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世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俘的李孝基、于筠、唐俭、元君宝等人又被吕崇茂秘密派人送到浍州尉迟敬德的军中;李孝基身为永安王,又被送到晋州宋金刚那里,李孝基密谋逃跑,结果被发觉,宋金刚下令将他斩杀。时间一天又一天过去了,唐俭急得简直要发疯,他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他找了个机会向敌将尉迟敬德建议,可以派人去长安和大唐谈判,双方和解,不再打仗,岂不更好?尉迟敬德刚刚挨了李世民的两记闷棍,知道继续打下去得不到什么好处,便对这个建议表示出浓烈的兴趣,同意派被俘的大唐陕东道行军总管刘世让带信回去。唐俭便抽空把独孤怀恩谋反的事秘密和刘世让讲了,刘世让也十分着急,出了浍州,他便不断地加鞭赶路。
  此时已是二月十六日。王行本早在一个月前投降后被斩杀,独孤怀恩已率唐军进驻了蒲坂城。皇帝李渊从华阴长春宫出发,渡过了黄河,来到了蒲坂城对岸的河边,又坐上大船,将要到对岸去,进入蒲坂城巡视。船已经开走一百多丈,刘世让才赶到,急得在岸边拼命地叫喊。李渊忙令大船返回岸边,听了刘世让的汇报,他大惊失色:“我幸免一死,岂不是天意吗?”于是派使者坐船过河,进城召独孤怀恩前来见驾。独孤怀恩还不知道谋反的事业已败露,便一个人乘船来见李渊,下船后便被捉了起来。李渊派人入城,分头将他的党羽全部抓捕,一审之下,众党羽全部招供。二月二十日,李渊下令诛杀独孤怀恩和他的党羽。
  李渊继续留在河东一带督导战争。当桑显和率唐军急攻夏县时,尉迟敬德又抄小路引兵前去增援吕崇茂,与唐军在夏县城郊形成了对峙。李渊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计策,他派人秘密潜入夏县城中,宣布赦免吕崇茂的罪行,任命他为夏州刺史,令他对尉迟敬德发起突然袭击。事情正在谋划间,却被尉迟敬德发觉,他抢先动手,把吕崇茂抓起来杀掉,并完全控制了夏县城。桑显和见攻城无望,只好引兵退走。不久尉迟敬德也率军撤退。吕崇茂的余党又起兵占据了夏县,继续抗拒唐军。
  四月初,一直等待着前线发生变化的李渊终于忍耐不住,带着淡淡的失望返回了京城长安。
  变局恰恰就在这时出现了。
  四月十四日上午,柏壁军营。
  一队队骑兵从军门开出,在杏黄旗的引领下,在壕沟前的小平原上排成战列。
  李世民骑着一匹矮胖肥壮的马,缓缓来到军阵前面。军阵中洋溢着轻快、紧张的气氛,将士们的脸庞燃烧着红晕,战刀和铠甲被擦得比平时要亮许多。战马吃的也比平时要饱,它们原地嗅着青草,打着响鼻。越来越多的战马加入军阵,尽管它们的躯体昨日已被洗刷得干干净净,但四下里仍然散发着马儿特有的汗气。李世民的座骑好像预感到什么,亢奋地在草地上刨着马蹄,忽然,它猛地向前一窜,李世民吃惊地用力紧拉缰绳,马儿愤怒了,将头高高地昂起,奋力地嘶鸣起来,声音悠长而又嘹亮。其它的马也跟着嘶叫。一旁的军士们好奇地议论开了:
  “这马叫得好大声!像头小老虎!”
  “当然,秦王的马,声音肯定比别人的马要大!”
  李世民笑了。这马的确非同寻常。它本是突厥盟军中一位特勤进献大唐的礼物,毛色黄里透白,所以李世民给它起名叫“特勤骠”。别看它身材有些矮,但四肢极为健壮,蹄掌的搭劲很强,速度飞快,就是脾气很大,动不动就撒骄、发怒。李世民的另一匹座骑白蹄乌跟它相比,虽然短距离奔跑的速度要快不少,但长时间的奔驰就赶不上年轻力壮的特勤骠了。现在,李世民要率军追击业已潜逃的宋金刚军,估计要连续奔跑很长很长的路,所以选择了特勤骠作为座骑。
  到四月中旬,李世民已和宋金刚相持了五个多月,两军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正面交战。五个多月,这是一段多么漫长的岁月,从大雪纷飞到春暖花开,从穿着厚重的棉衣到单袍飘洒,李世民统帅着一支战斗力比宋金刚要强、兵力比宋金刚要多、物资供应比宋金刚要丰厚的军队,却龟缩在壕沟以内,坚壁不动,表现了令人无法想象的忍耐力。这种忍耐力令宋金刚感到非常恐惧。这是大块头的虎豹般的耐性,一旦它出动嘶咬,会将对手的骨头都嚼碎!
  在这五个多月里,宋金刚的刀锋早已磨钝生锈。英勇无比的尉迟敬德和寻相两次大败在李世民的突然袭击下,以至于他们一谈起秦王,总是疲软乏力,唉声叹气。在晋州到晋阳的中间地带,唐军还一直据守着西河,像一根骨头卡住了宋金刚的咽喉。为了拔掉这根骨头,宋金刚多次派兵攻打西河,都被李仲文凭借高高的城墙和险要地势把他们驱退。
  几个月前席卷山西的宋金刚现在变得极为被动。他无法打开困局,而军队的粮食又即将吃完。军心开始浮动。对手李世民更瞅准这一机会,要给他以致命的一击——四月七日,李世民令刘弘基率两千精骑从柏壁出发,取道隰州,直趋西河,做出要切断宋金刚归路的态势。宋金刚急忙派上万兵力在交口一带对刘弘基进行拦截,刘弘基靠山扎营,坚壁不出,双方形成了相持。但宋金刚已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他不知唐军还有多少后续部队在茫茫山林中运动,要将他的归路截断,于是仓促下令全线撤退。他计划将主力撤回晋阳,凭借坚固的城墙和丰饶的物资,作长期固守。
  四月十三日深夜,宋金刚率军从晋州、浍州一线秘密撤退,他的行动相当隐秘,速度也非常之快。次日一早,在浍州城外的斥候发现敌人已经逃跑,急忙飞马回柏壁报信。李世民一惊而起,等待了五个月的战机就这样突如其来!他下令全军紧急出动,人吃好,马喂饱。半个时辰不到,近万名汉、突骑兵已在军营外整好了队形。在他们的前面,站立着李世、秦琼、程咬金、翟长孙、秦武通等一批将官。
  李世民派出十名骑兵拿着他的手令,火速从隰州北上交口,通知刘弘基率军驰往介休一带,阻住敌人的归路。又令屈突通、殷开山率七万步兵必须在一个时辰内出动。然后他一声令下,骑兵大队立即出发。李世民和秦琼并肩驰骋在全军的最前列,身后大力士公孙武达骑马扛着一面杏黄旗,上书一个大大的“唐”字,在原野间凌空飘扬。当所有的骑兵全部出动后,队伍在原野上拉成一条巨身长龙,长龙的脊背上拖着冲天的尘埃。
  这是没有拘束、恣意驰骋的一路。快马加鞭,向前!向前!树木、山丘、草莽、房屋,一切都快速后退着向身后隐去。大地像棋盘一样拉出一条条长线,围绕某个看不见的原点旋转。李世民身上的汗水欢畅地流淌,风声和阳光唱着悠远的歌谣,在大地和长空之间回响。特勤骠,快呀快呀,不仅跑,而且飞吧,像永不下坠的飞箭,像劈里啪啦的闪电,追上那朵白云,追呀,追呀!追上那朵红云,追呀,追呀!哦,追上了暮色,追上了云雾,追进了无边无际的黑暗。茫茫黑夜里奔驰,对地面的感觉几乎失去,就像真的在腾云驾雾。哦,月亮升起来了,今日是十四,无怪乎月亮这么圆,它朗朗地凌驾在万古长空,把朦胧清凉的水光洒向草丛、地面和山陵,洒进了人们的心田。月光下的一切似乎都像云雾一般缥缈。还记得从高城驰往折城的那一夜吗?在黄土高原上起伏,像河水、像风一样起伏,那便是飞的感觉。现在,我们又一次乘着月光飞翔,只是马背上不时传来的颠簸和振动,告诉我们还没有脱离地面。但我们的感觉依旧是这么朦胧。可是月亮啊,飞得比我们还要快,它飞过了我们的头顶,飘向了西天,一步一步地坠落,带着寂寥的歌声坠落。哎呀,新的一天泛着红光从东方降临,怎么还是没见敌人的踪影!难道敌人先让步兵走了几日,骑兵一飙而逝,令我上了他的当?这一着急,可把朦胧睡意驱散了,身子从云雾中彻底跌落到大地上,汗一层接一层地彪出,饥饿也在腹中咕咕地鸣叫。可太阳依旧慢吞吞地从群山中爬出。太阳一出,地气灼热,人心就慌。还记得那个清晨带着二十几人冲向折城下的情景么?我们驱马趟过泾水,河水波光粼粼,沁甜而焦灼。焦灼?哦,是自己渴了。这干渴的感觉像嗓子里的折皱,忍着、忍着,向前、向前,不能停下!想点别的,比如西瓜、水桃,望梅止渴!可这儿不是梅林,是干橛的皱纹般的纵树皮,还有沟壑纵横的柳树皮!好了,又一次来到原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