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世民-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窦建德的十几万大军被阻在虎牢关下不得前进,就地驻扎了一个多月。在这期间,夏唐两军进行了几次小规模的交战,每次夏军都没打赢。李世民又派王君廓率领一千多轻骑偷袭夏军的粮道,大破护粮军,擒获了夏军大将张青特。夏军将领得知粮道被抄后,心里产生了恐慌,他们在攻破孟海公的地盘时,弄到了不少财物,很想早日将财物带回老家。军中于是纷纷议论起撤退的事。
  大夏国子祭酒凌敬发现这一现象后,便向窦建德建议道:“大王应该率全部兵力北渡黄河,攻取怀州、河阳,派大将防守在那里,堵住后路跟来的追兵;然后擂鼓建旗,翻越太行,进入上党,攻取汾、晋,再率主力直扑蒲津,威慑关中。这样做有三利:一是大军北上,如入无人之境,取胜万无一失;二是开拓疆土,招收新军,势力将越来越强;三是关中将受到我军极大的威胁,将自动解开对东都的包围,把主力回撤防御我军。依目前的形势,没有比这样做更好的了。”
  “祭酒的话很有道理啊。”窦建德对身边的王后曹氏说道,曹氏微笑着表示同意。
  窦建德于是令军队做好北上的准备,但一些人反对这样做。这一段时日,王世充不断派人前来告急。他的两位使臣王琬和长孙安世早晚都在众人面前哭求,请夏军西进救援东都。他们又暗中用金银珠宝贿赂窦建德的主要将领,请他们阻挠北上计划的实施。
  “凌敬不过是一名书生而已,”在板渚临时宫殿举行的朝会上,众将领当着凌敬的面,对窦建德说道,“他哪懂用兵打仗的事,怎么能听信他的话呢?”
  凌敬被羞辱得面红耳赤。众将领毫不在意,仍然粗着嗓子,卷起长袖,向夏王请战。
  窦建德动摇了,他向凌敬表示歉意:“现在将士们斗志正旺,这是上天在帮助我啊,凭着这股士气与敌人决战,必定能取得大捷!很抱歉,我不能按你的建议做了。”
  凌敬急得头顶直冒汗,斗胆与窦建德争辩,说他的意见是眼下唯一正确的计谋,如果轻率出战,夏军将面临巨大的危险。窦建德大怒,令侍卫将这位书生强行扶了出去。
  “祭酒的计谋非常好,大王你为何不采用呢?”王后曹氏见状,十分忧虑地对窦建德说,“大王您如果从滏口北上,乘唐国后方空虚,连营渐进,夺取山西,再联合突厥军队一道西抄关中,大唐必定撤军回救,东都之围还怕解不了么!如果屯兵在这里,将士疲惫,物资耗光,要想取胜,还得等到啥时候呢?”
  “军国大事哪是你们女人懂得的!”窦建德怒气未消,又瞪着眼睛斥责王后,“我跑这么远,是来救郑国的;现在郑国危在旦夕,如果我丢弃他们北上,是害怕敌人、背叛朋友的行为,我怎么能这样做呢?!”
  曹氏红着眼圈,不敢再说话。
  在外面的草地上,凌敬走来走去,心如火焚,又颇为沮丧。他的几位好友正巧要进入临时宫殿,他急忙赶上前,把刚刚发生的一幕对几位身为将领或大臣的朋友讲了,请他们帮忙进去劝说夏王改变主意。这些好友为难得直摇头,劝他放弃自己的意见。“你得吸取王伏宝和宋正本的教训啊!”他们这样劝戒他道。
  宋正本是夏国的纳言,当属窦建德起家的第一功臣。为了帮助君王早已平定四方,他竭尽忠诚,经常对窦建德直言劝谏。窦建德时常被他弄得很没面子,有小人乘机进谗言,说宋正本私下常将功劳全归在自己身上;窦建德一怒之下,便将宋正本杀害。从那以后,大臣和将领们互相告诫,很少有人再敢向窦建德讲真话了,他的政教渐渐衰乱。王伏宝是窦建德手下的大将,他智勇双全,战功远在众将之上,引起了同僚们的嫉妒,他们向窦建德造谣说,王伏宝独断专行,有很大的谋反嫌疑。窦建德对王伏宝的能耐也很疑忌,便找了个理由,将王伏宝抓了起来;可怜王伏宝临死前还冲着窦建德叫喊:“我没有罪!大王,你为何要听信小人的谗言,将自己的膀臂砍掉?”自王伏宝死后,窦建德的军队便经常打败仗。
  想起两位忠臣的命运,凌敬的身子骨儿便瘫软了。他沿着草地向远方踱去,望着傍晚湛蓝而深邃的天空,禁不住长声叹息。
  在临时宫殿里,窦建德下令众将做好战斗准备,准备早日对虎牢发动大规模攻击。众将听了,欢声雷动。
  夏军的新动向被唐军斥候侦知,他们急忙赶回来向李世民报告:“窦建德准备等唐军战马的草料吃完,到黄河以北放牧之际,对虎牢城发动突袭。”
  “好啊!”李世民高兴地说,“我军正好可以借这一点引敌人上钩!”
  五月二日,秦王李世民向北渡过黄河,逼近广武,观察敌人形势。他故意留下战马一千多匹,在河洲放牧,以加强敌人以为唐军缺乏草料的印象;到了晚上,他率军偷偷回到虎牢关。一千多匹战马仍然留在那里。
  五月三日,窦建德果然率领全部军队前来进攻虎牢城,从板渚逼近牛口布下阵势。这个军阵北抵黄河,西靠汜水,南到鹊山,连绵二十里。在震天的战鼓声响中,十几万夏军浩浩荡荡地向虎牢城扑来。
  唐军将领们站在城墙上,见从北到南,辽阔的原野上,全是黑压压的夏军,他们不时地发出吼叫,声音一浪接一浪地传来,震得虎牢城墙像薄膜一般颤动。将领们见了这般阵势,下意识地你看我,我看你,不少人脸色发青。
  李世民见将领们有些慌神儿,禁不住微微一笑,他也不说话,只是带了几名侍卫,驱马来到城内的一座山峰上眺望敌阵。
  “敌军自从山东起家以来,还没遇到过真正的强敌。”回到城墙上,他对众将说道,“据我刚才观察,敌军正逼近危险的战场却大声吵嚷,说明他的队伍里没有严明的军纪。他的先头部队直接迫近到我虎牢城下布阵,表明他对我心存轻视。现在他向我求战,我故意按兵不动,敌军鼓起的勇气自然会渐渐地衰竭。他的士卒在军阵中呆得太久,又饥又渴,必将自动退却。到时候我军发动凶猛的攻击,必定可以将他一举击破!”
  他停顿了一下,看着众将的眼睛,笑着说:“我和各位约定一个时间:过了中午,我军必定可以击破敌人——你们到时候看一看,我的话到底灵不灵?”
  众将听了,将信将疑。
  窦建德对龟缩在城内不敢出战的唐军心存轻视。他派出三百精骑趟过汜水,大喇喇地来到距唐军只有一里路的地方停下。又派人前来向李世民挑战:“请你选派几百名壮士,来和我军的骁勇决斗。”
  李世民派王君廓率二百名长槊骑兵前往应战,双方对冲厮杀,唐军时进时退,正好和夏军打了个平手。于是双方各自引兵回营。
  在窦建德的军阵里,有一人骑了一匹骏马,铠甲和兵器都非常鲜亮,从侧翼拐出阵前,向唐军夸耀。
  李世民在城墙上远远地望见了,随口对身旁的尉迟敬德说:“他所骑的,真是一匹好马呀!”
  “我去把它夺过来!”尉迟敬德边说边移动脚步。
  “不要去!”李世民连忙制止,“怎可为一匹马损害我一员猛将?”
  尉迟敬德不听,径直走过去,叫上骑将高甑生、梁建方两人一道冲刺而出,在阵阵箭雨中突入敌阵,将那骑手生擒,牵着那匹宝马,回到了唐军阵营,夏军无人敢当。
  城墙上的唐军欢声雷动。
  李世民又是高兴又是心疼。他将宝马看了又看,试着骑上,果然感觉良好。一问才知,那骑手原来是王世充的侄儿王琬,而这匹宝马,竟是隋炀帝的座骑,名叫青毛马!
  尉迟敬德在一旁乐得合不拢嘴,连牙齿都在笑!“怎么样?”他得意地对秦琼说道,“我们这么一遭,和你上次刺杀王世充的骁将是否有一比?”
  “原来你一直在暗中和我较着劲啊?当然是你厉害!”秦琼故作吃惊。众人都开心地笑了。一些将领心里的恐惧不翼而飞。
  太阳慢慢划向头顶。李世民见了,便派出快骑前往黄河北岸,将昨日在沙洲放牧的战马召回。按他的计划,一旦战马赶到,唐军便立即出战。
  在辽阔的原野上,窦建德的士卒们从早晨到正午一直暴晒在夏日的骄阳下,个个又渴又饿,汗流浃背,身子像烈日下的禾苗一般软塌,有些人干脆坐到了地上。当后方送水上来时,士卒们纷纷上前,争抢着饮水,军阵里有些小小的混乱。一些士卒更是在队列中走来走去,好像要把毒辣的日头走掉,口中吵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