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平广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曰:“驽马虽精速,能致一人耳。驽牛一日百里,所致岂一人哉!”吴人无以难。全子好声名,似汝南樊(“樊”原作“楚”,据世说改)子昭。(出《世说》)
  庞士元到了吴国,吴国的人都来拜会他。会见了陆绩、顾邵、全琮以后他评价说:“陆绩就像是马可以奔跑,有使用的价值,顾邵如牛能负重走得很远。问他陆绩和顾邵谁更强一些?庞士元说:”马跑得虽然迅速,但只能乘坐一人,牛一天只能行走百里,但是所拉载的岂止是一个人呢!“吴国人无法反驳他。庞士元又说:”全琮的声名很好,就像汝南的樊子昭一样。“
  武陔
  司马文王问武陔曰:“陈泰何如其父司空?”陔曰:“通雅博畅,能以天下声教为己任者,不如也;明练简至,立功立事,过之。”(出《世说》)
  司马文王问武陔说:“陈泰同他的父亲司空相比较怎样?”武陔说:“渊博典雅,能以天下的声威和教化为己任这方面,不如他父亲,精明干练,处理事物,比他父亲强。”
  裴頠
  冀州刺史杨淮二子,乔与髦,俱总角为成器。淮与裴頠、乐广友善,遣见之。頠性弘放,爱乔之有风韵。谓淮曰:“乔当及卿,髦小减也。”广性清淳,爱髦之有神检,谓淮曰:“乔自及卿,然髦尤精出。”淮笑曰:我二儿之优劣,乃裴、乐之优劣也。“论者评之,以为乔虽高韵而无检局,乐言为得。然并为后之双隽。(出《世说》)
  冀州刺史杨淮有两个儿子,杨乔和杨髦,都是在很幼小的时候就具有一定的才干。杨淮和裴頠、乐广的关系很好,他叫两个儿子来拜见他俩。裴頠性格豪放,喜欢杨乔有风度气质。他对杨淮说:“杨乔将来能赶上你,杨髦稍差一点。”乐广性格高洁淳朴,喜爱杨髦的聪明检点。他对杨淮说:“杨乔能赶上你,但是杨髦更为出色。”杨淮笑着说:“我两个儿子的优点和缺点,就是裴頠和乐广的优点和缺点。”有人评论说:“杨乔虽然风度韵致好,但是缺少约束检点,还是乐广的说法比较准确。然而两个孩子都很出色,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对杰出的人才。”
  匈奴使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怀远国,使崔季圭代当之,自捉刀立床头。事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使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乃英雄也。”王闻之,驰杀此使。(出《商芸小说》)
  魏武王将要会见匈奴的使者,但他认为自己的形象丑陋,不足以给边远的国家留下良好深刻的印象,便叫崔季圭来代替,自己在旁边持刀侍立。会见结束了,他派使者问匈奴的使者:“魏王怎么样?”使者说:“魏王的形象非常好,然而他身旁的助手才是个真正的英雄呢!”魏王听了,派人骑马追上这个使者,将他杀了。
  恒温
  晋殷浩既废,桓温语诸人曰:“少时与之共骑竹马,我弃去已,浩辄取之,故当出我下。”(出《世说新书》)
  东晋的殷浩被废为平民,桓温对众人说:“小的时候我和他一同骑竹马玩耍,我抛弃的东西,殷浩总是拾起来,所以他赶不上我。”
  谢鲲
  明帝问谢鲲:“君自谓何如庾亮?”答曰:“端委庙堂,使百僚准则,臣不如亮;一丘一壑,自谓过之。”(出《世说新书》)
  明帝问谢鲲:“你自己说说同庾亮相比较怎么样?”谢鲲回答说:“规规矩矩地上朝当官,作为百官的样板,我不如庾亮。要讲胸中的真才实学,我自己认为超过他。”
  唐太宗
  贞观五年。上谓长孙无忌等曰:“朕闻主贤则臣直。人固不自知,公宜论朕得失。”无忌曰:“陛下武功文德,跨绝古今,发号施令,事皆利物。臣顺之不暇,实不见陛下有愆失。”上曰:“朕欲闻己过,公乃妄相谀悦。今面谈公等得失,以为鉴诫。言之者可以无过,闻之者足以自改。因曰,无忌善于筹算,应对敏速。求之古人,亦当无比。兵机政术,或恐非其所长。高士廉涉猎古今,心术聪悟,临难不改节,为官亦无朋党。所少者骨鲠规谏耳。唐俭言辞俊利,善和解人,酒杯流行,发言启齿。事朕三载,遂无一言论国家得失。杨师道性纯善,自无愆过,而情实怯懦,未甚更事,急缓不可得力。岑文木性道敦厚,文章所长,持论恒据经远,自不负于理。刘洎性最坚贞,言多利益,然其意尚,然诺朋友,能自补阙,亦何以尚焉。马周见事敏速,性甚贞正。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多所称意。褚遂良学问稍长,性亦坚正,既写忠诚,甚亲附于朕,譬如飞鸟依人,自加怜爱。”
  (出《唐会要》)
  贞观五年,皇帝对长孙无忌等人说:“我听说皇帝英明,大臣才敢于直言。人难以正确评价自己,大家说一说我的优点和缺点。”长孙无忌说:“皇帝的战功和以礼乐教化统治国家的政绩,超过古今所有的帝王。发号施令,作出各项决策,都非常正确有效,我忙于执行,没有空闲的时间,实在没有看见皇帝有什么过失。”皇帝说:“我想要听自己的过错,你这是随便奉承讨好。今天要当面议论大家的优点和缺点,以便今后戒鉴。说的人不论对错都没有关系,听的人应该注意加以改正。”皇帝接着开始评价说:“长孙无忌善于精心谋划,反应迅速,对答如流,就是古人也没有能比得上他的人。但是领兵打仗和治理国家恐怕不是他的长处。高士廉知识丰富,思维敏捷,遇到困难,也不改变自己的立场,做官不搞宗派,所缺少的是不能大胆提出意见。唐俭说话爽快,善解人意,愿意喝酒,敢于讲话,为我服务三年,却没有一句话是议论国家兴亡的大事的。杨师道性格纯朴善良,自然没有过错,然而性格实在怯懦,办不了什么大事,什么时候都不能指望他出力起作用。岑文的本性诚朴宽厚,写文章的长处是善于引经据典,道理论述得明白。刘洎的性格最坚贞,说话大多涉及到利益关系,但是其意图,如果是答应朋友的,他一定想办法办成,也不应该提倡。马周处理事物敏捷,性格很忠诚正直。至于识别评价人物的本领,直爽地说,我比你们都强。褚遂良学问稍好一点,性格也很坚强正直,非常亲近依附于我,就像飞鸟如果靠近人,自然应该爱护。”
  李绩
  武德初,李绩得黎阳仓,就食者数十万人。魏征、高季辅、杜正伦、郭孝恪皆客游其所,一见于众人之中,即加礼敬。平武牢获郑州长史戴胄,释放推荐之。当时认为有知人之鉴。(出《唐会要》)
  又贞观元年,绩为并州都督。时侍中张文瓘为参军事。绩曾叹曰:“张稚圭后来管萧,吾不如也。”待以殊礼。时有二僚,亦被礼接。绩将入朝,一人赠以佩刀,一人赠以玉带,文瓘独无所及。因送行二十余里。绩曰:“谚云,千里相送,归于一别。稚圭何以行之远也?可以还矣。”文瓘曰:“均承尊奖,彼皆受赐而返,鄙独见遗,以此于悒。”绩曰:“吾子无苦,老夫有说。某迟疑少决,故赠之以刀,戒令果断也;某放达小拘,故赠之以带,戒令检约也,吾子宏才特达,无施不可,焉用赠焉?”因极推引。后文瓘累迁至侍中。
  (出《广人物志》)
  唐朝武德初年,李绩得到黎阳粮仓,前来吃饭并领取粮食的多达数十万人。魏征、高季辅、杜正伦、郭孝恪都来游玩作客,李绩在众人之中见了,便向他们招呼致意。他清理整顿武王的监狱时,发现了被关押的郑州长史戴胄,李绩立即将戴胄释放并向朝廷推荐,当时人们都认为李绩有识别人才的能力。
  还有在贞观元年,李绩担任并州都督,侍中张文瓘当时是参军事。李绩感叹地说:“张文瓘将来的前程,我不如他。”对待张文瓘特别重用。当时还有两个下属官员,李绩对他们也很器重。李绩将要调入中央,临行的时候他分别赠送那两个下属官员一柄佩刀和一条玉带,唯独没有送给张文瓘任何东西。张文瓘送了他二十多里地。李绩说:“民谚讲:千里相送,终有一别,你为什么送得这样远呢?可以回去了。”张文瓘说:“大家都受到你的表扬,他们都得到你的赏赐而回去了,唯独没有奖励给我任何东西,所以心中不安。”李绩说:“你不要不高兴,听我对你说,他们俩人,一个处理事物优柔寡断,所以赠给他快刀,提示他处事要果断。一个放荡不羁,所以赠给带子,警戒他要注意检点和约束,你的才能宏博通达,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