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世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竟敢在此口出狂言!”李世民沉声斥责道,“我和你们的可汗当面和解,送给他大量金银绸缎,前后多到无法计算。你们可汗擅自背叛盟约,率军深入我大唐境内,难道就不感到惭愧么?你虽是一名蛮族,也应稍有人性,怎么能把我大唐的恩德全部忘掉,敢向我自夸强盛?看我现在就先斩了你!”
  执失思力害怕了,连忙请求饶命,并乞请宽恕他的无礼。萧蠫、封德彝建议将他送回去。
  李世民不答应,他说:“我现在把他送还,敌人便会以为我害怕他,岂不更加猖狂放肆了!”他下令将执失思力囚禁在门下省。
  秦琼、程咬金、侯君集、薛万彻等将领坚决要求出战,他们激昂的战斗热情,连文官们见了都热血沸腾。但李世民拒绝了他们的请求。
  在作了一番安排后,李世民亲自驰出玄武门,与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直接来到渭水河边,与颉利可汗隔河对话,责备他违背了过去签定的盟约。突厥人大惊,纷纷下马遥拜。不久,大唐军队出城而来,旌旗遍野,铠甲耀日,浩浩荡荡,令突厥人不知有多少兵力。颉利可汗见执失思力没有返回,而李世民又挺身前出,军容如此盛大,脸上露出了害怕的表情。李世民喝令各军稍稍退后,布下战斗阵形,自己单独留下,在河边与颉利对话。大军像城墙一样向后缓缓退却。
  萧蠫以为皇帝有些轻敌,便挡在李世民的马头前,恳求他同大军一道后撤。李世民对他说:“我已经筹划好了,你不可能了解。突厥这次胆敢倾国出动,直接抵达我京城郊外,是因为他们以为我国内有难,朕又刚刚即位,阵脚不稳,以为我不能抵抗他们。我如果向他们示弱,关门拒守,敌人必定纵兵在京城外大肆抢掠,局势便无法控制。所以我单人匹马走到最前,故意向敌人表示我并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我又故意炫耀强大的军容,让他们相信我一定会和他们交战;这样便超出了敌人意料之外,令他不知如何是好。敌人进入汉地这么深,必定心存恐惧,所以,我如果与他交战,必定会赢,如果与他和谈,必定能成。能否制服突厥,便在此一举,请你退后看着吧!”
  唐军退后数百步,李世民一人立马站在渭水河边,等待着颉利的答复。
  对岸,颉利与突利以及其他突厥首领商量了一阵,便与李世民隔河对话,向李世民要求订立新的盟约。李世民答应了,并约定次日派使者进入突厥大军中,一道协商新约的条文。
  李世民随后率军返回长安城。
  次日,侍中高士廉奉李世民之命前往突厥大营,与颉利和突利敲定新约的条文,答应送给两位可汗五万匹绸缎和大批金银珠宝。
  八月三十日,李世民来到长安城西,与颉利可汗在渭水便桥上斩白马盟誓,正式签订友好盟约。随后,高士廉率一干人向突厥送上了大批财物。
  在签定盟约后,颉利可汗便退回桥西。一队一队的突厥达官喧闹着,前来观看大唐新皇帝的模样,他们见到的是一位高大英武的年轻男子,穿着金光灿灿的龙袍,目光明亮如同闪电,神态坦荡而亲切。他向众达官招手致意,达官们鞠躬行礼,个个满意而去。一些曾经在平定西秦的战争中共过事的朋友笑嘻嘻地要求喝汉人新皇帝的喜酒,李世民以不便为由拒绝了;朋友们带着笑意、映着水光离去,他们简单而爽朗的性格,在李世民心中唤起了愉快的回忆。
  当天下午,颉利可汗率军撤退。
  李世民派快马向李靖通知了和约成功签定的消息。李靖网开一面,放突厥军队走了。而突厥人尚且不知它曾经身处可怕的包围之中。
  第二天,大臣们在金銮殿上祝贺突厥人的退兵。萧蠫向李世民请教道:“突厥没有和我们讲和之时,众将纷纷请战,陛下却不答应,臣等都有些怀疑;后来敌人果然接受了和约,自动退走,陛下这是使用了什么计谋呢?”
  李世民亲切地回答:“我通过观察发现,突厥军队虽然人数很多,但军容不整,他们君臣内心只想着要大唐的财物。当我和他们在渭水桥上签定和约时,可汗已经退到了桥西,突厥的达官都来拜我,我如果借机请他们喝酒套交情,他们必定会答应,我乘机将他们全部抓住,再令军队发动突袭,敌人失去了主要将领,必定会一击即溃,势如摧枯拉朽。我又早令长孙无忌和李靖在豳州埋伏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做好了截断敌人归路的准备。敌人在我军连续攻击下,必定向西逃走,长孙无忌和李靖率军在前面堵住敌人的归路,我率城内军队和已经到达的援军一路猛追,两下里夹击,将敌人主力歼灭,真是易如反掌。我之所以不和敌人打这一仗,是因为我即位的时间还很短,国家还没安定,百姓还没富裕,应该平静一段时日,让人民获得休息。一旦与敌人开战,自己所损耗的也会很多;敌人中了我的计策,对我恨之入骨,都将报复到我的人民身上。他害怕我大唐的强盛,逃回后抓紧进行战争准备,那么以后便很难再给他们以突袭了。所以我保持克制,按兵不动,让敌人得到大量的财物。他既然得到了想要的东西,理当自动退走,心里便更加骄傲,不再进行打仗的准备。我大唐借助这一缓冲时间,把内部建设得富饶繁荣,把军队训练得精锐强悍,将来我只需要一次出击,便可以将突厥歼灭。古书上说,‘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就指的是这个道理。你现在懂得了吧?”
  “皇上真是远见,远见啊!”萧蠫拜了两拜,诚心诚意地赞道,“您说的这些,的确是臣认识不到的!”
  众大臣都深表钦佩。
  几天后,长孙无忌、李靖和尉迟敬德率军归来,受到了李世民的赏赐。李靖被封为刑部尚书。
  接下来,李世民认真地思考起治国大计,他下令大臣们研究一个问题:如何使中国兴盛。他要求大臣们把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写成文字,交上来供他研摩参考。
  尚书右仆射封德彝向李世民上书说:“人主必须威权独运,不得委任群下。”
  “皇上应运用神武,”左卫将军侯君集上书说,“耀兵振威,慑服四夷。”
  魏征已从河北回京,他上书劝谏李世民,应“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
  李世民对魏征越来越喜爱,甚至感觉到离不开他了。他多次将魏征引入帝宫卧室内,在深夜还和他谈论天下兴衰得失的道理。魏征的确有经国之大才,他个性耿直坦荡,觉得对的,便一再坚持。对他的意见,李世民很少有不接受的。魏征也感到遭逢了明主,便竭尽忠诚,知无不言。
  一次,李世民将魏征拉到他卧室内的屏风旁,将一行文字指给魏征看。“这是朕亲手抄下来的。”李世民笑眯眯地说。
  魏征一瞧,只见屏风上写着:
  “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
  这正是魏征上书的原话。他顿时喉咙一热,全身掠过金色的颤栗。
  深夜,李世民放下手中的书卷,抬首向前方望去。
  我是懂得用兵打仗方略的,还懂得暂不用兵打仗的意义。前几日民部汇报说,现在大唐人口仅仅只有隋炀帝时的五分之一;其余至少有五分之三以上,近三千万人口,在大战乱中死亡了。真是悲惨啊,中国人。我要永远以暴君杨广为鉴,爱惜我的人民,绝不让他们再次遭逢重大的苦难。我一人智慧不够,我要收罗天下所有的英雄豪杰,进入我的朝廷,我要全面听取他们的意见,向他们推心置腹,和他们共创清明的政治。
  李世民站起身来,在室内信步走了几圈,慢慢又停下,目光落在墙上悬挂的倚天剑上。他笑了笑,又上前从御案上拿起一本《孟子》,边走边看起来。
  全书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