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次得到了让土鲁大为满意的产品——炒豆面!
我和土鲁还在磨制的时候,仓库外已经挤满了闻香而来的人头,土鲁对黄豆面的味道赞不绝口,坚持要将这东西作为他们匠作区的特色食品,让徒弟们优先享受到。
但接下来的豆制发展就让我犯了难。
要做豆腐,我没有石膏。
要做豆油,我还得造一台榨油机!
谁知道榨油的设备是怎么做的?
我看着这盆炒面发起了愁。
还好,我好像还知道酱油怎么做。以前我到过酱油厂的,那里一坛坛满满的大豆和盐装在一起,放上大半年就沁满了酱油,这个工艺可能比较简单吧!
不管了,反正我的时间比较紧张,希望能尽快赶到大方城那边安排下一步的建设。就让族人先尝尝豆浆,再嚼点炒面吧。酱油是一时半会出不来了,但也不能耽误时间,先泡上一坛吧,看年后有没有发生我想要的变化。
在宗庙议事厅外面的小广场上,我摆上了三个大坛子,每个里面都装上了百多斤豆子,用盐覆满,藤筐盖上。临走时特别交待族里的长老们,不管发生什么变化,一定不要动坛子和里面的东西,只到我回来再处理。
元方和梅梅早已经等得不耐烦了,一个月以前就在催我出发,他们娘俩都在家里合计怎么样在大方城那边另建一座好房子呢,按我从他们的设计图上看,起码已经有四室两厅了,乖乖,面积得有100多平米啊!
不过我也有些着实放心不下,那边的城区规划还没完成呢。
赶到大方城时,才发现我的担心和到来几乎都是多余的。
现在的大方城和两个月前我离开时相比,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于没有秋收的问题,大方城的城墙已经从基础里冒出了地面,更为重要的是,大方城的功能已经在城未建完前提前开始发挥了,眼前的大方城人来人往,已经热闹非凡。
进城一看,呵呵!匠作区果然是最先繁华起来的,已经有多家陶器坊开始营业了,让我吃惊的是,除了陶器和盐,居然还有两间酒坊!
元方的房子得到了匠人们的优先照顾,已经完全建好,甚至比他们在太昊城规划的还要大上一点,只差内部修跃层了。在宗庙没有眉目的情况下,我只得先住到了名义上属于元方的房子里面去。
这小子也老实不客气,将家里的东西搬了一大堆来,已经和梅梅在布置各间房的内部装饰了。
我则把匠人们都紧急召集起来,在家里开个动员会。
“从这个月起,太昊那边会把大量的盐送过来,还会开始向由族诸部卖牛车和青铜农具,所以,粮食是不用担心的,现在就把由族各部愿意来的的劳动力全都召集起来,我们要尽快建好大方城!”
“不过族长,有好几个由族部落的长老说,让我们问一下,他们能不能搬进来呢?”
靠!我都还寄住在儿子这里呢!
正文 第一百八十九章 … 国产名车
更新时间:2009…2…16 14:25:56 本章字数:2270
一直以来,我对其他部族的族人入住太昊所建的各城都没有太大的看法,主要是想借以完成太昊发展的人口积累过程,迅速让文明发展与传播得以拥有必要的人口基础。
但这一次由族的族人想迁入城来却上我多少有了一点疑虑:以后会不会反客为主?
必竟太昊在这里的人口太少了!人口结构将会影响到将来的一些政策的推行,特别是一些已经在太昊广泛被接受的做法在这里要想推动下去的话,说不定有一天就得先通过由族长老们的同意!
我可不想将时间和精力再放在部族的教化上,而是集中力量在已经达到的文明高度上继续发展下去。
“行!让骑兵们去看一下这几个部族都在什么地方,有多少人。只要是在大方城20里以内的,完全可以迁到城里来。但同时也要让太昊城那边的族人迁部分过来!以后凡是在大方城的居民,都按太昊族人一视同仁,不再视为由族人!”
按太昊族的规矩,风氏始终是宗族,长老会的主要权力可不能旁落。
骑兵很快将我的命令执行了起来,一队骑兵将我的命令带回了太昊城,由风极负责这一次的迁族行动,至少上千人的规模将让太昊族人在大方城内处于人口优势地位,因为其他几个急于迁进来的由族小部落加起来还不到1000人!
另外风极也将在大方城内担任风氏的长老团大长老,暂负责起大方城的日常事务,甚至包括前期的建设工作,比如大方城宗庙的建设工作。
匠人们也开始大力推动建设城墙的人手招募。
10天后,距离大方城30里外,一个由族部落的长老会正在紧张地商讨重要事宜。
“族长——不能再犹豫了,我们是距离大方城最近地由族大部落。如果我们没有明确的态度,会让大方城的太昊族长把我们看在眼里,和其他小部不一样,我们现在还没有一名战士到大方城去,以后还能不能换到盐?还有陶器和车?”大长老心急如焚,特别是邻村的一个小部落,人口不过400多人,竟也大模大样地从太昊族的大方城乘了一辆牛车回来。现在这辆牛车已经是村子骄傲!长老和族长抢着乘车到各村出访。
盐就更不用说了,大方城这次最“大方”了,凡是有族人参加建城工作的,不仅按人头每人先发了两斤盐,还为带队去的族长和长老每人也送两斤盐作为礼物。
本村的长老只不过是去看了一下热闹,一名劳动力都没有带去,只因为别地村子介绍说,这是附近最大的部落长老,竟也分到了一包盐,而且足有三斤多(当然了。这是按太昊族人的标准,连秤这种稀罕特也是由族才有的东西)。
但太昊族人说得很明白,过些天,他们的族长就会到各村走访,看能不能招到更多的劳动力。到时候就要请这个部落帮忙了。
“可是太昊跟姜由那么接近,将来对由族人会怎么样?你们知道吗?据说当初就是因为姜由从太昊学到了筑城,才让炎族没有灭了黎族,这些黎族兄弟带过来的消息你们都忘了吗?将来太昊会不会是另一个炎族?那时我们由族人可真得全部南迁了!你们没有见过太昊城。不知道那有多大,将来建完的大方城也一样!那时我们由族人在大方城面前只不过是一群牛羊!”一名曾经参加过黎族宗庙内的长老会议的长老显得很激动。
“才不会呢!太昊从来没有进攻过一个部落!太昊族人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医好地我们的战士!和我们交换盐和粟米、陶器,还要给我们交换牛车!什么东西是对由族不利的?你们说说看?太昊和姜氏的部族能一样吗?”
一名不久前以代表身份到太昊致意的长老团成员站出来为太昊辩护。
“罢了!我们还是派战士去吧!”族长终于发话了。
“就算我们不去,其他部族也要派人去,大方城也同样会建成。我们反对有用吗?就算我们知道太昊族长要对由族开战,我们能打得过他吗?连炎族都败在他手里!何况由族其他各部得到太昊诸多好处,也未见得会站在我们一边!不用等太昊族上门,我们先去看一看,如果太昊族真地不好,那大不了我们就南迁!和苗族的兄弟部族一起生存。一起耕种!也不必像这样成天担心太昊建好城了以后打上门来!”
大方城的消息正飞速传遍由族所有的部落,十天之内,类似的争论在数十个部族内都激烈上演,但疑虑归疑虑。最后还是统一了认识,除极少数部族没有来人以外。共增加了2700多劳动力,让建城的速度大大加快。
这其中,不能不说盐的力量是强大的,相当一部分部族就是因为已经习惯了从太昊族手里得到盐而不得不派遣族人参加者建城。
但由族各部参加建城的族人们则不会有这些长老地顾虑,得到前往大方城参加建设工作的任务是一项美差——起码会享受到在本族所不可能见到的美食美器。
“嗯——太昊的饭菜——那才叫香!”从大方城工地上回来的长老们闭上眼深深地吸气,在族人面前回味大方城厨房享受到的美味,甚至对本族地厨师从此鄙视。对本村的长老伙食也不再满意,尽管他们已经比其他族人享受的好得多了。
这个评价大大地增加了大方城的吸引力。
而太昊族迁移过来地移民所乘坐的牛车也成了由族诸部地抢手货,等后知后觉的村长和长老看到其他村长和长老已经乘上牛车四处招摇时,才得知眼下的大方城中牛车存货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