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臣-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笔字练得差不多了,幸好以前学过三笔字,字体还算端正,比不上以前可以说是因为摔伤所至。”想到这里,张信有点得意,不过转瞬间脸色又垮下:“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还是听说过的,但里面有什么内容倒是一无所知,论语还知道几句,可不管用啊。”想到这,张信头皮发麻,倒吸一口凉气。
  “这个问题先放下。”实在是想不出办法的张信只好做其他的打算,“我到底能做些什么呢?”杀官造反,想都不用想,直接放弃。经商,以后做个大老板,像明朝初期沈万三一样富可敌国,可以考虑,主要是没有本钱,而且沈百万的下场……
  当官,怕被人玩死,而且考不上;当地主,没有田怎么当啊;强盗,没这个实力,小心反被人抢;家丁?还是算了,没那个才华……
  想了半天,最后张信得出的结论是:当个秀才比较安全,大不了以后接过杨夫子的班,当个熟师还是可以的。俗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这话实在。
  正当张信在苦思冥想之际,厅堂内溪山村最高辈份的张老太爷到访,张老太爷已经七十有六了,是村里年龄、辈份最大的人,虽然年事已高,但是精神矍铄不亚于壮年。张老太爷近年来最为得意的事当然是村里小辈出了几个人才,那可真是祖上积德,坟头上冒青烟啊。身为溪山村的主事者,当然要为几个小辈谋划谋划。
  小子们还不懂事,抱着这样的心理,张老太爷这才找上村里最有才华的杨夫子,请教请教,为小辈们谋个前程。
  “太翁,有事让人唤我一声,学生理应拜访,让太翁寻上门来,失礼失礼。”杨夫子对村里的张老太爷可是不敢怠慢,恭敬问候道。杨夫子迎接老爷子进门后,来到客厅,让人奉茶,寒暄几句后,张老太爷开口说道:“夫子啊。老头子我没读过书,但也知道你是有学问的人,今天我是有事求你来了。”
  “太翁言重了,学生自当尽力。”
  “就是关于信子,胜子他们进县学的事。”张老太爷道:“进县学有什么规矩,要注意什么,就有劳先生指点了。”
  县学是明朝的官办学校,只有进过官学,朝廷才会给你参加科举的资格,进入学校,成为生员,才有可能入国子监学习或成为科举生员。明代的府学、州学、县学、称作郡学或儒学。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试,也叫小考、小试。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学政又名提督学院,故称这级考试为院试。院试合格者称生员,然后分别分往府、州、县学学习,进入学校是科举阶梯的第一级。
  张老太爷已经活了那么久哪能不明白,只是怕杨夫子不上心,所以特意上门来提点一下,杨夫子心中明白,笑道:“太翁不必过虑,难得我门下弟子争气,我这个当先生的脸上也有光彩,自然不敢轻视。”
  张老太爷非常满意杨夫子的态度,笑道:“那就有劳先生。时候不早,就不打扰先生休息,告辞。”说完就走了,非常干脆,一点也不像年迈老者。
  “恭送太翁”
    正文 第二章 进学
     更新时间:2009…6…19 11:38:35 本章字数:3677
  第二章进学
  明朝时期,科举考试制度日趋“完善”,自下而上分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考试,其程序是:初级称为院试,在府、县一级地方上进行,考试合格者称生员,也就是秀才。会试第一名为会元。秀才们有资格进入府、县学读书,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被定为科举生员,方可参加乡试。
  所以张信听杨夫子说要让他去县里进学也不感到奇怪,只是心理更加愧疚了,很想开口说不去,免得浪费时间,但没有这个勇气。而且在村里待了一个月,张信觉得每天面对这么多关心自己的人,心中负罪感强烈,倒不如出去走走,换个环境,放松下崩紧的心弦。
  第二天一早,村熟前挤满了人,原来是村民知道今天村里的秀才要到县里进学了,急忙来送,手里提着大包大包的鸡蛋和干粮。和张信一同进学的还有一位,名字叫张胜,平时和张信关系友好,大家是同窗,家境不错,年约十七,但是性子还不够沉稳,看到这么多人来送别,立马兴高采烈。
  “谢谢各位长辈前来,鸡蛋、干粮给我就行了,你们就不用送了。”张胜笑嘻嘻的道:“当然,能给点盘缠上路更好了。我和信子正愁路上没钱花呢。”
  “切,谁来送你了,一边去,我们可是来送信娃子的,没你什么事。”
  “对,没个正经,东西是给信子的,没你份,想吃自己做。”
  村民欢快的在旁边打趣,但还是把干粮放到雇佣的马车上,正闹着之时,杨夫子领着张信出来了,众人围了上去,纷纷说道:“先生,娃子们就交给你了。”
  “你们要听先生的话,出门在外要小心啊。”
  “晚上睡觉记得多加张袄子,免得凉着。”
  张信和张胜只得一一点头回应,心中一片激动,这时,张老太爷出来发话了:“好了,你们别吵,听我说一句,时候不早了,该上娃子们上路了,免得耽误时辰。”村民见老爷子说话了,不得不听劝,散开一下,让杨夫子和张信、张胜进了马车。杨夫子这才出言道:“放心,我必不负众托。”
  马车渐渐走远了,直到看不到村子,张信这才回身坐到马车,平复一下心情,杨夫子是个守礼的人,坐车的时候一直闭目养神所以余下两人也不敢吭声。张信正睡得迷迷糊糊,忽然感到有人扯了下自己的袖子,“到了,快下车。”
  到县城时已经是日暮之时,张信一行人已经疲倦不已,直接找了家客栈打尖。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杨夫子出门拜访县学教谕。
  “信子,我们出去逛逛,好久没出来了。”看到杨夫子走了,张胜明显松了口气,“在村里,哪比得上城时热闹。不趁机玩耍下,进了学就没有机会了。”
  “你不怕夫子回来怪罪,小心夫子的尺子。”张信也出去想看看热闹,但是看到张胜急切的样子,忍不住打趣道。
  “嘿嘿,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啊。”张胜满不在乎,“别说你小子不想去,那我一个人去了。”
  “谁说的,走了。你在这慢慢等吧。”张信玩心大起,大呼一声跑了出去。
  张信怎么说也是二十世纪的人,什么热闹没见过,小小一个县城其实也没有什么可看的,只不过是为了了解下古代的民风罢了。不得不说,县城虽小,总归比溪山村繁华热闹。摆摊叫卖的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还有说书的、卖艺的……
  “你们还舍得回来。”张信两人兴高采烈的回到客栈,迎面而来的确是杨夫子铁青的面孔。
  “弟子知错,请先生责罚。”看到杨夫子的脸色,两人乖乖地请罪。
  杨夫子见状,面色稍微缓和,“古人云:业精于勤荒于嬉,你们还年轻,不可因此而荒废学业,须知光阴似箭,错过难求啊。”
  “弟子受教了,必当谨记。”张信上前一步,使了个眼色给张胜,希望蒙过去,道:“不知夫子出门访客,情况怎样?”
  “是啊。夫子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张胜收到,见机打岔。“知道弟子能不能帮上忙。”
  杨夫子得意的点点头,笑道:“事情已经办妥,今晚我们星夜出发,赶往安陆。”
  “安陆?我们去那做什么?”两人迷惑不解。
  “当然是进学了。”杨夫子微笑,解释道。“县学里的李教谕,乃是我的同窗旧友,今天去拜访时,得知安陆州学尚有两个名额,加上你们成绩尚可,学正已经答应推荐。“
  “真的。”张胜大喜,杨夫子点头,“太好了,信子,我们快点收拾,马上就走。”
  张信不理解两个人为什么这么兴奋,但也不好问,只好任张胜拉着回房收拾行李其实张信不懂,每个级别的官学的师资力量不一样,相当于现在名牌大学和普通大学之间的差别,所以张胜才显得那么高兴。
  不理解又能怎样,路还是在赶的,古代的路不像现在修的那么整齐,颠簸不已,张信觉得胃都震出来了,但也只能忍了。赶了一夜路,终于在第二天早上到达目的地,找了家客栈休息,洗漱一番,穿戴整齐后三人向州学出发。
  路上,杨夫子再三叮嘱,到了州学后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张信两人只能唯唯诺诺的应承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