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世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武周和宋金刚见大唐援军即将到达,便由宋金刚率主力从晋阳城外南下迎击敌人。六月十日,宋金刚率军进逼介休城,在介休城内,有一名和尚名叫道澄,武功高强,被宋金刚重金收买,他在半夜里用佛幡结成长绳,让宋军的敢死队员顺着长绳爬上城墙,于是介休城落入了宋金刚的手中。
  几天之后,大唐援军抵达雀鼠谷。宋金刚派出将领黄子英往来雀鼠谷,多次以轻兵向唐军挑战,两军刚刚接战,黄子英就假装败退,如是再三,令姜宝谊和李仲文以为敌军战斗力不过如此,便率领全军乘胜追击,结果陷入了宋金刚设下的埋伏中,唐军大败,主将姜宝谊和李仲文都做了俘虏。
  援军战败的消息传到长安,皇帝李渊大为震惊,急忙召集重臣讨论如何应对危情。尚书右仆射裴寂挺身而出,要求带兵前去征讨刘武周。
  裴寂是李渊最信赖的大臣,受宠程度在群臣中无与伦比,他得到的李渊赏赐的珍宝衣物多得不可胜数。李渊如果吃到一道菜觉得口味好,常常令尚书奉御将这道菜也同样送一份给裴寂。朝会时,李渊常引裴寂坐在身旁,在宫时也常把裴寂请进卧室;称呼上,往往称裴寂为“裴宫监”,而不叫他的名字。对于裴寂的建议,他很少有拒绝的。在李渊的眷顾下,裴寂可以说是享尽了荣华富贵。现在他又忽发奇想,要发掘一下自己在带兵打仗方面的才能,这是一种新鲜的尝试,说不定一位名将就这么练出来了。由于过去长期在太原一带做官,对山西的地理风物比较熟悉,所以他自认对于带兵出征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李渊对裴寂的要求满口答应。六月十六日,李渊任命裴寂为晋州晋州:今山西临汾。道行军总管,授权他在外可以根据需要独立决断。于是裴寂带领八万大军从长安启程,向山西进发。姜宝谊和李仲文已经从敌营中逃回,又跟着一道出征。
  一个月后,裴寂率大军进抵介休,宋金刚凭借坚城抵御,两军相持了多日。裴寂既然无法攻克介休,只好率军撤退到几十里外的度索原,依山筑营,全军靠山涧水饮用、做饭。宋金刚派斥候前去侦察,发现了唐军在水源上对于山涧的依赖,便派出一支奇兵断绝了唐军的水源。唐军士卒干渴了数日,忍耐不住,主帅裴寂只好将军营移向汾河边。宋金刚乘唐军移营之际,突然发动凶猛的攻击,唐军全盘崩溃,四散奔逃,裴寂骑马跑了一天一夜,才逃回晋州。这样,在晋州以北,除了李仲文和浩州刺史刘赡率军死死守住的西河,其余的城池全都被刘武周和宋金刚攻占。
  姜宝谊再次被宋金刚俘虏,他又密谋逃跑,被宋金刚发现后杀掉。裴寂打了大败仗后,上表向李渊谢罪,李渊派使者向他表示抚慰,仍令他在前线继续指挥作战。
  在打败大唐援军后,宋金刚率主力北上,与刘武周驻扎在南山的军队会合,再次围攻晋阳城。齐王李元吉得知增援无望,便欺骗他的司马刘德威说:“你率领老弱守城,我要带精兵出战。”九月十六日深夜,李元吉率领晋阳城内的精锐部队乘黑出城,簇拥着自己的妻妾向西狂奔,逃向长安城。李元吉刚走,刘武周就兵临城下,晋阳土豪薛深打开城门,刘武周大军一拥而入。晋阳沦陷了。
  长安。太极殿。
  李渊听说晋阳失陷、李元吉弃城西逃后,大发雷霆。“晋阳有强兵好几万,粮食可以吃十年,大唐本是从那儿兴起的,而今竟然落入了敌人手中,真是可恨啊!”李渊对礼部尚书李纲愤愤不平地说,“元吉年幼不懂事,这都是宇文歆的责任,看我不杀了他!”
  “齐王年少,骄横放纵却是出了名的。”李纲劝谏道,“窦诞不仅不劝他,还同他伙在一起瞎胡闹,晋阳的士民早就对他们很有意见,今日的失败,主要是窦诞的罪过。宇文歆曾经多次劝谏,但齐王就是听不进去,他是忠臣,怎么能杀呢!”
  李渊听了,面色青寒,随即转了一个话题。
  第二天,李渊召李纲进宫,把他拉到御座上,与自己坐在一起。“我有你的帮助,才不至于滥用刑罚。”李渊恳切地说,“元吉自己做得不好,不是他们两人能够管得了的。”于是将三人全部赦免。
  不久,李元吉等人回到长安,李渊将他狠狠地训斥了一顿,随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对他不大理睬。元吉找到大哥、太子建成向父皇求情。李渊的怒气渐渐消了,又授予李元吉侍中、襄州道行台尚书令、稷州刺史等官职。
  刘武周占领晋阳后,便把都城迁了过来,又派宋金刚率军南下,进攻晋州。裴寂派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坚守晋州,自己在虞、泰一带坐镇。宋金刚的大军兵临城下,没几个回合,便一举翻上了晋州城墙。刘弘基第二次做了俘虏,不久他从关押的地方翻墙而出,悄悄偷了一匹快马,成功地逃了出来。
  宋金刚的大军继续向南推进,很快进逼绛州,攻陷龙门。不久又向东进发,将浍州浍州:今山西翼城。一举攻克。他的军锋越来越锐利,似乎势不可挡。裴寂吓得慌了神,不知如何是好,他能想到的唯一的计策是坚壁清野。每天不断地派人督促虞、泰二州的民众进入城堡,将他们家中的粮食和资财全部焚烧光,以防止落入宋金刚军队的手中。老百姓深受惊扰,对唐军产生了极大的怨恨,不少人都想起而反抗。夏县平民吕崇茂率众起兵占领了县城,自称魏王,派人与刘武周联络。裴寂派兵征讨,却被吕崇茂打败。李渊直接下诏,令永安王李孝基、工部尚书独孤怀恩、陕州总管于筠、内史侍郎唐俭等人从蒲坂前线率军前去进讨吕崇茂。
  李渊随后又将裴寂征召入朝,将他严厉地斥责了一番。为了表示要他为战败负责,李渊还将裴寂抓进了监狱。几天后,李渊又觉得这样做似乎有些太过分,便把裴寂放了出来,跟以前一样宠信他。
  这时候尧君素的部下王行本依旧据守着河西蒲坂,唐军一直无法将王行本消灭,王行本也和刘武周遥相呼应,令关中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李渊焦急万分,亲自写下手令,派中使送给远在长春宫的李世民,跟他商量说:“敌人的势头是如此旺盛,很难与他争锋,朕准备放弃黄河以东,将军队全部撤回,严守关西,再等待时机。”
  李世民坐镇长春宫,一直密切关注着山西的战局。读了父皇的手令,他立即上表反对。“太原,是大唐帝业的发祥地,是国家的根本所在;”他在信中这样说,“河东物产丰富,京城都靠它汲取财力;如果一举将它们全部放弃,臣内心里接受不了。请拨给臣精兵三万,臣必定能歼灭刘武周,收复汾、晋所有的城池。”
  好啊!还是我儿世民英雄豪迈!李渊读信后,神气为之一壮。他想起了世民在战场上多次赢得的重大胜利,心中后悔不该允许裴寂在打仗这样危险的事情上尝试自己的梦想,从而给国家带来巨大的危机。他本该早日让具有卓越用兵才能的世民出马征讨敌人。世民做主帅,既稳健,又强悍,用兵灵活机动,总能出奇制胜,一直被他倚为大唐国的万里长城。他将大唐的精锐主力全都交由世民掌管着。嗨,我怎么会想到后撤呢?还有世民率军驻扎在黄河西岸嘛。李渊不禁在心中责备自己一时紧张过度。有我的统御之术,有世民的将帅之才,我父子联手,有谁能撼动我大唐的江山?
  于是,李渊下令征调关中各地兵力,汇集到华阴长春宫,由秦王李世民统一指挥,准备渡过黄河,进击刘武周。
  正当各地加紧进行军事动员的时候,朝廷内部却突然出现了一桩敏感事件:太原起义功臣刘文静被人控告谋反,李渊把他抓进了监狱。审判刘文静的罪行,便一时占用了李渊的主要精力。
  刘文静很久以来都对裴寂心怀不满。他认为自己才干比裴寂高,又建有军功,职位却处在裴寂之下,心里很不平衡。他生性高傲豪放,喜谈天下大计,与李渊亲切实在的统御风格有些不大合拍。李渊刚刚登极称帝之后,常常和大臣们一道吃饭,坐在一条长椅上,几无君臣之分。刘文静劝谏李渊道:“从前王导有一句话,‘如果太阳跟万物总在一条线上,那么生物又怎能蒙受到万丈光芒从高空照射呢!’如今皇上和臣属的位置没有差别,不是长久之道啊。”李渊不以为然:“过去汉光武与严子陵同睡一张床,严子陵将脚压在汉光武的肚子上。现在各位大臣都是德高望重的人物,有的是平生亲朋好友,当年的友情怎能忘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