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发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
  在这些先行者的影响下,加上华夏政府刻意营造的工商业氛围、各种鼓励政策,随着证券市场、银行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叶枫觉得是时候让诺贝尔财团转变角色了,这同时也应该是华夏迈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开始。
  叶枫的计划是让代表诺贝尔财团的远东基金会从其控股地华夏公司各产业中逐步撤出,虽然叶枫本人对财富没有多大的概念,但是诺贝尔财团也不是他一个人的,即便他是远东基金会的唯一股东。但是在过去三年多时间里,财团向这个基金注入了大量的资本,却丝毫不影响他在财团的股份,如果细细算起来的话,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好在诺贝尔财团的核心成员关系都比较亲密,叶枫过去作出地贡献也最大,加上财团的发展情况非常好,尤其是在美国和俄国的石油工业带来了大量的利润,当然诺贝尔财团在煤化工、军工、电气、通讯、冶金等行业也拥有强大的实力和很高地利润率。足以满足叶枫的要求。
  不过随着华夏占领的地盘越来越大,继续依靠诺贝尔财团肯定是不现实的,而且叶枫还有别的考虑,那就是诺贝尔财团的重心毕竟还在瑞典,虽然他现在还是能发挥巨大的影响力。但时间长了就不好说了,他总不能让一个瑞典的财团控制华夏地经济命脉。
  何况从远东基金地情况来看,当时只是考虑播种,起到工业化的示范作用,不仅产业分布比较广,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工业领域,而且地域分布同样广泛,在不同的地方都有投资。虽然说现在有电报。未来还可能有电话,但是叶枫显然无力管理这么复杂的产业,他还是华夏联盟的首脑,光是总督府这里的事情就够他忙了。
  所以叶枫决定对远东基金进行改组,首先是名字改成华夏基金,所有者当然是他自己,然后就是从大部分产业中撤资:“一些基础性地产业全部要撤出来。不管是我还是诺贝尔财团都无力管理那么多工厂。基金下面掌握地所有矿藏、田产都收归国有,当然政府也不能亲自去管理那些工矿。所以还是要拿出一部分股份到公开市场发售,所得资金一半补偿华夏基金,一般收入国库,工矿还是交给商人们去运营,但是要成立董事会,政府也成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监管。”
  伊莉莎跟着叶枫这么多年,早已经不再是女仆地身份,可以说是他的私人秘书,主要就是处理生意上的事情,不过对于华夏基金这件事,叶枫还让韩雯也参与,虽然在罗斯柴尔德家族韩雯的地位并不高,也没有机会参与商业上的事情,但是良好的教育、长期的熏陶以及这几年经营梦特娇的经历让这个美丽的混血女孩显露出聪慧的一面,而她这次能来中国,也可以看成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对两人关系的默认,虽然叶枫不是他们家族的近亲,但是诺贝尔财团在世界的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恐怕是罗斯柴尔德也无法相比的,毕竟在最受人瞩目的那几项新技术上,几乎都是诺贝尔财团的成果。
  叶枫向两人描述自己的大概想法:“华夏基金的产业还是要集中在那些技术要求比较高的核心领域,首先是石油这一块,要扩大规模,研究中心那边有几个项目正在做,如果成功的话,未来的石油工业会非常可观,现在要做的就是提高生产加工能力,并勘探开采油田,华夏这边看上去易开采的油田不多,美国又在打仗,不过还是要想办法走出去。法国那里不正在开掘苏伊士运河?我们可以组织力量去波斯湾那边的沙漠里看看,研究中心那边的地质专家说那里发现石油的可能性比较大。”
  叶枫随口胡扯,当然这个时候的石油主要还是用来提炼点灯用的煤油,虽然白炽灯、发电机比历史上发明得要早,但要达到广泛使用的程度还非常遥远,灯用煤油的市场还非常广泛。
  另外诺贝尔公司开发了新的燃油蒸汽机,虽然这玩意和煤炭比起来代价太过高昂,只能在军舰等特殊的地方才有使用,多少也扩大了煤油的使用领域,至于研究中心还在研究的一些新产品,如果能成功的话,石油的时代无疑会更早到来,叶枫也希望华夏能抢到一个有利的位置。
  “除了石油工业以外,化工、橡胶、机械、通讯、冶金、军工这几个行业都要进行整合,分别保留一到两处生产基地,保持技术和产业的领先,至于整合剩下的,就转让给华夏政府、当地的商人或者通过证券交易所发行股票。”
  叶枫知道现在的华夏工业基础还很薄弱,还少不了要先行者引导,何况诺贝尔研究中心的力量始终还是这个世界上最先进的,有了这些产业的存在,也可以尽早将那些技术引入到华夏。
  至于将其它的工厂转让,一定会得到商人们的追捧,要知道这些工厂大部分都是华夏最先进的,至于那些商人能不能做好,叶枫是丝毫不会担心的。
  产业的集中有利于管理,同时也有利于资源的有效使用,整合以后华夏基金在华夏拥有的产业基本和诺贝尔财团的产业类似,形成了化工集团主营石油采掘和炼油、煤炭化工、化肥、赛璐璐、橡胶等,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四年的培育,人工橡胶林终于可以采割树胶,这也就意味着橡胶工业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会,预计今年在海南和兰芳的橡胶林就可以源源不断提供树胶,橡胶在现代工业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这也将成为叶枫新的敛财途径。
  不过这样一来,橡胶树的种植必然会兴起,东南亚的战略价值会更加突出,特别是兰芳不像海南岛距离大陆比较近,那里不仅要面对荷兰殖民者,还是当地的土著,所以在新的整军计划中,叶枫已经将兰芳整编一个主力旅的计划更改为一个师,相信以荷兰人在加里曼丹的实力还不敢轻举妄动,就是不知道橡胶的巨大价值会不会让更多的人铤而走险。
  化工集团的产业基地基本上设在台湾,这里海运非常方便,特别是台湾本岛就有石油和煤炭的资源,虽然不多,但以后也可以从东南亚、澳洲等地输入,总之这里将成为华夏基金旗下的一个产业基地,同时也会成为华夏的重要工业基地。
  当然台湾也有不太方便的地方,主要就是劳动力有限,虽然华夏的台湾开发计划可以缓解这一情况,但是相对紧缺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叶枫并没有让华夏基金的大部分产业基地都选择台湾,虽然那里是他最早开发的地方,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
  除了化工集团的基地留在台湾,冶金公司的生产基地则主要在福建,因为这里的矿产主要是铜矿比较多,随着电信产业的发展,对于高效率的导电材料精炼铜需要越来越大,当然福建临海,想要进口也方便。
  第六集 中国攻略
  第303章 … 重组
  华夏前期的工业化离不开华夏基金,华夏基金选择收缩以后,将保留台湾为中心的化工、军工产业,福建为中心的冶金、机械制造产业,浙江为中心的电信、电气产业,以及上海为中心的金融、教育产业。
  华夏基金的重组对华夏来说又是发展的机会,基金掌握的庞大产业将有大部分会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转让,这个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在商人中间引起轰动。
  经过近四年不遗余力的经营和推广,本身底蕴就比较丰富的东南各省的工商业氛围已经变得非常浓厚,传统的士农工商的秩序在明末就已经崩坏,不管在哪个时代,财富早已成为必需的追求。
  清朝在思想统治上比较极端,但是到了一八四零年被英国人轰开国门,带来了西方的思想,加上太平天国这么一闹,人们的思想一活了起来,冯桂芬推出顺应时势的“新学”风行一时,也为兴办工商建立了思想基础。
  人们在作出选择的时候,往往选择对自己更加有利的,政治也不例外,如果说过去士绅们通过士农工商来维持自己的地位,那么当工业革命兴起,土地特别是农田的价值大大降低,士绅与商人的结合日益密切的时候,兴办工商便不难被接受。
  虽然新事物的发展从来不缺少反对者,福建和广东还好,广东一直一来作为对外的港口贸易发展的历史悠久,华夏实行鼓励工商,扶持工矿地政策。大家当然都很支持,他们有资本,华夏基金有技术,所以广东现在也还是工商贸易发展最活跃的地方。
  福建是叶枫的根据地,而且利用石达开对旧势力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清扫,所以推行新政也比较顺利,上海这个地方也和广东差不多,近二十年开埠以后已经成为远东最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