院子的道理。
  现下家里人口少,等以后有了侄子侄女,侄女侄女渐大,这院子总要住进新主子。
  将丫鬟、婆子都打发出去,初瑜少不得问了几句私房话。
  女婿晓不晓得心疼人,月事干净几日,有没有可能已经受孕之类。
  舒赫德是承重孙,又没手足兄弟,子嗣重担就落在天慧身上。
  天慧红着脸一一答了。
  听说女儿前几日来了月事,初瑜想起亲家老太太,担忧道:“亲家太夫人有没有说什么?姑爷已经及冠之年,你们的亲事又因守孝延了一年,亲家太夫人定是等急了……”
  天慧摇摇头道:“祖母并没有着急,她老人家说,不让我们心急,早来有早来的好,晚来有晚来的好……早来她老人家能多带两年,晚来我身子骨养结实,孩子也身壮。还说让我们夫妻两个,趁着孩子没上身,多恩爱些时日……”
  听了这话,初瑜真要想要合十拜菩萨。
  对于这门亲事,至此她才算真的放下心。
  看着初瑜脸上露出笑模样,天慧也松了一口气。
  她拉着母亲的手,迟疑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母亲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初瑜满腹心事,可又如何好对女儿开口?
  实话实说的话,倒是能安儿女的心,却容易让丈夫的计划露出马脚,说不得生出什么祸事。
  半遮半掩的话,说不到要吓到孩子们。
  她寻思一番,有了主意,道:“是有些事,要同你们兄妹几个说一声,只是也不急,等哪日里你二哥回来再提吧,省得翻来覆去说几回。”
  儿女既安排妥当,她就没什么可操心的。
  经过这些日子的缠磨,丈夫已经答应她,等过两年可以带小儿子出京,提溜在身边教导。
  大的都安排妥当,小的也会有人教导,她还有什么好担忧的?
  她放下心结,脸上露出几分真心笑容。
  天慧见她并无伪色,原本的担忧也散了大半……
  晚上,除了当值回来的天佑,恒生也回来用晚饭。大家齐聚福源堂,用了团圆家宴。
  这会儿功夫,作为前管家太太与现任管家大奶奶,自然都有耳报神,私下得了禀告,晓得李氏下午神色异样在九如院门口转了一圈的消息。
  只是婆媳两人各有思量,见李氏神色如常的同儿孙说笑,并没有提下午之事,便也只做不知。
  晚饭后,初瑜问起真儿明日往海淀别院之事。
  真儿诸事安排妥当,早已安排一部分人今日过去收拾,明日直接过去即可。
  天色渐晚,李氏打发众人散去,独独留下曹颙。
  曹颙还不知道,他这两个月的举动,尚未引起宫里那位注意,就先吓到家里老人。
  “儿子,你跟我实话实说,你到底是为了什么?可是与媳妇有什么口角,还是衙署里有糟心的地方?”屋子里只剩下母子二人,李氏满脸满眼的担忧道。
  曹颙闻言一愣,神色有些恍然:“母亲说的是?”
  李氏见他不言语,皱眉道:“别想要糊弄我,我还没有老糊涂。好好的,你为何茹素?又住到小书房去?”
  曹颙叹了一口气,脸上露出几分郑重。
  儿女们那边,或许得半遮半掩,省得他们年轻有什么露了话锋的地方招惹祸端。
  李氏这边,他从开始便没有打算隐瞒。
  毕竟李氏年将花甲,哪里受得了大喜大悲。若是不对老人家说妥当,要是真因曹颙隐退之故有个万一,那曹颙就成了不孝之人,自己也原谅不了自己。
  他坐在炕边,长吁了口气,缄默半晌,方幽幽说道:“母亲,儿子进京二十载……委实累了……”
  李氏听了,不由惊慌,拉着曹颙的胳膊,心疼道:“可是又有什么不舒坦,这几年你身子一直不怎么利索,本该多歇歇的……”
  曹颙摇摇头,轻声道:“身上无恙,儿子是心累了……这半辈子,儿子顾不得想别的,就是想着曹家,想着儿女……官场凶险,勾心斗角,稍有不察,就要粉身碎骨……儿子实在是乏了……”
  这一番话,要是对天佑、天慧等小辈听了,他们未必能感同身受,李氏却是经历过风雨的。
  听了这话,她心里也跟着打颤,眼泪已经流下,哽咽着道:“连十三爷日子都艰难,死了儿子,都不敢大肆发丧,何况咱们做奴才的……是不是宫里有什么不对?这辈子荣华富贵我都经了,如今什么都不盼,只要你们平平安安的,吃糠咽菜我也情愿……”
  曹颙忙道:“哪里到这个地步,母亲不必担心,儿子可是最惜命的……曹家如今已经势成,即便在八旗中排不到前面,也无人敢小觑……越是显位,越是容易遭人嫉恨,儿子只是厌了,宁愿做个田舍翁,也不愿意在勾心斗角……”
  李氏擦了泪,道:“你想要从朝廷退下来,想要什么法子不行,怎么还借佛生事?就是舍了我这条老命,让你回家丁忧,我也不会许你遁入空门。”
  母爱似海深。
  李氏神容坚定,没有半点说笑之意。
  曹颙的心里沉甸甸,眼圈滚烫。
  这个世上,最爱他的,不是妻子儿女,而是生身父母。
  他压低了音量,道:“旁人与孩子们跟前,总要瞒的,儿子却不能骗母亲。儿子即便再不愿做官,也不会真的去做和尚……不过是给宫里那位看的,许是多少还要闹一场,本打算等天慧住完对月再同母亲说……儿子少时就有个心愿,想要看遍四方山水,只是家族重责,入了官场,始终抽不出身来……偏生咱们这一支,在京中住了多年,同原籍早已分谱,儿子即便想要‘病退’,也只能在京城养老,皇上眼皮底下,日子想想也憋闷……如今家族责任已了,儿子想要顺着自己的心愿活几年,打了遁世礼佛之名,儿子便有借口出京,趁着身强力壮,遍访名川大山,过几年走不动了,就回京养老,岂不两全?”
  李氏本以为儿子是历经仕途变化,加上因十三爷近况不佳才“心灰意冷”,哪里能想到他另有打算。
  看着儿子满眼放光,李氏不由有些讶然:“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外头有什么好的?你又不是没出过门?”
  曹颙搬着手指头,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就是六处,外加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四大菩萨道场,闻名天下的就十地,还有其他各种人杰地灵之处……儿子真的想要去看看。若是再在官场熬下去,即便夹着尾巴,小心翼翼过日子,等到平安退下来,也没有了出京的精力……儿子本不是心有大志之人,早年所期盼的也不过是富贵闲人的日子,不过因长子长孙的缘故,有不得不担的责任,才勉强熬了这些年……”
  说到这里,他脸上露出几分轻松来:“如今天佑娶了媳妇,儿子终于能歇歇了……”
  见曹颙脸上无怨无悲,只有深深的期盼,李氏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
  是啊,整整二十年。
  自康熙四十八年进京,至今整整二十年。
  他说,他累了。
  能不累么?
  一个人进京经营,奴才秧子的身份,没有助力,一点点的熬着,挣命一般,一点点成就今日富贵。
  不仅要教养儿女,还要拉扯堂兄弟们,他这个长子长兄,当年又才多大点年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