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平江物语-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你没搞错。”乐乔将青索收好放入袖中,悠悠说道,“上周时期值墨罪者有五百,但凡有小过错民众既被施以黥面刑罚。四儿你仔细看看,这人一张脸上是不是全是墨痕?”
  顾及看了眼,恍然大悟般地惊叹道:“嚯,这墨渍可真不少,看来罪行不浅啊。”
  不顾白侃闻言猛地揉搓自己面部,乐乔又道:“亏心事无论自己愿不愿意,只要做过就必定亏损心智。四儿你还记不记得那窃书者进门时身高三尺,但他离去时又比三尺矮上一拳。”
  “我记得。”顾及点头,而后迎着白侃惊慌投来的眼神露出意味不明的浅笑,“倒不知再多几次三尺会变成一尺?”
  “不会。”
  “这是为何?”
  “再三再四不可恕,最多再过七七四十九日,那不知悔改的人必当陷入万劫不复之深渊。”
  说的虽是冷冽残酷的结语,然郎中神色平和淡然,牵着顾四转身打算回家。
  “仙姑!”白侃来不及多想伸手去抓乐乔衣袖,然却像先前跌倒一样,手指径自穿过她的衣服。
  见此状,白侃醍醐灌顶,终于醒悟,踉跄跪倒在地,痛哭出声:“仙姑救我!”
  “且不说吾人非仙类,就算是神仙也爱莫能助。”
  “悔改吧。”
  二人渐行远去,留白侃跪在那地方许久未动。
  不几日,顾及得郎中指派去往观止肆寻几本古籍。
  书肆热闹非凡,店主人一改懒洋洋的作风,精神抖擞,在诸多书客间穿梭来往,不时拿起一本书推介。许是店主眼尖精明,凡是他推荐的书籍总会被客人买走。
  他扭身的时候看到顾及,立刻撇下一众书客挤到顾及身旁,兴冲冲道:“您二位真神了,那晚之后第二天我丢的书全回来了。不仅如此啊,三条街外有个白府,那家主人把他家好多书都给我了。哦不对,是放在我这观止肆,说是有人喜欢尽管拿走。拜这好心的白官人所赐,观止肆这几天可热闹了……”
  店主人喋喋不休地说着白官人的好,像是根本不晓得那白官人就是窃书贼。
  顾及听他说叨,不其然与一名肤白面净的年轻男子对上视线。
  那人生了张好样貌,只可惜身高不过四尺,是个侏儒。
  顾及摇摇头,打断了店主人,道出此行目的。待店主人取来郎中要的书,顾四婉言告别,临走时她又回望了那人一眼。
  那人神色自若,微笑着目送她走远。
  一直没有追上去。                    
  作者有话要说:  二十四节气只剩下最后一个节气。
  也就是还有一个故事平江正文就要完结了。
  目前作者君手头有三个文案:
  一个是现代推理文,不过是和另外一名作者合作的,无奇幻玄幻因素。
  一个是使徒续集,西方奇幻。
  第三个…大体和山海有关,完全架空的,也是东方系(不是东方幻想乡那个东方系,作者君不看动漫)幻想题材。
  还有一个……就是那篇年更的《须臾良年》
  不知诸君想看那个类型的?
  惯例求捉虫。


☆、春分·王不留行(其一)

  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
  是春分。
  惊雷响起前,整个平江城寂静无声。
  然一声接一声的雷鸣轰散了夜的宁静,夜啼的小儿唤亮灯火。雷声从道前街起,最早亮起的灯火就在雷声响起的地方。
  织里桥南街与道前街相交的桥畔。
  名为妖笼的宅院。
  这两条街道的住户并不多,崇宁年后花石纲恶潮袭卷而至,江南不少家庭因此颇受打击,不得不变卖家产远离是非之地。其中尤以应奉局所在的平江为诸恶之首。
  繁荣的城市变得萧条,连带这本就颇遭非议的两条街道愈发清静。
  应说让人避之不及。
  譬如今夜。
  这平地生起不见闪电的雷声在任何一处响起恐怕都得教人疑惑惊奇。
  待辨清方位,确定原是来自织里桥侧时,大家也就只能咂嘴,埋头钻进被窝继续先前的美梦。
  传说织里桥侧住着一双仙子,体悯凡人多磨难,是以逗留浊世保一方平安。其一乃是碎锦街纪原堂的女郎中,但凡她愿出手接诊的病人无不药到病除,即便行将就木也能令人再度活虎生龙。另一女子时常着利落的武士劲装,但熟识她的人往往形容说她的性子比郎中温吞且良善。
  但又有人说妖笼二主其实是修炼多年的妖怪,驻足平江居心叵测。因自打纪原堂在平江城为人熟知后,廿载光阴似白驹过隙,而那二人的容颜却从未有过老去的迹象。
  无论她二人是大隐于市的仙家抑或另有图谋的妖物,长久以来的相安无事总算让老街坊邻居终学会见怪不怪。
  直到宣和三年的春分。
  昨夜那阵阵惊彻天地的雷鸣原是预兆。
  只在夏季关门休歇的纪原堂今日门窗紧闭,着急看病的人沿着碎锦街转了个大圈也没发现任何告示。询问临旁的铺子,大伙儿纷纷摇头说不知。
  有等不及的病人循路去了织里桥,却见书着“乐府”的门额断成两半丢在地上。比寻常宅邸更显隆重庄严的大门此时倾颓坍圮,连带往日神秘的庭院揭去面纱。
  然展露在路人眼前的却是多年未曾打理方才造就的荒山角落。
  满院丛生的矮草和花枝像刚经历过疾风骤雨,杂乱无章地倒伏在地面。草丛后冒出头的木桥则污迹遍布,有脚印,亦有兵器留下的印痕,但痕迹颇新。之后当来者看到廊庑左侧剩了一半的茶水以及大开的堂屋门扉,便无须再设想这户人家的离去有多匆忙。
  或者根本就是被迫离开。
  来者挨家挨户敲门,整条街上只有一家姑娘出来应答。
  “散了吧,这户以后都不会再回来了。”
  那姑娘打眼一看不过二十有三四,样貌很是端正,眼角眉梢却带着股久经风霜积淀下的通彻。
  来者不肯死心欲询问郎中去处,可一对上那姑娘的眼神,话到嘴边也不敢问出来。再回头瞥见乐府门口散落的红布,立时了然。
  乐府的主人被红巾军带走了。
  红巾军是去年兴起的义军,首领为睦洲青溪人方腊方十三。传说方十三曾于水中看到自己头顶天平冠,身穿衮龙的黄袍,于是携众相好兄弟乡民起兵造反。许是此人的确有几块料子,短时间内响应者竟达数万,一路披荆斩棘,三个月攻下了江南诸多城镇。
  警奏发至京都,上者大惊,急忙派遣童贯、谭稹率领二十万大军镇压反贼。
  如今禁军蕃军紧逼杭州,收复失地之势锐不可当,想来土皇帝方十三是走投无路才急寻各路救兵的吧。
  方腊的确是到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末路。
  他当初起兵的时候从来没想过会在短短几月间有如此大的成就,照那时的趋势看来,或许推翻赵氏王朝并非登天难事。
  但腊月底朝廷只派了两路军马就让圣公方十三乱了阵脚。先是石生在平江郊野遭朝廷军伏击受挫,紧接着他占领的杭州被两路官军东西围攻,苦战多日也未能守住杭州,只好暂时返回老家。
  七佛说是他杀生太多,遭了天阻。
  可要改朝换代哪能不沾血腥。而后问方七佛破解之法,听他说平江城有双身怀绝技的修道人,若得她二人相助,没准儿能置之死地而后生。方腊忙携带一众精兵夜出睦洲马不停蹄赶来。
  乐府主人闭门不见客,被逼无奈,方腊命属下破门而入。
  兴许是见识到他的决心,又或许是被一涌而入的数十兵士震慑,乐府主人一言不发同他踏上返往睦洲的路程。
  平江距睦洲七百里,途中经被官军重兵把守的杭州。方腊简兵随行,不可不防对他虎视眈眈的官军,一路尽可能寻山野幽径。他来平江时昼夜兼程只用了一天一夜,而今有贵宾同行,不得不顾忌她二人的感受。是以,次日黄昏队伍才堪堪行至杭州西临安郊外。
  方腊喝令队伍停下休整,自己乔装后率两名下属去临安城转了圈,打听出城中最好的酒楼所在。方十三心想以美味佳肴做赔礼应消得去乐府主人的芥蒂,待渡过此劫后再将那乐府重新修正一番,岂不万事大吉。
  他这样想着,带着装满好酒好菜的食盒回到驻扎营地,却不料下属方正一见他立刻扑倒在地,磕头如捣蒜。
  “圣公饶命!”
  昔日亲密如兄弟的方正只叫他十三哥,如此郑重的称呼绝无仅有。方十三心道不好,但没等他问个究竟,旁侧三十二名兵士同样下跪磕头,齐声喊着:“圣公饶命!”
  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