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平广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邵 景
  唐邵景,安阳人。擢第授汾阴尉,累转歙州司仓,迁至右台监察考功员外。时神武皇帝即位,景与殿中御史萧嵩、韦铿。俱升殿行事,职掌殊别。而制出,景、嵩俱授朝散大夫,而铿无命。景、嵩状貌类胡,景鼻高而嵩须多。同时服朱绂,对立于庭。铿独廉中窃窥而咏之:“一双胡子著绯袍,一个须多一鼻高。相对厅前捺且(去声)立,自惭身品世间毛。”
  举朝欢咏之。他日,睿宗御承天门,百僚备列,铿忽风眩而倒。铿肥而短,景咏之曰:“飘风忽起团圞旋,倒地还如着脚包。莫怪殿上空行事,却为元非五品才。”(出《御史台记》)
  唐代的邵景,是安阳人。经铨选而提拔为汾阴县尉,又转授歙州司仓,后来迁调右御史台任监察考功员外。神武皇帝即位时,邵景与殿中御史萧嵩、韦铿一起擢升为殿行事,而职掌的事物各不相同。后来皇上下令,加授邵景和萧嵩为朝散大夫,而韦铿却没有此项任命。
  邵景、萧嵩的相貌都很象胡人,邵景鼻子高,萧嵩胡须多。上朝时他们同穿朱红官袍,面对着站立于朝堂,韦铿从帘外偷偷看到了他俩可笑的样子,便咏了首诗:“一对胡人穿着大红色的官袍,一个胡须多一个鼻子高,两人在朝堂前如一撇一捺地相对站立,自愧自己的地位官品兽毛一样的多而轻。”满朝官员听说后都笑而咏之。有一天睿宗要去承天门,文武百官列队恭驾,一阵旋风突然吹来,韦铿感到眼睛昏眩晕倒在地上。韦铿个子很小又很胖,于是邵景咏道:“一阵旋风忽然盘旋而来,韦铿随风倒在地上,那样子就象用脚踩过的发面大蒸饼,难怪他至今还在担当殿行事,只因他本来就不够五品官才能。(朝散大夫官秩五品。)”
  黄幡绰
  唐安西牙将刘文树口辩,善奏对,明皇每嘉之。文树髭生颌下,貌类猴。上令黄幡绰嘲之。文树切恶猿猴之号,乃密赂幡绰,不言之。幡绰许而进嘲曰:“可怜好个刘文树,髭须共颏颐别住。文树面孔不似猢狲,猢狲面孔强似文树。”上知其遗赂,大笑。(出《开天传信记》)
  唐代时安西牙将刘文树口才很好,尤其善于向皇上进言或回答皇上的问话,明皇为此曾多次称赞过他。刘文树的胡须长在下巴颏的下边、面貌很象个猴子。有一次唐明皇让黄幡绰嘲弄一番他的相貌以取乐,刘文树是最忌讳别人称他猿猴这一“雅号”的,于是偷偷地奉送财物行赂,求他不要说自己象猿猴。黄幡绰答应了,他嘲咏道:“可怜好一个刘文树呀,胡须与下颏一起都长在了别的地方。刘文树的相貌根本不象猴子,而猴子的相貌太象刘文树了。”明皇知道了他这样说,是刘文树行了小贿求请之故,于是大笑。
  贺知章
  唐秘监贺知章有高名,告老归吴中,明皇嘉重之,每事加异。知章将行,泣涕辞,上问何所欲,曰:“臣有男,未有定名,幸陛下赐之,归为乡里之荣。”上曰:“为道之要,莫若于信,孚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卿之子必信顺之人也,宜名之曰孚。”再拜而授命焉。
  久而谓人曰:“上何谑我邪,我实吴人,孚乃爪下为子,岂非呼我儿为爪子耶。”(出《开天传信记》)
  唐代秘书监贺知章的名声很响。要告老还乡回归吴中。明皇给他很重的嘉奖,每一件奖赏各有不同。贺知章将要离开朝廷了,他声泪俱下地与皇上辞别,皇上问他还有什么要求,他说:“臣有一个儿子,至今还没有定下来叫什么名字,希望陛下恩赐。这样就是我回到故乡也感到十分荣耀。皇上道:”作为道德行为最重要的,莫过于信了。孚就是信,每每有信才能顺。你的儿子必是信顺之人,应该起名叫孚。“过了很久,贺知章对人说:”皇上怎么戏谑我啊,我是吴地人,这个孚字是爪字下面加个子字,这难道不是叫我儿子为无(吴字谐音)爪子吗?“
  王 维
  唐宰相王玙好与人作碑志。有送润毫者。误扣右丞(丞下原有相字。据明抄本册。)王维门。维曰:“大作家在那边。”(出卢氏杂说)
  唐朝曾有个叫王玙的宰相,很愿意与人家写碑文。有人来送报酬,错敲了尚书右丞,(也是那时最著名的诗人)。王维的门,王维道:“大作家在那边。”
  甘 洽
  唐甘洽与王仙客友善。因以姓相嘲,洽曰:“王,计尔应姓田。为你面拨獭,抽却你两边。”仙客应声曰:“甘,计你应姓丹。为你头不曲,回脚向上安。”(出《启颜录》)
  唐代人甘洽与王仙客素来很友好,于是他们便以姓氏相互嘲讽。甘洽道:“你姓的是王字,我考虑你本应姓田,因为你的面目很象水獭,只好把你的两侧去掉了。”王仙客接着说:“你姓个甘字,我琢磨你本应该姓丹,就因为你的脑袋不能弯曲,只好把你倒过来两脚向上了。”
  乔 琳
  唐朱泚始乱。源休、姚令言等,收图书,贮仓廪,作萧何事业。休退语伪黄门侍郎蒋练曰:“若度其才,即吾为萧,姚为曹耳。”识者闻之,为休不奈官职。乔琳性好谐谑,因语旧僚曰:“源公真谓火迫酂侯尔。”(出《大唐新语》)
  唐末朱泚将要攻入京城,源休、姚令言等人便将重要档案藏于仓库中,想要作当年刘邦进入京都前萧何曾先收藏档案而后献上的事。后来源休又对后梁朝的门下省黄门侍郎蒋练态度谦恭地说:“若衡量才能,那么我就是萧何,姚令言就是曹参。”有认得他的人听说此事后,都知道他对自己的官职不那么满意了。乔琳喜好戏谑,于是对当年的同僚们说道:“源公为了做官,简直可以说是用火来逼迫酂侯了!”
  契綟秃
  唐京城有僧,性甚机悟,病足,有人于路中见,嘲之曰:“法师是云中郡。”僧曰:“与君先不相知,何因辱贫道作契綟秃?”其人诈之曰:“云中郡言法师高远,何为是辱?”僧曰:“云中郡是天州,翻为偷毡,是毛贼,毛贼翻为墨槽,傍边有曲录铁,翻为契綟秃,何事过相骂邪?”前人于是愧伏。(出《启颜录》)
  唐朝时京城里有个和尚,天性机敏。腿脚有毛病,有人在路上遇见,便嘲弄他说:“法师是云中郡。”和尚说:“我与你先前并不相识,什么原因要侮辱贫僧,把我称作契綟秃呢?”那个人欺骗他说:“云中郡是说法师学问高远,怎么能说是侮辱你了呢?”和尚说:“云中郡就是天州,翻译过是偷毡,即毛贼。毛贼再翻译过来是墨糟,傍边有曲录铁,译作契綟秃。我们之间有什么过从,要骂我呢?”那人感到羞愧而佩服。
  宋 济
  唐许孟容与宋济为布素之交。及许知举,宋不第。放榜后,许颇惭,累请人申意,兼遣门生就看。宋不得已,乃谒焉。许但分诉首过,因命酒酣,乃曰:“虽然,某今年为国家取卿相,时有姚嗣卿及第后,翌日而卒。”因起慰许曰:“邦国不幸,姚令公薨谢。”许大惭。(出《卢氏杂说》)
  唐朝时,许孟容与宋济二人未做官时就有交情。到许孟容主管选拔官员时,宋济落选。
  发榜后,许孟容很觉愧疚,他曾多次请人去说明和致意,并派自己的学生去看望。不得已,宋济来拜见他。许孟容分说一番并道歉后,便请宋济多饮酒。他说:“虽然,我今年为国家选拔卿相,但过去也有象姚嗣卿刚刚选中,第二天就死去那样的事。”宋济站起来对许孟容道:“姚令公谢世,那是国家的不幸!”许孟容十分惭愧。
  安陵佐史
  唐安陵人善嘲,邑令至者,无不为隐语嘲之。有令,口无一齿,常畏见嘲。初至,谓邑吏:“我闻安陵太喜嘲弄,汝等不得复踵前也。”初上,判三道,佐史抱案在后曰:“明府书处甚疾。”其人不觉为嘲,乃谓称己之善,遂甚信之。居数月,佐史仇人告曰:“言‘明府书处甚疾’者,其人嘲明府。”令曰:“何为是言?”曰:“书处甚疾者,是奔墨,奔墨者翻为北门,北门是缺后,缺后者翻为口穴,此嘲弄无齿也。”令始悟,鞭佐史而解之。
  (出《启颜录》)
  唐朝时,安陵人很善于嘲讽,凡是有县令派到这里来的,没有不被用隐语嘲弄的。有这么一个县令,满口没有一只牙,常常怕人嘲笑。刚到任时,对手下的小吏们说:“我听说安陵这地方的人太喜好嘲弄人,你们可不能重走过去的老路。”第一次上堂,断了三个案子。
  佐史在他身后抱着案卷说道:“明府书处甚疾。”这位县令没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