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上品寒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司马昱待陈操之入城,便即传见,询问姑孰之事,陈操之禀报说他向桓大司马请求回江东任职,桓大司马未置可否——
    司马昱听桓温并未答应陈操之回江东,略略宽心,便问流言之事?
    既然皇帝问起,而且此事建康早已传开,陈操之还有什么好隐瞒的,当即…细禀。
    皇帝司马昱道:“太幸宾徒侯父子忠义,不然陈掾危矣。”
    陈操之唯唯。
    陈操之辞出后,司马昱急召王彪之、谢安入议事,王彪之道:“桓伯道行事如此荒唐,不但南郡公世子做不得,即是豫州刺史也要另择贤明。”
    谢安道:“此事议论汹汹,桓公必有耳闻,定有表章向朝廷说明此事,且拭目以待。”
    司马昱心下甚悦,此事对龙亢桓氏的声誉是一个重大打击,桓温篡位的势头要缓一缓了。
    ……
    慕容钦忱这几日一直住在新兴侯府,这日傍晚,陈操之来接她回秦淮河畔陈宅,后日也就是六月初十,陈操之将与嫂子丁幼微还有陆、谢妻儿一道回钱唐省亲祭祖——
    慕容钦忱也已知道陈操之在姑孰差点被桓熙所害之事,很是后怕,又知是其叔父慕容垂救了陈操之,颇感欣喜。
    这其中真正的隐秘,只有谢道韫猜得到,陈操之也只会对谢道韫不作隐瞒,至于嫂子丁幼微和妻子陆葳蕤,陈操之不想让她们过于担心——
    六月初十,陈操之一行离开建康回钱唐,车马塞途、扈从如云,陈操之从邺城带回来的六万斤黄金除留下一万斤在建康之外,其余五万斤以四十辆双辕马车运回钱唐,这笔巨资将有大用——
    就在陈操之离开建康的次日,桓温的奏章送至建康尚书台,奏免桓熙豫州刺史之职,举荐历阳太守桓伊为豫州刺史,桓伊并非龙亢桓氏,但与桓温亦是远房宗亲,桓伊政声甚佳,以桓伊为豫州刺史,朝廷亦能接受。
七十七、七夕射月
    “佛门左太冲”支法寒现为东安寺主持,陈操之此次回乡祭祖,特意与冉盛等人迂道前往东安寺吊祭支道林塔墓,得闲与支法寒在禅堂谈玄论佛、追忆叙旧,五年前陈操之初入健康,在句容花山遇到同为探访宝珠玉兰的支法寒,以“佛祖拈花、迦叶微笑”赢了支法寒的一匹马。那时陆葳蕤还在横塘等待陈操之的到来、谢道韫还在乌衣巷清谈拒婚——
    说起往事,丑和尚支法寒呵呵笑道:“那日在乌衣巷,袁子才邀小僧为其助谈,陈檀越却为谢家娘子助谈,当时小僧以为是偶然,不料却是预谋,哈哈,陈檀越与谢家娘子联手,除非佛祖现广长舌相,不然谁能辩得过你夫妇二人!”
    陈操之亦笑,说道:“实是偶然,并无预谋。”
    支法寒道:“十二因缘,七受八爱,虽非预谋,亦有宿因。”
    陈操之今日来东安寺,另有一件重要之事,问道:“寒道人传佛法,颇以抄写经书为苦不?”
    支法寒道:“立志弘法,不以为苦。”
    陈操之道:“应是虽苦而甘之如饴吧,我有一方便法门,不知寒道人可愿与闻?”
    支法寒眼睛一亮,忙到:“请讲。”
    陈操之引着支法寒走到寺外那两块碑记前,这就是陈操之当日在寺壁上书写的“菩提本非树”这禅宗二偈,还有王献之的“片片仙云”四个擘窠大字,支道林从郯县请来碑刻名匠吴茂先将壁上大字刻在石碑上,以期流传永久——
    陈操之问:“颇有信众来此拓印碑文否?”
    支法寒笑道:“拓印者甚众,小僧恐油墨沾染伤了碑刻,年初开始禁止俗众拓印。”
    陈操之道:“我的方便法门就是从这拓印碑刻而来,寒道人立志弘法,而一般信众想要得到一部佛经很难,传抄不仅费时费时,而且难免有错失,致使佛义乖谬,道人何不集能工巧匠,雕木刻经,百字为一版,即如《金刚经》共需五十余版然后拓印之,千余部经书可得也。”
    支法寒瞠目惊喜,又踌躇道:“这果然是方便法门,只恐耗费不赀。”
    陈操之命左右以百金献上,百金就是一百斤黄金,两汉时一金约值万钱,但自魏晋以来,战乱频仍,黄金散失,东晋的一斤约等于后世的三百五十克,较汉时的二百五十克为重,所以东晋时一斤黄金已值一万五千钱,百金就是一百五十万钱——
    陈操之道:“雕版印经不是一年半载就能成功的,请寒道人集能工巧匠多多尝试,这可是无量功德。”
    支法寒喜得高声念佛:“陈檀越开此大福田,当获无量胜果,小僧当宣扬陈檀越此慧心善举。”
    陈操之赶紧道:“名声在外。谤亦随之,我别无所求。只求寒道人莫要对人宣称这雕版印经法是我所传,切记切记。”
    陈操之之所以放弃在陈家坞开印书坊,就是因为书籍普及先损害的是士族的利益,将动摇九品中正制的根基,这比桓温篡位更让世家大族无法容忍,魏晋之际,普及书籍的社会基础尚未形成,贸然激进无益于国家,适足以取祸,陈操之虽有推进革新之心,但也只能循序渐进,历史上雕版印刷技术的出现就是用以印刷佛经,他现在提早三百年让此雕印技术借支法寒的名义流传,既然印佛经,当然也就会有人来印儒玄书籍,那时书籍流传,民智渐开,就不是士族阶层能遏制的了,陈操之现在是属于士族阶层,本应维护本阶层利益,但他有着脱于自身阶层之上的觉悟,知晓大势,庶族地主的实力正逐渐增强,与其堵不如疏,要让庶族精英也有仕进之途,他要尽其所能避免社会出现剧烈动荡——
    支法寒听他说的郑重,以为陈操之不愿声名太盛,这也是不为天下先的老子真义啊!当下答应决不借陈操之名义行此雕版印经之举——
    出了东林寺山道,陈操之吁了口气,将雕版术传给支法寒了却了他的一件心事,其实他关于雕版印刷所知甚少,寥寥数语而已,但只要有这种创意和足够的钱物支持,支法寒及其工匠肯定能成功印制出中国第一部书籍。
    ……
    陈尚已有三年未归钱塘,年来老父身体欠佳,所以这次便向皇帝告假,带着妻儿与十六弟一道回乡省亲。
    盛夏酷暑赶路很是辛苦,更担心女眷幼儿在烈日下中暑,好在有近三个月的假期,陈操之也就不急着赶路,每日卯时启程,至巳时便歇,傍晚申时再行一程,一日只行三四十里,沿途遇有风景佳处,便游玩一日,陈操之往返建康钱唐多次,只有这一次最是悠闲惬意——
    行至曲阿城,陈操之一行住在万善客栈,黄昏时分,陆葳蕤立在楼窗下看客栈后边的九曲河水,当日她被其伯父陆始勒令回吴郡,陈操之闻知消息后连夜冒雨追赶,清晨在九曲河畔的赤杨树下吹竖笛,将她从睡梦中唤醒,快活至极,当即悄悄下楼与陈操之在九曲河上泛舟,那种欢喜至今想来犹心头一热,而今陈操之已成了她的夫君,而且又有了另外一妻二妾,不能如当日那般一心一意对她了,有时想来难免有些幽怨,但她现在是个母亲了,一个女子做了母亲后的想法会不一样的,纯真挚烈的爱情现在渐次演变为温馨弥酒的亲情,夫君是她的爱人,更是她的亲人——
    “娘亲,我要看,我要看”——小伯真在后面拽着母亲的裙裳,身子一跳一跳的,他也要看窗外风景,忽觉身子一轻,被人凌空举起,扭过小脑袋一看,喜道“是爹爹。”
    陈操之将小伯真抱在怀里,与陆葳蕤并肩看窗外河水,夕阳残照,流水碎金,晚风拂树,暑气渐消——
    往日爱恋并非流年旧事,一逝不回,那值得珍惜的人依然在身畔。
    ……
    七月初三,陈操之一行四百余人至晋陵,在顾氏庄园歇了两日,初六日至太湖东岸,分乘三艘大船横越太湖——
    七月初六夜,大船在平静的湖面上缓缓行驶,一弯新月挂在天心,浩瀚苍穹星辰璀璨,湖上风来,秋凉先至,陈氏女眷都在船艉忙着祭拜天孙娘娘,陈操之和陈尚、冉盛在一边微笑旁观,风致楚楚的润儿过来施礼道:“三位叔父,这可是女儿家拜祷乞巧,不许男子旁听,否则天孙娘娘不予庇佑。”
    陈操之、陈尚哈哈大笑。陈尚笑问:“润儿可是拜祈天孙娘娘求姻缘?”
    润儿娇嗔道:“三叔父。拜祈什么事不能事先说出来的!”又补充了一句:“所幸我并非求那个。”
    陈尚、陈操之笑着走开去左舷,冉盛心却是沉甸甸,方才润儿称呼三位叔父可是把他也包括在内了,他是润儿的叔父,这让他怎么向润儿开口表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