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知识都是简洁而又实用的。如企业管理的培训,微软会介绍软件企业怎么管理。会介绍微软的成长史。软件开发流程则介绍微软怎么开发Windows2000,怎么来组织有史以来最大的软件工程?微软也有很多小的产品,小的产品怎么组织,大的产品怎么组织?高级技术方面的培训,则侧重于软件开发当中涉及到的一些高级技术,如有哪些测试技术,一个软件做出来了,怎么模拟一万个人进行访问等等。
而微软与这些人分享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教训,包括所有的痛苦过程目的只是一个,希望创造出一个社区,一个网络,通过组织软件人才俱乐部等形式在网上互相交流,互相影响,微软希望在两到三年以后这个社区会变成一个影响中国软件行业的一个非常重要,非常有影响力的群体。通过一起合作,一起交流,一起共同提高,一起共同帮助中国软件业的发展。
“我们可以一起来做更大的一些事情,比如说所有的软件企业对我们的行业在哪些方面有一些建议和想法,作为一个单个公司来讲,声音可能会小了一点,但是我们大家团结起来,一起发声音,我想这个声音可能会更大一点,可能会让我们的整个行业感觉到这不仅仅是来自一两个企业的呼唤,而是我们在座许许多多的软件企业都有共同的想法。”
对于像微软这样的重量级公司而言,外部的竞争异常激烈,在这种竞争的环境中在想怎么不断的优化自己,怎么不断的创造更多更好的产品是一个大问题。而健全的内部网络,良好的业内沟通,让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使得微软自身信息流转顺畅,有效地提高了公司整体的活力。
竞争对手也可以是朋友
虽然微软近年来一直在通过各种措施拉拢人心,但这个世界上,好像没有哪家公司的敌人有微软多——多得连微软自己都数不过来。这不奇怪,树大招风。就如微软(中国)有关人士所言,微软公司的产品线拉得很长,竞争的对手自然就多。
微软的垄断并不是独有的,象INTEL、CISCO、AOL等在各自从事的领域都是高度垄断的,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获取竞争与合作的利益也不仅仅是微软的行为,包括消费者在内的几乎
所有的决策者在与竞争或合作对手博奕时无不利用自己的独特地位,那么,为什么惟独微软屡屡被对手推上法庭呢?
其中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微软的效率太高,以至于超过竞争对手和公众可以接受的范围;二是盖茨本身的“偏执狂”,盖茨考虑问题考虑的最多的是如何提高微软的效率,而很少考虑竞争对手的生存乃至公众的反应。
虽然一再遭遇诉讼,但微软在对待竞争对手态度上的变化却耐人寻味。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在微软合作思想的导引下变成了朋友。甲骨文就是其中的一家,甲骨文的数据库产品是微软同类产品最为强大的竞争对手之一,但是微软却和甲骨文将联合发布广告,以推广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应用甲骨文数据库。
这种出位的表现不不是孤立的现象。在此之前,IBM、SAP和Sun公司先后分别同微软签署了相似的合作协议。至此,微软的VSIP计划几乎囊括了所有著名的软件公司。这些软件公司所开发推广的软件正是微软的强硬对手:IBM和甲骨文的数据库产品是微软微软的SQLServer最为强大的敌人。这两种数据库在与微软合作之前,根本无法WINDOWS上运行的数据库。
同样,Sun公司的Java语言也是微软另一产品。NET的有力竞争者。近年来,。NET逐渐占据了一部分市场份额,但是其销售业绩的背后也是WINDOWS巨大平台作的支持。微软此次主动把诸多敌人邀请到家中同台竞争确实让人不解。以前大家不共戴天,现在忽然来要共谋天下大事,其中微妙令人不解。微软奇迹般的转折让很多人大跌眼镜。
人们无法猜透微软的这番化敌为友的举动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微软蛮横粗暴的定价和排斥异己的态度让人们对之心存不满。接二连三的诉讼也表明人们认定微软的品牌里面渗透着垄断暴利的水分。在中国政府的几次采购中连连挫败,也一定程度上说明微软这个牌子也并不是那么讨人喜欢。Linux的异军突起,让微软感受到了切实的威胁。微软与竞争对手共舞的举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对客户的一种求和姿态。
同时,由于科技的发展,高科技厂商已经意识到,整合是一个卖点。正如微软的WINDOWS还在集成杀毒、搜索等功能一样,许多客户希望技术提供商能够解决整合问题。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不管微软和甲骨文们愿不愿意,他们没有选择。每年在研发上投入几十亿美元的微软也并不惧怕合作会给自己的软件带来灭顶之灾。就如微软公司CEO 鲍尔默说,他们两家公司将继续顽强地竞争,但是和解创造了将有利于两家公司用户的合作新阶段。
当然,微软与IBM的操作平台之争也仍在继续。基于不同的操作系统,他们开发的新一代网络应用程序也是针锋相对。IBM在全球不遗余力地推广和支持Linux的发展,而IBM自身并没有Linux产品。IBM意图还是冲着Linux的对头微软来的,IBM以前丢掉了操作系统平台的老大地位,这一次,IBM不能错过。他的WebSphere将是威胁。NET的最大杀手。
但是微软目前在操作系统上所占的决定优势让其他的软件生产商在开发之前不得不细细思量一番。因为这种鱼死网破的战斗往往是彻底扭转乾坤的。微软此前正是依靠自己的WINDOWS彻底把IBM赶出操作系统市场的。
而且,由于视窗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市场日趋饱和,微软开始寻求新的收入来源。利润丰厚的商业软件市场进入了软件巨人的视野,微软高级副总裁奥兰多·阿亚娜表示,这一市场将为公司带来100亿美元的收入。尽管微软的新产品主要针中小型企业用户,但是正如首席执行官斯蒂夫·巴尔默所说一旦时机成熟微软将切入大型用户市场。微软表示商业应用软件部门前景看好,将在2005财年实现赢利。
竞争对手也可以是朋友
但此次微软频频向敌人微笑,握手言和的意义似乎远比评论家想的深远。微软在全球已经得罪了很多人,抗议微软的组织层出不穷。微软到了应该服软的时候了。而且这种合作是基于WINDOWS平台的,虽然平台上多了与自主研发的产品竞争的同类软件,但其他厂商的软件今后必须适应WINDOWS这个操作系统的标准,这无疑也是微软的胜利。
在今天,美国的经济表面上很风光,但实际上却暗礁四处,这些暗礁被信息产业的繁荣而掩盖。一旦微软这个信息产业的领头羊失去动力,受损失最大的不仅是微软,微软的行业对手们受损失可能更大,而损失最大的将会是美国的整体经济。因此微软也有足够的实力和胆魄去进行这种化敌为友的行动。
与成功者合作
盖茨在合作方面的天才不仅局限于独辟蹊径跟对手合作,还在于及早与成功者合作,搭乘成功者的顺风车,借助成功者为自己扬名。在促使微软公司从一个幼小的软件作坊成长为举世闻名的微软帝国的过程中,盖茨的这个策略一次又一次地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80年时,盖茨只有24岁,他要与世界上最强大的计算机公司IBM进行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次谈判。IBM对于与微软合作共同开发个人电脑十分感兴趣。两者的悬殊如此之大,一旦
谈判成功,盖茨将立刻拥抱一个从未拥有过的巨大的市场。毫无疑问的是,IBM以“蓝色巨人”而著称,当时IBM的收益已达300亿美元。而微软当时只是个不足40名员工、销售额只有700万的小公司。
而且在个人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初期,需求时常会大于供给,IBM公司就像一个文雅的蓝色巨人,内在整版的广告迎接它的到来,“欢迎IBM!” 因为家喻户晓,确立了微型计算机在行业内的合法地位,IBM几乎已成为电脑的同义词。涌向IBM公司的订单铺天盖地,有时甚至出现排队的现象,这正应了一句俗话:“上涨的潮水可以浮起所有的船。”谁能搭上这条船,其成功自然指日可待。对微软来说,在创业初期赢得与IBM的合作对自己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
在与IBM谈判前,盖茨已树立了目标,整理了自己的思路。IBM付给微软175 000美元,以获得名叫MSDOS的操作系统,该系统可在IBM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