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上品寒士-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牵着马步行,又行了十余里,但闻树木草叶“沙沙”声响,大雨从东往西掠来,像大幕一般拉开,片刻功夫,大雨将陈操之与冉盛笼罩——
    这是场豪雨,劈头盖脸,让两个夜行人辩不清前路,这样的雷雨天气赶路是有危险的,陈操之大声道:“小盛,我们先觅地避雨,等雨小一些再赶路,我记得这附近有个延陵季子庙,我们可到那里避雨。”摸了摸缚在后鞍上的包袱,心里暗赞小婵心细,包袱外还有一层桐油布裹着,梧油布防水。
    又行了半里地,见左边有条岔路,陈操之喜道:“就是这里了。”牵马走上岔路,约行百余步,就见雨幕中透出灯火的光亮,正是延陵季子庙。
    岩盛赞道:“阿兄记性真是好,竟记得这里还有座庙。”
    陈操之将马牵到庙檐下,说道:“来时张墨先生指点给我看,当时并未入内参拜延陵季子。”
    延陵季子就是春秋时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儿子季札,因不愿继承王位而隐居于丹阳,延陵季子高风亮节,才华出众,精于音乐和舞蹈,成语“叹为观止”说的就是他,这里还有所说是孔子手书的碑铭——“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
    季子庙里的香火道人见到大雨中出现的陈操之和冉盛,一个俊美绝伦、一个雄壮无比,把个香火道人惊的呆了。
    陈操之参拜季延陵季子像之后向香火道人讨热茶喝,喝了一杯热茶,问孔子手书的碑铭何在?
    道人答道:“就在庙后,天黑不便观览,这里有一新拓的碑帖,公子要不要看一看?”便去取碑帖来。
    陈操之一看那纸张,是陆氏华亭墅舍独有的上品黄麻纸,拓工亦精,墨色独新,问:“这是道人所拓?”
    那道人道:“午后来了一队车马,说是吴郡陆氏的人,去庙后观看十字碑,这帖子便是一个年轻的陆氏女郎亲手拓下的,留赠小庙一幅。”
    陈操之大喜,原来葳蕤也到过这里。这碑帖竟是葳蕤所拓,想着葳蕤之父陆使君好碑帖成痴,四处重金收罗碑简和书帖,有些碑记因为是庙堂之宝,无法搬取回来,陆使君就坐卧碑下,用手一笔一划地扪摩一遍,然后亲手拓取帖本,葳蕤真是大有父风啊。
    看着葳蕤拓下的这十个篆字,仿佛身边有清泉漱石流过,陈操之一直不宁的心奇妙地沉静下来:葳蕤受了那么多委屈,不改其爱美求知之心,和葳蕤在一起,总让他感受到生活的甜美和可贵——
    陈操之恳请道人将这幅拓帖送给他。收好在包袱里,负手在檐下看夜雨潇潇,见雨一时停不了,这时就算赶到曲阿县城,陆葳蕤也已歇下了,便向道人借宿。
    道人道:“小庙无卧具,两位可以从小庙往东行半里,有一村落,那里可借宿。”
    陈操之谢过道人,披戴上雨具。与冉盛牵马往东,在村中一富户家求宿了一晚,次日天蒙蒙亮便离了延陵村,向曲阿县城快马而来。
    昨夜大雨,道路泥泞,纵马驰过,一路蹄印。
    入秋草木青黄,曲阿县多赤杨,赤杨虽不如枫树那般颜色红火,但远远望去,也如暗红色的火焰团团簇簇。
    马行虽疾,但陈操之的心却不会像昨日那般焦虑和激愤,他是去赴一个美好的约会啊!
    ……
    陆氏一行住在曲阿县城的万善客栈,客栈都是先一日就派人预订好、清理干净的,陆葳蕤住在客栈的二楼,窗外便是九曲河。
    下了一夜的雨,陆葳蕤又有些认床,是以半梦半醒睡不安宁,临到清晨时方沉沉睡去。
    短锄、簪花这两个贴身侍婢天一亮便起身了,见小娘子还甜甜地睡着,便蹑手蹑脚去洗漱。
    清晨的睡眠多梦,陆葳蕤便进入了一个美妙的梦境,仿佛置身牛车上。窗外青山绿水,忽然就到了陈家坞。见到了陈母李氏,陈母李氏慈各地让丁氏嫂嫂带她去寻陈操之。丁氏嫂嫂与她走到九曜山下,对她说陈操之就在山上,让她自己去寻。她便觅路上山,却是怎么走也走不到山顶,不知陈操之在哪里?正有些着急,听得一缕箫声从山巅飘荡下来,不禁心下一喜,提着裙子奋力登山——
    这时,忽然醒了,陆葳蕤知道自己又梦见陈郎君了,可惜这回还没相见就醒了,正有些惆怅,却听那梦中的箫声依然在枕边缭绕。
    陆葳蕤瞪大了眼睛,倾听片刻,猛地坐起身来,赤足下榻,碎步奔到窗前,去起窗扇,不见九曲河岸边、赤杨树下,那吹竖笛的颀长男子,不就是她日思夜想的陈郎君吗!
    陆葳蕤快活得想要跳起来,不知道陈操之怎么会一早出现在这里。昨夜可是大雨不断啊,真是神奇。她见陈操之还未看到她,便也不出声,凝眸盈盈注视、静静地听陈操之一曲吹完,这支曲子三年前她在九曜山巅听陈操之吹过一次,缠绵往复、一往情深,那是陈郎君专为她吹奏的——
    冉盛早就注意到客栈二楼推开的那扇窗,看到了陆小娘子娇美的脸。便提醒道:“阿兄,陆小娘子在看你。”
    陈操之抬眼看去,与陆葳蕤目光相接,柔情蜜意,欢喜不尽。
    陆葳蕤示意陈操之在九曲河下游一些等她,她匆匆梳洗毕,下楼对从兄陆俶说要到客栈后的九曲河散步一会,方才在楼上望见岸边秋葵很美。
    陆俶道:“我陪蕤妹去吧。”
    陆葳蕤道:“谢谢五兄,我想独自漫步一会。”
    陆俶道:“那好,蕤妹早些回来,我们辰时启程。”
六、直面土断
    陆葳蕤带了短锄、簪花二婢绕到万善客栈后面的九曲河畔,见有四名陆氏私兵跟了过来,陆葳蕤吩咐道:“不用跟着,我就在这河畔赏看秋葵。”那四名陆氏私兵便站住了脚,未再跟随。
    短锄见陆葳蕤步履匆匆、神情欢娱,还真以为河岸真有名品秋葵,心道:“小娘子自那日与彤云娘子分别时哭得伤心,这几日未再哭泣,但常一个人发怔,话也很少说,真让人担心啊,好在小娘子依然爱花,花可以分忧。”
    短锄与簪花对视一眼,心里都是暗暗欢喜。
    九曲河转折多弯,陆葳蕤三人沿河岸往下游走去,转过一个弯,见一株赤杨下系着两匹马,高大的冉盛从树后转出来,却不见陈操之的身影。
    短锄看到冉盛,又惊又喜,忙问:“小盛,你怎么在这里,陈郎君呢?”
    冉盛施了一礼,微笑着转头看着九曲河,示意陆葳蕤主婢三人朝那边看——
    河边泊着一艘两丈多长的竹篷舟,陈操之立在舟头招呼道:“葳蕤,这里。”
    短锄与簪花看看陈操之,又看看陆葳蕤,面面相觑,这才明白小娘子为什么这么欣喜了,原来陈郎君在这里等着啊!
    陆葳蕤容光焕发,七分快活、三分羞涩,问:“陈郎君,你怎么来的?”
    陈操之道:“我昨日回到建康,很想见你,就来了。”
    陆葳蕤看着船头临风的陈操之,似与往日颇有不同,以前的陈郎君总是衣不染尘如濯濯春柳,而今日衣袍下摆却尽是泥点,漆纱小冠露出散乱的发丝,但依然神明清朗、精神奕奕——
    陆葳蕤觉得,与陈郎君相识相恋三年有余,此时的陈郎君最动人。
    陈操之道:“葳蕤,上船来。”
    陆葳蕤提着裙角,小心翼翼下到河岸边,陈操之伸手拉她上船。
    短锄、簪花唤道:“小娘子——”
    陈操之道:“短锄也上来,簪花在岸边等着,有人问起就说葳蕤小娘子会船游玩一会。”
    操舟的是个老艄公,看着璧人一般的陈操之和陆葳蕤,觉得这二人真是般配,老艄公含笑摇着橹,逆水而上。
    短锄坐在船头,陈操之与陆葳蕤在竹篷里,面对面跪坐,陈操之将粗苎布帘拉起,隔出二人天地。
    陆葳蕤盈盈妙目凝视陈操之,柔声问:“陈郎君,昨夜淋到雨了吗?”
    陈操之执着陆葳蕤的左手,在她手背上吻了一下,说道:“备了雨具,后来在延陵季子庙避雨,有幸得到一样宝物。”说着将那幅拓帖取出。
    陆葳蕤见了,笑得极甜,伸手触摸了一下陈操之的脸颊,说道:“陈郎君从建康赶到曲阿,好生劳累吧——我真是欢喜,真没想到今日能看到你。”
    陈操之道:“你回吴郡,我有机缘就会去看望你,谁也拦不住我们。”
    陆葳蕤用力点了一下头,说道:“是。”
    陆操之解开身边的包袱,取出两幅画,都是他在西府闲暇时画的,一幅是《东园图》,说道:“这是陈氏在秦淮河畔建的宅第,明年底可建成,以后我们就住在这里。”
    陆葳蕤望着画上精美的亭台楼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